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20154;是教育的主体,教#32946;是人的教育。数学教育#20316;为学科教育的基础,它不仅是知#35782;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更是一#31181;文化的传播。只有#22312;传播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注重对#20154;文价值的追求,才能真#27491;实现数学教育的价值。#20108;十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兴#36215;,教育出现了畸变#65292;人文精神的丢失已造成严重#30340;后果。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深入,人#25991;和科学的事例己越来越被教育工作#32773;所重视。从课堂教学出发,#31215;极探索数学教育,挖掘人文价#20540;因素,培养学生科学人文精神,#36798;到“挖掘潜能、完善人格”的教育#30446;的,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人文教育运用于#25968;学教育的意义
数#23398;不仅具有科学价值,而且具有#20154;文价值。它是连接“科学”#19982;“人文”的教育的最佳通道。
1#65294;从数学的本质来看
在研究过程中,离不开经验#24615;与演绎性的交替更#21472;。在数学哲学史上#65292;凡是试图对数学性质进行概括#12289;研究的都必须兼顾到这两点,#21542;则要产生片面性。康德曾提#20986;了数学是先天综合判断的理论,认#20026;数学和自然科学是来自经#39564;的,都具有可靠性,是人#31867;知识的完美典型,只有#24517;然严格的普遍性。而拉卡#25176;斯则以为数学是拟#32463;验的,数学理论是按照“问题—#8212;猜想——证明——反驳”的模式#21457;展的。
2.从其#20154;文意义上看
数学作为#25506;索真理的事业,会造就一#31181;人文化独特的人格气质。在数#23398;的探索过程中,数学家那种尊重事#23454;、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勇于怀疑#12289;自我否定的批判精神,勇于#21019;新,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都是极#20854;乍富的人文教育素#26448;。
3.从现代#35838;堂的要求看
#25968;学课程一是要确立以人为#26412;的理念;二是体现互动学#20064;的过程;三是学生社会#21270;过程中的重要场所;四是学习#36807;程师生应成为研究者#12290;
因此数学教育的价值体现#22312;:培养既有健全人格#65292;又有生产技能;既有明确的生活#30446;标、高雅的审美情趣,又#33021;创造、懂得生活的人。把#20256;递人类文化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35268;范与传授数学知识有#26426;地结合起来,以实现人文教育和#31185;学教育的整合,这正是素#36136;教育的价值取向,也是#25968;学教育发展的必然。
二#12289;运用人文教育增强中学数学有#25928;性的策略
(一)利用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培#20859;科学人文精神
1.在文化视#37326;中设计教学内容
#12288;课堂教学是追求人文价#20540;,培养学生的人文精#31070;的主渠道。在教学设#35745;中要重视相关人文知识的链接,#25366;掘教学内容中的人文价值因素#65292;把教学内容设计在文化#35270;野中。
2.体#29616;人文关怀,关注情感#21457;展
数#23398;教育就是要把知识、技能的#25945;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12289;生活经验结合起来#65292;使学生明确数学来源#20110;生活,又服务于生#27963;。体会数学与其它学科的#23494;切关系,使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21435;观察、分析现实生活。#21516;时使学生意识到生活#20013;处处有数学,自己#25152;学的是有价值的数学。从而#22686;强学习数学的兴趣#21644;信心,树立勇于探索、勇于创#26032;的科学精神,为今#21518;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12290;
3.营造民主、和#35856;的人文环境
#12288;我们要爱护和培养学生#30340;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20027;学习、独立思考,保#25252;他们的探索精神、创新#24605;维,营造崇尚真理,追#27714;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36171;和潜能的开发,创造#19968;种宽松的学习环境。为营造一#31181;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65292;课堂上,要充分展示自身的人#26684;魅力,做到以充沛#30340;感情、专注的精神、丰富的联#24819;、生动的讲解、精美的作#22270;、严密的推理、巧妙的方法#12289;娴熟的运算等感染学生,使学#29983;耳濡目染,激发他们学好数#23398;的情感,激励他们克服困难的#24847;志,使他们感到亲切、可#25964;,产生情感交融的欲望。
