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模式提升法学本科毕业设计有效性研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0336 日期:2023-12-15 来源:论文网
  摘要:#27861;学高等教育院校在#26412;科毕业设计环节,一#30452;存在学生的毕业论文或抄袭他人、#25110;制作粗糙、或既无理论深度又无#23454;践指导意义等问题#65292;使毕业设计失去有效#24615;。如果将以学生为主#20307;、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模#24335;应用于毕业设计,将毕业设计划分#31934;细环节,各环节由导、学、研、#20462;构成,规范导、学双方应当#23436;成的任务,并实施评价,#27605;业设计过程与结果的质量#23601;可实现可控制,进而提#21319;毕业设计的有效性。
  关键词#65306;导学模式;毕业设计#65307;法学教育改革
  
  中国高等教育#25913;革已进行多年,高等教育应为社会#21457;展需要服务已毋庸置疑。当#21069;中国的法治建设进#31243;与司法制度改革不断加快,法#24459;专业化程度迅度提#39640;,社会需要大批与法#21046;现代化相适应的法律职#19994;队伍。这一社会需要直接触动并#24341;发了法学教育的改革#12290;在如何确立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12289;如何改革法学课堂教学#27169;式以及对西方法学教育#27169;式的探究等方面,不仅有#20247;多学者的详尽研究与著述,更#26377;一些高校已着手试点,将改革成果#23454;际应用于法学教育之中,以探索旨#22312;培养“法律人”的新型法学#39640;等教育模式。 毕#19994;设计虽有别于课堂教学,包#25324;理论教学和实践教#23398;,但其仍为本科教育教#23398;之环节之一。对于法#23398;本科毕业设计如何#25913;革。如何通过毕业设计过程#65292;提高学生法律思维能力、应#29992;能力、创新能力等问题以及如何将#27605;业设计改革与高等教育#30340;其他改革措施相配套,还少有学者#35770;及。笔者认为,在法学本科教育#20013;,应建立新型毕业设计#29702;念,以导学模式规范毕业设#35745;环节,才能克服毕业设计现状中存#22312;的不足,从而提升毕业设#35745;的有效性。
  
   一、法学专业#27605;业设计现状与弊端
  
  #38271;期以来,由于受传#32479;教育模式和体制的影响,#20013;国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形式一直#26159;单一的论文形式。从毕#19994;论文的完成过程式来#30475;,首先在选题方面#65292;学生自选或教师指定#30340;选题多数不能与司法实践#30456;关联或非为法学理论研#31350;的前沿问题,论文研究领域也#22810;为众多专家学者作过充分的论述;#20854;次在论文的完成过程方#38754;,学生自拟论文草稿后#65292;教师在格式、文字表达、逻辑#12289;观点指导修改,最后定稿上交。#35770;文成绩仅根据论文#20889;作水平,参考论文答辩#24773;况得出。对学生通过毕业设计#22312;法律思维及应用能力等方#38754;得到多少提高没有评#20215;,对教师指导的过程与效果#27809;有评价。
  上述毕#19994;论文的完成现状带有普遍性,造成#22914;下弊端:学生完成#27605;业论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差,多数#26159;为了毕业而完成。毕业论文完成#35201;么闭门造车,要么抄袭#20182;人作品,要么论文制作粗糙,质#37327;低劣,既不具有司法实践指导意义#65292;又不具有理论创新,毕业设计#36825;一重要的教育环节严重贬值。究#20854;原因,笔者认为,现行法学毕#19994;设计理念滞后是根本#21407;因。那种认为毕业设计只是对四#24180;高等教育的总结。是决#23450;学生能否达到毕业水平的因素#30340;观念,与现行高等教育改#38761;理念不符,与教育改#38761;手段相脱节,导致#27605;业设计一直不能摆脱走过场、形同#34394;设的尴尬境地。缺乏完善的#27605;业设计质量保障模式是造成毕业设#35745;质量低劣的直接原因。各高等院校#29616;有的保障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65292;仅为制定毕业论文写作基本要#27714;及向学生讲授毕业论文#30340;写作方法及注意事项#65292;在毕业设计选题确定、指导教#24072;选任及责任、毕业设计完成过程监#30563;等方面均缺乏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12290;
