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理念;实践;心得
#12288;
一、分层教学的理念
教#32946;产生于社会的需求,#24182;服务于社会。当今,祖国大地#21508;行各业都在飞速发#23637;,对人才的需求不再单一#21270;,而是多元化,要实现这样的目#26631;,不仅需要一支高素质,高水准#30340;教师队伍,还需要真正发挥学生#30340;主体作用。《数学课程标准》的#20986;台为课改提供了新的坪台#65292;但接踵而来的就是对新#35838;改的探索。课程改革到底#8220;革”什么?有人认为新课改是“#25442;汤不换药”,换一本#25945;材“教”而已。笔者#35748;为,新课应该是要#36716;变教师的传统教学#35266;念:它包括教学方式#30340;转变——从“教”#21040;“引”;知识技能掌握理#24565;的转变——从“满堂灌”、“#20070;山题海”到在亲身经历中体会、理#35299;、掌握知识技能,强#35843;自我的情感体验;教材观的#36716;变——从“教教材”到“用教#26448;”,教材变成我们引导#23398;生探究知识的工具之一#65307;评价机制的转变——从“唯#20998;数论”到“适合学生自身特点的发#23637;”。在新课改中实施分层教学#27861;,对学生在教学上#20998;层要求,评价上更要分层#35780;价,分析学生的特点,引导他#20204;归纳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27861;,对他们提出适合自己的#23398;习要求,采取相应的教育教学#25163;段,不再是优生吃不饱、中等#29983;吃不好,学困生吃不了#65292;使优生对教师失去信#24515;,觉得在课堂上学不到他们#24819;要的知识,转而自己去扩#20805;知识,但缺乏合理的指导;#20013;等生不愿意与教师交流,#32780;学困生则害怕吃,也吃不进去,这#26679;进入一种恶性循环。我们要#22312;新课标下实施因材施即分层教育,#21033;用分层教学法逐步树立学#22256;生学习的信心,激发中等#29983;的学习潜力,扩宽优生的学习面#12290;当然,理论与实践,理想#19982;现实是有一定差距的,#31185;学、合理、正确的将理论融于实践#65292;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分层教学#23454;际早已有之,不过新课标给了它更#22823;、更好、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下#38754;是笔者在教学中实#26045;的几点体会。
二、分层教学法的实践#25506;索
分层教学的实践主要从#23398;生个体分析、学习目#26631;、作业辅导、评价方#38754;五来展开,进行探索。 1.分析学生是#23454;施分层教学的基础#24037;作,了解学生是分层教学#30340;前提
新课改是从2003年开始的,#21021;中数学采用的是北师大版教#26448;,笔者首先在七年级2班进行分层#25945;学法的试点,试点#21069;该班学生发展参差不#24179;的现象甚至突出,数学成绩班得分#26368;差的学生仅为6分,最#22909;的100分左右。#20110;是笔者走访班主任、原小学的数#23398;教师、学生家长,#23613;力了解学生的生活、思想背景情况#65292;再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其知#35782;背景。在此基础上参照学习#25104;绩、学习态度、学习能#21147;等因素,将学生大致分为#19977;层,并将三层学生交叉编入学习#20114;助小组,以后的学习目标要求#12289;作业布置、课外辅导、评价都#20381;据这次的分组情况进行布置#12290;一年后该班学生从思想方面#21040;学习方面有很大的进#27493;,学校教师都刮目相#30475;。
2.对学习#30446;标进行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20851;键
根#25454;“因材施教”的理论,针对#19981;同的学生设置适合#20182;们自己的教学目标,是学#23398;习的关键。
3.作业分层#24067;置,是实施分层教学的#37325;要步骤
只有分层#24067;置作业才能进一步巩固#23398;生在前面已取得的学习成果。#22914;:“19.2勾股定#29702;”第1课时的教学中,笔者#24067;置了以下作业:①熟记勾股定理#65292;默写勾股定理;②求下列图#24418;中直角三角形的未知边; 免费论文#19979;载中心
