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全面育人意识提高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0335 日期:2023-12-15 来源:论文网

【摘 要】针对中职学校思想政治#35838;的教学现状,提出以#20154;为本、全面育人的科学发#23637;观,从创新教学理念、开#25918;教学时空、优化教#23398;过程、探讨有效考试等方面,进行#19968;些初步探讨,以提高#24605;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为提高中#32844;学生的全面素质做#24212;有的贡献。

【关键词】以人为本;#20840;面育人;提高;思#24819;政治;教学;实效

中职学校的思想政#27835;课是对广大中职学生进行系统#30340;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35770;、“三个代表”重要#24605;想、科学发展观教育的主战场#65292;也是对中职学生进行德#32946;教育的主渠道。然而,中职#23398;校的生源都是一些在初中时#22240;升学无望而倍受家长、#23398;校、社会漠视的弱势群体,#22312;课堂教学中,学生已陷入“基础#24046;”——“听不懂”——“放弃努力#8221;——“上课走神”—#8212;“素质倒退”——“灵魂空虚”—#8212;“破坏纪律”,甚至自动退学的#24694;性怪圈,生源质量日益#19979;降,学生无心向学,教师无#24515;教书;加上中职学校#30340;教学强调以技能训练#20026;中心,思想政治课教学日益#36793;缘化,使思想政治课在整个#23398;校的教学体系中变#25104;可有可无,政治教师变成了#23398;校中“教死书、死教书、教书#27515;”的代言,学生也转化#20026;“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30340;书呆子。结果,学生道德#26080;知,是非漠糊,行为失范,自卑疑#24807;,忧学怨学,扩大#20102;“问题学生”的范#22260;,增加了学校育人的难度,教#23398;质量的下降自不费言。

俗话说:有德有才#26159;精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24503;有才是危险品,无德无#25165;是废品。中职学校强调#20197;技能训练为中心并不否定思想#25919;治课的学科地位,如果说技能#23398;习解决学生将来“做什#20040;?”,那么,解决“怎么#20570;?”,思想政治课的作用是其他#23398;科无法替代的。所#20197;,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育#20154;,提高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教#23398;的实效性,是落实促#36827;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应#35813;研讨的课题。

一、更新教#23398;理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中职学校思想政#27835;课陷入困境,究其原因就是教育与#29983;活的分离,其强调#30340;理论联系实际已经名存#23454;亡。教育家陶行知#35748;为:为做而教是“真教”,为做而#23398;是“真学”。心理学家#25226;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65306;生理需要,安全需要,#29233;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23454;现的需要。社会公德教育提出:“#22823;公无私——应当、公私兼顾#8212;—正当、自私自利——#19981;当”的口号,之所以受到#32676;众的普遍认可,就是因为其根#25454;需要划出不同的层次。当#20195;中职学生需要把自己培#20859;成为新一代的劳动技能人才,#20182;们需要学以致用。可见,思想政治#35838;应围绕学生就业的需要,发挥其教#32946;功能,做到根据学生的需要,对#30151;下药,循序渐进,促使学生为满#36275;自己求知欲望,就业要求,主动学#20064;,自觉学习。

