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初中数学 开放式教学
实施中的课程改革,让#25105;们认识到:教育的真#27491;意义在于发现人的价#20540;、发挥人的潜力、发展人的个#24615;。因此,新课程的#25913;革呼唤着教学方式的#21464;革,教学方式的变革期待#30528;教师变传统的封闭型教学为#24320;放式教学。所谓开放式教学是指#26681;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32780;进行的教学,即在课堂教学中以#23398;生为主体,从培养学#29983;学习和实践的态度、思维和能力#20986;发,以激活学生主动地去#21457;现、去想象、去探索,形成#31185;学品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20026;目标的一种教学实践,变“学#30693;”为“知学”,使#23398;生成为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36341;能力的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20309;有效地实行开放式#25945;学呢?
一、开放#25945;学目标,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在开#25918;式的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不#20877;受“知识中心”的束缚,#32780;是知识型、智能型、教育型目#26631;的完美整合。开放式#25945;学的目标应是:充分尊重学#29983;的主体地位,通过数学教学,#22312;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主动#23398;习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26041;法,学习主动参与数#23398;实践的本领,进而获得#32456;身受用的数学能力、创造能力#21644;社会活动能力,在教学中,让#23398;生能够按各自不同的目的、不同的#36873;择、不同的能力、不同的#20852;趣选择不同的教学并得#21040;发展,能力较强者能够积极#21442;与数学活动,有进一步的发#23637;机会;能力较低者#20063;能参与数学活动,#23436;成几项特殊的任务。这种开放性#30340;目标具有更高的灵#27963;性,进而也就成为连接学科教育#12289;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20197;及学生个性发展的枢#32445;,体现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目#26631;要求。
二、开放教学环境,#20351;教学气氛民主化
开放的师生关系以民#20027;平等为基本原则,它尊重学生#30340;人格和权利,解放学生的主体性#21644;创造性。这种开放的师生关系#20027;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民主化师#29983;关系的建立,以“师生对#35805;”为基础,旨在表明教师与学生之#38388;不是简单给予的关系,教师也不#20877;是对学生发号施令的权威,而是一#31181;互相尊重、互相影响#12289;互相促进的平等、民主的交往#20851;系和“伙伴”关系#65306;二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与教师#35282;色的转变(组织、帮#21161;、鼓励、引导、促进),即教#24072;积极参与、指导学生的学#20064;活动,为学生的学#20064;活动和发展活动指明方#21521;,起到应有的主导作用和“顾#38382;”作用;而学生则是通过自主#30340;学习活动,在与外部世界相#20114;作用的过程中能动在生成、构#24314;自身和知识体系与能力体系,成#20026;学习的主人。
教学是教与学的#20132;往、互动,师生双方相#20114;交流、相互沟通、相互#29702;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65292;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20139;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20132;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24565;,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65292;从而达到共识、共享、#20849;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三、开放教学过程,#20351;学生各有所得
1、巧创激#36259;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1934;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65292;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22909;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23398;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65292;引导学生形成良好#30340;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地参#19982;。
如教学《有理数的#21152;法》:
提出问题:一#20301;同学在一条东西向的跑道#19978;,先走了20米,又走了30米,能否确定他现在的位置#20301;于出发点的那个方向,与#21407;来的位置相距多少米?
分组讨论,由小组的代#34920;说出本组成员的想法。 免费论文下载#20013;心
(答案包括了全部可#33021;的四种分类情况)
①先#21521;东走20m,再向东走30m;②先向东走20m#65292;再向西走30m;
③先向西走20m,再#21521;东走30m;④先向西走20m,再向西走30m
2、运用探究式教学,使#23398;生主动参与
“开放教育是学生自主的学#20064;行为,在学习中充分认#21516;,发挥学生个体的能动性……#25152;以,最有效的方法是学生之间即#26102;的讨论、互助。”教学中,#35201;组织交流、共享发#29616;。根据教材提供的学习#26448;料,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12289;发展全过程进行探究活动,教师着#21147;引导多思考、多探索,让学生学会#21457;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20915;问题以及亲身参与问#39064;的真实活动之中,只有这样,才能#20351;学生亲身品尝到自己发现#30340;乐趣,才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27442;和创造欲。
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根的#21028;别式》一课时,我设计了这么一#36947;练习:当k取何值时一元二次方程kx2 (4-2k )x k 1=0有解?问题一出,马上有#21516;学举手解题如下:?
∵方程有解 ∴△=0 ∴解得:k(A这时教师提问有#19981;同意见吗?引出思考,同#23398;积极思考最终得出#36824;要加上K≠0这一#26465;件。接着又问,假#22914;是:当k取何值时#26041;程kx2 (4-2k)x k 1=0有解,这#19968;题呢?这一来教室里顿时鸦雀无#22768;,同学们积极思考,两分钟后教室#21516;学们讨论得热火朝天#12290;
3、调动多种感官,组织学#29983;动手实践。
通过实#39564;、制作、量度等活动,指导学生#21160;手实践,亲身体验,尝试错误和成#21151;,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29992;,以此来培养学生的#23454;际操作能力,并发展个性特长。
#22235;、开放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21457;散思维?
培养和训练发散#24605;维的常见途径有:对问题的条#20214;进行发散;对问题的结#35770;进行发散;对图形进行#21457;散。如在平面几何的教学中,应该#35753;学生学会执果索因的“分析法”,#32463;开阔解题思路;鼓励和#24341;导学生从各条途径用多种方法#21435;思考问题,寻求较#26032;的解法;寻求解法后不要求学生对#39064;目进行变形,训练思维的发散性;#22521;养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探究的能#21147;。
五、开放#25506;索空间,让学生在探索的过#31243;中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33021;力
开放式教学不能仅仅局限#20110;课堂教学。还应开放学习空间,#35753;学生走出教室、走向#31038;会,去参加丰富多#24425;的课外活动与实践活动,开阔他#20204;的视野,在感受新知#30340;过程,根据已有的数学知识#65292;去发现,去思考、去探索,从而#35299;决问题。如在教学实习#20316;业课《测量倾斜角》时,教师和同#23398;们一起制作测量工具,一起#27979;量国旗旗杆、教学#27004;、校园古树的高度等。这些实#38469;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观察#12289;应用、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21147;,激活他们的创造潜能,最终使他#20204;达到灵活创造的境#30028;。
#24635;之,开放式数学教学是培养#23398;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21147;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24335;,新课程理念下的开放式教学,是#19990;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开#25918;式教学的实施,充分发挥了学#29983;学习的主动性,满足#20102;每个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65292;使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得到了充#20998;的发展,有效地培养#20102;学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12299;.
[2]杨#20061;俊,吴永军.《建设新课程:从#29702;解到行动》案例卷.2003(8#65289;.
[3]潘新德.《培养发散思维的途径和方法#12299;《中小学数学》.2000(9). 免费论文下载#20013;心
[4]刘桂松.《建#31435;课堂教学的师生对话关#31995;》《新教育探索》.2004(1) 免费#35770;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