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38190;词:不同层次、学有所获、#35838;堂设计
#12288;
#12288;一、课堂设计依据
1.#12298;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29702;念:
①#23398;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35838;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29983;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29702;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29702;知识和技能,增强#23398;生的生存能力。
②学习对终身#21457;展有用的地理。使所#23398;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27963;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20064;和发展有用。
③改变地#29702;学习方式。要根据#23398;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25490;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30340;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29983;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29702;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29983;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20215;值,形成主动学习#30340;态度。
#12288; 2.《地理新课程标准》构#24314;的多维度课程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65306;选择地理科学知识体系中,基础#30340;且“有用”的知识为学习内容,关注地理基本技能的#25484;握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②过程与方法:尝试运#29992;所学知识整理、分析#12289;综合、归纳、解释地理信#24687;,并将地理信息应用于地理学#20064;、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中,“在做中学”。
③情#24863;态度与价值观:主要以激发#20852;趣为主,包括“理解#21608;围的世界”、“人地关系”#12289;“可持续发展”等情感观#24565;。
3.《高中地理教材》#20174;以下几方面体现目标要求:
①将知#35782;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20540;观三个方面进行整合,并以此#20026;依据,构建地理新课程的目标标准,着眼于学生的全面#21644;谐发展。
②强调创新精神和创#26032;能力的培养。努力提#39640;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21019;造性思维的训练及其方法#30340;掌握,启迪学生发现问题、提#20986;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强调综合实践能力#30340;培养,高中地理新课程#20869;容目标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27714;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30784;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22320;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12289;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
#20108;、教材分析
《城市交通运输》属人文#22320;理范畴。地理学科新课标、新理#24565;就是要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学#20064;生活中的地理。我#26657;地处重庆市政治、经济中心——渝#20013;区,这里的交通运输正#26159;城市交通运输的缩影,本课知识#22312;这里得到充分应用。
本课知#35782;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36825;会使他们更感兴趣,更容易调动#23398;生的积极性。学好#26412;课有利于学生深刻领会城市#20132;通运输的特点和产生的问题,#20026;高二学习和高考打好坚实基础#12289;作好充分准备;同时启#36842;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38382;题的能力;对学生今后的生活也#20250;产生巨大影响。
1.教学重、难点:
#12288;重点:城市交通运输#30340;主要特点和产生的主要#38382;题。
#38590;点:如何解决城市交通运输产生#30340;问题。
2.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
通过学#20064;本课内容,使学生了解城市交通运#36755;的主要特点,知道城市交通运输会#32473;环境带来什么样的问题以及解决#25514;施。
②#33021;力目标
Ⅰ.联系重#24198;渝中区的实际,调查学校附近的交#36890;状况,并能用所得材料分析问题和#25552;出自己的建议。
Ⅱ.培养学#29983;的调查、统计能力。
③情#24863;目标
Ⅰ#65294;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重#24198;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
Ⅱ.培养学生#23545;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30456;互协作、团结互相的#22242;队精神。
#12288;三、学情状况
所教班级#26159;年级最后层次,学生的基础知#35782;相当薄弱,综合素质相对#36739;差,学习兴趣不浓#65292;学习劲头不足,尤其是地理#23398;科。其中没有学过地理或者学#36807;很少的大有人在,他们不知怎么#23398;习地理,也不想学习;可学可#19981;学的学生占30%左右#65292;想学的和能学的学生比例还不到30%。面对如此现状,我不得不#21162;力思考,到底采用什么#26679;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喜欢地#29702;、乐意学习地理呢?
四、教学方#27861;
夸美纽#26031;指出:“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26159;青年人的年龄和心理力量所#35768;可的。”“一切事情的安排都要适#21512;学生的能力”。针对学生现#26377;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38750;智力因素和学习成绩等#24046;异,特别注重非智力因素#30340;利用,因人而异分层制#23450;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25945;学要求,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采#21462;不同的教学方式,以最大限度调动#27599;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促#36827;其智能发展的教学法,即#8220;分层教学法”是最好的。
