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变化反思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0322 日期:2023-12-15 来源:论文网
【摘 #35201;】新课程对高中思想语文课教#23398;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语文教师#22312;实施组织教学时要反#24605;,才能在语文的教学中不断取得#31361;破性的进展。
【#20851;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65307;变化反思;群体教育;激发潜能

语文是人类文#21270;的载体,它不仅是#20132;际工具,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37096;分,它包含众多美的因素,其#20154;文教育功能和内蕴#20016;厚的艺术魅力是学生精神生活、情#24863;培养和智力发展的动力。随着经#27982;和社会的发展,教育体制改革#30340;深化,新课程对高中思想#35821;文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12290;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实施组织教#23398;中,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25945;学反思,才能在教学中不断#21462;得突破性的进展。
目前存在的课堂教#23398;模式逐渐呈现出了#26032;课程理念和精神不相符合的一#38754;,以新课程的相关#35201;求为视点,课堂的概念需#35201;重新书写,课堂教学的活#21160;需要重新规划,课堂#20013;教师与学生的行为方式#38656;要重新规范。事实上,#21482;有深刻变化了课堂,才能承#36733;新课程的期盼,也才#33021;将新课程真真切切#22320;体现在学校生活之中,落实到教#32946;教学之中。因而,变革课堂是#23454;施新课程不可或缺的#37325;要环节,那么,作为中学语文教师#24212;该做到哪些方面的变化呢?
一、教#32946;观念要“变”
观念是束缚人们行动的#26551;锁。要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必#39035;更新教育者头脑中的#19968;些传统、陈旧、落后#30340;教育观念。长期以来#25105;们一直把教师定位#22312;“传道、授业、解惑”,而新#35838;程改革要求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30340;楷模,学习技巧的传授者,教育科#30740;的专家。所以在高#20013;语文课堂教学中首#35201;的就是更新教育者头脑中#30340;一些传统、陈旧、落后的教育#35266;念。
第一,转变教育观念首#20808;要领会中学素质教育#21019;新理论。江泽民同#24535;指出:“创新是一#20010;民族进步的灵魂,是#22269;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人#25165;的培养关键在教育,#25152;以,作为高中语文教师首先应#35813;认真学习马克思、邓小#24179;和江泽民同志关于#22521;养创新人才的理论思想。
第二,转变教育观念#24517;然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27714;,即提高业务素质。所以#39640;中语文教师不仅具有高尚的语文素#36136;,更应该具有高深的业务#32032;质,这就要求教师具有#24191;博的文化科学知识、精#28145;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23398;、心理学知识形成多层次新型的知#35782;结构,具有指导学生开#23637;研究性学习的素质和能力,#25165;能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认#35782;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39064;的能力,激发他们#30340;创造潜能,进而培养中学生#30340;科学精神和团结协作意识,促进#20182;们德才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三,转变教育观#24565;教师对自己的角色要有一个正确的#23450;位。教育教学活动中作为高中#35821;文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教师的教#26159;为了学生的学,离开了学#65292;教就没有了存在的#20215;值。因此必须确立起教师主导作用#21644;学生主体作用的观念,#25226;自己的角色体验学生的处#22659;和感受,引导学生采用自己的方#24335;进行学习,把课堂上#23398;习的主动权给学生,#27880;重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做#23398;生学习的“引路人”,主要起#28608;励、组织、点拨的作用#12290;总之一句话,课堂#25945;学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围绕学生#36716;,让他们真正参与教学过程。
二、#25945;学模式要“变”
传统#30340;语文课教学方法基本上#26159;“满堂灌”,教师滔滔不#32477;地讲45分钟,不留给#23398;生充分的主动学习时间,#20854;实,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远不像现#35937;表现出来的那样简单,它实质#19978;具有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20027;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25104;教育;重群体教育#12289;轻个体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23454;践;重学校教育、轻社#20250;教育等诸多特征。
在新课程实施的这一年以来#65292;我在教学的过程中#28145;刻体会到目前课堂教学模#24335;显示出了其与新课#31243;理念精神不相符合的一面,以新#35838;程的相关要求为视点#65292;课堂的概念需要重新书写,课堂教#23398;的活动需要重新规划,课#22530;中教师与学生的行#20026;方式需要重新规范。可见,新#35838;程给我们在一线的新课程实施者带#26469;的最大的变化就是要变化我#20204;的课堂,将新课程#30495;正地体现在学校生活中#65292;落实到教育教学之中#12290;
