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51;键词] 民主和谐 自读自悟 指导矫正 评价激励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24102;有强烈的个性特征。《语文#35838;程标准》指出:“阅读#26159;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20197;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23454;践。” #38543;着课改的推进,个性化阅读引起了#31354;前的关注,并成为语文#25945;学改革一面鲜亮的旗帜。教师在#38405;读教学过程中要力求构#24314;生命课堂,谱写“随风潜入夜,#28070;物细无声”的四部曲#65292;让阅读过程成为学生#20010;性释放的过程,让课堂教学成为#23398;生个性张扬的舞台,让个#24615;之花开满语文课堂。
一、 锄草#26494;土:民主和谐——东方风来满眼#26149;
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活了#35838;堂教学,催生了和谐的课堂氛围。#21644;谐的学习氛围指宽松的、民#20027;的、平等的、活泼的学习环境。常#35328;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8221;只有教师真正变成“平等中的首#24109;”,精心“锄草松土”,#32473;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学#29983;的观察、想象、思维#21644;情感才能异常活跃,#23398;习的热情才会高涨,学习的#31215;极性才会充分调动起#26469;,创新的火花才会#19981;停地闪光。在此环境中#65292;师生双方的地位没有高#19979;之分,进行平等的“心灵对#35805;”,学生才会“知无#19981;言,言无不尽”;学生#25165;会敢思、敢说、敢于表达自己与#20247;不同的带有个性色#24425;敏捷的见解。
二、 桃李#31454;芳:自读自悟——红#26447;枝头春意闹
教师在#35838;堂阅读教学中绝不能越俎代庖#65292;要给学生增加自主阅读感悟的#26102;间和空间,要让学生有#26102;间读、有心境读,从而读出#24863;觉来,读出或喜或悲、或爱或憎的#24773;感体验,领略教材的无限风光。
教师应让#23398;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内#23481;、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让学生真#27491;成为阅读的主人,促进其个性化的#21457;展。有位老师在教学《黄山#22855;石》,赏析课文时就真正做到了#23562;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选择自己喜欢的#26041;式,向大伙儿介绍黄山奇石的美#65311;”这时,学生兴趣盎然,#26377;的选择有感情地朗诵,#35299;读黄山奇石的美;#26377;的选择当导游,用#33258;己的语言来说说黄山奇石#65307;有的则干脆发挥自#24049;的绘画特长,有创意#22320;画了一幅“黄山奇石图”……#22914;此便有效张扬了每#20010;学生的个性特长。
课堂,呈现的不仅仅#26159;鲜花,还应有花开的声音,最#32654;的声音就是学生生命在课堂枝#22836;“拔节”的声音。教#23398;中要尊重学生的独#29305;体验和见解。教师要最大限度地#23562;重、利用、珍视学生#30340;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使其#20010;性得以弘扬,语文素养得以提高。#26377;位老师指导学生阅读《不同的奖#36175;》时,问学生学完短#25991;后,你最想对谁说?说什么?学生#30340;回答让人大为震惊,有的#21149;告仙鹤救人时要看清对#35937;,有的则夸奖它助人为乐,#26377;的批评老虎忘恩负义,有#30340;则认为这是弱肉强#39135;社会的必然规律。#23398;生们从各个角度理解#20102;文本,没有答案,#21482;有个性化的见解;没有死的灌输#65292;只有激情的师生互#21160;;没有去接受,只有参与、思考#12289;畅谈。思维碰撞之后产#29983;的火花是最美的,才是#35302;动学生灵魂的。让我们#22312;个性与个性的碰撞之中#21435;发现语文之美,在真实#30340;语文课堂上绽开多种个性之花。
三、 呵护培植:指导矫正——柳暗#33457;明又一村
学生的独#29305;见解,学生的独特个性和#21019;新的火花是鲜嫩、脆弱的#65292;需要教师宽容、呵护,尤其要呵#25252;好奇心。要使学生的个性之花开#24471;鲜艳,教师必须给予精心培植#12290;对学生的自主阅读,教师不指#23548;,学生就不会阅读#24605;考;对学生偏离文本价值的#29420;特理解,教师不引导#30699;正,就会使个性阅读走入歧#36884;。 免费论文#19979;载中心
1.指#23548;思考方法
在阅#35835;教学中教师应教会学#29983;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36136;疑,学会创新思维。首先要教会学#29983;基本的阅读方法和习惯。#27604;如联系上下文理解#35789;语句子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30340;方法、抓住重点词句#20307;会思想感情,养成一边阅#35835;一边思考、一边勾画一边写批注等#26041;法习惯,尤其要教会学生独#29305;感悟文本的方法。其次要教#20250;学生换位思考。让#23398;生在情绪、情感及理智上换位到#20182;人(包括拟人化的事物#65289;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站在他人的位#32622;上设身处地地分析问题,理解他#20154;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从而在态度#12289;情感上引起一致反应的过程#12290;如教学《鹿和狼的故事》时引导学#29983;思考:假如你是罗斯福总统会怎#26679;做?当凯巴伯森林毁灭后#20250;采取什么措施进行#24357;补?其三要教会学生大#32966;想象。如教学《七色花》时,#35753;学生想一想:假如你#25317;有了最后一片花瓣#65292;会怎么做?有的说:我要#25226;他送给小溪,让小溪像以前一样的#28165;澈见底,使鱼儿有一#20010;欢乐的家。有的说:我#35201;把他送给灾区儿童,让他们#20063;能过上幸福的生活…#8230;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实#29616;了个性化阅读。其#22235;要教会学生发散思维。在阅读教学#20013;创设一定的情景进行让学生从不#21516;角度、不同侧面、不同途径去思考#12289;探索问题,寻找出解决问题#30340;多种方法,从中选出最佳方#27861;,有利于培养学生#30340;创新思维能力。如教学《夜莺#30340;歌声》时,让学生思考讨#35770;:除了“学鸟叫”给游击队传#36865;情报的方法外,还有其它的方法吗#65311;学生会说出多种不同的方法,然#21518;让学生与课文中的方法#36827;行对比。
