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20316;为基础学科的中学语文#25945;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35782;尤为重要,广大语文教师应该#21162;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65292;营造民主、轻松的课#22530;氛围,宜于学生创新;培养学生#22823;胆想象、质疑、求异的创#26032;品质;广泛开展课内#12289;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65307;建立创新的评价体系激励学生创#26032;。使学生乐于创新,敢于创#26032;,善于创新。
关键词:语文 作文教#23398; #21019;新意识
#20174;世界发展的趋势来看,我们#38754;临的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27982;的社会,知识的创#26032;与应用是其最根本的特征。#19990;界各国尤其是日美韩等发达国家为#20102;在未来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处于#20248;势地位,纷纷把自#24049;的发展战略调整到#31185;技教育上来。它们不但加大教育投#36164;的力度,而且对教#32946;进行全面改革,这#39033;改革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30340;创新意识、创新精#31070;和创新思维,以最终达到培养#21019;新能力的目的,因为他们都清楚#22320;认识到知识的创新是未来社会的#31454;争的基础。正如江泽民总书#35760;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35758;上所说的那样:“创#26032;是一个民族进步的#28789;魂,是国家兴旺发达#30340;不竭动力。”“一个#27809;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 立于世界先进民#26063;之林。”站在新世纪的起点#65292;为适应全球性的竞#20105;,作为传递文化传统,培养学生#20154;文素质的语文教学应怎样培#20859;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培养#23398;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22312;新的教育观念指导之#19979;,语文教育理应参与完成#30340;任务。在语文学科中,#20889;作是最富于创造性的实#36341;活动,也是发展学生创新能#21147;的最佳途径,因此,我们应该重视#20316;文教学,尤其是“创新作文”#30340;教学。关于“创新作文#8221;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 我们应引导#23398;生正确认识“创新”。
从一般#24847;义上来说,创新就是 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在要#27714;的范畴里采用自己的独#29305;方式,充分发挥自己的独到见#35299;与认识,不落俗套,#32473;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我们的#23398;生刚开始学习写作#65292;如果机械的以此衡量学生的作文#65292;可能大部分同学的作文都不符合#35201;求,这就会挫伤同学们创#26032;的积极性,所以,在作文教学#20013;我们就应当引导学生#27491;确对待。既要有创新意识,又#19981;能盲目追求“创新”。
“新”相对于“旧”#32780;言,“创新”建立在#8220;破旧”的基础上,对于初学写作的#23398;生来说,“新”一方面#26159;相对于自身已有的习惯,#21478;一方面是相对于已知的他#20154;的模式。也就是说,改变自己原有#30340;思维习惯或表现形式,而又并非有#24847;模仿别人,即使与别人相#21516;也是创新;如果突破别人的模式#65292;而又并非自己既有#30340;思维习惯或表现形式也是创#26032;。比如,写“我的老师”这个题目#65292;前一次我用叙述几#20214;事来表现他的品格,这一次我通过#32454;致的描写来表现他的性格,#36825;就是“创新”。别人写这个题目#26102;,写一位可敬可亲的老#24072;,写他对学生正面影响,#25105;写一位有不少缺点的老师对#23398;生负面影响,这就是创新。#36825;样来理解“创新”,或许同#23398;们会乐于接受,创新的积极性#20063;就会调动起来。
二、 我们应引导#23398;生找准创新的“点”。
对作文来#35828;,创新的“点”无非是这样几点#65306;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25512;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的#35821;言。
