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5201;培养学生学习语文#30340;兴趣,关键是抓住#23398;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25945;学的每一个环节。只要#26377;了这种强烈的兴趣,#23601;会在学习中产生良好的心理#21160;机,进而推动学生进入积极#24605;维的状态。
#20851;键词:语文教学;兴趣;激发
我国#21476;代的大教育家孔子说曾说过:“#30693;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19981;如乐之者!”夸美纽斯也说:“兴#36259;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环境#30340;主要途径之一。”可见,#20852;趣对学习的有着重要的#20316;用。
那么,何谓#20852;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的一#31181;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24773;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探#31350;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基#26412;种活动的意识倾向。教育心理#23398;表明,当一个学习者#23545;某一学科产生了兴趣,他#24635;是积极主动而心情愉快地去学习#65292;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
要#22521;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关#38190;是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25945;学中的每一个环节。
一#12289;导入激趣
#33391;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35838;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兴趣#65292;首先应抓住导人课文的环节,#22914;能迅速地吸引学生#30340;注意力,就能诱发他们#30340;学习兴趣,提高整#22530;课的效果。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孜孜探#27714;,创设了许多导入方法:如插#22270;导入、对联导入、#35868;语导入、故事导入、影#35270;导入、赏物导入、音乐#27468;曲导入、对比导入#12289;创设情境导入、设#32622;悬念导入等等。不管#20351;用哪种方法,只要能刺激学生对#25152;学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是#22909;的方法。
有一位教师教《口技#12299;时为学生表演了鸟叫,有#30340;学生自告奋勇模仿火车声,仿马#36420;声,但有人说这些都没有洛桑表演#24471;好,他大鼓、小鼓、#22823;号、小号能一起发出。这时#25945;师说,洛桑不过三五#31181;声同时摸拟而已,明#26397;林嗣环写的《口技》更#22937;,能几十种、几百种声#38899;一起发出,老师话还没有讲完,学#29983;就迫不及待地翻书了。
二、设疑激#36259;
鼓励#23398;生有所发现,进行质疑。当#23398;生感觉到自己能提出疑问并得到#25945;师首肯,就会提高对语文学习#30340;兴趣。一次教《读#39592;气》,一个学生当场提出:“‘#25105;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36825;句话不正确”,接着#38382;老师“蒋介石是不是中#22269;人?他算有骨气吗?”该生的质疑#65292;引起全班的轰动与兴趣。这是一个#28041;及逻辑知识的质疑,教#24072;就引导学生讨论“中国人”这个词#35821;的含义,使学生明#30333;“中国人”指“中国人#27665;”,从而解决了疑问。平#26102;教学中教师有意设疑,让学生填质#30097;卡,都能调动学生#23398;语文的兴趣。
三、#27963;动激趣
活动的形式很多,说、议、#35829;、辩、唱、演均可#12290;
说:指导学生将小说中的#20154;物形象,说明文、议论文中的#26576;些抽象概念编成快板,课堂上#25171;出竹板说上几段,既调动了兴趣#65292;又增强了理解记忆。
辩:课堂上有争#35758;的问题。采用辩论的形式进#34892;教学。
如教《七根火柴#12299;,在卢进勇与无名战士谁是#20027;人公的问题上发生#20102;争议,教师便组织#23398;生辩论,学生兴致很高,#25340;命看书,钻研教材#65292;寻找论据,教师适时点拨,最后,#38382;题辩清了,教学目标也达到了。
#35829;:一些脍炙人口的名篇如通#36807;以情带声、以声传情#30340;艺术手法处理变为有#22768;语言,那更会收到#24863;染人、震撼人的艺术效果#12290;因此,诗歌、散文教学时不妨在#35838;堂上举行一些小型的朗诵会,学#29983;的感情能融进诗里行间,#24590;会不受感染而产生兴趣呢#65311;
唱:许多课#25991;都可以和歌唱结合#65292;如学《中国人民解放军#30334;万大军横渡长江》唱#12298;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21335;京》,学《谁是最可爱的人#12299;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65292;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21809;《好汉歌》,学《#30333;毛女》唱《北风吹》、《扎红#22836;绳》,学《送杜少甫之任蜀州》唱#26446;叔同的《送别》等等。音乐与#25991;学相通,琅琅书声#19982;阵阵歌声都应是语文课上#30340;一道风景,它不但能活#36291;气氛,而且能更好地帮助#23398;生理解课文。