我们#30340;课堂之所以要“变”,#37027;是因为从新课程标#20934;的角度来审视,当今的课堂存在#35768;多弊端,突出表现以下几个方#38754;:
1.教条化。#31361;出表现在课堂教学#20013;的唯教材、唯教参#12289;唯教案。教师把教材#20013;的内容当作金科玉律#65292;把教参中和提示当作#39072;扑不破的真理,把预设的#25945;案当作亦步亦趋的向#23548;。课堂教学没有创造,没有活力,#26377;的只是平铺直叙、机#26800;性的劳动,简单的重复活动,有的#21482;是学生的应付与无奈。
2.模式化。教学结#26500;模式化、教学具体#34892;为的模式化。课堂教学结构依#28982;沿袭半个世纪前凯洛夫#30340;五步教学模式(复习旧知、导入新#35838;、讲解新知、联系巩固、布#32622;家庭作业),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系#65292;没有根据课型、学科和学生年龄#12289;年级的不同,清一色地用一种刻板#12289;僵化、一统的方式表现出#26469;。课堂中具体的教学和管理#34892;为长期以来凝为刻板的、#21333;调的、不变的模式#65288;端坐、不得插嘴、课#21069;礼貌用语)。研究表明一种#34892;为如果久而久之只是用一种纯粹化#20102;的形式表现出来,就逐渐只保留它#30340;形式意义,而其实质性东西就会#36234;来越远。
3.单一化。突出表现为教#23398;目标,教学组织形式和活动#35282;色和单一化。教学目#26631;上:对知识和能力“情有独#38047;”,对情感、意志、价值#35266;,对过程和方法没有足#22815;重视,忽视了全面发#23637;是教育追求的最终目的,人的#24515;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25972;体,知、情、意、#34892;是相互联系,相互#28183;透的。教学组织形式上:自1865年京师同文馆设立引#20837;班级上课制以后,我国中#23567;学课堂上占据支配地位的几#20046;一直是“秧田式”#20960;何图形课桌椅排列方式,不管是人#22810;人少,是讲授还是讨论。#22312;活动角色上:课堂上,只#33021;看到、听到教师和少数学生的声#38899;,缺乏大多数深学#29983;的真正的参与活动,学生的自#20027;性得不到充分发挥#65292;主动性得不到充分#20307;现。独立性得不到落实,创造性#24471;不得培养。课堂异化为:教师如#21516;钦差大臣,教材如同圣旨,学生如#21516;俯首听命的臣民。
4.静#24577;化。课堂中无真正有#25928;的交往与互动,真正的互动与交#24448;应该是平等展开的,真正#26377;效的互动与交往应该能使#24072;生双方都发生一定的#27491;向变化。二是课堂#19978;过分关注固定化的静态知#35782;,极少涉及探究知识的方法,即#37325;视结论性的或者说事实性的知识,#32780;对程序性知识也就是那些引导学#29983;如何去做的知识产生的过程涉及#29978;少,学生对不少知识“知#20854;然而不知其所以然”#65292;“知其之所在而不知其#25152;以来,更不知其所以#21435;。”
基于课堂教学#23384;在的这些弊端,我在#36143;彻实施《课程标准》精神实质#30340;过程中,主动对我们语#25991;教师的教学方式进#34892;转变,并在高一新课程的实施中不#26029;反思,不断完善,与时俱进,适#24212;新的情况。
1.以学生学习为立足点,使课堂#8220;活”起来。
处在改革开#25918;年代的21世纪中学生,思想敏#38160;、兴趣广泛、参与意识很强#28872;,对什么问题总喜欢刨根问底#65292;他们不满足于是什么,而是深#31350;为什么,因而高中语文课教#23398;需要巧妙“布惑”,#35774;置障碍,激发学习兴#36259;,使学生产生强烈#30340;思考欲望,这必然要求#25226;过去沿用了几十年的“满#22530;灌”、“注入式”的教学方#27861;彻底改变。教师应当充分发挥#33258;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采#21462;各种教法激发学生的兴趣,#20805;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逐#27493;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38382;题的能力。
创设情境就是一种#24456;好的方法使课堂“活”起来,#24403;然创设情境时,不仅要考虑到情境#22312;形式上活跃课堂气#27675;的功能,更应注意情境的内#23481;来自生活,这样才#33021;真正调动起学生主动#21442;与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授#39640;一经济生活《价值决定价格#12299;一课时中,我受到#12298;老汉杀鸡》漫画的启示进行了#12298;蛋市》情境创设,我让一名同#23398;扮演养鸡场的老板#65292;部分同学扮演成卖鸡#34507;的,另外一些同学扮演成买鸡蛋的#65292;模拟蛋市交易,要求#8220;老板”根据“蛋市”供求#20851;系的变化和鸡蛋价格的变动及#26102;作出是扩大规模多养#40481;多生蛋以赚取利润#65292;还是杀鸡以减少损失的决#31574;,并要求大家对“老板”的决策进#34892;评价。结果,“老板”#30340;每一次决策都会引起激烈的争#35770;,争议双方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书#19978;的知识。由于这种情境贴近生活,#24182;在形式上具有趣味性,因此在浓#21402;的兴趣支配下,每#20010;同学都不自觉地成了课堂的主#20307;,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2312;无形中得到了提高#12290; #20813;费论文下载中心 2.以启发#24335;学习方式为指导思想,使课堂“动#8221;起来。
