摘要:在透视中国实#36341;性法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65292;进一步揭示了中国引进诊#25152;式法律教育在丰富#27861;学教育内容、体现法学素质教育#30446;标、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合作精#31070;以及为法律援助制度作出#30340;贡献等方面的重大意义,进而对#20013;国全面推进诊所式法律教育#25552;出一些设想。
关键词:法律;实践性#25945;学;改革
一、透视中国实践性#27861;律教学现状
首先,#32570;乏对职业思维方式#30340;训练。黄建武先生指出,从#27861;律职业的思维方法训练#36825;一要求来说,在目前中国法#23398;院的教学安排中,无论是从#26680;心课程或是从非核心课程上看,均#26080;特别的教育内容,最多只是#23433;排形式逻辑的课程或偶尔在#27861;理学课程中简单地提到法律#24605;维。实际上,在法律日益繁杂#30340;情形下,试图将全部#30340;法律内容(甚至主要的#27861;律内容)在四年的教#23398;中加以安排已不可能,因而,法学#25945;育应当实现由“我教学生以#30693;识”向“我教学生以方法#8221;的转轨。
其次,忽#35270;学生积极参与的重#35201;性。王晨光等人指出,#34429;然国内也曾尝试过各种#19981;同的教学方法,然而,所有这些方#27861;的运用基本上是为#20102;达到一个主要目的,#21363;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法律,从#32780;知道法律条款的意#24605;是什么。在更多的#24773;况下,是教师将自#24049;对法律的学理认识去#24433;响学生,甚至教师会依照自己对法#24459;的理解去选择合适的案例,指#23548;学生进一步讨论,然#21518;以达到统一认识为圆满结#26524;,学生以自己对法#24459;的认识最终与教师的认识相#21563;合而感到高兴。也就是说,我们在#19981;断努力进行法律教育方法的改革,#20351;学生能够更容易地接受教师的传#25480;,但在根本上,我们没有改变“以#29702;解法律含义、讲授#27861;律知识为主的教育宗旨”,因而我#20204;的法律教育忽视了一个重要的#38382;题,即我们培养的#23398;生将来要干什么?实际上#65292;如果我们的教学最终#21482;能使学生复述教师讲课的内容,那#23601;失去了法学教育中最为重要的批判#31934;神的培养。
再次,#27809;有顾及学生真正意义上的#27861;律职业素质。在新中国#25104;立前,庞德就对中国的#27861;学教育提出了批评,在#20182;看来,法律的生命就在于它们#30340;适用与执行适用法律#30340;人必须使法律贯彻#23427;的功用。除非把法典的适用与立法#20219;务,付诸受过训练的有经验有#33021;力的法官,否则便不可能有#20581;全的司法。高尚品格的要求自不待#35328;,“不过仅有高尚品格以#21450;对于正义的热诚态度还#26159;不够的,学识必须具备,这要从#25945;育而来,从适用和解释法#24459;的技术而来,并从裁判技术的#32463;验中来。品格、教育与#32463;验是三项重要条件。”然而庞#24503;的忠告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26102;至今日,对“品格”与“经验”#30340;要求我们还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38754;之上,并未贯彻到法学教育的实#38469;中去。
#26368;后,学生职业能力的匮乏。虽然我#20204;也多次指出法学教育培养#30340;对象是“复合型”人才,#28982;而什么才算是“复合型”人才则不#20813;流于空泛。实际上。从法#23398;教育而言,除了基本#21407;理的讲授之外,最为重要的就#26159;职业能力的培养。美国#23398;者Merryman指#20986;,对于法学教育而言,重#35201;是发展学生的以下#33021;力:法律分析的技能、从#26080;关事实中分辨相关事实的#33021;力、处理大量混乱#30340;事实的能力、综合整理#20851;于一个法律问题中的各个#26041;面的缜密的有说服性的#35770;据、对社会问题及解#20915;方法进行建设性思考的#33021;力。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65292;我们在法学教育中#38656;要补课的地方还是很#22810;的。
由此可见,#23545;于中国实践性法学#25945;育而言,如何摸索出一#26465;符合中国学生认知#20064;惯的实践方式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30340;任务。特别是在教育理念上#65292;我们迄今还将案例教学法作为#23454;践性教学的主要步骤,殊不知这#31181;方法已经逐步退位于法律#35786;所教育等新的培养模式。
二、中#22269;引进法律诊所教育的实践
