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31243;改革使课堂教学呈现出#29983;机勃勃的景象,改#21464;了以前那种缺乏生气的#25945;学氛围和呆板的学习方式,活#36291;了师生的思维,激#21457;了师生的创新意识,促#36827;了师生关系的融洽#12290;但同时我们也看到,#22312;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还#23384;在着几个误区。本文结合#25945;学实践,谈谈笔者的看法#12290;
【关键词】:新课程 中#23398;语文 教学 误区
#19968;、死守教参
语文虽是工具性#22522;础学科,但也不能把语#25991;教学变成纯知识型活动,更忌教者#27515;守教参。教参只是配合教材的辅导#29992;书,只是“参考”,不是说所有#30340;内容对你教学都适#29992;,只能利用充其量的#21442;考价值,教学中应立足教材#12290;教材是教师与学生双#36793;活动的一个媒体,教#23398;中既要着眼于书中的知识点#65292;又要放眼于知识的#36816;用,就是要把小语文和大语文结合#36215;来,挖掘自己教学的潜力,进行#21019;造性劳动。教学中,要用活教#26448;这一“例子”,把语文的知识性#19982;实践性结合起来,使教学走向实践#65292;走向生活,发挥学#31185;优势,体现它的实用价值。
二、#29031;搬教法
语文教学改革以来,涌现#20102;很多改革行家里手,#20182;们推出了不胜枚举的教法。#22914;魏书生老师的“六步#25945;学法”、于漪老师的#8220;激发情趣法”、钱梦龙老#24072;的“导读法”等等。这是#35821;文界值得庆贺的事。但有的老师不#39038;自己的实际情况,照搬某#31181;教法,把名家的教法当成了范#26412;,结果弄的不伦不类,反而影响#20102;自己教学的效果。一#31181;教法的酝酿、形成,都有#30528;诸多因素的制约,诸如教育对象#12289;个体素质、知识体系、地域差#21035;等等。教学活动中,学#29983;是主体,一切要面对学生实#38469;,教法的运用更是如此。即使#21516;一种教法在不同的时期也不一定#37117;适合,往往需要适时调整,#22810;种协调配合。当然#65292;名家的教法可以借鉴、仿效,否则#23601;失去了教研价值。#20294;我们应更多的去研#31350;他们教法的成因,汲取其中适合#25105;们的养分,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三、硬套模#24335;
目前,#35821;文界出现了很多教学模式,#35832;如“传递——接受#27169;式”、“自学——辅导模式”、#8220;情境——陶冶模式”、“先#23398;——后练模式”等等。这#26159;教学成功者实践的理论升华、经验#24635;结,值得推广学习。其中#20063;有不少教学模式,在目前某些#22320;区进行的语文教学改革#20013;,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创出了#19968;条新路,成为很多学校#30340;楷模。如前几年江苏#30340;洋思中学主张的“先学一—后#35762;一—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就#26366;被很多学校所纷纷效仿。但#26159;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头#33041;,在学习别人经验的时候#65292;切忌硬套人家的模式,那样是#19981;会收到意想中的效果的。我们在#24212;用他人创造的教学模式时,#19968;定要有所取舍,学#20854;精髓,去其毛皮,充分溶进个性#65292;而且要因地制宜,才#26377;可能创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12290;
四、目中无人
新课程标#20934;之下更注重“以人为本#8221;的教学观念,但综观时#19979;的语文课举教学,有多少语文#25945;师能做到这一点呢?#26412;为“人的发展”而开设#30340;语文课,转而成了#26463;缚人、折磨人的桎梏!上述#25152;言,并非言过其实,诸君可#20197;回味一下自己的教学实践#65292;便不难发现:我们不都#26159;违心的把时间花在如何对待#35797;题答案的圈圈划划上了吗?造成语文教学效率低的#21407;因虽然与片面追求#21319;学考试有关,但是,我觉得全面#25552;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考试#12289;升学并不是水火不能相容的#20004;件事,影响语文教#23398;效率低的真正原因应是陈腐#30340;语文教学观。在教#23398;实践中,许多教师虽然知晓学生#30340;“学”直接影响课#22530;教学效果的道理,但是实际教学#20013;考虑最多的仍是自#24049;的“教”,而忽视了#23398;生的“学”。用自己#36763;劳的讲解代替学生的学习,只#37325;教学结果,而不重#25945;学过程。教学的服务对象#19968;一学生,往往被忽视、被#20919;落、被当作陪衬,致使我们的语文#25945;学常常事倍功半。#36825;种“目中无人”的做法,与我#20204;现在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教学#35266;念背道而驰,如此下去#65292;又怎能提高教学效率?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五、#22810;媒体使用不当
运用多媒体教学,#22312;直观化、形象化方面绝#38750;传统教学手段所能比。它#25152;营造的由形象、色彩#12289;声音等构成的综合#27675;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倍感#30495;切,从而大大激发了#23398;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不少#25945;师喜欢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12290;然而,大量教学实践表明,音像#25163;段运用于语文课堂,如果#25511;制不当就会成为干扰因素。例如#65292;教学有关名山大川、花木鸟#20861;的课文,教师不惜#33457;费大量时间精力,制作、放映相关#30340;多媒体课件。这些#35838;件虽然让人耳目一新,一时带#32473;学生强烈的视听冲击,引起多#24863;官的兴奋刺激,但其#21344;用的课堂时间,远远超#36807;学生对文本解读或运思动笔的时间#12290;在许多“观摩课”上,学生看#30475;录像、听听音乐、谈谈感想,似乎"有声有色",热#28909;闹闹,却往往成了中看不中#29992;的“作秀课”。
为什么学生看#24471;津津有味,听得如痴如醉,甚至于#30473;飞色舞,喜形于色,但过后#21364;犹如过眼云烟,对#35838;文内容一知半解?主要原因在于#65306;语文课是语言实践课,这#20010;本质特征要求一切教学手段#37117;必须以语言活动为主#20307;,以语言媒介为中心,而不是相#21453;。“光看不练假把戏。”以#23398;习记叙类的文学作品来说,运#29992;直观手段,就是为了通过“具象(#24418;象)”与“抽象(语词)”的鲜#26126;对比,促使学生领会作者是如#20309;用词来标志和塑造形象的;通过#23545;比性地展示这两种#35821;言中介的区别,促使学生更快地掌#25569;语言文字,而不是简单地#20197;影视语言替代文字语言。借助任#20309;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最后还#37117;必须落实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上去#12290;
更具体一点说#65292;借助影视画面,最#22810;只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25991;“写什么”的理解,而对于“怎#20040;写”则少有触及。尤其#26159;对更基本、更重要#30340;“用什么写”,即作者#20511;以表情达意的语言材料的探究#21644;把握更是不足。所以#65292;教师务必及时凭借画面的内#23481;,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性的#35821;言文字的“回放”和#8220;还原”,探究作者是#36816;用哪些语言材料和艺术手#27861;,来塑造人物或描绘景物的。也就#26159;说,凭借影视画面#20197;更直接地领悟语言大师是怎样#20197;典范、优雅的语言来表述“这样的#8221;一些特定的人物、事物、#26223;物的--而这才是我们语文#25945;学的重点和根本任务#12290;
新课改#26159;一场较彻底的教学改革运动。在这#22330;改革中,每位教师都应当#35748;清形式,更新观念#65292;反省自身,积极主动的投身进去。#30772;除旧观念,接受新思想,我们#30340;教学改革之路将越走#36234;宽。 免费论#25991;下载中心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几个误区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