#28436;:《陈涉世家》篇幅较长,#25925;事情节较强,教师将课文#20998;成两大块:起义前、#36215;义后,让每一组学生负责#28436;其中一块。教师指定一名能#21147;较强的同学做导演,再#30001;“导演”给每个人分#37197;角色,以组为单位钻#30740;课文,编好剧情,配上台#35789;。“导演”威风凛#20955;,“演员”兴奋不已#65292;每个人的积极性都空前高涨。学生#22312;登台表演时,教师还科研组织#23398;生运用学到的戏剧理论进行评议,#23398;生定会兴趣盎然。
四、竞赛激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31454;赛能刺激学生的内驱力。在课#22530;上恰如其分地开展学习#31454;赛,能促使学生已经形成的#23398;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12290;
学习完诗歌单元后#65292;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举行#36187;诗会,由学生为自己队命名。#28608;烈的竞争气氛马上#24418;成,教师适时地在旁“#29053;风点风”,使得双#26041;队员个个摩拳擦掌,当场出现#30340;好诗、好句、好词,教师翘#36215;大拇指以示夸奖,#20004;队的比分紧挨着向上窜。#31163;下课还剩五分钟时,有的#21516;学惟恐教师看不见他举#25163;,擅自起立朗诵自己#30340;创作,后来竟出现几个同学一#36215;站起来争先恐后的情境。
五#12289;以乐激趣
“把身体上与#31934;神上的训练相互变#25104;一种娱乐,说不定就#26159;教育上的最大秘诀#20043;一。”语文课内外都可开#23637;不同形式的语文游戏#27963;动,从七年级成语接力到高#20013;逻辑故事,都能激起学#29983;学习语文的兴趣。#22914;一次迎新晚会上笔者出了一个以#8220;春”为中心连缀词句的活#21160;,学生从“春风”、“#26149;雨”一直到“二月#26149;风似剪力”,“春城无处不#39134;花”,“春江水暖#40493;先知”,“一江春水向东流”,#32478;尽脑汁,思维空前活跃#12290;一些一时组不上词#21477;的只好认输罚歌,在没有#31934;神负担的娱乐活动中产生#20102;学习语文的兴趣。
六、以#24773;激趣
#35821;文教材并不仅仅是语言#25991;字的教材,它是有思想内容的#12290;如果教师能从“情#8221;字着手,发掘教材中的动情#20043;处,把学生引入情景,去体会情#33410;,明白情理,开拓情怀,#38518;冶情操,那么,学生自然会对#35821;文产生深厚情趣,结成情缘。如#25945;完《卖炭翁》,让学#29983;想象一下卖炭翁回家#36335;上的情景;教完《谁是最可爱#30340;人》,想想今天边防#25112;士的情怀;教完《谈#39592;气》学学文天祥的爱国主义情操#65292;这样就会情以文动,趣以#24773;激。
语文教学要讲究化平#20026;奇,以奇制胜。教#23398;设计平中出奇是完全可能#30340;。如教《荔枝蜜》可搞点变#24207;教学,先讲两头“#34588;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22823;喜欢——梦见自己变#25104;一只小蜜蜂。”然后引出中#38388;,使学生体会作者构思之奇。
八、#20197;新激趣
语#25991;教学不能拘于一格,墨守成规,方#27861;要新,角度要新,设计#35201;新。如教《香山红叶》,#35753;学生找出文中有关红叶的句子#65292;然后选择一个确切动词来#27010;括:(想)红叶——(盼)红叶——(问)#32418;叶——见(红叶)——(惜)红叶——(摘)红叶#8212;—(闻)红叶——(#35758;)红叶。在讨论最后一#27573;话时,学生兴趣盎然,#25552;出“赞”“颂”“藏“晤”#31561;一连串动词,其中“悟”红叶的#27010;括,比老师概括“议红叶”略#32988;一筹了。
九、以成功激#36259;
语文教学还要给学生多创#36896;成功机会,“胜利”会#20135;生兴趣,“失败”会挫伤积#26497;性,任何聪明的教师#37117;懂得让学生得到一#20010;成功的喜悦要强于千#30334;次说教,要满足学生对成功的#28212;望,教师要多夸奖#23398;生一篇精彩的作文、一手出色的#20070;写、一口漂亮的普通话、一个奇妙#30340;构思,甚至是一句出#33394;的语言或用得得当的词汇,使#23398;生感受成功的愉快,特别是让差#29983;多感受这种喜悦,#36825;是促使差生进步的诀窍。
语文#25945;学激趣方法很多,只要我们能千方#30334;计使学生感到需要、渴求成功,#37027;么学生就会建立起学语文的#24191;泛而浓厚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王德俊.初中#35821;文新课程教学设计[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魏书生.语文教学探索[M].开封:河南大学出#29256;社,2002.
Abstract: In order to cultivate students' Chinese learning interest, we have to find the decisive factor, that is, to grasp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s and wittily design teaching steps. Only when students possess strong interest in learning, can they be well psychologically motivated.
Key words: Chinese teaching; interest; moti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