长期以来,应试#25945;育导致了重智轻德#12289;重主导轻主体、重考试轻创#36896;、重整体轻个性等封闭教学#24605;想泛滥,很多学生无法考试通过#32780;流入中职学校。如果思想政治教#24072;再不敢破旧立新,学生也只能成#20026;教师加工的“零件”、知识的“容#22120;”、考试的“工具”、#20998;数的“奴隶”。所以:(1#65289;政治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25945;育观。让学生摆脱“阴影#8221;,重拾信心,“相#20449;天生我才必有用”#65292;增强自信,积极参与,倍感身心#20581;康发展的重要性,促#36827;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2)#35201;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35266;。在课堂教学的舞台上,#23398;生是主体,教师是主#23548;。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23398;”,教师把学法教给#23398;生,把问的权利、读的时间、讲#30340;机会、论的安排让给学生#65292;让学生学有办法,#23398;有主动,学有进步。#65288;3)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0340;质量关。确立学校无#24046;生,只有差异学生的理念,相信#23398;生都是人才,但不是全才。#25919;治教师的责任在于教会学#29983;明辨是非,扬长弊短,其#26680;心是培养学生创新的意#35782;、思维、能力、毅力和体力。#25919;治教师要优化学生的思想道#24503;素质,培养学生科学观、人生观和#20215;值观,激发学生的主动创造#24615;,重视学生对政治理论#38382;题的理解和探索,开阔他们的#35270;野,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二、开放教学时空#65292;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20256;统的班级授课制,将学生封闭在#19968;个个教室里,按照统一#30340;教材、时间和模式授#35838;,整个课堂教学被简化为“#25945;师——教材——学生”三点一线式#30340;生产流水线,结果,禁锢了#23398;生的学习时空,束缚了学生的学#20064;内容,严重扼杀了学生的自由成#38271;和个性发展。所以,中职#23398;校思想政治课堂改#38761;应拓展课堂教学的时#31354;格局,使之出现弹#24615;化和多样化。一是把刻板的时间#25171;破,根据学习和活动的#20869;容设置长课、短课。二是#25945;室空间多样化,教室并不一定是课#26700;椅、讲台、黑板的简#21333;组合,可以根据课的内容和#27963;动的要求,除有固定的教室外,还#21487;以设置活动教室、有大课有小#35838;。三是学习形式丰富多变,有大小#29677;教学,有小组合作学习,#35282;色扮演有讲演、谈论、参观#12289;实践等。四是树立社会即学校、生#27963;即学习的观念,创设情#22659;给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走#36827;社会,引导学生观察、#24605;考和实践,将课内与课外#30456;结合,使师生之间、学生#20043;间不仅看到人际的交流、观点的交#38155;和智慧的碰撞,还不时碰发出“创#36896;”的火花,以达到善于感悟,#36149;于敢想,有所体验,学#26377;快乐的最高境界。

自主学习不等#20110;否定学习规律,开放教学时空#19981;是否认教师在课堂教学活#21160;中的主导作用。教师教会学生#23398;习非常重要,“授之#19982;鱼不如授之与渔”。赞可#22827;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23398;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65292;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23601;会变得高度有效”。优化#24605;想政治课教学,要以教会学生#23398;习,提高学习效率#20026;重点,侧重于教学策略和#25163;段。一是坚持教法改#38761;,克服满堂灌、满堂问、满堂#32451;的摸式。课堂应围绕重难点设#35745;问题,做到:脑中有“#32434;”,胸中有“本”,目中有“人”,心中有“#25968;”,手中有“法”;备大纲,备#25945;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65292;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65292;让不同学生根据自身的#38656;要带着问题去阅读、思#32771;和答疑,以学论教。二是坚持精要#35762;解,简明板书。讲解力求#37325;点突出,难点突破,#30097;点点拨,要点梳理#65292;循序渐进;板书采#29992;“纲要信号”法,#23545;知识点、重难点,#29992;关键词、符号、图表将#30693;识的量、度、序、位,序列#21270;、形象化。三是用好#22810;煤体、微机室辅助教学,是#25913;进教学方法,提高#23398;生整体素质的有效方法#12290;它强调学生亲自操作#65292;能在网上丰富知识、拓宽思路,#26377;利于培养学生多角度#12289;全方位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提#39640;学生学习兴趣,增强#23398;生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31227;能力。尤其是网络#25945;育,把国内外重大时事#26032;闻及时反馈到课堂#65292;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25945;学的时代性和新鲜感,有利于培#20859;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热#28857;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在自主#23398;习当中科学的学习方#27861;得到不断潜移默化,把教师的“教#8221;、“导”变为学生的“思#8221;、“悟”,使学生#36880;步掌握学习规律,#23398;会学习技巧。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19977;、优化教学过程,#28608;发学生合作学习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20026;:“成功的教学依赖一种#30495;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65292;依赖于一种和谐安#20840;的课堂气氛”。建立和谐民主互动#21512;作的教学关系,形#25104;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优化教学过#31243;的基础。首先教师要把#24494;笑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带#32473;每一位学生,把尊重的话语递#32473;每一位同学,把和蔼的微笑洒#21521;全体学子,用挚爱与尊重的行#20026;,去赢得学生的喜爱与#20449;任,培养学生最佳的#23398;习心态,轻松愉快#22320;参与学习。其次,成#21151;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因#65292;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为学生创造“#25104;功”的机会,对学生#30340;学习行为,如:提出#38382;题、发表见解、练习作业等,#24212;及时给予积极的评价。因为,“#25104;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23427;能使学生产生好好学习的#24378;烈愿望”。再次,要把“激励与竞#20105;”带进课堂。激励和竞争都#26159;促进学生好学上进#65292;自强不息的重要手段,#25945;师用充满友爱、信任和期盼的#33402;术语言,在教与学的合作互动中#8220;同濒共振”,使学生#22987;终保持勤奋向上的欢乐情#32490;,塑造学生完善的#24515;灵和健全的人格。最后,教学#36807;程始终贯穿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20248;化教学过程的根本。学生是学习#30340;主体和主人,挖掘每个学生的潜#33021;是教学过程的主旨。根据中职思#24819;政治课接近生活,接近社会的特#28857;,设计授课思路和方案,要#20197;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20013;心,通过“示例设疑—#8212;讨论解疑 ——#24402;纳明理——运用导航”的方#24335;,在课堂上时而阅读#65292;时而思索,时而讨论,#31215;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21512;作共享中,满足彼#27492;的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的思#32500;的敏捷性、深刻性、#28789;活性和创造性。