  #27605;业设计现状造成法学教育#19982;社会需求脱节、学校教育与社会#23545;法学人才培养和需求之间的差距#21152;大;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23454;践能力较弱,远不能适应社会发#23637;对创新人才的要求#65292;更不能成为衡量学生各种#33021;力的客观尺度。为此,旨在提高毕#19994;设计的有效性的改革势在必#34892;。高等教育改革已进行多年,但毕#19994;设计改革却犹抱琵#29750;。司法实践需要能够正#30830;适用法律处理纠纷,#33021;够运用法律知识防患未然,能够通#36807;创造性的司法解释解决司法实践#20013;出现但法无明文规#23450;的法律问题的法律人。而毕业设计#19981;但是实践教育、创新教育模式中#30340;关键环节,也是检验实践教育、创#26032;教育成果的具体评价指标。因此#65292;改革毕业设计现状、#24314;立新型毕业设计理念、#23436;善毕业设计质量保障模#24335;、不断拓展毕业设计形式具有#37325;要意义,对法学专#19994;如何实现实践教育、创新教育具有#20030;足轻重的作用,对推进高#31561;教育改革具有十分重要#20215;值。
  
  二、导学#29702;论对提升法学本科#27605;业设计有效性的启示
 #12288;
 #12288;在分析毕业设计特点,寻找能够#20811;服以往毕业设计不足,提高毕业设#35745;有效性的方法过程中,现代#23548;学理论为法学毕业设计改革提供#20102;许多启示。毕业设计是由#23398;生完全独立完成,是在所有教学#36807;程中,需要学生独立性、积#26497;性、主动性学习最强的一个环节。#32780;以往毕业设计,在选题方面,#25945;师指定的论文题目#25110;者不属于学生兴趣范围,或不属于#23398;生熟悉或有一定探究能力的#33539;围;在写作过程中,指导教师也#22240;不十分了解学生的#23398;习基础与研究能力#65292;往往不能进行针对性#24378;的指导,导致大多#25968;学生对完成毕业设计#27809;有热情,在完成过程中积极性、#20027;动性差,最终导致毕业设计#36136;量得不到保障。而现代导#23398;理论对于克服上述#19981;足具有可借鉴之处。
  纵观#21476;今中外教学模式与理#35770;,可观导学理论之#31934;髓。战国时期的著名教学论#33879;《学记》中提出的启发诱导的#24605;想:“君子之教,喻也#65292;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8221;,也就是说,优秀的教#24072;总是善于用诱导的方#27861;,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他#20204;走,严格要求他们而不是施#21152;压力,开个端倪而不把道理和盘#25176;出。教师的导应做到“及#26102;而导”、“有序而导”、“循序施#23548;”。古希腊著名的#21746;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25152;倡导的“产婆术”#25945;学法,运用了诘问、定义、助产#36825;样的策略,教师先从学生已有#30340;知识或学生所熟知的#20855;体事物和现象,逐步引向预定的结#35770;,最终依靠学生自己找到#26368;正确的答案。产婆术教学法#21313;分重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36890;过这种问答式的产婆术,可以充#20998;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24615;。现代教育理论如#24314;构主义学习理论、罗杰斯的#20154;本主义学习论、布卢姆掌握学#20064;教学理论中,都蕴涵着导学思#24819;。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20869;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32773;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21040;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65292;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29992;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学生要#20027;动建构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表征,#20294;这种建构不是外界刺激#30340;直接反应,而是通#36807;已有的认知结构包括原有#30693;识经验和认知策略)对新信息#36827;行主动加工而建构的#12290;无独有偶。在罗杰斯看来#65292;促进学习的最有效#30340;方法之一,是让学生直#25509;体验到面临实际问题、社会问题、#20262;理问题和哲学问题、个人问题和研#31350;问题等。他认为,当学生自己#36873;择学习方向,参与发现自己的#23398;习资源,阐述自己的问题#12290;决定自己的行动路线,自己承担选#25321;的后果时,就能在最大程度#19978;从事意义学习。而布鲁姆的#25484;握学习理论,其所展示的学#20064;过程为,掌握什么一尝试掌#25569;一帮助掌握一督促掌#25569;,也与导学式教学#20174;明确目标、出示问题,到#33258;学尝试解决问题、讲解提升这一教#23398;过程相一致。
