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情感教学途径初探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0313 日期:2023-12-15 来源:论文网
[摘要] 本文通过课文举例#65292;以语文教学从情感、态度#12289;价值观出发为依据,指出具#20307;教学方式方法,从中带动学生真#20999;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情感教学
  “感人#24515;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打动学生#30340;是情,感染学生的是情,震憾#23398;生的依然是情。可以这么说,没#26377;情感的教学是不吸引人的教学。新#30340;《语文课程标准》#20174;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20986;发,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列为#35838;程目标之一,更可见情感是语#25991;教学的灵魂。担任小学语文教师以#26469;,我一直在思索如何才能更#28789;活、自然、贴切地把孩子带#20837;课本中感悟其中的情感,也#26377;过针对不同形式课文的#23581;试,下面就结合几个小例子说说#33258;己的一些粗浅的心得#12290;
  
  一、找准情感点#65292;引起共鸣
  教材不仅是客#35266;事物的写照,也是情感的载体#12290;只有挖掘教材,把情感点化出来,#23637;示在课堂上,才能让#23398;生体会到课文中美丽的#26223;色、生动的人物、深邃的#24605;想、精辟的见解、#39640;操的情操。
  《七颗钻石》这个#30701;短的童话故事,从教#23398;的角度分析,这篇文#31456;中有三个值得注意的“入戏”#28857;:其一,干旱带来危机,女#23401;出门寻水晕倒,体现出找水极其#19981;易,凸显水弥足珍贵;#20854;二,女孩拿着水罐#22238;家,母亲宁愿牺牲自己也要让水给#22899;儿,母爱感动天地,#27700;壶变为黄金;其三,口渴难耐的#22899;儿接过水,但又让给了素不#30456;识的讨水路人,文章#31435;意提升到“博爱”、“大爱”的#39640;度,于是天地动容#65292;水如泉涌,7颗钻石从水中跃#28982;而出并变为天空的星星。#35201;想让学生体会到“爱”从小到大的#36807;程和“让水”这一看似简单动作#32972;后的深意,就必须引#23548;学生体会故事中的背景—#8212;“旱”与“渴”。我#26159;这样设计学习过程的#65306;先问学生体会什么#26159;口渴、极其的口渴(#21475;渴)从哪些词体会到的(学生很#24555;抓住了“再也忍不住”“咽了一#21475;唾沫”等词)?接着引导学生#20174;“再也忍不住”体#20250;到隐藏于文字深处的情感:那小姑#23064;忍了多久呀!学生结合上文#32439;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找水时忍#30528;,有了一罐水后为了给妈妈#21917;忍着,给小狗喝水#26102;忍着,到家后递给妈妈水时还是忍#30528;……这忍需要多大的忍耐力,而这#24525;耐力是靠她那心中的“爱#8221;支撑着。学生还从#8220;咽了一口唾沫”感受#21040;小姑娘已“渴到了极点”“渴得#21463;不了”“再不喝水就要死#20102;”,而在这种情况下她还要把#27700;给过路人喝。体会到这里,#25105;和孩子们都被那无私#12289;博大的爱震撼了。最后#23401;子们噙着眼泪读完了这段话的。#30001;此我感悟到在教学中,只要我#20204;找准了能激发学生情感的“#28857;”,带着他们走进文本#37324;去,当他们内心受到触动,心灵#21463;到撞击,情便由感#32780;发。
  当然,迅速找出适#21512;这个年龄段孩子能够理解、容易接#21463;的课文情感的切入点对教师也#26159;一个考验,在此我抛#30742;引玉提出一个自己领悟的办法,#21363;备课时首先弄明白文章的中心#65288;主题)是什么?然后找出最#33021;表现中心的语句,接#30528;研读一些关键的词语。教#23398;时抓住这些内容去读、去思#12289;去品味,例如课文《一面#20116;星红旗》,我抓住“五星红旗#8221;这一关键词,让学生找出文#20013;有关这个词语的7个#21477;子并细细品读,这几个#21477;子把所有的情感都蕴涵其#20013;,且层层递进,步步#28145;入。学生读完以后被深#28145;的爱国之情强烈地震撼#30528;。我用这种方法还教#23398;了课文《卖木雕的少年》、#1229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收效都#36739;好。
  
  二#12289;由表及里,体会深意
