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校;行政#31649;理;案例教学;教学方法
#12288;行政管理学是一门#23454;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通过#20998;析行政现象,揭示行政规律,#20026;改进政府工作、培养国家公务#21592;、提高行政效率服务[1]。1998年国家#25945;育部在修订颁布新的《普通#39640;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时,便将#21407;属于法学门类政治学的行政#23398;(二级学科)归入新增#30340;管理学门类的一级学#31185;公共管理“门下”,并#26356;名为“行政管理”,行政管理专#19994;学科隶属关系转变为:管理学(11)—公共管理类(1103)—行政管理(110301)。这一变革不仅是行政管#29702;学科归属上的变化,而且意味着#35813;专业新的人才培养#27169;式的形成,即由传统的学术型#25110;理论型培养模式向应用型或实务#22411;的转变,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32463;济和现代化建设对复合#22411;、应用型行政管理人才的#38656;求。但长期以来,中国#39640;校的行政管理学科#30340;教学一直处于“粗放发展#22411;”阶段,教学过程多#20197;课堂和书本为中心,多#20026;老师讲、学生听的#8220;填鸭式”、“单项注入式#8221;教学形式。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23398;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使得该专业培养的人#25165;与社会需求出现结构性供需矛#30462;。一方面,许多行政管理#19987;业的本科生、研究#29983;找不到就业单位,另#19968;方面,许多基层单#20301;、企业却找不到适用#30340;行政管理人才。针对这一窘#22659;,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把案例纳#20837;到教学中,有的学校甚至设#32622;了行政管理案例分析课程,通过案例教学这一#26725;梁,培养既有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应用#33021;力,能适应社会需求的行政#31649;理专业人才,提高学#29983;就业竞争优势。但由于行#25919;管理案例教学尚处于起步阶#27573;,还存在着不少缺陷,因此,及时#31185;学地分析其问题所#22312;,对于进一步提高行#25919;管理学科的教学质量十分重要。
一、行政管#29702;学科案例教学的现实意#20041;
首#20808;,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24615;和主动性。行政管理是一门实践性#24456;强的专业,它产生#20110;行政管理的实践,又服#21153;于行政管理的实践。对实#36341;高度依赖性的专业特点#20915;定了行政管理学科教学要从实际问#39064;出发,科学运用理论,#23545;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34892;分析、解释和解决。如#26524;单纯采取“满堂灌”的方式讲#29702;论,会使学生感到乏味,#29978;至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26696;例具体、形象、生动、有情节、吸#24341;人,通过场景化的分析和解读,不仅能强化学生对基础理#35770;的理解和记忆,还能有效引导他#20204;“发问”、“思考”和#8220;释疑”,促使其主动思考和#35299;决问题,调动他们#23398;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培养学生#36816;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2290;案例教学不仅代表#20102;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更#26159;一种操作性很强的教学方法。与传#32479;教学法不同,案例教学注#37325;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20915;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21019;新思维、批判性思维。教学#36807;程中,一个适当的案例“#20197;其实践性具体性和实证性的特#28857;,沟通了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的鸿#27807;,在行政管理理论研究和生动的行#25919;管理实践之间架起了#19968;座桥梁”[2],即通过直接#21644;间接的描述向学生#25552;供模拟性的情境,让他们#33021;够运用所学的理论和#26041;法设身处地进行分析#21644;判断案例所处的内外环境,提出#35299;决问题的相应对策和方法。#26696;例教学能较好锻炼#23398;生分析、判断、创新性#24605;维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为他们以后的行政管#29702;工作奠定基础。资料表#26126;,哈佛大学两年的工商管理硕#22763;课程,学生要接受800个案例的#20998;析与训练,案例教学#27861;培养了众多商界精英[3]。
最后,有助于促进行政管理#29702;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实践是理#35770;的唯一源泉,行政管理#25945;学中的相关理论和知识来#28304;于实践。行政管理案例往#24448;是行政管理实践过程中的典#22411;事例,透过案例可以发现#34892;政管理环境的变化趋势,并#33021;发现现有理论存在的问题和不#36275;,进而推动行政管理理论的拓展和#21019;新。另外,行政管理案例具有实践#24615;、具体性和实证性特#28857;,采取案例教学能#26377;效的解决教学过程中#36935;到的理论与实践、一般与个别、规#24459;性与灵活性的脱节等的问题,使学生在洞悉和掌握一般#34892;政管理知识和理论的同时,运用#29702;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25552;高。
#12288;
#12288;二、国内行政管理学科案例教学中#23384;在的问题
一是案例教学的“三多#19977;少”直接影响实际效果#12290;[4]所谓“三多三#23569;”,是指当前行政#31649;理专业案例教学中旧案例多,#26032;案例少;第二手案例多,第一#25163;案例少;西方案例多,本土案例少。教学中所用案例的#24456;大一部分是20世纪90年代上#21322;期甚至20世纪80年代所撰写的,#24456;难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30340;需要。由于国内行政管理#19987;业案例教学起步较晚,主要通过引#20837;西方国家的成型案#20363;来弥补本土案例的空缺。由#20110;中西方制度和文化背景差异较大,#24341;入的案例大多脱离国内#23454;际,适用性较差、针对性#19981;强,有些案例甚至不能为学生所#29702;解和接受,难以激发#23398;生的兴趣,很难满足#26696;例教学的要求。