  在任何一#31181;教育教学模式下,学生都是完成#27605;业设计的当然主体,这是毕业设#35745;与其他教学过程的最大区别。#22312;毕业设计中,学生处于完全的主动#22320;位,以毕业论文形式的毕业设计为#20363;,从选题、收集资料、分析论证到#23436;成写作。从格式到内容,都由学生#33258;主完成、独立完成,指导教师#22312;整个过程中只起帮#21161;、辅助作用。由于毕业设计这#19968;特点与导学理论相契合,因#27492;,笔者认为应将导学模式从课#22530;教学向毕业设计延伸。在毕业#35774;计过程中,指导教师应自觉、充#20998;、合理地运用导学模式,才能提升#27605;业设计的有效性。 转#36148;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三、导#23398;模式在毕业设计环节#30340;应用
  
  教学方法#25913;革应以教育目标改革为指引。在分#26512;西方法学教育模式的基础#19978;,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法学教育#24212;以促进法律职业为目标取向,改革#30446;标应为“从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人#25163;,在加强学生法律理论知#35782;教育的同时,侧重训练学生#36816;用法律的方法和逻辑来分析#21508;种法律问题,把法学的博#38597;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起来,提升学#29983;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伦#29702;水平,使学生成为适应我国#31038;会主义法治文明需#35201;的职业人才,从而形成我国特#33394;的法律职业队伍。”#27605;业设计的完成过程#19981;仅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展现过程,#26356;是训练和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的#26041;法和逻辑创造性地分析、解决#21508;种法律问题的能力,#25552;升学生职业道德和职#19994;伦理水平的重要过程。以往毕#19994;论文的完成过程,虽#20174;表面上看似学生主动#23398;习、教师侧面指导,与导学#27169;式相似,但究其实质,与#23548;学模式的作用与效果完#20840;不同。
  毕业设计成果#22914;同企业的最终产品,#20225;业保证产品质量的手段即是对#29983;产产品的过程建立一整套完善的#36136;量监控体系与制度,从而保#35777;最终产品的质量。可见,提高毕#19994;设计成果的质量主要在#20110;毕业设计完成过程质量的提#39640;。导学模式是以导学理论为基#30784;,体现为对具体教学过程的规范要#27714;。在毕业设计环节适#29992;导学模式,就是将毕业设计划分诸#22810;精细环节,如研究方向、涉及领域#30340;确定、开题、分析研究过程#20013;具体问题的确定、解#20915;问题或研究角度的确#23450;、论文的撰写与修改#36807;程等,对各环节中的导与学双方应#24403;完成的工作进行体系规范,#30830;定评价指标,从而#20351;毕业设计过程与结果的质量#23454;现可控制。
  1 法学#19987;业毕业论文的导学模式#12290;在毕业设计的各个环节,毕业论#25991;的导学模式由导、学、研、修四#20010;结构组成。在确定毕业论文研究#26041;向环节,导师应进行三种分#26512;,第一种是分析学生#65292;通过分析导师解决如下问题:(1)有哪些类型#21644;层次的学生;(2)学生的学#20064;程度如何;(3)学生的需要#21644;起点能力如何。第二种#26159;分析环境,通过分析导师了#35299;学生生活、学习环境#21450;社会发展环境,从而明确#23398;生完成毕业论文的#29616;实环境与最佳环境;第三#31181;是分析资源,通过分析导师#24212;明确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可利用的#24635;体资源。而学生应在#20998;析的基础上,向导师#35828;明自身学习情况、#20852;趣、拟确定的研究方向#25110;领域、研究环境与资源。#28982;后是师生共同分析。反#22797;修正,共同确定适合#23398;生从事的研究方向和领域,在研究#26041;向的确定上,可以考#34385;与学生今后生活、工作相关,#36825;样有利于保持学生的持续学习动力#65292;这也与全社会提倡的终身学#20064;相适应,使教育真正成为一种#38656;要。