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20934;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23398;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23398;;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30340;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30001;此可见,在数学教学活#21160;中,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20154;。在课堂中应当突出加强和#20307;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20013;力求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20805;分地体现,打破了传统教学过程中#25945;师是“主角”,少数学习好的学#29983;是“配角”,更多的学生充其#37327;是陪衬的“演员”,#29978;至是观众或听众的弊端,#20351;更多的学生成为学#20064;的主体,能给全体学生#19978;台“表演”的机会,集#20013;精力,均有收获。那么,如何在#35838;堂学中真正实现这一#25945;学原则呢?现结合自己的课改#23454;验谈点浅见。
1#65294;营造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
在数学教学#20013;作为教师要力求创设有利于教学#30340;情境,能最大限度地调动#23398;生学习的积极性、主#21160;性,激发思维、引导思维、发展#21644;培养创新思维,让学#29983;在轻松的数学课堂教#23398;氛围陶冶情操、发展良好的个#24615;品质、启迪创新思维。如在教学#12298;统计》时,我课前布置了学生,#25226;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水果画在一张纸#19978;,收集备用。上课#26102;,我创设了这样的情#22659;:元旦快到了,我#20204;班要开一次联欢会,#35201;准备一些大家喜欢的水果。可是我#20204;班这么多人,爱吃#30340;水果种类那么多,该怎样买,#20080;多少呢?这可让班长为难了,同学生,你们有#20160;么好办法来帮助班长吗?说完,将#25910;集的水果图片放在讲#21488;上。这下教室里像炸开了锅#65292;开始骚动了。学生都在#35828;自己的办法。每个学#29983;都是这个班集体的一员#65292;所以他们都乐于参与其中。#36825;样子,我提供的这个空#38388;给学生自己,让他们自己#21435;探索。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24314;议》中提到:在每一个年轻的心#28789;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28212;望知识的火药,只有教师的思想才#26377;可能去点燃它。有效#22320;创设情境,提供诱因,使学生那些#28508;在的力求学好的内在动力,#21464;为正在活动的、实实在在的需要,#20174;而学好数学。
2.创造条件 让学生#20146;自体验
教师在课堂上,#23613;量创造条件,让学生#19978;讲台讲题不失为一种好的#25945;法。学生在讲题过#31243;中,教师认真听讲,及时#26377;效地提出意见。例如:我在教学#8220;正方体的认识”一节课时#65292;在讲完“长方体的认识”#21518;,布置的作业是预习#8220;正方体的认识”并为下一节讲课#20570;好准备(包括学具)#12290;这节课开始,同学们#20105;着讲题。我先叫了一#20301;中等生,这位学生#25163;里拿着自制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走#19978;讲台滔滔不绝地讲了起#26469;:“正方体是由6个正方形围成的#31435;体图形,它有12条棱,8个顶#28857;,6个面”。接着引导学生向他#25552;出不懂的问题。小学生的好奇心特#21035;强,他们都积极思考#65292;都想问一个问题难住#20182;,后来有几位学生问#20102;几个问题,他都一一做#20102;解答,而且讲解的很清楚#65307;最后,我让没有机会#19978;讲台的学生在他们#23567;组进行讲解。这节课大#23478;学习气氛特别浓,一堂课自始至终#23398;生都注意力集中,#31215;极思考,各有所获。这样既锻#28860;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独立解决#38382;题的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35821;言表达能力。
3.由易到难 让学生感受乐趣
#39318;先要做好“三习”,也就是课前预#20064;(感知)→课堂练#20064;(理解、讲题)→课后复习(拓展#12289;编题)。在上课之前,先#35201;求学生预习,通过预习#23398;生会对所要讲的内容有一个#22823;体的了解,哪些内容理解了,#21738;些没有理解,形成质疑。这样#25945;师在上课时,学生#23601;会全身贯注地去听自己没有#29702;解的内容,也为上#35838;学生提问做了铺垫。在课堂练#20064;中尽可能多地让学#29983;讲题并接受老师辅#23548;,使其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加深理#35299;;在课后复习与作业当中,#26356;要为部分好的学生#35774;置编题的机会,通过编题使他们对#25152;学知识加以拓展,学以致用。如我#22312;教学《角的初步认识》#26102;,先让学生自己看书,#20307;验哪些是角。学生很快#23601;明白了,并能找出身边的角,我#25509;着让学生观察角,得出角#30340;两条边和顶点,这样子学生#26126;白角的组成,画角就容易#22810;了。学生从观察、理#35299;到亲自体验,从易到难,#24490;序渐进,感受到了学习数学#30340;乐趣。又如在教学《周长》时,我#20808;让学生描一描自己的#25163;掌,比比看谁的手掌大,这样#23398;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全#36523;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来。#22312;揭题后,我又让学生描一描具体物#20307;的周长,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31561;一些规则的图形,学生学会方法#21518;再描一些不规则的#22270;形的周长,这样子学生#23398;习的兴趣不减。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4.#22240;人而异 各得其所