在教育的历史发展#36807;程中,注入式教学方法#22987;终是被反对的,因为它严#37325;阻碍了学生积极主#21160;学习的精神,扼杀了学生能力的#21457;展。新课程要求我们要从学生实际#20986;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24615;、积极性,引导学生动脑、#21160;手、动口,在课堂上使他们的智#21147;活动都“动”起来。所以#25945;师首先要善问,根据教材的重难点#21644;广度、深度,向学生提#20986;思考的任务,鼓励学生大胆质疑#38382;难。其次要善导,善于诱#23548;和开拓学生的思路、提#38382;决不能提出问题让#23398;生回答出来就算达到目的,而#26159;要将矛盾的焦点摆在学生#30340;面前,用具有研究价值#30340;问题去激发学生产生思维#30340;火花,善于解决问题的#26041;法和途径上进行具体指#23548;,使学生“会学”。再次要含#33988;,问问题不可以问#24471;太白,不能老是“对不#23545;?”“是不是?”,要尽可能#20570;到言有尽而意无穷#65292;发人深思,耐人寻#21619;。
3.以现代教育技术为#25163;段,使课堂“新”起来。
多媒体技术#20316;为一种工具,应用于#35821;文课堂教学,并与#35821;文课堂教学融为一体,可以提高#35821;文课堂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30340;效果,改变传统的“以教师#20026;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26448;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德国哲#23398;家、教育家赫尔巴#29305;说:“真正感觉的观察比之单纯的#25551;述更为可取。”
三、学习方式要“#21464;”
教师确立“教#20250;学生学会学习”的思想,培养学#29983;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21450;自我发展善于创新的意识,必#39035;树立学生主体性观念,#20805;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29983;主体性教育观念的指导#19979;的语文课教学模式就应开展课堂#35752;论,提高学生素质。高一实施新#35838;程过程中我多次尝试这样分#32452;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35782;。讨论是思想的碰撞#65292;在碰撞中去学会想问题、#21150;事情,这样的讨论对于学#29983;正确价值观的形成#20855;有重要的作用。如果#25105;们不让学生去思考和#35752;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65292;或者仅仅把讨论当作是一种#24418;式的话,书本上的知识就会变成死#30340;教条,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就纯粹是#24212;试的需要,那么语文课堂教#23398;中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又从何谈起#21602;?
在培养#23398;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32467;合教学内容以学生学习的内容或#30456;近领域选择研究专题,以培养#21644;提高学生发展性和创造性能力为#26680;心,以激发潜能,发展个#24615;和完善人格为中心,以主动参与、#21327;调合作、自主发展为主要#29305;征而进行的探索性、#30740;究性的学习。在语文#35838;研究性学习中,主要以作调查、#20889;论文报告等实践活动#20026;重要途径,以必修#35838;和活动课为载体,引导校内#23398;习与校外学习的互动#65292;引导学生以所学知#35782;,关注社会,关心#22269;家和人类的前途,从而培养学#29983;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2914;高一经济生活重视社会生产一节#20013;,可以针对当前的热点“#19977;农问题”体会农业的基础地位以#21450;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在#25928;率优先,兼顾公平一#33410;中可以就当前的新闻热点“农民工#26435;益保护”、“都市#32321;华街区流浪乞讨人员管理#8221;、“教育均衡化”#31561;来讨论追求“社会公平”下的#25928;率。如适度合理消费一节中,我们#21487;以适当的设置一些#23376;课题如:“绿色消费之我见”、#8220;三代人的消费结构变化”、“中学#29983;的高消费面面观”“中学生名牌#28040;费分析”、“寄宿#21046;学生消费结构分析”、“中#23398;生高消费剖析”、“现代消费方式#19982;勤俭节约的辨证统#19968;”等等在树立正确的#28040;费观的基础上懂得了可持续发#23637;的道理。根据学生实际情#20917;,我确定了“中学生消费#20043;我见”、“农民工与城#24066;发展”、“贵族学#26657;与教育均衡”三个专#39064;,通过6课时的多种形#24335;的研究,学生形成了自己的认识#21644;成果。在这一连串#30340;研究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29983;的自主性,挖掘了#23398;生的潜能,使学生的创造能#21147;、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得#21040;了很大限度的发挥。
总之,作为一名高#20013;语文教师,应不断探索#36866;合自己的教学方式,#19978;完每一节课后,教师要进行#19968;定的反思,发挥成功#30340;经验,吸取不足的#22320;方,让语文课堂发出生命的活力。#25105;们要从升学竞争的束缚中#35299;放出来,着眼素质教育#65292;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进行调整和#25913;革教法,适应新课程带#26469;的新变化,思想语文课必#28982;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12304;

参考文献


[1]刘真福.《人教版〈全日制普通#39640;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语#25991;)〉第二册说明》.#12298;语文教学通讯》2001年第2#26399;,第7页.
[2]卫灿金,钟启泉,张华.《课#31243;与教学论》.
[3]#24196;文中.《新课程、新教材有怎样的#26032;面貌》.《语文教#23398;通讯》2007年第6#26399;,第3页.
[4]杨辛,甘霖.《美学#21407;理》.
[5]#29579;世堪.《语文教学#27861;》. 免费#35770;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