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课程#25913;革 理念 数学教学 策略 评价
【论文摘要】新课程已走进中学#25968;学教学,作为中学数学教师,如何#27491;确理解新课程理念,树立正确#20013;学数学教学观,开展中学数学教学#21450;评价成为目前首要思考与解决#30340;问题。本文针对现实数学#25945;学的实际状况与新课程#29702;念的冲突,明确作为数学教师应该#24314;立起的新的教学理念,展开#20855;体教学实践策略的分#26512;,特别强调了对数学教学应树#31435;正确的评价理念与采取#30340;态度方法。由此进行对#26032;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教#23398;的思考与策略、评价分析,以求与#21516;行的商榷。
#12288;
《数学课程标#20934;(实验稿)》为数学教学#26641;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要求,#20013;学数学教学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65292;中学数学教师应积#26497;、迅速地反思过去和现#22312;的数学教学,理解新的#25968;学课程理念,建立起新的中学数学#25945;学观。
一、中#23398;数学教学的实际状#20917;与新课程理念
目#21069;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些#20127;待解决的问题。反映#22312;课程上:教学内容相对偏窄,偏#28145;,偏旧;学生的学习#26041;式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20316;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26426;会;对书本知识、运算和推理#25216;能关注较多,对学生#23398;习数学的态度,情感关注较少,课#31243;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26412;为中心,难以培养#23398;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2290;
分#26512;我们的课堂教学,我认#20026;可以用八个字概括:狭窄、单#19968;、沉闷、杂乱(教#23398;视野狭窄,信息传#36882;单一,师生关系沉闷,#25945;学环境杂乱)。由此而产生学生知#35782;静化、思维滞化、#33021;力弱化的现象,而事实上,#23398;生的数学学习不应只是简单的概念#12289;法则、公式的掌握和熟练的过#31243;,应该更具有探索性和思考#24615;,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24049;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和思考#38382;题。因而改进目前的数学课堂#25945;学势在必行。
我国新一轮#25968;学课程改革确立了崭新的#29702;念,在课程目标上突出体现基础性#65292;普及性和发展性;在数学学习#30340;内容强调现实的、有意义的和#23500;有挑战性的;在数学#23398;习的方式上动手实践#12289;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成为学生主#35201;的学习方式;建立目标多#20803;、方法多样的教学#35780;价体系;并充分考虑和#22823;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23398;中的应用。学生成为#25968;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25968;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20316;者。
二、新课程#19979;的中学数学教学实施策略
#12288; 1.树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25968;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32463;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39064;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37322;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33719;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26377;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35266;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基#20110;这样的理念,数学课程从知识与技#33021;、数学思考、解决问题、#24773;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26641;立其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2.建立互动型的师生关系
#12288;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26159;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23637;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互#21160;实际上是师生双方以自己的固定经#39564;(自我概念)来了解对方#30340;一种相互交流与沟通的方#24335;。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目标重#24515;在于改变学生、促进#23398;习、形成态度、培养#24615;格和促进技能发展,完#25104;社会化的任务。学生的目标#22312;于通过规定的学习与发展过程尽#21487;能地改变自己,接受社会#21270;。只有缩小这种目标上的差异,才#26377;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实现。
这首先要求#25945;师转变三种角色。由传统#30340;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23398;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32773;;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12289;控制者成为学生学习#30340;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65307;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成#20026;动态的研究者。
其次,要求教师#20197;新角色实践教学。这要求教师#30772;除师道尊严的旧俗#65292;与学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关#31995;,走下高高讲台,#36208;进学生身边,与学生进行平#31561;对话与交流;要求教#24072;与学生一起讨论和探索,鼓#21169;他们主动自由地思考、发问、#36873;择,甚至行动,努力当#23398;生的顾问,当他们交换意见#26102;的积极参与者;要求教#24072;与学生建立情感上的朋友#20851;系,使学生感到教师是他们的#20146;密朋友。
#12288;一旦课堂上师生角色#24471;以转换和新型师生关系得以建#31435;,我们就能清楚地感受#21040;课堂教学正在师生互动中进行和#23436;成。师生间要建立良好的#20114;动型关系,就要求教师在#22791;课时从学生知识状况和生活实际出#21457;,更多地考虑如何让学生通过自#24049;的学习来学会有关知识和技#33021;;在课堂上尊重学生,尊重#23398;生的经验与认知水平,让#23398;生大胆提问、主动#25506;究,发动学生积极地投入对问#39064;的探讨与解决之中#65307;应灵活变换角色,用“童眼”#26469;看问题,怀“童心”来想问题#65292;以“童趣”来解问题,共同参与#23398;生的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知#24515;朋友、学习伙伴。 免#36153;论文下载中心
3.引入生活化#30340;学习情境
#12288; 《课标》指出:数学课#31243;“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24212;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24459;,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27963;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39035;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21644;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8221;。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20197;学生的发展为本,要#25226;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39564;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28304;。
4.选用开放性的教学内容
新的数学课程#25913;革强调,数学学习并不#26159;单纯的解题训练,现#23454;的和探索性的数学学#20064;活动要成为数学学习#20869;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开放性的教学内容#39318;先表现在开放题的应#29992;上,以开放题为载体#26469;促进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弥#34917;了数学教学开放性、培养学生主#20307;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不足#12290;数学开放题的类型很多,如#65306;例1,某中学搞绿化,要在一#22359;矩形空地上建花坛,现#24449;集设计方案,要求设计的#26041;案成轴对称(可以用圆、正方#24418;或其它图形组成),如何设计?(#36825;是一道结论开放题)例2,有一#31181;螃蟹,从海上捕获后不放养最多#21482;能存活两天,如果放养在塘内#65292;可以延长存活时间,但每#22825;也有一定数量的蟹死去,#25918;养期内蟹的个体重#37327;基本保持不变。现#26377;一经销商,按市场价收#36141;了这种活蟹1000千克放养在#22616;内,此时市场价为每千#20811;30元。据测算,此后第千克活蟹#24066;场价每天上升1元#65292;但是,放养1天需各#31181;支出400元,且平均每天还有10千克蟹死去,假定死蟹#22343;于当于全部售出,#21806;价都有是每千克20元#12290;(1)如果放养x天后#23558;活蟹一次性出售,#24182;记1000千克蟹的总#39069;为Q元,请写出Q#20851;于X的函数关系式;(2)该#32463;销商将这批蟹放养多少天后出#21806;,可获最大利润(利润=销售总额-收购成本-费用#65289;?最大利润是多少?(这是一#36947;方案探索题,在道条件#24320;放题给出问题中要求设计#19981;同方法(案),并寻求#26368;佳方法(案),有助于考#26597;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31934;神。)
#12288;在开放题的使用中#35201;注意,开放题中所#21253;含的事件应为学生所熟悉,其内容#26159;有趣的,是学生所愿意研究的,是#36890;过学生现有的知识#33021;够解决的可行的问题;开#25918;题应使学生能够获得各种水平程#24230;的解答,学生所做出的解答可以是#20114;不相同的;开放题教学应体现#23398;生的主体地位。因而好的开放#39064;应满足非常规性、参与性、趣味性#21644;挑战性、开放性以及探索性等特#24449;中全部或数个。其次还表现在学#20064;的材料应不局限在教材这一点上,#29983;活事件、实践活动、成长经#21382;等都可作为学习的材料。转贴#20110; 免费论#25991;下载中心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策略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