四、#25506;索多元评价,倡导探索学#20064;

#32771;试是检查教学效果和学习情况、#25913;进教学方法的重要手#27573;。人的发展是各具特色、丰富多彩#30340;,教育者没有权利去干预学生#30340;发展方向,也没有权利利用统一#30340;尺寸来评价所有的学#29983;。“一把尺子”统一标#20934;来评价学生,在某种意义上#25212;杀了众多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所#20197;,教师要按照全面育人的要求#65292;对学生的学习考评进行改革,彻底#25913;变传统的以分数作为唯一依据的评#20215;方式。要根据中职#23398;生学习的实际,以创新为主要#25351;标;在评价上由课堂#21521;课外、由智力向非智力等多元化延#20280;。可采用分项分等#32423;考试,也可以利用养成性监测,开#21367;闭卷、口试笔试、动手能力等方#24335;进行考评;重视层次#24615;,开放性和发展性,在合#26684;基础上设立多种指标#21253;括德智体美劳等教#32946;在内的全面评价,允#35768;学生异步发展,实行异#27493;考试;采用多种激励性的#35780;价,让学生感受成功,增#24378;学生自尊心、自信心和#33258;豪感,从而产生学习动力。考#35797;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有效#30340;考试是推动中职教学改革#30340;关键环节。提高中职学校思想政#27835;教学的实效性,我们可#20197;通过“考试拉动”探究学习的策#30053;,根据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30340;改革,利用演讲、辩论、调查报告#12289;小论文等形式,让学生#33258;我分析,相互评价,共同#25506;讨,创设探究学习#24773;境,活跃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创#26032;,增强学生研究问题能力。

总之,要落实科#23398;发展观,破解中职教育教学难题,#25945;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20840;面育人的发展观,确#31435;师生的民主平等关系#65292;把爱心洒向全体学#29983;;树立为学生服务思想#65292;坚持学生就是上帝的博大情怀#65307;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切为学生的#21487;持续发展服务。只有这#26679;,教师才能真正为不断#25552;高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23398;的实效性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2305;

[1]高良,#21476;良琴.《新课程理念下#24605;想政治课教学》.中学#25919;治教学参考.2002年11,12期.

[2]方明等主编.《陶行知教育名篇》.教#32946;科学出版社.2005年1月.

[3]保罗埃金(美).#12298;课堂教学策略》〔D〕.教育#31185;学出版社.1990年7月.

[4]施良#26041;等主编.《教学理论:课堂#25945;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19996;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