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程理念#19979;,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25928;性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在探究的#38382;题。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20102;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数学课#22530;教学;有效性;分层教学
新课程理#24565;下,如何减轻中学生过重的课#19994;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65292;了解学生需要怎样的课堂教学才能#24471;到最好的发展,即如何提高课#22530;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一位教#24072;都在探究的问题。在课堂教学实#36341;中,尝试实行班内分层教学#65292;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即#19981;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通过#23545;学生分层,教学内容分层,对#19981;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21516;的施教方法,使每个学生通过自己#30340;努力都能达到基本要求。下面就笔#32773;在教学过程中自己的#23398;习体会和教学实践#65292;就初中数学教学谈一点做法和#20307;会:
一、对学生分#23618;
在#21018;接手新的班级时,根据#19978;一学年期末考试成绩把班内学生#25353;知识程度的低、中、高初#27493;分成A、B、C三#20010;层次,即A组学生学习基础#36739;差,需在教师与同学的帮助下完成#23398;习,达到教材的基本要求;B#32452;学生成绩中等,通过#35838;堂教学能达到教材基本要求#65292;C组学生为能独立达到教#26448;基本要求。同时做好学生#30340;思想工作,让学生了解任何一#20010;人,他的品格、智力#19982;体能状态总是处于相应的层次#19978;的,使每个学生真正认识到学#20064;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划分#23618;次的目的是为了让#27599;个学生了解现有的最近发展#21306;域,因材施教,最终缩小优差生之#38388;的差异,达到班级整#20307;优化。经过一个阶段的#23398;习,根据不同形式的测试、课堂#19978;的表现等对各层次#30340;学生进行适当的调#25972;,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向高一层次发#23637;的机会和动力,让尖子生冒出来,#20351;大多数学生迈大步,叫后进生不#33853;伍。
二、分析教材,把握教学#30446;标
1.#22791;课:把握教材,进行准确的分析,#26159;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30784;。备课时,教师认真#30740;究教材,抓住问题的本质,#20102;解知识的发生、发#23637;、形成过程,设置合理的认#30693;阶梯。把本节内容根据知识由#27973;入深,由单个知识点到综合运#29992;,形成一个梯度。#25972;个课堂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低#36215;点,多层次,高要#27714;”,使A组学生能掌握#26412;节课基本知识,B组学生能够掌握#20013;等难度的知识,C组学生#33021;够掌握较难知识。例如在讲授一#27425;函数定义时,教学内容可设计三#20010;层次:(1)引入一次函数的#23450;义,举例并理解满足怎样的条件#26102;一次函数又称为正比例函#25968;;(2)运用定义,充分#29702;解,举例说明当函数中的自变量指#25968;带有字母时如何根据#23450;义确定字母的取值,如#65306;当= 时,函数是#19968;次函数;(3)定义拓展,当函#25968;中的和带有字母时如何根#25454;定义确定字母的取值,如当= 时,函数是一次函#25968;。
2.上课:上课时遵循由浅入#28145;、由易到难的一般讲课规#24459;,低起点,使课堂的起始阶段每位#23398;生都能参与,使学#20064;有困难的学生也有用武之地,即针#23545;A组学生教师扶一把#65307;知识的应用,针对B组学生教#24072;指导一下;知识的拓展,#38024;对C组学生教师点#25320;一下即可。在时间安排上,#30830;保A、B两组学生的需求,一#33324;25至30分钟,保证A、B组学生听懂、吃透。#30693;识的拓展,一般5分#38047;左右,使C组学生学有余味#12290;通过多层次教学,使各个层次#30340;学生都能参与,从而达到较高要求#65292;使课堂教学的参与达到最大化,#26377;效性达到最优化。
3.作业及#35780;估:每节课后根据本节#20869;容知识设计几组题#65292;每组题围绕一个中心,知#35782;点由浅入深分为低、中、高三个#23618;次的小题,题与题之间,#39064;组与题组之间环环紧#25187;,步步提升,形成一个知#35782;链。在做题的过程中,#35201;求A组学生完成低档#39064;时争取解中档题,B组学生在#23436;成中档题时争取高档题,C组学生可以直接解高档#39064;。考查时,每份试卷基础分为70分,中等题为20分#65292;高等题为10分,对于A组学生满#20998;为70分,B组学生满#20998;为90分,C组学生满#20998;为100分,最后得分折换#25104;总分为100分。再结合学#29983;平时作业以及课堂表现对#23398;生重新调整组别,使#27599;一位学生都明确自己最近#30340;发展目标。 免费论文下载中#24515;
#19977;、指导学习方法