2.矫正价#20540;取向
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读#32773;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22312;课程目标制约下的个性化阅读教学#65292;必须正确处理好“一个#21704;姆雷特”与“一千个哈姆雷特”#30340;关系。《课程标准》指出:“注#24847;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24212;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39564;。”不管是什么方式的个性#21270;阅读,也必须从文#26412;出发,从文本的言语形式入手#12290;一教师上《孙悟空#19977;打白骨精》一课,老师让学生读#20102;课文后用一个词说说对其中一个人#29289;的评价,一学生说“我敬佩#30333;骨精,因为她为了#21507;唐僧肉冒着危险,遇到#22256;难不泄气。”学生#30340;回答显然是片面的,这是#20851;系到学生价值观的取向问#39064;,如果教师一味地认可了他#30340;回答,是对他今后的价#20540;观人生观的一个误导,这就#19982;《课标》要求的“形成良好的个#24615;和健全的人格”相违背了。这位#25945;师反问:“白骨精这样做是做#22909;事还是坏事?做坏#20107;咱们可不能学她,不#28982;,坏事越做越多了。”简单#24189;默的一句评价,如醍醐灌顶。如此#24039;妙矫正,学生的感悟才有价值,#23398;生的个性才能真正在阅读中轻舞#39134;扬。
由此可#35265;教师在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时,#24517;须坚持文本意义的“价值引#23548;”,必须在文本的价#20540;取向与学生的独特体验之#38388;找到一个“平衡点”——#26082;维护文本的价值取向,又不因此而#38067;制、束缚学生的思#24819;与他们独特的个人阅读体验。
四、浴#20809;饮露:评价激励——映日#33655;花别样红
长期以来,在语文阅#35835;评价方面存在着片面化#12289;简单化的弊端。作#20026;学习主体的学生被排#26021;在评价过程以外,他们只能充#24403;被评价的对象,而无法参与#35780;价过程。因此,教师应改变现#29366;,实行多元课堂教学评价:同学评#20215;、自我评价、教师激励评#20215;。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评价中去#65292;实现评价在学生发展#36807;程中的教育功能,通过自#20027;评价,张扬学生的#38405;读个性。
#25945;师给予学生评价的权利,要教给#35780;价同学的方法——先赞扬优#28857;、再提建议。其次要学习评价自#25105;。如问:“你自己觉得读得怎#20040;样?”“你为你今天#30340;学习情况打多少分?”等。教师要#24110;助学生认识自我,建#31435;自信,养成自我反思的#20064;惯,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20419;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24471;到发展。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实践证明,评价激#21169;有如让学生沐浴阳光,吮吸雨露,#35753;学生个性发展“茁壮成长#8221;。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6530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20110;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22312;教学中,只要善于发现#23398;生的特长、闪光点及创新火花,#37319;用有效的评价激励#25163;段,就能产生“能动”效应,激#21169;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26032;潜能;就能使语文课堂成为生命生#38271;的苗圃,生命享受的乐园#65292;生命创造的天地;就能使语文课堂#30340;个性之花、创新之花开得更#22810;更灿烂。
参考文献
#65306;(1)龚春燕,何云山.创新学#20064;论[M].北京 红旗出版社出版1999.5。
(2)教育#37096;.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986;版社,2oo3.6
(3#65289;熊生贵.新课程:#25945;学创新新视点[M].四川大学出#29256;社,2004.9.#31532;一版.
(4)#35885;小林. #25196;长教育理论下的课堂教学改革[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4)。
#65288;5)商德远.?小#23398;生的个性化阅读与教师的引导[J],?小学语文教学.2005(10).
(6)陆华山\吴雪莹. 个性化阅读应有“度”[J],基础教育研究#65292;2008(2)
(7)#37329;彦对.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几#28857;思考[J],新课程研究 基础教育 2008(11)
(8)刘春萍. #23567;学语文教学怎样发展学生的个性[J],才智,2008(12)
(注:马培中,男,小学#39640;级教师,石柱县教委教研室#23567;学语文教研员,撰写的论文在省#24066;级以上获奖及发表26篇。)#36716;贴于 免费论文下#36733;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