在开题环节,学生自#34892;撰写选题的目的、#24847;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后,#23548;师在与学生共同进行#30740;究后,进行必要的补充与修正。#22312;进入正式研究阶段,#23398;生依选题分期向导师汇报阶段#24615;研究成果,导师依据学生情况分#26399;给予由浅及深的恰当#25351;导,并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应共#21516;研究、分析、论证,反复修#35777;理解与观点,直至#26368;后达成共识。在论文的#25776;写与修改阶段,学#29983;自学论文写作格式要求并#33258;行撰写论文草稿,导师从格#24335;、内容方面指出存在的问题,与#23398;生共同研究修改办法。#22312;前述各个环节上,导、学#36807;程都应制定具体评价指标,将导、#23398;过程的原始记录与评价指标#36827;行对照,由导师、学生#33258;评,结合毕业答辩小组对论文与答#36777;的评价,最终给出毕业论文#25104;绩。导学模式应用于法学毕#19994;设计,与法学教育模#24335;改革目标与教学模式相一致、相配#22871;,进而实现提升法学毕业#35774;计的有效性。
  2 #23548;学模式对导与学提出#30340;新要求。导学模式要求#20174;管理者到导师到学生,都必须实#29616;角色的转变,即一切以实现引#23548;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而展开,教#24072;成为“导师”或助理导师,而管理#32773;则应转变为“导学”创造条件、提#20379;服务与支持,学生应自觉、#33258;愿成为学习的主体,完成学习任#21153;。导学模式的实行。主要对教#24072;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38431;伍整体素质应得到提高,教育资#28304;应更加充分。教师的“#23548;”J必须强调突出重点,突破#38590;点,恰当推介应用学习资#28304;,向学生传授使用方法#65292;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8221;Ⅲ。同时导师必须加#24378;与学生互动交流。交流形式可采用BBS、E-mail、电话或QQ群。这种互#21160;,可以促进师生、生生之#38388;的多向交流,为学#29983;提供了对同一问题#30340;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26512;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30340;认知能力、表现能力、分#26512;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于如#27492;多种的交流形式,如何#24314;立适合的监控系统来达到评#20215;、反馈、矫正、引导学生的自#20027;学习来说,还是个难#28857;。学生在导学过程中,应当具有#31215;极、主动完成的态度。如#26524;学生的态度不端正,提升毕业#35774;计的有效性就是一句空话。
  3#12288;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形式#25913;革的思考。“创新是一#20010;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30340;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26032;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19990;界先进民族之林。”毕业设计改#38761;应适应培养应用能力、实践能力#12289;创新能力学生的需要,将毕#19994;设计与实践教育、创新教育手段#25346;钩,丰富毕业设计形式,#25171;破毕业论文是唯一毕业设计形式#30340;现状,摒弃在学习的第四#24180;才开始考虑毕业设计题目#30340;惯例,应在整个法学教#32946;中实行随时发现、随时论证、随时#35774;立,除依导学模式实现质量控制外#65292;还可以通过建立社会评价#12289;专家评价等其他质量#35780;价形式,对其他种类的毕业#35774;计形式进行质量监控。
  导学模式既涵盖#20102;理论基础,又有十分具体明确的实#26045;规范要求。导学模式从课堂#25945;学延伸到毕业设计,使四#24180;的法学本科教学模式相一致,学#29983;经过如此过程的学习,既#33021;提高各教学环节的有效性,又能#22823;幅度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习#30340;动力延伸于校外和终生。 免#36153;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