“#21315;古文章意为高”,见解新颖是就#20316;者的主张、看法、认识#32780;言。“新颖”是侧重在与众不同#12289;发别人之未发、想别#20154;之未想,又顺理成章,站的高看#30340;远、合理透彻又自圆其说。比如#65292;95年高考题,据寓言诗《鸟的评#35828;》作文,不少同学由鸟的“评#35828;”引出人类社会的“评#35828;”,剖析妒忌的危害,其#23454;我们不妨由鸟的“评说”引伸出人#31867;社会的“评说”,剖析#8220;直言”的益处。
材#26009;新颖是就写作素材而言,力避陈旧#12289;俗气的材料,要紧密与#24403;前生活、社会、现实结合起来,#22810;用给人以新鲜感、现实#24863;、时代感的材料。只要多看书报、#26377;意识了解国际国内的社会生活情况#65292;注意观察、留心身边的人或#20107;就容易做到。
构思精巧#26159;就结构而言,即故事#26500;思引人入胜,材料的取舍、主次#12289;详略安排,恰当的角度。这些可#20174;课文的学习和平时的阅读中捕#25417;灵感,这也是同学们#23481;易做到的。比如,#21776;代诗人刘方平的《月夜#12299;诗: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24178;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65292;虫声新透绿窗纱。这首#35799;构思非常新颖别致,不落俗套#12290;春天是生命的象征,#23427;总是充满了缤纷的色彩、喧闹的声#21709;、生命的活力。诗人#25735;开花开鸟鸣、冰消雪融等一切#24120;见的事物,独独选取静谧而散#21457;着寒意的月夜为背景,从静#35879;中写出生命的萌动与欢乐#65292;从料峭夜寒中写出初春的暖意,让#20154;从最先感到在夜气#20013;散发着的春的信息的#34411;声中感觉到春天的来#20020;。
想象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29289;的心理过程,它是客观事物之间的#32852;系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创#26032;能力培养的源泉。#29233;因斯坦曾讲过:“想象力比知识更#37325;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24819;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21160;着进步,并且是智力进化的源#27849;,没有想象力不可#33021;有创造。”大家也知道:鲁班由#33541;草的细草划破手指想到铁#29255;的细齿也可以锯断树木,从而发明#20102;锯子;苹果落地使牛顿想到#24341;力问题,从而在自然科#23398;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30865;;蒸气冲壶盖使瓦特产#29983;想象并发明蒸气动力机,引#21457;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诸多的事#20363;都说明想象的火花有时甚至能#25913;变一个时代。
应该说语文#25945;学在培养学生想象力方面有着得天#29420;厚的条件,因为我们平时阅读#30340;许多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想象的典#33539;之作。如《诗经》中的《蒹葭》#65306;“蒹葭萋萋,白露未晞#12290; 所谓伊#20154;,在水之湄。 #28335;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22312;水中坻。 蒹葭采采,#30333;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19988;右。溯游从之,宛在水#20013;沚。”这一连串朦胧奇美的想象#65292;堪称奇绝,写出了主人公对爱#24773;的执着追求与向往。还#26377;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作者#25235;住莲的体态风度与高洁雅士的精#31070;、气质上的相似之点将他们#32852;系起来,托物言志#65292;充分发挥了想象的作用。如果我#20204;教师能很好利用这些教材,鼓励学#29983;展开想象的翅膀,对#21019;新能力的培养一定会收到事半#21151;倍的效果。
面对一个常识性的问题:#8220;雪化了变成了什么?”#22914;果按照通常的思维定势来回#31572;,答案自然是“水”。但有一个#23567;姑娘却说:“雪化了变#25104;了春天。”你能不惊叹这个美妙#32780;充满诗意的想象吗#65311;而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有#20154;将“钢笔在纸上蹭#30528;痒”认为是“荒诞”;有人将“老#40736;撞到墙上,不省鼠事”#26021;为“生造”,就不能不让人感#21040;悲哀了。为什么我们除了将牙签理#35299;为“剔牙的物品”#65292;就不能认为它是“小人#22269;蚂蚁的航空母舰”呢?#20026;什么样我们不认为海#36793;岩石的棱角是被海浪“咬”去#30340;呢?为什么我们现实的教学#19981;能给学生多一点想象的空间呢#65311;难道一定要高考考#20102;《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们#25165;去关心想象力的培养#21527;?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就#26159;要独辟蹊径、有主#35265;、有长处。只要善于联想、想象#65292;灵活运用联想的三种#26041;式,学会逻辑推理#30340;几种方式,也容易#20570;到。