二#26159;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普#36941;较弱。案例教学中学生往往起着主#35282;的作用,学生的参与意识越强效#26524;就越好。但国内高校长期形#25104;的老师讲、学生听的#8220;满堂灌”式的教学模#24335;使许多学生养成了被#21160;学习的惰性,尤其是#23545;问题讨论不愿主动参#19982;,即使有自己的想#27861;也羞于表达。
三#26159;对案例教学的理解还存在一些误#21306;。有些授课教师没能很好#22320;把握案例教学的科#23398;内涵,认为案例教学就是课堂上#20030;例子来说明和论证教材理#35770;或观点,而没有意识到#26696;例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置#36523;于模拟的行政管理环境之#20013;,对现实中典型行政事件#36827;行分析、判断和讨论,#20174;中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和#36884;径。由于对案例教学的#35748;识存在误区,许多老师#22312;运用案例教学过程#20013;不仅不善于担当引导者角色,甚#33267;还经常会不自觉地越俎#20195;庖,担当“演说员”角色,从#32780;影响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 免费论文#19979;载中心 三、提高行#25919;管理学科案例教学#36136;量的路径
首先,#36716;变观念、强化职责,充分发挥师#29983;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许多#39640;校教师已习惯于“一支粉笔、#19968;本书”的传统教学模式,担#24515;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学方法难#20197;适应案例教学的要求,因而对案例教学缺乏热#24773;和动力。学生则因为习惯#20110;传统教学模式,对由自己利#29992;所学的理论知识对#26696;例进行科学分析的信心不足。#25512;进案例教学首先就必须转变传#32479;观念,促使师生实现传统#25945;学模式中的角色转换,发挥各自#30340;积极性与创造性。案例#25945;学中,教师仅是一#20010;引导者,只需根据不同的案例类#22411;选择不同的讨论方式,引导#21644;控制好课堂讨论方向,调动全体#23398;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讨论结束后#23545;学生中的一些代表性的看法#36827;行评述,提出自己#30340;看法,以总结或完善案例#30340;教学分析。案例总结要#23500;有启发性,要能使学生举#19968;反三、触类旁通能力得到#25552;高。学生是案例教学的主体,经过充分的课前准备(阅#35835;、理解、消化案例内容),模拟案例情境,扮演#26696;例中角色,积极参#21152;讨论,结合所学理#35770;设身处地解决案例中问题,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努力提高#33258;己的分析水平。
其次,要#31934;选案例,建设紧扣#25945;学内容并能反映时代特点#30340;本土化案例库。一个好的案例是一#20010;把部分真实生活引入课堂,从#32780;可使教师和全班学生对之进行分#26512;和学习的工具[5]。选好案例#26159;进行行政管理案例教学的重要前提,教师可根据自己的驾驭能#21147;探寻适合自己的案例教学方#24335;。比如理论性较强的课程#21487;试用以理论为主线贯穿案#20363;;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以案例#20026;主线阐述理论。但案例选择一定#35201;紧扣教学内容:一要紧扣已经#35762;过的基本原理,其#26368;大益处就是有助于学生#22312;基本原理的指导下#21435;分析案例,这是一种从抽象到具体#30340;教学方法;二要紧扣将#35201;讲的基本原理,教师在分析案例#30340;过程中,导出将要讲的基本原理,#36825;是一种从具体到抽象的#25945;学方法[6]。在教学过程中,#20108;者可以交叉使用。教师设计的案例#31572;案要有伸缩性、可探讨#24615;,让学生的多向思维能#21147;得到最充分的发挥。#27492;外,选择的案例应尽可能本#22303;化并能反映时代特点#12290;本土化案例大多贴近国内现实, 特别是那些知#21517;或学生熟知的组织#21333;位的案例,能够使#23398;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也容#26131;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案#20363;还要反映时代特点,只有选择#37027;些能跟上时代步伐的#26696;例,才能通过教学实践起到#20419;使行政管理学科知识#26356;新、理论深化的作用。
最#21518;,应将多元化教学方法#26377;机结合起来。目前,国内#39640;校所采取的案例教学方#24335;主要有教师主导、学生主导、师生#20114;动三种方式,三种方#24335;各有所长。教师主导型案例教#23398;模式方法只是完成了知识的外化、#24378;化过程,而学生主导型案#20363;教学模式方法,则以知识的#20869;化过程为重点。教#24072;主导型的案例教学模#24335;方法是教学的第一阶段,其#20027;要目的是实现知识的转#21270;,即将教师的知识向学生的知识转#21270;;而学生主导型的案例教学模式#26041;法则为教学的第二阶段,其#20027;要目的是要实现知识向#33021;力的转化,即将学生知识向能力#25552;升的转化。师生互动则集#21069;两模式之大成,该模式中师#29983;相互配合,学生虽为主角,但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和启#21457;。老师的铺设阶梯、因势利导、#31215;极倾听并及时对有#20105;议的观点进行剖析,是学生#23545;案例问题形成共识的重要基础。这#19968;模式中师生互为促进,双方素质都#24471;到实际的提高,充分体#29616;案例教学中“教”与“学#8221;良性循环和互动相长的规律。以#19978;三种模式是互相配合、相互补#20805;、相得益彰、缺一不可,#25945;学中如果将这三种#27169;式有机的结合起来,#25928;果更佳。
#12288;
参考文献
[1]江超庸.行政#31649;理学案例教程[M].广州:中#23665;大学出版社,2001:10.
#12288; [2]崔宪宏.行政管#29702;学案例教学的四个关键环节[J].太原大学学报,1999,(4:)64.
[3]吴湘玲.#36816;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行政管理课#31243;教学的探讨[J].科技进步#19982;对策,2000,(12):148.
[4]麻宝斌,郝彦辉.转换教学思#32500;,改善教学效果[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3,(3):29-33.
[5]赵凡湘,等.#26696;例教学法在《行政管#29702;学》课程中的运用[J].教书育#20154;,2007,(6):89.
[6]许吉.新公共#31649;理范式下对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模#24335;的再思考[J].延边大#23398;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05.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