③求下#21015;图形中直角三角形的未边;#9315; 矩形#30340;周长为34cm,长为12cm,求矩形的对角线长;#9316; 如图,#2231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26159;坐标原点,A(-2,0)、B(0, 3)两#28857;在坐标轴上,求 #9651;AOB的面积。学困生做#9312;、②题;中等生做#9312;~④题;优生做①~⑤题,#34429;然中等生和优生的题量较大,但由#20110;他们领悟了勾股定理#65292;所以能够在较快的时间内#23436;成。③、④题可以作为学困生选做#30340;题;⑤题也可以作为中#31561;生选做的题;优生在此基础#19978;可以进一步做一些#36741;导性的练习题(采用#33258;学的形式)。
4.#20998;层辅导学生可以加深学生#23545;知识的理解
各层次学#29983;可以利用老师辅导的机会#21450;时解决自己头脑中的问#39064;。由于数学知识具有很强#30340;连贯性,如果前面的#30693;识没有理解,在学习新知识时#23601;不会完全掌握。对#20110;学困生的辅导,笔者主要强#35843;新旧知识的连贯,帮助学#22256;生巩固以前的知识,理解#24182;简单运用新知识。对于中等生,#31508;者主要强调对本节知识的巩固掌握#65292;采取练习的形式来加深他们#23545;新知识的理解。对于优生,除了#24110;助他们进一步巩固新知识#20197;外,主要强化他们对本节知#35782;和其它已有知识的综合应用,以#21450;与后续知识的联系。简#32780;言之,笔者对学生的#20998;层辅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65306;“扎实旧知识”、 “巩固新知#35782;”和“新旧知识的综合应#29992;与后续知识的系”。分层#36741;导如果做的好,可以起到事半功#20493;的效果,不可忽视。
5.#20998;层评价学生是实施分#23618;教学的原动力
评价机制的转#21464;——从“唯分数论”到“适合#23398;生自身特点的发展#8221;,这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原#21160;力,但也是现今新课#31243;改革的一个难点,合理科学的#35780;价每位学生,可以为学生找#21040;适当的出发点。魏书生老师曾经这#26679;评价一名语文考8分的同学#65292;“你考8分本身就是一种#25104;绩,我相信你可能还有#24456;多可以得分却没有得分的地方,如#26524;这些地方被你注意了,#20320;肯定不只8分,相#20449;自己一定能够改变这种状#20917;。”后来这位同学#22312;魏老师的鼓励下语文成#32489;突飞猛进,走向了成功。有人说#65292;教师认为学生是魔鬼,学生#23601;会变成魔鬼;教师认为学#29983;是天使,学生就会变成天使是有#19968;定道理的 #65292;学生需要的是鼓励、支持、理解、#24110;助,而不是责骂、埋怨甚至是侮辱#12290;让评价不只是放假前填写#30340;一纸评语,而是平时教#23398;中或课后的一个微#31505;、一句赞扬、一个#40723;励的动作。不同的评价会取得同样#30340;效果,就是形成一#31181;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12290;
三、分层教#23398;的心得
笔者虽然实施了分层教学法#24182;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觉得有#35768;多地方做的不尽如人意。首先#65292;实施分层教学法对教师提高了要求#65292;在时间、精力、课前教学准备等#37117;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学困生#30340;学习情绪反复性很#22823;,只有经常与他们进行交流#65292;作好思想工作,才能坚持下去;#31532;三,师生之间关系是否融洽对他们#33021;否学好本门功课很重要;第四,一#23450;要作好课后分层辅导和配套练习#24037;作,及时解决学习问#39064;,巩固知识。另外,#34429;然在本文中出现了学#22256;生、中等生、优生等词#35821;,但在实际教学中,笔者#24182;没有直接使用这些词语,而#37319;用了其他称呼代替,这是将分#32452;隐性化,而非显性化。笔者相#20449;分层教学法一定有其生命力#30340;,只要全体同仁改变观念,#20197;学生为本,创造性的工作,#31062;国的教育事业一定成功。
参考文献
[1]余柿君.浅谈分层教#23398;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29992;[J].数理化学习,2009(11). 免费论文下载中#24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