#12288; 首先,丰富了法学教育的内#23481;,体现了能力本位的#32844;业教育观。法律诊所教育作为#19968;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其吸引#20013;国法学院系学生的原因,正在于它#25152;蕴涵的职业教育理念。正如学者所#35328;,诊所式法律教育的#26680;心目的应当是完善学生的#27861;律思维,弥补传统教学所欠缺的#21151;能,充实学生的法#24459;意识和应用法律的能#21147;,以使之成为合格的法律#20154;才。而在传统的法学教育中,我#20204;过多地注重了理论#25945;学的内容,认为原#29702;通则百通,而忽视了#27861;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26497;强的学科,如果缺#23569;对法律实际运作技术的掌握#65292;就不可能真正地理解法律和熟#24713;法律。同时,对法律实用能力本身#20063;存在着极大的误解。恰如龙#21355;球先生所言,我们常常把#27861;律当成简单的物理技术,而#19981;明白法律是一种制度性技术#65292;它只有在法律的实践运作中,才能#21576;现出相关的技术要求与能力需#35201;。在这一方面,法律诊所教#32946;因为是建立在真实的案#20214;背景和真实的当事人基础之上#65292;使得学生可以通过办理真实的案#20214;,亲身体会案件的全#37096;过程和细节,了解和掌握解决#20855;体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12288;其次,法律诊所教育体现了素质#25945;育的基本目标。“#27861;律诊所教育无疑是一件新生事#29289;。它将实体法、法#23398;理论、实践、技巧#12289;信念、态度和价值联系#36215;来,引导学生从律师的角度去#24605;考问题,对中国法学教育的改革#26159;一种促进。在法律诊所课#20869;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身#26080;偿代理法律援助案#20214;。学生通过为社会弱者提供法律#24110;助,能获得职业成就感,同时有#21161;于培养学生的服务精神和社#20250;责任感。这是目前中国大力倡导的#32032;质教育的目标。”素质的提高还不#20165;表现在参与了具体的案件办#29702;,同时还通过实践#23545;一法律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及对社会#30340;进一步了解。清华大学的总结#25253;告指出,由于学生接触真正的案件#21644;真正的当事人,使#20182;们不得不注重对解决问题#33021;力的主动重视,他们不再依赖教师#23545;他们的培养,而注重自己对#33258;己的培养。他们会更加注#37325;所承办案件对当事#20154;的影响,努力地维#25252;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他们#30340;责任感大大加强,独#31435;性也大大增强,而这些素质#27491;是法律职业人员所需要的#12290;同样难能可贵的是#65292;法律诊所教育的学习,#23545;广大同学来说也是#19968;个自我学习、自我提高#30340;过程。由此可见,我们#19968;向强调的“素质教育”并不#33021;只停留在口头上,应该付诸#34892;动。 免费论文下载#20013;心
#12288;再次,培养了职业道德和合作精#31070;,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了良#22909;的伦理基础。在法律诊#25152;教育过程中,同学们#36890;过在案件中处理自己与客户之间#30340;关系,进一步了解了律师职业#36947;德与职业责任的重要性,并在办#26696;过程中加以实践。尤#20854;可贵的是,通过在法律援助机#26500;的工作,同学们接触到了一#20123;社会中最需要得到帮助的人,在为#20182;们提供可能帮助的过程中,同学#20204;认识到了对于法律工作#32773;而言,应当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20219;,如何真正地去理解公平和#27491;义的含义。并且,#36890;过法律诊所的工作,同学们之间#33021;够通力合作,亲密无间,#19981;仅解决了许多棘手的问题,#32780;且彼此获得了帮助和启#21457;,从中感受到了合#20316;的愉悦,这对于学生们而言收#33719;是巨大的。美国学者刘小提也指出#65292;在中国法律界,道德规#33539;和职业责任的概念#24182;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而法律诊所#25945;育课程为学生创造了在现实#29983;活中实践法律的机会,有利于培养#23398;生强烈的律师职责感和道德观。#20182;同时指出,在美国的法律诊所教育#20013;,“反思型律师业”成了#19968;个极为重要的概念。所谓#8220;反思型律师业”,是指律师通#36807;实际体验,对所获得#30340;知识进行反思,这种反思不#20165;包括对法律的理解,还包#25324;对律师工作的社会和政治#29615;境的认识。“也许最为重#35201;的是,这种反思还能引发律师对其#20010;人价值的深刻了解。”
最后#65292;法律诊所教育也为中国的法#24459;援助制度作出了贡#29486;。法律援助是一种由国#23478;给予那些需要依照#27861;定程序实现和保护自己合法#26435;益,但因经济困难#65292;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20844;民以经济上的帮助,使#27861;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在实际中#24471;以实现的法律制度。自然#65292;法律援助主要是国家的义务#65292;但由于中国特定的国情,实际上不#21487;能为法律援助机构支#20986;大批费用,从这个意义上,单靠#25919;府投资是无法真正地实现法律援助#20107;业的。法律诊所教育作为涵盖法律#25588;助在内的新型教育模式,能#22815;为法律援助事业作出特#26377;的贡献。与专职律师相比,学#29983;没有繁忙的工作,不期#24453;任何物质上的回报,专心于此#65307;与社会团体相比,学生具有较扎实#30340;理论功底,又能得到#23500;有经验的教师的指点。因而,#23398;生办理法律援助案#20214;能成为法律援助的补充力量,为#20013;国法律援助事业增#28155;新鲜血液,对促进中国法#24459;援助事业的深入开展有着现#23454;的意义。
