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探讨#20102;语文课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20852;趣,从而使我们的语文#35838;堂形成良性互动,#25552;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65306;语文课堂;兴趣;学生
卢梭在#12298;爱弥尔》中说:“教育#30340;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的东西。#8221;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创设#20016;富的教学情景,做#21040;课前“激趣”,课中“持趣”#65292;课末“增趣”,营造一个充满“磁#24615;”,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29615;境,语文课堂自然#23601;“活”起来了。
一、#35838;前导入──激起兴趣
成功的语文课是从课前导#20837;开始的,一个成功的导#20837;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36215;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望,让学生#20135;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当学#29983;高高扬起求知的风帆#65292;启开学习的航船时,一堂成#21151;的语文课就开始了。
学生不同,课文不同,#23548;入的方式也不同。有#25925;事导入,提问激趣引入,设置悬念#65292;欣赏歌曲引入,创设情境#24341;入,谈话引入等。#26080;论何种方法,能激起学生的兴趣#65292;目的就达到了。
1.采用谈话#26041;式激趣引入。《明天不#23553;阳台》一课为例:同#23398;们谈一谈家中的阳#21488;有什么作用,再问:#22914;果叫你明天封了家中阳台,你#24895;不愿意?板书《明天#19981;封阳台》,(众生#30342;笑)笑声起处,一堂有#36259;的语文课就开了个好#22836;!接着,可引出思考,#21516;学们不愿封了自家的阳台,都#26377;理由,作者不封阳#21488;却是为什么?作者#36825;样写,想告诉大家什#20040;呢?大家阅读后发表自己#30340;意见。自然就直奔课#25991;的主题而去了。
2.巧设悬#24565;激趣引入。以《十三岁的际遇#12299;为例:同学们,你们现#22312;有多少岁了?(老师有点#26126;知故问,学生们有点纳闷:老师这#26159;干什么呢?但还纷纷抢#31572;。)你们十三岁刚读#21021;中,而有一个女孩子在她#21313;三岁时已经上北京大学了,真是#19968;个奇迹呵!大家想不想知道她的#20256;奇经历呢?(用对比反#24046;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26395;,学生的味口也早#24050;被吊了起来)都来了兴趣,这#35838;也就成功了一半。
3.音乐激趣引入。如上#33487;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用音乐引入,#35753;学生在悠扬的音乐声中体验诗中的#24773;境,进入学习理解词#30340;主旨及思想情感。
4.有时可用迷语激#36259;引入。如教授《松鼠》这一课时#65292;可用猜迷语的方式来激趣引入:“#21516;学们想不想猜一下迷语吗?”(#33258;然都想啦!)“身子#30495;灵巧,穿件灰皮袄,尾#24052;当棉袄,白天睡大觉,晚#19978;树上跑。”学生七七嘴八舌地猜#20102;起来。学生的情趣一下#23376;被调动了起来。
课堂激趣引入的#26041;式当然不仅是这四种#12290;教师精心设计富有创意#30340;、富有趣味的导入,激发学生学#20064;的热情,拉近了学生与#25991;本的距离,使学生#20852;趣盎然地进入到课文学习#20013;,犹如在学生与文本之#38388;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它的#20316;用很大。
二#12289;上课过程──保持兴趣
轻松进入课堂学习后,#22914;何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深#20837;理解课文,领悟课文表达的#24773;感呢?
持趣方法一#65306;读法灵活多样
阅读与朗读在语文#25945;学中是必不少的。在实际教学过#31243;中,读法的设计因课文的不同而灵#27963;多变。对于内容较长的课文#65292;我采用让学生快速默读的方法,#24403;然,得用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22914;采用竞赛的办法,让学#29983;比一比,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从文#26412;中获取的信息比较多#65292;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31687;幅较短语言优美的课文,#21487;采用教师范读,听录#38899;朗读,学生比赛朗#35835;等形式进行。让学#29983;读,要引导他们读出#29305;色,要有特色,学生就必须理#35299;课文。对于内容有趣的#35838;文,可采用分角色#26469;朗读。如《皇帝的新装》#65292;学生略显稚嫩但不#22833;原味的朗读,让全班同学都哈#21704;笑乐了,在笑声中,他们懂得了#30343;帝的愚蠢、小孩的天真。有#19968;次,笔者给一个小组读完了,全#29677;同学觉得还不过瘾,又给二个#23567;组读,就这样全班#21516;学在愉悦的朗读中快乐地过了#19968;堂课。感情深沉的课#25991;,可采用先品其味,然#21518;通过朗读来诠释。如《人#29748;俱亡》一课,王子猷猜#27979;弟弟去逝后,说了这样一句话:#8220;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20102;不悲,都不哭。奔丧睹琴不调后,#24773;不自禁悲叹:“子敬子敬#65292;人琴俱亡。”痛哭了#24456;久,几乎要昏死过去。#20808;让学生用心体味王子猷#20869;心悲伤的情感,然后以朗#35835;来把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来,#24182;阐明为什么用这样的语调来读#65292;再让其他同学对他的朗读进行评价#65292;这样全班在浓浓的探究氛围中兴#33268;盎然地学习,其乐融融!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持#36259;方法二:巧设提问
