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下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提高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0236 日期:2023-12-14 来源:论文网
【摘  要】:在实施素质#25945;育,深化新课程改革中,教育工作#32773;要注重课堂教学效率#30340;提高,以实施创新教学#20026;着眼点,从制订目标有创新、处理#25945;材有创新、运用教法有创新三#20010;方面,打造信息技术高#25928;课堂。
【关键词】:#20449;息技术 #21019;新 教学 高效
  近年来,在实施#32032;质教育,推进和深化新课程#25913;革的进程中,教学改革已#28183;透到各学科的各环#33410;中,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更加注重课#22530;教学效益的提高,信息技#26415;教师也不例外。要打造信息技术#30340;高效课堂,信息技#26415;教师就需要在教学目#26631;、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评价体#31995;等方面进行创新。
  一、制订目标有创新
  #20449;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提#21040;信息技术课程要有利于#21019;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信#24687;技术课程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28857;。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25945;学大多是以实现“知识#19982;技能”为主要目标#65292;旨在注重学生对基#26412;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操作上,学生#23545;基本知识和技能都能达到“理解#8221;和“掌握”并能熟练操作,#20294;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却忽#35270;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21019;新能力。现代学生生活在一个数字#21270;的生存空间中,信息社会需#35201;新型人才,教师在教学中#24212;将提高信息素养渗透#21040;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而#21046;订教学目标就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重#35201;环节。
#22312;解读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013;的课程目标部分时,“知识与技能#8221;“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19982;价值观”是从不同侧面#23545;课程总目标的解析,是一个统一的#25972;体,不能够截然分开。它#20204;之间既不是相互独立的,更#19981;是相互对立的,而是层层递#36827;的关系。如何在课堂#25945;学过程中实现三者的有机融合,#25104;为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65292;也是信息技术一线教师首要的一#20010;教学创新点。
  在新课程的内容#26631;准中,“知识与技能#8221;的要求是很具体、很明确的#65292;但对于“过程与方法”“#24773;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则比#36739;模糊,没有具体化。这就要求#25945;师在备课时,须深度剖析#25945;学中的各个知识点,以及学生#29702;解这个知识点的最佳方法,#25110;可能的方法有哪些,课堂中如何实#26045;。教师首先要牵出一根线,这#26681;线就是每节课要让学生体#39564;哪些过程,掌握哪些方法,#22521;养哪些情感,树立#20160;么价值观的目网络是一个庞大的#25945;学资源库,利用好这个宝贵的#36164;源,可查找每节课的相关课件#12289;教案,登录论坛等,挖#25496;出更多的与课堂有关的#20449;息。要打造高效的信息技#26415;课堂,就必须细化每节课的“三#32500;”目标,突破传统,创新思维#65292;将其与教学各环节#28183;透、融合。
  二、处理教材#26377;创新
  信息技术教学#30340;一个重要目标是培#20859;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38469;问题、完成各种任务,学习新知#35782;的能力。掌握信息技术#26159;培养学生探究能力#30340;基础,只有掌握了这个工具,才能#28789;活应用并超越它。但在实际教学中#65292;学生往往感到教师讲授的内#23481;似乎用不上,而他们要用的内#23481;课本上又不讲,很多时候学#29983;并不知道教材上的那些#25805;作有什么用,因何而用。作#20026;教师,就应该具有创造性地#20351;用教材的能力,尽量选择既#33021;“授之以鱼”,又能#8220;授之以渔”的内容。
  例#22914;,针对“Excel#30340;图表制作”这部分内#23481;,教材上的例子是一个杀毒#36719;件销售统计图表。这#31181;任务虽然很容易完#25104;,但远离学生生活,学生不太感#20852;趣。在讲这部分内容时,可#20197;针对学生的特点,提早布置任#21153;,让全班学生分成5个组,#21508;小组要完成该年级各班#20154;数、男女生、住宿#29983;、走读生及家庭所在社区的统计#24037;作。每小组可将调查来的#25968;据形成工作表,并制成图表。#25945;师可以要求学生分析图表中性#21035;、是否住校及人数的关系,得出#30456;应的数据分析结果,供学校参考#12290;由于本课的设计是从学生实际出#21457;,调动了学生学习#30340;积极性,在调查时不仅是同班同组#21516;学的合作,更体现了获取信息#30340;多种渠道,与各班#29677;长或班主任的交流联系,或是亲自#23454;际调查统计,都锻炼了学生与人#27807;通、交流的能力。各小组互相#35780;价,对比数据是否#27491;确、吻合,若有误差,差别在哪#65292;是哪个组的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等#65292;从而培养了他们严谨治学的科学#24577;度。 免费论文下载#20013;心
  通过对教#26448;的再创造,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22686;强了,学生在应用中掌握了软件#30340;操作技能,体验了与人#21327;作交流的重要性。创造性#22320;使用教材,无疑是打造信#24687;技术高效课堂的催化剂,应引#36215;广大教师更多的重视。
  #19977;、运用教法有创新
  #35201;吃透新课改的精神及每节课的教学#20869;容,梳理整个教学环节,#21019;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8220;动感地带”,要让学生的思维#21160;起来,使整个课堂#21464;成思维相互碰撞的课堂,在碰撞中#27762;取知识,在碰撞中熟练技能,#22312;碰撞中体验过程,在#30896;撞中培养情操,真#27491;地把课堂交给学生,要慢慢地激#21457;和引导学生“我的地#30424;,我做主”的大胆尝试。
  例如,在教第四章#31532;一节中的字处理软件这一内容#26102;,通过以往的课堂教学,教师会发#29616;,学生们有的吃不#22909;、有的吃不饱、有的吃不#20102;。对此,教师可以先进行#21508;班各小组的组内自查,由小组#38271;对本组成员的知识水平作一个#32479;计分析,根据各种情况的对比#65292;对每个班级进行小组的#37325;新组合,给学生一个开放式#30340;学习环境,布置任务,要#27714;主题鲜明,要比质量#12289;比速度,更要有创意#12290;每个小组分别确定一个主#39064;,组内成员由小组长#26681;据各人所长分工合作,或#19978;网搜集材料,或进行版面规划,#25110;进行文本的再编辑。在这#20010;过程中,教师不时地参与到#21508;小组当中去,询问表达的主题#65292;设计的理念,用了哪些排版功能和#25991;档元素,有哪些创意#65292;闪光点是什么,也提出教师自#24049;的一些见解,鼓励学#29983;大胆地发言。评价#29615;节,各小组上交评价表,展示#26412;组作品,在自评的基础上#23567;组互评,说说有哪些个性化的#23637;示,创意在哪等。最后,#30001;教师来对各小组表现突出的地#26041;提出表扬。整个课堂取得了理#24819;的教学效果,学生们的#21512;作意识与能力得到了提高,思维得#21040;了启发和发散,直到铃声响起#65292;仍然意犹未尽。
  #28145;化课堂教学改革,就#35201;追求教学上的创新,精#24515;设计课堂教学形式,挖掘教学潜能#65292;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25171;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从而#20419;进学生的智力、技能和#25216;术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海云,抓#20303;学科特点,提高教学实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32946;》2006,(9)
[2]刘广福,拓展思维,创#26032;小学信息技术课堂[J],《中小学电脑报》,2005,(14) 免费论文下载中#24515;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