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长期以#26469;,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教师主#23548;地位突出,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24471;不到发挥的问题。笔者反观现有#30340;教学实际问题,结合自身#23398;习和实践,在深入挖掘学生主#20307;作用方面开展积极探索,拟从#20197;下五个方面谈谈如何#22312;主体性阅读教学中贯彻好教师的引#23548;作用,而非绝对的#26435;威:一、提倡平等互动,营#36896;课堂民主的环境;二、优化#38405;读程序,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三#12289;适时加以“扶”“#25918;”,提高阅读感悟#30340;能力;四、尊重个#24615;差异,实现教学预定的目标;五、#21152;强语言训练,体现阅读教学的本色#12290;
【关键词】 主体性 阅读教学 引导 策略
众所周#30693;,实施基础教育改#38761;以来,现代教育正#38754;临着深刻的变化,知#35782;经济成为发展大势,人才竞争#25104;为焦点。如何培养出符合#26032;世纪要求的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30340;人,成了我们每一#20010;语文教师必须面临的挑战。在知#35782;、信息网络化的时代#65292;所谓的“传授语文知识”已经#36828;远不能满足培养人#25165;的需要。愚以为,#20316;为一名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必#39035;改变目前课堂上仍然普遍存在#30340;灌输式或主导式教学方式,把#23398;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应充当#30340;是“思想的启蒙者#8221;、“学识的引导者”、“课上#25104;功学习的合作伙伴#8221;、“课下最亲密的朋友”等角#33394;,与学生建立新颖的#24072;生关系。并在“培#20859;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36259;,督促学生养成终身受用#30340;学习习惯,引导学生掌握领悟文本#30340;阅读方法,提高学生#33258;觉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33021;力”等方面加强引领和指导,把#23398;生培养成为身心健康#12289;学会学习、人格健全、品德#39640;尚的新人。基于以上这#20123;角色、目标的定位,笔者拟#32467;合自身的学习和实践,谈谈在初中#35821;文主体性阅读教学中如何#23454;施有效的引导策略,以期#30495;正实现“教学相长”。
一、提倡平等互动,营#36896;课堂民主的环境
在我们的课#22530;上,有时学生似乎很有#23398;习的积极性,师生之间#25552;问、回答频率很高,同座之#38388;也有讨论,结果却是#8220;问之不切,则其所听之不专,#21548;之不专,则其所取之不同”#12290;其实,这只是形式上的互动,#25110;者说是以教师提问之下产#29983;的一种变相的互动,只有有效#30340;师生互动才能为提高课堂教#23398;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35774;条件。主体性阅读教学中#30340;教学民主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师生#38388;建立民主的人际关系,彼此平等#12289;和谐的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大量#35838;堂教学实践证明,只有#22312;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教#23398;环境中,师生才会彼此尊重,#30456;互促进,教学相长#12290;教师应消除自己外在的权威,去掉#22806;表的威严,走下命令、评判的#26435;威地位,和学生共同#20132;流、商讨、争鸣,#24314;立一种资源共享的伙#20276;性关系。当教师指#23548;学生阅读时,不是#33258;上而下的“给予”#65292;而是与学生一道去探#32034;、分析,在主观上“分享”他们#23578;未获得的经验与知识,诚心诚#24847;的信任和鼓励学生。只有这#26679;,才能营造出一种#26377;利于学生主体发展的环境#12290;曾听过一位老师执教《孙权劝#23398;》,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在#3575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2810;遍,并结合注释和#24037;具书自读自悟,疏通课文#30340;环节,教师走下讲台#65292;在学生间巡回,俯身#25351;导,然后面带微笑,亲切地询问学#29983;:“读过之后,还#26377;什么问题吗?”