为#20102;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语文课#22530;的提问非常重要。有些教#24072;的课堂很乏味,有时主要原#22240;就是提问过于简单,学生都不#24517;动脑就可回答出来;或者是答案#23601;在提问中,都不需要思考;有的老#38382;“是不是”,学生二选一,百分之#20116;十的命中率,想叫他们有兴趣,难#65281;
在课堂上#22914;何通过提问来使学生#20445;持兴趣呢?笔者是这样做的#65306;
把提问的权#20132;给学生。新课标提倡“自主、合#20316;、探究”,学生在#39044;习的过程中肯定有自己不能理解#12289;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时,在课堂#19978;可让学生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然#21518;,让学生论解决。教师的提问要#26082;切题又巧妙。如上《甜#29980;的泥土》时,在学生通读全全#25991;后,笔者提了这样一个问题:“#20320;们看完课文,对小亮母子的遭遇,#20320;的心情怎样?为什么?#8221;“心情”是引入主#39064;,小亮与母亲的遭遇,#35841;不同情呢?“为什么?”就是#35753;他们去探究、发现课文的#20027;旨。
持趣方法三:寻找兴#22859;点
教师要#21892;于发现课文中最能激发学#29983;表达欲望的话题展开讨论,寻找#21040;话题的兴奋点,让学生在课#22530;上活跃起来。例如《#19977;个太阳》一课,题目“#19977;个太阳”是最先吸引学生眼球#30340;,在地球上而言,#22823;自然只有一个太阳,文章为什么#29992;三个太阳为题呢?学生想“不想”#37117;难。但在课文中,对“三个太#38451;”的含义却不讲明,这三个太阳到#24213;象征什么呢?笔者便让全班同#23398;讨论,大家各抒已见,开始时#26377;些是不着边际的,再提#31034;他们联系上下文,扣住南极人的精#31070;来理解。经过热烈讨论,#21508;种见解纷纷出炉:有认为“三个#22826;阳”分别象征女画家、她父亲#12289;儿子,女画家希望一家#19977;代都能为南极建设作贡献#65307;有的认为“三个太#38451;”分别象征过去、现#22312;、将来,她希望南极工作获#24471;新的突破,获得圆满成功:有的认#20026;三个太阳是温暖的象征,女#30011;家认为南极工作站是一个温暖#30340;大家庭;有的认为是#21335;极工作者火热的工作激#24773;。整个课堂探讨得炽热#26114;扬,思维的火花在这里碰撞、迸发#12289;跳跃。
持趣方法四:穿#25554;表演──寓教于乐
表演主#35201;是为了配合学生学习理解课文内#23481;,不是为了逗趣,但是#24448;往这些表演又最能#21560;引学生的注意力,他们兴趣#20063;最高,寓教于乐,何乐而#19981;为呢?有些课文,最适合#34920;演课本剧,如《皇帝的新装》,上#35838;前叫学生作好准备,等到#20998;析完课文,学生有些疲惫了,注#24847;力稍有松懈时,演上这一出皇帝赤#36523;游街的好戏,全班同学无不#20048;哈哈得看,松怠的脑#23376;一下了又有了精神#12290;
三、课#22530;末尾──增趣
开始上课,学生#24576;着求知的欲望入课,#23481;易激趣他们的兴趣#65307;上课过程,围绕文本重#28857;设计,是一堂课高潮#21576;现的环节,学生的#20852;趣持续了很长的时间,#36825;时到了临近课堂结束,在#19968;般情况下是学生注意#21147;低潮期,如何让学生保持学#20064;的兴趣呢?笔者认为#65292;学生要学好语文,除了在课#22530;上通过教师指导提高语文能#21147;之外,还应在课外的阅#35835;中增长知识,提高语文阅#35835;难能力。所以,笔者总是尝#35797;在课堂结尾时,注意激发学生#35838;后的阅读兴趣和求知#30340;欲望。如在高尔基的《#31461;年》一课结束时,笔者是这#26679;讲的:这一部自传体小说,基本#19978;也是作者真实生活的艺术再#29616;,一位著名的作家,他的童年经#21382;与他后来成为作家有何关系呢?我想大家读后,你#20204;一定得到启发的。#21448;如上完朱自清的《背#24433;》,笔者在小结时,这样讲:作#32773;以背影表现了一个父亲对儿子深挚#30340;爱,生活中,你发现你#20204;的父母对大家的爱了吗#65311;可否像朱自清那样从一#20010;特定的载体,来反#26144;你们父母对你的爱呢?有个#23398;生马上就回答:“有,我爸那#21452;手。”“这双手怎#26679;体现呀?”笔者立即就问,“我#29240;的手像松树皮,为#20102;养育我们,他日夜操劳,这就是#23545;我们的爱。”于是趁机引导学#29983;:“大家课后再找一下类似的文章#26469;读,比较一下,看一看人#23478;是怎样写父母对孩子的爱的,#20174;中找出表现方法来,#20026;以后写这类作文做准备#12290;”后来学生找来了同类优#32654;文章如《父亲的信》、《谁与#25105;同行》《一碗馄饨#12299;等,共同欣赏。 免费论文下载中#24515;
有人可能会#38382;,课末增趣,重在课外阅读,#19982;课堂有多大关系呢?学生#35838;外阅读多了,语文能力自然就提高#20102;,他们的语文能力提高了,#29702;解能力强了,语文课堂不就更#22909;上了吗,这不是使语文课堂更“#27963;”了吗!
总之,让学生产生#23398;习兴趣的方法不胜枚举,如果我#20204;的语文课堂总能激起学生的学#20064;兴趣,我们也就不愁语#25991;课不“活”了。语文课“#27963;”了,就不怕学生语文能力不提高#20102;。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23454;验稿)[S].北京#65306;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65292;2001.
[2]田良臣.语文教学的新#36884;径[J].教育科#30740;期刊,2005(6).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how to motivat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in Chinese classroom, thus to form good interaction in Chinese classroom and improve Chines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Chinese classroom; interest; stud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