  叶圣陶先生说:“#25991;字是一道桥梁。桥的这边宛如#31449;着读者,桥的那边宛如站着作#32773;。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32773;会面。不但会面,而且#20102;解了作者的心情,#21644;作者的心情相契合。”老#24072;应努力引导学生通#36807;文章积极思维、反复品味,引#23548;学生从课文中的动情点上合理#24819;象,恰如其分的把激情传递给学#29983;,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25472;起他们的情感波澜。  免#36153;论文下载中心
  例#22914;教学古诗《嫦娥奔月》(整#39318;诗为:云母屏风烛影深,长#27827;渐落晓星沉。嫦娥应#24724;偷灵药,碧海青天夜#22812;心。),在初步体会整首诗的基础#19978;,我追了一句:“诗中难道只有嫦#23077;感到孤独寂寞吗?”#23398;生马上答道:“还#26377;诗人!”“从‘云母屏#39118;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可#20307;会到的。”我又问:“哪些#35789;最能体会到诗人那寂#23518;孤独的心? “深”;“我从‘深’字#20307;会到诗人孤零零地坐到了深夜#12290;”;“我从‘深’体会#21040;那时那景非常凄凉#12290;”;“我还从‘深’体会#21040;一种深深的寒意。”
……#22810;深入的体会,多丰富的想象。学#29983;们很快就体会到诗人藏在字里行间#30340;深意。我不禁感叹道:“原来诗#20154;有着与嫦娥同样的心情,聪#26126;的诗人是在借嫦娥抒发#33258;己寂寞的心情。”接着学生朗#35835;了全诗,情自然而然产生了。
  知其然应深究其所以然,这对于#22521;养孩子的发散性思维是#38750;常有好处的。诗人为何会#26377;这般感叹?适当引入诗词产生的背#26223;和作者的身世、履历,可以#35753;学生对于诗词有更深层#27425;的了解,知识面也#22823;大拓宽。如带领孩子们学#20064;古诗《游山西村》#65292;我先抓住题目《游山西村》#20013;的“游”让学生说说通过读诗#65292;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26611;暗花明又一村。”字面的#24847;思。接着进一步介绍陆游写这首#35799;的背景:当时陆游正罢官#38386;居在家。一年前,陆游#22240;在隆兴二年(1164#65289;积极支持抗金将帅张浚北伐,符#31163;战败后,同样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27966;的排挤打击,以“力说张#27994;用兵”的罪名,从#38534;兴府(今江西南昌市)通判任#19978;罢官归里。再接着让学生#24819;象此时的陆游是怎样的心境。最#21518;引导学生体会 “山重#27700;复疑无路,柳暗花明#21448;一村”所表现出的诗#20154;对人生的探索,报国无门时表现#20986;的乐观但并不轻松的心情。从#32780;感受到这位著名陆游伟大的爱#22269;情怀。
  三、活用课件#65292;拓展视野
  形象直观的#22810;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31181;信息于一体,丰富#38468;加资料为学生带来#30340;听觉、视觉冲击,会使学生如临#20854;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让学#29983;心底里沉淀的情感发酵释放。
  #22914;教学《颐和园》一课时,我制#20316;了相关的课件展示了#39056;和园长廊形式多样的彩画。有人物#25925;事、山水树鸟、花卉翎毛、#24314;筑风景四大类。其中#26368;引人入胜的是二百多#24133;包袱彩画,它包括古典文学古#33879;、历史人物传奇、民间传说、神#21270;故事、戏曲片段等。学生看后惊叹#30011;的精美与种类繁多,体会#21040;“画着人物、花草、风景#65292;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8221;的深意,同时也感受到古代劳动#20154;民的无穷超凡的智#24935;。
  语文最具情感,#35821;文充满灵性,因此语文课堂应洋#28322;生机,真情流淌,成#20026;师生的“情场”。#35838;堂上,教师怀揣一#39063;关爱学生的火热之心#65292;演绎文本的悲欢离合,#20256;递人间的喜怒哀乐#65292;学生在教师爱的阳#20809;照耀下,溶于文本作者#21644;教师的情感之中,#24863;受世间的真情,激活智慧#30340;种子,点燃情感的火#25226;,在师生情感的互动中,让语文课#22530;成为情感流动的磁场。 免费#35770;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