学生马#19978;主动举手提问,教师没有马#19978;解答,而是请其他同学帮助解#31572;,体现了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当学#29983;提问告一段落后,看来似乎#24050;经把问题解决了,#20854;实作为老师都知道,还#26377;很多重点、难点需要突出#24378;调,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的目标#12290;于是,教师的引导作用就在这个时#20505;发挥出来,老师说:“还有#38382;题吗?没问题了?那老师也有几个#38382;题需要同学来帮我解答一下,怎么#26679;?”这时学生的积极性一下#34987;调动起来,一个个跃跃欲试。于是#65292;这篇文言文的重点、难点就#22312;这样的平等互动的氛围中巧妙#32780;自然地加以解决了。
二、优化阅读程序,发挥学#29983;主体的作用
现代阅读教学理论研究表明#65292;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知#35782;的获得,能力的形成,#20581;康情感和行为习惯的养成,都须#20381;赖于教师引导下学生的#20027;体实践。要改革阅#35835;教学,必须彻底改变课堂教#23398;中教师主导地位失重,#23398;生主体地位失落的#23616;面。应该还主体地位#32473;学生,把出发点、立足点真#27491;放在学生身上,以学生为#20027;体,实行主体性阅读教学#12290;
主体性阅读教学,即“在阅#35835;教学中,把提高学生阅读水#24179;和发展学生主体意识、能力、#20154;格作为双重目标,以培养学生的选#25321;性、自主性、能动性、创#36896;性等主体性品质为核心#65292;通过培养民主的师生关#31995;,创设学生主体积极#21442;与的情境,设置适当的教学活动#65292;采取相应的策略方法等,有效地#28608;发学生参与教学的一种阅读教学理#24565;和阅读教学模式。”通过#19981;断地学习和实践,#25105;摸索出了自己开展主#20307;性阅读教学的一套操作程#24207;,主要分五步进行: “自主质疑——定向#25506;究——讨论点拨——总#32467;升华——拓展延伸”。第一#27493;,学生自主学习(包括预习),#33258;主提出问题。叶圣陶#20808;生提出:“‘教’都是为了#36798;到用不着‘教’。#8221;把自学引入教学之#20013;,不但是新教学方法的一种特点,#32780;且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23398;会学习”的必由之路#12290;第二步,在教师引导梳理下#65292;归纳、分类、筛选学生提出的问#39064;。浅显的由学生直#25509;回答,与课文内容关系#19981;大而学生又难以回答#30340;问题,由教师做出恰当#30340;解释,剩下的比较切合课#22530;预设目标的问题就作为探讨的#37325;点。如果学生的问题一直提#19981;到点子上,教师要在他们所#25552;相关问题上巧妙引#23548;,抓住整合的切入点,进一#27493;启疑,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课#25991;的重点、难点上(也即课堂预设#30340;目标)。然后让学#29983;带着这些筛选后的问#39064;自主定向阅读课文,切实培#20859;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31532;三步,围绕这些问#39064;小组交流,然后汇报自读情况#65292;教师引导下全班进行合作#25506;究,教师针对学生尚未理#35299;的疑难问题进行点拨解疑,即“#31934;讲”。第四、五步,通过“#24635;结升华”、“拓展延#20280;”进一步巩固、运用所学到的东#35199;,做到“精练”,从而顺利达成课#22530;教学的目标。总之,主体性阅读#25945;学操作程序的五个阶段#31435;足于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教师发挥#24341;导作用,设置必要的探讨范围,紧#32039;抓住课堂目标这根“缰绳”#65292;避免讨论抓不住重点,#27969;于形式,课堂活动华而不实#30340;现象,从而使课堂教学做#21040;:目标明确,线索清晰,更具#31185;学性。
三#12289;适时加以“扶”“放#8221;,提高阅读感悟的能力