写作#25991;最需要学生发挥想象,#20063;最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20316;文题目的设计要灵活不定,要#26377;可想性,题目要留给学生发#25381;想象的余地。出题的#26041;式要新颖灵活多样。比#22914;,让学生听一段美妙的音乐#65292;一首动听的歌曲,给学生讲一个发#20154;深思的故事,一首意境优美的诗歌#65307;展示一幅美丽的画卷,让学#29983;表演一段动作等等。例如,我在#19978;初二的一堂作文课上,我#22312;黑板上写出1 2 3 4 5 6 7这几个简单的#25968;字,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33258;由命题作文。结果,#25105;在批改作文时发现学生的想#35937;力真是太丰富了,他们写出内容#27604;我想象的要丰富得多:有#23398;生写的题目是《七个小矮人的故事#12299;;有位学生写的是《我的一#21608;七日记》;有位学生写的是《我最#29233;的“7”》说的是#20182;最喜欢一周之中的#26143;期天,最爱上一天之中#30340;第七节课〈最后一节课〉有位#23398;生的题目是 #12298;我爱1 2 3 4 5 6 7#12299;说的是她如何的喜爱音#20048;;有位学生写的是《我的7#20301;“朋友”》他把1 2 3 4 5 6 7想#35937;为他生活中的7种喜欢#30340;事物,1是他写字的#31508;;2是他家养的小鸭;3是他喜欢的蚂蚁;4是他#24471;到老师表扬的小红旗#65307;5是他常坐的椅子;6是他爱吹#30340;哨子;7是他喜欢的球衣#21495;码。另外,我在上初三#35821;文课时出了一题是《毕业三#21313;年后的我》学生作文内容也#26159;五花八门,有位学生#30340;作文中讲他坐飞船1分钟从#32654;国回来看望老师,结果#32769;师经过高科技整容术后,比学生更#24180;轻了,学生都认不出老师了;更有#29978;者说自己孵出了两只小恐#40857;当宠物养。
有个性特征的语言是就#29305;长、性格、特色而#35328;。“我”手写“我”口,“我”#25163;写“我”心,真实地表现#8220;我”的思想,就会自#28982;而然地体现时代特#24449;和个性特征。若是鹦鹉学#33292;、矫揉造作,甚至是无中生有#65292;个性特征便无从谈起,当然,也#35201;灵活地运用修辞手法,#22240;此,这也是创新的最佳#28857;之一。
三、 我们在课堂上应有意识地引#23548;学生自觉训练创新思维#12290;
“冰冻三尺非一日#20043;寒”,即使找准创新的点#65292;没有一定量的训练,也是不能做好#30340;。要提出与众不同#30340;见解,就需要我们具备求异思维、#36870;向思维、多项思维等非常规思#32500;。需要我们在日常学习中逐渐养成#38750;常规思维习惯。西方有#20154;说:“第一个把玫瑰花比喻#20026;少年脸庞的人是天才,第二个#21516;样比喻的是庸才,第三个则是#34850;才。”之所以第一#20010;是“天才”,无非就在#20110;他最早标新立异。敢于标新#31435;异,这本身就是创新#12290;毛泽东同志也曾经说过:“凡#31572;案都对而没有创造性#30340;,则给60分;凡有创#35265;,即使没有都答对,#20063;可以给120分。”在教学中#65292;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29992;发散的眼光,立体地、多方#20301;地审视教学内容,鼓励#23398;生表达自己的独到见#35299;,培养学生标新立#24322;的精神。标新立异即抛#24323;陈旧的或者普通的成分#65292;创造新的成分,它#26159;创新者把已有的知识经验和#26032;信息有机地沟通起来#65292;唤起他的感性认识,再进一#27493;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归纳、#21028;断推理等一系列逻辑思维#21152;工,使感性认识向理性飞跃#12290;是跳进去,但更重要#30340;是钻出来。是对传统#30340;继承,但更重要的是发展。#26159;个性分明的独特思维,#19981;是现代化流水线生产的统#19968;规格的产品。在教学中,我们要从#24605;想上引导学生树立“#24322;想天开”“敢为人先”的思想#65292;运用发散性和灵活性的创造思维#35302;角,引发新的思想,新#30340;见解。当然,标新立异不能#36829;背事理,当学生的思维出现偏#21521;时,教师必须予以点拔,让创#26032;符合人们共同的社会文化心理#21644;审美情趣,并且有一定的实#29992;交际价值。比如,在学#20064;《羚羊木雕》时,我们#21487;以指导学生写人物评#35770;,引导学生首先把思维扩散#24320;来。想到文中所有的#20154;物,“我”、“万#33459;”之所以脱颖而出,父母的不理#35299;不无关系。这样,#19968;个崭新的论题就形成了:#29238;母的刁难是我们友谊的#32771;验。还有的学生想#21040;,父母其实有自己的苦衷,于是#21448;有了:谁解天下父母心。