教#23398;是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30693;识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31181;思索活动。教师应当使学生在#19981;懂的东西面前出现疑问,让#20182;们想方设法去解决这个疑#38382;,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给予必要的#21551;发,引导学生在思考中掌握#30693;识,在探索中发展能力。#8220;班内分层教学”中,利用#39064;组组织课堂教学内容,#25972;个课堂以解题活动为中心,并且不#21516;层次的学生解不同层次的习#39064;,教师根据学生在#35838;堂中思维的积极或受阻即时调#25511;。这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28192;道不再主要靠听,而是动手动#33041;解题,即把学生变被#21160;为主动,引导学生主#21160;操作,主动探索,主#21160;思考,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22312;数学教学过程中,尽量给学#29983;创造条件,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65292;培养他们探索知识#30340;能力。
1.培养#33391;好的学习习惯
《学记》中说:“善学者,师#36920;而功倍,又从而庸之;#19981;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20174;而怨之。”在教学过#31243;中经常见到有些学生学习#24456;轻松,课后作业做得又快又#22909;,且学习成绩很好,但有些学生学#24471;很辛苦,几乎放弃了#25152;有课余时间在努力学习#65292;但成绩还是不理想。经过长期#30340;观察发现,形成这#31181;现象并不仅仅是智力问题,#23398;得辛苦的学生智商并不低,#32780;且在某些方面比成绩#22909;的学生反应还要快#65292;只是这些学生上课时大部分不#33021;专心听讲,由于没有领会课上的知#35782;,导致课后化了不#23569;的时间都完成不了作业,而且#23436;成的质量也不好。长#26399;下去有部分学生就#20250;形成“我比别人笨#8221;这种心理,慢慢导致#24694;性循环。所以,在教学过程中,#22521;养学生健康的学习#20064;惯尤为重要。
首先,确立学#20064;目标。让学生根据自#24049;的状态确立合理的目标,科#23398;调节学习的强度,#31185;学分配学习的时间,培养学习的兴#36259;,绝不仅仅是跟在教师的指挥#26834;后亦步亦趋,从而#22312;身心健康的同时提#39640;学习效率。
其#27425;,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允许学#29983;在学习中有错,但#24517;须改正,切不可打击#23398;生学习的信心,说一些伤学生自信#24515;的话,如“你怎么这么笨呀”,“#24050;经讲了多少遍了,这么简单的#39064;目还不会做”,“在#21516;一个教室里学习,看别人#23398;得多好,你在学什么”等等之#31867;的话最容易引起学生反感,还#20250;令这些学生感到自卑甚至自暴自弃#12290;在分层教学中,每位学生都有属#20110;自己能解决的题组,至#23569;让每位学生都能意识到我和别#20154;一样也能做,而且也能#20570;好。解题过程中出现了错误,及#26102;加以改正,少批评,多鼓励。让学#29983;在心灵上能愉快地接受学习,从而#33258;主有效地投入学习,慢慢#22320;进入良性循环,找到适合#33258;己的学习方法,使得#20182;们能越学越轻松,越学#36234;喜欢,越学成绩越好#12290;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了摆正教与学的关系#65292;真实地体现学生主体,教#24072;主导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26377;效性,必须发挥学生的#20027;体作用,在教学中#24212;注意学生的参与意识,让#20182;们在参与中主动探索,学会学习#12290;班内分层教学中,把一节#35838;要学习的数学知识#20998;解为若干个不同层次的数#23398;问题,通过解题,自#28982;地学习了所要学的数#23398;知识。把抽象的数学#30693;识转变为具体的数学问题#26469;解决,即把学习的主#21160;权交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激发#23398;生学习和思维的主动性和积#26497;性,使学生能主动自觉地学。充#20998;参与教学的过程中,#23398;生的主体作用得到#20805;分的发挥。
3.数学思#32500;的创造性和灵活性#25351;导
分层教学过#31243;中,关键的问题是教师的调控#65292;即要恰到好处地处理好各层次题#32452;与各层次学生之间#30340;关系。A组学生在解决低档题材#26102;,B、C组学生虽#28982;没做,但A组学生回答#38382;题时可以快速反应#65292;在短时间内拿出解题的方法以#21450;正确的答案,从而培养他#20204;思维的敏捷性。对于中档题#65292;是要求大部分同学掌握的#23618;次,是A、B、C组学生联系的桥#26753;,C组学生要在短时间内拿出#31572;案也不是十分轻松了,此#26102;是他们思维最活跃的时候。在解#20915;高档题时,可根据教学#20869;容和学生学习状况适当地进行调整#65292;使B组学生够得着,C组学生学有余味,进而训#32451;学生思维的创造性#21644;灵活性。 免#36153;论文下载中心
分层教学使整#20010;课堂的三个层次学#29983;的思维自始至终处于活跃#29366;态,中差生起点低,新的知识容易#25484;握,充分调动他们#23398;习的积极性,优等生#32473;他们创造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36825;样的教学使得各层次学生#20114;相激励,互相帮助,#20849;同进步,共同提高,真正地#25552;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24615;。
参考文献
[1]岑志庆.新课程标准#19979;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30740;究[J].考试周刊, 2007(49).
Abstract: In new curriculum ideas, how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is a problem each teacher has been studying.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iveness; multi-level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