要正确发挥教师的#24341;导作用,教师必须摆#27491;自己在阅读教学中#30340;地位,要巧妙处理好主导与自主的#20851;系,也就是“扶”#19982;“放”的关系。所谓“扶”,就是#25351;教师用一定的方式、方法进#34892;启发、引导和讲解,#35753;学生学会“反三”,以便自己去探#32034;的过程。所谓“放”#65292;就是让学生尝试、运用“扶”时的#26041;法,去独立思考、探究的过#31243;,是形成自己能力的过程。前苏#32852;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20986;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21363;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30340;实际发展水平(第一发展水#24179;)和在学习环境中通过教师的指导#25110;与同伴的合作并经#36807;自己的努力达到能解#20915;问题的潜在水平(第二#21457;展水平)之间的距离#12290;他认为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有自#24049;的“最近发展区”,每个#23398;生都能经过自己的努力,发挥自身#30340;主体性,通过教师的指导和#19982;同伴的合作达到第二#21457;展水平,可见,教师在主体性阅读#25945;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27700;平“适时”地采取“#25206;”和“放”的教学策略。该“扶”#30340;时候不能“放”,该#8220;放”的时候绝对不要去“#25206;”。当学生处于相对独#31435;和基本独立的学习阶段,具#26377;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必#39035;先“放”后“扶”;当学生处于依#38752;教师的学习阶段,必须先“扶#8221;后“放”,教师要致力于#25945;学生学会学习,从而使学生慢#24930;地摆脱对教师教的#20381;赖,然后再“放”。教师的“扶”#24212;侧重在学习习惯的培养上,比如#26377;目的的进行阅读的习惯;查找#24037;具书的习惯;朗读与默读#30340;习惯;读思结合的习惯#65307;圈点批注的习惯;有意质#30097;的习惯;阅读中独立#20998;析、解决问题的习惯#65307;归纳总结的习惯;良#22909;的阅读心理习惯等等;还应#20391;重在阅读方法的指导上:比如要教#23398;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认知性#38405;读,体验文字,丰富语感;#23398;会理解性阅读,与作者进行跨越#26102;空的特殊对话,搞清楚文#31456;“写什么”,“怎么#20889;”,“为什么写”;学会#37492;赏性阅读,读出作者的思想和#24773;感;学会创造性阅读,#35835;出自己独特的感悟#12290;通过适时的“扶”与“放”,最#32456;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21147;。 转#36148;于 免费论#25991;下载中心
四、尊重个性#24046;异,实现教学预定#30340;目标
作为一般文本,我#20204;可以在日常阅读中从各#31181;角度、各个层面去揣摩。据“接#21463;美学”理论所言,文#23398;作品一旦进入社会便与作#32773;分离而成为一种客观存在,被不#21516;的读者解读出不同#30340;意义,因而体现出理解程度的差#24322;性。清代学者赵翼在《闲居#35835;书》一诗中写道:“同阅一卷#20070;,各自领其奥;同#20316;一文题,各自擅其#22937;。问此胡其然,各有天在窍。”#21487;见,“一千个读者#23601;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话还是有一#23450;的道理的。从某种程度#19978;说,学生解读文本的个性差异是#23458;观存在的。但是,一#20010;文本,一旦进入教材,就变成教#24072;教、学生学的媒介,即#25945;材文本,而不再是普通#24847;义上的一般文本。而作为一个教材#25991;本,就会有它在整册教材、整个单#20803;中的教学目标。目标教学理#35770;强调,教学是一种#26377;目的有计划的智能活动,#32477;不能为了消极的迎合学生而#25918;弃既定的教学目标#65292;否则,何以体现教师#30340;作用?课堂教学目标是确定课堂教#23398;内容的尺度,它控制着教学的过#31243;,检查教学的效果,目标明#30830;可以避免课堂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24615;。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对一个教#26448;文本的进行探究时,不#33021;漫无目的,而应该围绕既定的教学#30446;标来展开有效引导#65292;减少学生在认知上的差#24322;性。