泰戈尔曾说过:“#23398;生的活动范围不应#21482;在课堂及周围划来划去#12290;”学习和生活是分#19981;开的,语文教师要善于#21033;用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22823;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24847;识,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36208;进生活。适当的课外实践活动既#21487;以打破课堂教学的#23616;限,弥补课堂教学的不#36275;,又能开阔学生的视野#65292;提高学生的创新实#36341;能力,使学生学得更真#12289;觉得更活,把学习#19982;生活,理论与实践有#26426;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21457;展。在课外语文实#36341;活动中,学生的独立性、#28789;活性、创新意识更容易得到#22521;养。
课外实践活动的形#24335;是多种多样的,我结合学校、#23398;生和当地实际开展了一些#27604;较有效的课外实践活动。
(1)组#24314;“彩梦”文学社 按学生的兴趣和特长,#22521;养一批小编辑、小记者、小美工、#23567;设计,使其各尽其#25152;能,各司其职。组织#33021;力强的当编辑,会写作的#24403;记者,会画的当美#24037;设计,字写得好的抄写,并#35753;其他学生踊跃投稿#65292;每月一期的“彩梦报”都办得有声#26377;色,其中较优秀稿件选到#26657;广播站播出或向有关报刊杂志#25237;稿。为了丰富学生#20889;作材料,提高写作能#21147;,我组织学生开展登山、#37326;炊、义务服务、敬老、社会调#26597;采访等课外活动。活动前让学生#20316;好准备,活动中要#27714;学生仔细观察体会。先后让学生到#24403;地砖厂、摩配厂、水#24211;边和六池顶等较偏远的地方作#20892;村调查采访;我让学生假期必#39035;进行社会实践调查,#28982;后写成小型调查报告。比如:让学#29983;收集电视、报纸上的广告词#65292;发现其中的错别字,评价#21738;些用的巧妙、有艺术性,让#23398;生调查染发现象,调查染#21457;者的年龄、地区(城镇、#20892;村)性别、形状、评价染#21457;者的心态等。这些#35843;查小报告、小体会文章#22312;文学社的自办报上#21457;表后受到了教师和同学的好评。#36890;过参与文学社各项活动,既锻#28860;了学生各项能力,又增#38271;学生见识,提高学生兴趣#65292;提高学生创作能力。
(2)“导游”活动 结#21512;初二说明文写作训练要求,我#24320;展了一次别开生面#30340;“我当导游”活动。先让学生写一#31687;介绍自己校园的导游#35299;说稿,选出较好的稿子,让表#36798;能力较强的学生拿着刺叭带领#19968;群“游客”(本班其他学#29983;和教师)游览校园,边#36208;边解说介绍。学生对此兴趣很浓#65292;这样不但锻炼了说#26126;文写作、口头表达能力,#20063;培养了学生的胆量和其他方面的能#21147;。
#21487;开展的活动很多,老#24072;应该结合作文教学需要#12289;学生情况和学校、地域特色#32771;虑。
通过有意义的#23454;践活动,学生用心灵去体验、用理#26234;去感悟,培养了创#26032;意识又发展了创造能力。
#24635;之,语文教师必须树立创新教育观#24565;,采取各种有效手#27573;,通过各种途径唤起学生的创#26032;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1644;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2290;
在作文#25945;学中,只要我们注意#24341;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23398;生做好创新思维的训练,#8220;创新作文”定会涌现出来 、呈现在我们的面前#12290;
参考文献
#65306;吕型伟 《在‘95全国知名中学科研联合体年#20250;的讲话》,《知名中学#31185;研联 #21512;体教育科研成果研论文选》,广东#20154;民出版社,1998年4月第1#29256;。
王 丽 《#35821;文教育与创新能力》,《#35821;文学习》1999年第12期。
张兆浩 《#20316;文创新思维的发现和培养》,《#35821;文学习》,1999#24180;第12期。
张恒云 《怎样培养学生的#21019;新能力》,《中学#35821;文教学参考》,2000年#31532;4期。
潘#27901;运 《阅读创新意识#35770;》,《中学语文教学参考》#65292;2000年第5期。
蔡澄清 《迈向创新教#32946;的春天》,《中学#35821;文教学》,2000年#31532;5期。转#36148;于 免费#35770;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