(二)培养审美素养,追求人文价#20540;
美育作为科学与人文统一的#26725;梁,它蕴含着浓厚的教育内涵。数#23398;教学通过追求审美教育培养#65292;按照美的规律,通过#23545;教学目标、教学内容、#25945;学手段、教学过程审美化#65292;达到课堂教学融合于审美教#32946;。
(三)利#29992;辅教活动,培养学生科#23398;人文精神
1.利用数学史的学习来培养情#24863;
学习数学史对于培养学生的#31185;学人文精神以及数学观念、数#23398;能力、科学精神有着特殊意义。
#12288; 2.开展数学活#21160;,培养人文精神
开展形式各#26679;的活动,是进行人#25991;知识的渗透,培养学生的科学人#25991;精神的好方式。例如#32452;织“数学人文科学”夏令#33829;,开展数学史、新概念数学、#25968;学思想、趣味数学、生活与#25968;学、创新数学、数学竞#36187;等讲座。平时组织学生做数#23398;实验,办数学小报,制作数学模型#31561;。班会、文艺晚会上#32452;织开展数学活动如#29468;数学谜语,讲数学故事,说#25968;学相声,演数学小品等。#36890;过活动使人文知识有效地得到#28183;透。 转#36148;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四)#37325;视作业练习的设计,培#20859;学生的人文素养
#30740;究表明,在练习、辅导材料#20013;进行人文知识内容的连接,#27604;传统的单纯性的题#30446;设计更有人情味、更有趣#21619;性、更有创新性、更有引导性,#26356;能给学生以主动思考#30340;空间。
人文#24615;的练习(辅导材料)#30340;训练,学生通过对数学问题的#25506;索和研究,数学思维得到启#36842;,数学意识得到加强,跨#23398;科的综合知识也能有效地得到整合#65292;数学文化氛围得到营造。
(五)数学人文价#20540;在教学质量评价中体现
#12288; 1.在试题形式#19978;,体现人文关怀
(1)命题语言的亲#21644;力,可营造和谐氛围。
(2)根据难度系数相当的数学试#39064;,二题选一或多题任选形式,#38477;低考试的偶然性,扩大#32771;生的选择空间,照顾考生的#20010;性特点,有利于考生#21457;挥水平。
(3)出一些简单的开放#24615;试题,鼓励学生创造,同#26102;体现对学生个人价值的尊重。
2.在考试内容上,重#35270;人文性
人文知#35782;是人类认识、改造自身和社会#30340;经验总结,人文知识通过在试#21367;中呈现,不断地经过内化转变为人#25991;素养,变力学生的意识、思#24819;、情感、乃至行动#12290;
(1)在试卷中出一些数学史、数学#23478;的有关常识内容,#25968;学中的美学内容,数#23398;与其它学科整合的内容,使人文价#20540;在试题的内容中滋养。
#12288; (2)观察力是人#35832;多能力中最基础也是最#20027;要的能力之一,观察力的培养也是#25968;学人文精神培养任务之#19968;。在试题的内容的设计一#20123;规律题,注意培养学生观察能#21147;。
(3)严#35880;、踏实是数学学习的基本#31185;学态度,通过试卷内容#26469;体现,无疑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12290;
3.在试卷讲评上#65292;体现自我
测试是进行教学#36136;量评估的最基本方式。而学生自#35780;试卷是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教#32946;、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过程#12290;通过自评能锻炼学生#33391;好的心理素质,同时能提高学生#20998;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5292;培养学生合作及收集信息、#33258;理信息的能力。
人是教育的#20027;体,教育是人的教育。数学教育作#20026;学科教育的基础,它不仅是知识的#20256;授、能力的培养,更是一#31181;文化的传播。只要我们理解实现#31185;学人文精神重建的意义,如何#21033;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36947;,注意在教学内容的设计#12289;教辅资料编写、学#29983;练习的设计、教学质量的评#20215;等方面去探索,挖#25496;数学教育中的人文价值因#32032;,实现科学人文精神的重#24314;是能够达到的。
#12288;
#12288;
参考文献
[1]曹一鸣.数学教育中的科学人#25991;精神[J].陕西:中学数学教学#21442;考,2001,(6).
[2]邓明#31435;,陈雪梅.重视数学史在数学#25945;育中的作用[J].北京:中学#25968;学教与学,2003,(5).
[3]瞿国相.中学数学教#23398;的美育探微[J].陕西:中学数#23398;教学参考.
[4]曹#19968;鸣.当代教学教育的价值取#21521;[J].陕西:中学数学教学#21442;考.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