五、教#23398;设计
1.课前设计:
根据学生基#30784;、根据本课内容,我把#23398;生进行分层:想学#30340;和能学的、地理基础#30693;识好、接受能力较强的#23398;生分为A层;可学可#19981;学的、基础知识一般、接受能力一#33324;的学生分为B层;#27809;有学过地理或者学过很少的、各方#38754;都相对较落后的学生分为C层。将#19981;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按一定比例#25645;配组合成不同的学习#23567;组,全班分为10个组,每个#32452;里都有ABC层的学生#12290;
然#21518;分组调查我们学校#38468;近的交通状况。调#26597;共设计4个主题:
第一个主#39064;是车流和人流状况,由第1、2、3、4四个#23567;组承担,观察凯旋路和#35299;放西路十字路口的车流和人流#29366;况,方法是:定时定点观察,每天#26089;、中、晚三次,每次10分钟。分工是: C层同学数车#36742;的通过量、停车次#25968;、停车时间、停车辆数,#34892;人通过数量、行人过#39532;路等候时间等;B层同#23398;作好数据记录,绘#20986;统计图表; A层同学任#32452;长,对绘出的统计图表加以修正#65292;召集小组成员作总#32467;工作。
#31532;二个主题是公交车,由第5、6两#20010;小组承担,调查学校附近#26377;多少个公交车站、有几路公共汽车#12289;公共汽车的运行线路#21644;方向。C层同学数数;B层同#23398;作数据记录,绘出统#35745;图表;A层同学任组长,#23545;绘出的统计图表加以修正,#21484;集小组成员作总结。
#12288;第三个主题是访问,由第7、8#20004;个小组承担,访问交通管理#20154;员、司机、附近居#27665;,听听他们对附近#20132;通状况的看法。访问交通或环#20445;部门,了解汽车排放尾气量#19982;停车的关系,以及鸣笛的噪音量#31561;。 C层同学做访问;B层同学做记录;A层同学任组长,#21484;集小组成员对记录进行整理、分#26512;、归纳。 免费论文下#36733;中心 第四个主题是资料#25910;集,由第9、10两个小组承担,#25910;集重庆市主城区的交通#22270;、各大报刊、网络反映重庆#24066;主城区交通运输的信息。BC层同学收集、剪辑#65307;A层同学任组长,召集小组成员对#36164;料汇总、整理、总结。
设计这种#20998;组调查可以让全班同学都#21442;与到活动中来,而且每个#21516;学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2.#35838;堂设计:
#12288;在《城市交通运输》的课堂教学时#65292;我设计在每个小组#20805;分讨论的基础上,#36873;一位代表,对本小组的#35843;查活动做总结性发言,#20854;他同学可以补充发言。
针对不#21516;小组的发言,适当点评、引导#65292;最后同学们总结得出结论:
#12288;一、城市交通运输主要特点。
二、#22478;市交通运输面临的主#35201;问题及解决措施。
课堂引#23548;中,多关注平时不怎么发言的#23398;生,城市交通运输是他们#29983;活的一部分,又经过自己实地调查#65292;内容熟悉、容易回答。简#21333;的问题多让C层同学回答,中#38590;度的问题多让B层#21516;学回答,更难的问题多#35753;A层同学回答,以增强每位#21516;学的自信心。
3.课后设计#65306;
课后设计#20004;个作业:
①紧扣这部分教材内#23481;编写一套练习题,进一步巩#22266;课本的重点知识。这部分题ABC#23618;学生都要做,也都能做。
②写一篇“我看重庆主城#20132;通”的文章,把自#24049;调查、资料收集、学到#30340;课本知识与重庆城市交通运#36755;的实际相联系,发现问题,#24182;提出自己的意见和#24314;议。文章写好后进行评比,写得好#30340;文章向报社投稿。这个作业,能够#29420;立完成的就个人完成#65292;不能独立完成的可以合作#23436;成。对完成有困难的学生#65292;我将建议他们找班上能力较强#30340;同学给予适当的帮助,带动他们#19968;起完成任务。
六、教学后记
本#35838;设计的主要特点是:通过#20998;组形式,实地调查、#25910;集、分析、归纳,得出结论。#35753;不同层次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21160;中,使不同层次学生都#23398;有所获。
1.培养学生的自#23398;能力。为了作好这次#35843;查报告和写好小论文,同学们#32763;阅了大量报刊杂志,到#22270;书馆、上网查阅资料。#19981;仅锻炼了学生获取、处#29702;信息资料的能力,#20063;培养了他们自学的能#21147;
2.巩固了#22320;理知识、开阔了视野。同学们反#24212;通过这次调查活动巩固了#20070;本知识,也是地理课堂教学#30340;延伸和补充,真正体现了#22320;理学科新课标、新理念:“让#23398;生学习有用的地理,学习生活中#30340;地理”。
3.激发了学#29983;学习地理的兴趣。同学们认为通过#36825;次活动,获得了许多与自己生活密#20999;相关的知识,对地理产生了浓厚#30340;兴趣。尤其是那些以#21069;对地理不感兴趣的同#23398;,他们也能积极地参与#21040;活动中来,知识掌握#27604;以前好,也觉得这部分#30693;识好学,希望多开展类似活#21160;。本活动还加深了学生对重、难点#30693;识的理解,实现了课本知识#30340;落实与突破。
4.学生受到一#27425;爱国爱家乡的教育。同学们通过#36825;次活动,对家乡重庆#23588;其是渝中区的交通有了比较#20840;面、深刻的了解,激发了学生对#23478;乡的爱。同时他们也发现了一些问#39064;,并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为畅#36890;渝中献计献策。
5#65294;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在调查过#31243;中,同学们发现交通运输#20063;存在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65292;比如汽车尾气、噪音等。这不仅影#21709;我们的生活,甚至也影响我#20204;的生存,因此我们要保护我们#30340;生存环境,多坐公共汽车,#36981;守交通规则,尽量#20943;少停车,减少尾气排放。
6.可以培养学生团结互#21161;、严谨求实的团队#31934;神。因本次活动属集体行为,#26082;有明确分工,充分展示自#25105;;更有相互协作,#20849;同完成任务。培养了同#23398;们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本次活动#20013;同学们为了得到较准确的数据#65292;往往需要反复调查#26680;实,懂得了认真严谨的科#30740;精神。
[
参考文献
]1、《地理新课程标#20934;》http://www.zcwx.net/jg.asp?id=1642
#12288;2、《高中地理(下册#65289;》(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转#36148;于 免#36153;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