在课堂教学中,如#26524;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分层,进#34892;弹性处理,提供更多的选择#31354;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21644;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实#36341;中,我根据大纲的#35201;求,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23613;可能做到使全体学生#37117;有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
4.1同一练习不#21516;要求。课本上除了选学题和#24605;考题以外的习题都是要求全体#23398;生都能掌握的。因此对于这些#20064;题,我要求每一个学生均#26377;掌握,对于能用多种方法进行#35299;答的应用题,我要#27714;低层次的学生只要求#20182;们用一种方法进行#35299;答,并进行巡视发现及时辅导,使#20182;们通过努力也能完成。对于中高#23618;次的学生,我则要求他们能用不同#30340;思路进行分析与解答,并找出#26368;佳解法。以提高他们的解#39064;能力。
4.2练习#20869;容不同要求。在课堂练习#26102;,我经常注意设计一#20123;思考性强的题目,以满足中#39640;层次学生的求知欲望。我出#20102;这样一题:“一个数被6除#20313;4,被8除余2,被9除余1#65292;这个最小是几?” 应该说#36825;道题是有一定的难#24230;的,学生求解会感到无从#19979;手。这时我引导学生思考:这道#39064;只要假设被6除少商1#20313;数即为10,被8除少#21830;1余数也为10、被9除时少商1#20313;数也为10,从而让#23398;生知道,这个数只要#20943;去10,就同时能被6、8和9整除,而6、8和9的#26368;小公倍数为72,因此这个数为:72+10=82 。
5.面向全体 让学生共同进步
课堂教学#30446;标要有层次性、针对性,在课#22530;练习当中,要加大#35757;练的份量。大体讲,练习题一般#20998;为基础练习题,如#25945;材后的“做一做”,可#35753;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21435;讲和做;变式练习题,如教材#20013;的练习题,让学习#22522;础一般的学生去讲和做;综合#32451;习题,如教材中带星号的练习题#65292;让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去讲和做#12290;这样,全体学生会#31215;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25945;学活动中来,真正体现了“教师#20026;主导,学生为主体,#35757;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课#22530;提问是数数学教学在广泛的#20351;用的一种方法因此#22312;课堂教学的提问时,不仅要问在点#23376;上,还要因教学内容和学生的#23454;际而问,使不同层次的#23398;生都积极思考,都能#22238;答问题。
5.1设计全体学生都能回答#30340;问题。这些问题的设计#35201;面向全体学生,如长方形、#27491;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12289;圆、扇形的面积公式分别是什么#65311;怎样用字母表示它们的公式。#24182;注意设计同一题,让同学得出不同#31243;度的回答。如怎样判断两个相#20851;联的量成正比例、反比例及#19981;成比例?并让低层次的学#29983;可以通过看书回答,中高层#27425;的学生当然都能熟练回答。又如在#36827;行课堂小结时,让学#29983;回答,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65311;掌握了什么?这类问题,#26082;是学生对这节课知识的回顾、#24635;结,既起了巩固知识的作用#65292;又能调动每个学生思维的积极性#65292;而这些问题,要求低层次的#23398;生只要能回答出其#20013;的一二即可,而中高层次的学生#21017;要求他们能完整地回答#12290;
5.2设计中下等生回答#30340;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23613;可能做到在新授课中的复习#38138;垫部分和练习课中的问题让A组#30340;学生思考并回答。如找#20986;应用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65306;这题直接告诉我们哪几个条#20214;?要我们求什么?对于有一定难度#20294;通过启发就能回答的#38382;题也让他们回答,#24182;做到适时地予以鼓#21169;,以增强中下等生的学习的自信心#12290;
5.3设计中上等生#22238;答的问题。在教学实#36341;中,我尽量设计通过比较、分#26512;、综合后才能判断、推理的问题让#20013;上等生回答,以发展他#20204;的思维,如“你能说出#20854;中的道理吗?”;“你还能找到更#22909;的方法进行解答吗?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以上是自#24049;在以学生自主参与而设计课堂教改#30340;点滴尝试,还需不断探索#21644;完善。但是,我想#26377;一个基本点要确定,#36825;就是教师要真正地做到精讲和#31934;练。我相信,它将会在数学课#22530;教学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让数学课堂因“自主参与”而精彩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