综上所述,#27861;律诊所教育在中国高校的实践#65292;业已证明这是一种能够提高学生素#36136;、能力,增强其事业心和责任#24863;的有益的教学模式。
三#12289;中国全面推行法律诊#25152;教育的设想
“法学教育#22522;本上是一种职业教育,#27861;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基本上定位#20026;应用型的”这一观念,业已成#20026;人们的共识。然而,在推行法#24459;诊所教育的模式时#65292;也必须注意中国的具体情#20917;,正如庞德就中国的法律教#32946;所忠告的那样,“关于发#23637;及适用中国法典的#25216;术,必须是适应中国的技术,#32780;非从普遍合于全世界的观念中移#26893;而来。法律教授必须有足够的宽大#33016;襟,足够的勇气,用中#22269;精神来教授中国法律。只有中国#31934;神才能使中国法律有效地#27835;理中国人民。”为此,中国#22312;实践性法学教育改革#24341;进法律诊所模式时,必须注#24847;以下问题:
首先,必须正确#25670;正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20851;系。在以往,中国的法学教育以追#27714;所谓“高素质”、#8220;复合型”等大而无当的目标#20316;为基本定位,强调知识教育而忽#35270;法律素质、法律能力的培养。法#24459;是千百年来人们知识、经#39564;的积淀。“法律实用能力,是一#31181;问题思维能力和经验分#26512;推理能力,其培养离不开艰#33510;的理论学习和材料积#32047;。……中国法学院的学#29983;要成为一个实用的人才,首#20808;要受到严格的法律理论和方法#35757;练,学习法律规则背后的精深原理#65292;学习法律规则创造性应#29992;的方法,学习法律发#23637;演化的历史以及法律与社#20250;的互动关系,等等。在理#35770;训练基础上,才有法#24459;实用而言,不认识这一条。#20013;国法律教育将永远没有希望。”表#38754;上而言,这似乎是#19968;种迂回式的折中,#20854;实不然。无论是理论#25945;学还是实践教学,都是法学教#32946;所必须具备的,任何#19968;种重此轻彼的行为#65292;都必然带来法学教育的不#36275;。
#12288; 其次,必须确定法律#35786;所教育的基本训练大纲。法#24459;诊所教育虽然是一种实践性法#24459;教学的途径,但它也应当同时#32435;入正规教育的渠道,在这#26041;面,就需要通过确#23450;法律诊所教育的内#23481;、方式、步骤、指导形式、评价#20307;系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自然,法#24459;诊所教育与以往法学#25945;育方式的不同之处,#23601;在于它通过学生的自身参#19982;,能积累相关的法律经验和法律技#33021;。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法律诊#25152;教育是一种放任自流的活动。从#25945;育目的所承载的内容,#23427;首先就包含着一种对#21463;教育者的理想(期望)。“它被理解为一种规#33539;,该规范要求受教育者应该达到某#31181;特定的人格状态。在#27492;,涉及到对某种单一#30340;或复杂的素质以及某种素质#32467;构的设想。”严格说来,#27809;有规范意义上“教育目的”的#25945;育,本身就不是教育。所以,在法#24459;诊所教育中,必须确定基本#30340;训练大纲,提出学生应当达#21040;的目标、要求,并规定#30456;应的评估体系,否则#65292;即有可能陷入今日实习#21046;度的混乱状态。
最后#12290;必须提高教师素质,使其能#22815;真正适应法律诊所教育的要求。正#22914;中国人民大学刑事#27861;律诊所的总结报告所言,从事诊所#25945;育的教师除具备一般法学教师必#22791;的法律专业知识,#21150;案实践经验,课堂授课#25216;巧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外#65292;还必须具有充分的想象力、创造力#21644;表现力,富有十足#30340;爱心、细心和耐心,懂得心理学#12289;社会学及法律相关学科的#22522;础知识,同时还要有号召力、#24863;染力和激情。教师的教育是#20840;方位的,而为人师表的角#33394;要求,也必然对教师素质#25552;出较高的要求。反观#20013;国今天的法学师资,应当说,他#20204;具有较高的法律理论素养和#21220;奋的工作态度与事业#24515;,但也毋庸讳言的是,要实施法律#35786;所教育,我们还缺乏较为#20805;足的既有法律理论功底又有法#24459;实践经验的师资力量,这样。就#24517;然使得在实施法律#35786;所教育时捉襟见肘。难#20197;应付。为此,应当根据国#23478;教育部有关职业教#32946;的精神,大力培养#8220;双师型”的教学队伍(教师和律师)。
总之#65292;法学教育改革并非#26159;一种一蹴而就的事业,它#38656;要长时期的积累与摸索,因而#65292;应当在试点学校积累#32463;验的基础上加以提炼、总结,#20351;法律诊所教育模式能#22815;取得应有的成效。 免费论文下载#20013;心
中国实践性法律教学改革探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