#23398;生的主体性也不是绝对的,没#26377;目标的课堂教学,任由#23398;生在无关痛痒的问题#19978;自由讨论,信马由缰,任#24847;发挥,只会多走弯#36335;、远路,浪费大量宝贵#30340;学习时间,从而造成基础性#30340;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学生#30340;知识体系、阅读教学的目标体系无#27861;得以合理的建构,课堂教学也#23601;陷入到一片无序与#28151;乱之中。尽管“一千#20010;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8220;一千个哈姆雷特毕竟还#26159;哈姆雷特”而不是#8220;牛虻”,或其他什么人。#20320;可以说哈姆雷特是一个勇敢的王#23376;,也可以说他是一个懦弱的王子#65292;但谁也不能否认他是一个#8220;忧郁”、“犹豫”的王子。#25152;以,读者解读的创造性和文本#30340;规定性是辩证统一的,创造#24615;的翅膀不可任意偏离文本,#20570;随心所欲的发挥。正如接受#32654;学家伊瑟尔所言:#8220;文本的规定性严格制约着接受活#21160;,以使其不至于脱离文本的意向#21644;文本结构,而对文本意义作随#24847;的理解和解释。”因#27492;,主体性阅读教学的课#22530;教学,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同#26102;,教师心中应该有一#23450;的既定目标,并围绕目标的实现#21152;以适当的调控和引导#12290;当然,目标的制定应该具有#28789;活性,具有一定的张力#65292;不应过于刻板,而#24212;让目标成为课堂教学的#8220;魂”。
五、加强语言训练,体现阅#35835;教学的本色
一般的阅读#26159;为了获取有效信息,而阅读教学#26159;以教材文本为例子来训练学#29983;,使之养成良好的阅读习#24815;,形成阅读能力,尤其是发展#23398;生的语言能力。因此,在#20027;体性阅读教学中,应把学生吸收#35838;文中的语言精华,形成语言#34920;达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对中#23567;学生而言,语言文字的#25945;学始终是语文学科的#26680;心任务,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21069;提。不重视“双基”知识的传授与#35757;练,仅仅把目光聚集于“情#24863;态度与价值观”上,#26126;显是一种失误,架空#20102;工具性,实际上也#23601;架空了人文性。教材#25991;本中的语文知识和能力是人的#8220;骨肉”,文本所折射出的情感#12289;主题、思想是人的“灵魂”,二#32773;不可偏废。一个人全面发展#21644;终身发展的基础是语#25991;素养,它既包括了语文知识、语#25991;能力,又包括了情感#12289;态度和思想,忽视了哪#19968;方面都是不完整的。语文#23398;习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学习和运#29992;祖国的语言文字,让学生接触#22823;量的语言材料,培养语感#65292;增加积累,从而提高自身素质#12290;语文轻了“语”,#36731;了文本的解读,轻了#24517;要的“双基”,阅读教学的任务#23601;无法得以完成,学生的#35821;文基础就必然受到削弱。在阅读#25945;学中,教师必须明确#65306;没有对语言的感受,就没有对文章#20027;旨的真正感悟。教师应#24341;导学生在文本的关键之#22788;,重锤敲打,细细品味作品的语#35328;,唤起学生的情感#20307;验和心灵共鸣。因此教师要教学#29983;学会“咬文嚼字”的#31934;读,“提纲挈领”的略读,“一#30446;十行”的速读。教会学#29983;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捕捉文#31456;中心的方法,审题的方法,联系上#19979;文阅读的方法,筛选并提#28860;加工信息的方法,合#29702;想象补充有关情节的#26041;法,以及规范、准确、完整、#31616;洁地表述的方法等等。总之,在#20027;体性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24341;导学生对语言的感#30693;、揣摩与积累放到#37325;要的位置上,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30340;训练,体现阅读教学之本色#12290;
参考文#29486;:
1、 田泽生.#35797;谈主体性阅读教学.中学语文教学#21442;考,2001,(4)
2、#26446;寰英.语文教学怎样回答现实的挑#25112;.语文教学通讯,2000(5)
3、叶圣陶语文#25945;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29256;社,1980。
4、(德)伊瑟尔著,金元浦译。《#38405;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12299;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31038;,1991: 免费论文#19979;载中心
语文主体性阅读教学中教师的引导策略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