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0108 日期:2023-12-13 来源:论文网
  21世纪,是知识经济#30340;时代,是创新型人#25165;涌现的时代。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20135;党第十五次全国人民代表#22823;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36827;步的灵魂,是一个国#23478;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2240;此没有创新,便没有社会的发#23637;与进步。为顺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26102;代潮流,迎接知识#32463;济的挑战,实现中华民族崛起腾#39134;之梦,在语文教学中,应努力培养#23398;生的创新素质。下面谈谈本人的一#20123;粗浅看法。
  
  一、激发创新#31934;神
#12288; 
  激发#21019;新精神,培养学生#30340;创新意识,应营造愉快的教#23398;氛围。创新意识是直接激励和#25512;动人们从事创新活#21160;的内在驱动力,它#23545;人们的创新行为起导向、激#21457;和催化作用。和谐活泼的气氛有助#20110;学生创新意识得到发展,枯燥、#21387;抑的课堂氛围则给师生#38388;的信息交流带来障碍。作为课#22530;的组织者、指导者——语文教师#65292;要把自己作为普通的#19968;员置身于学生主体中,与学生#24179;等相处,让学生心情愉快#65292;兴趣浓厚,思维活跃,如教学关于#12298;小溪流的歌》的主题#26102;,我说,小溪流如同一个纯真#12289;执著、健康、活泼的儿童,积极向#19978;,迎着朝阳欢快地唱着一首永远#21809;不完的歌,遇到阻挡他#30340;障碍物时,还微笑着#28857;头说:“你好、你好!”#36825;样,营造出愉快、轻松的#27675;围,每个学生都有一种#32654;好的心境,创新意识#23381;育在这种心境中。
  激发创新精神#6529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40723;励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如指导#23398;生预习《勇气》一文时,#21487;引导学生发问,你更钦佩法国妇#22899;的勇气还是美国伞兵的勇#27668;?学生带着问题的兴趣,认真#38405;读课文,深入比较#20998;析后得出结论:法国妇女的勇#27668;更可贵。理由是法国妇女为#20102;追求世界和平的崇高信仰,在#36523;处夫死家亡的险恶境遇下,#19981;惜牺牲一切,毅然两次#25910;留美国伞兵,表现了不屈不挠、#25191;著追求和平的勇气。
  激#21457;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26032;思维,应善于诱发兴趣。如教#23398;《空城计》,揭题时我说:由于#39532;谡的疏忽大意,惨失#34903;亭,孔明损兵折将丢失要地,#19981;得已只留下二千五百士兵把守#35199;城,而魏军司马懿率领#21313;五万大军浩浩荡荡#20853;临城下,形势万分危急。然而,面#23545;“黑云压城城欲摧”的险恶#24773;境,孔明处变不惊,施展#20196;人叫绝的“空城计”。#37027;么,这冒险的计谋是怎样的?他能#21542;帮助孔明战胜敌军#65292;化险为夷?从中可看出孔#26126;有那些非凡的智慧和才干?这样#65292;同学们通过默读课文辩证思考,#25506;究欲望就激发出来了。
  激发创新精神,要鼓励#21457;散思维。语文教师,必须要求学生#25171;破思维定式,从多个角度深入思考#38382;题,发表不同意见,从而训#32451;学生的发散思维,如对诗歌#12298;次北固山下》中“#28023;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21517;句进行赏析时,便可以引导学生#36873;择不同角度进行鉴赏:#9312;内容方面,透露出自然理#36259;,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65292;冬去春来的变化。②情感方面,哲#29702;性强,蕴含了积极、乐观、向上的#24863;情。③词语运用方面,把“日#12289;春”作为新生的美#22909;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位置#21152;以强调。④修辞方面,“出、#20837;”用拟人手法,赋予新生美好#20107;物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12288; 激发创新精神,要鼓#21169;逆向思维。逆向思#32500;,是对一个问题从相反方向去探#32034;不同答案的思维过#31243;和方法。如教学《故乡》时#65292;学生们都知道这是批判封建主义#21644;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进行双重压迫#21644;剥削的文章,但在#20998;析中年闰土的形象#26102;,我提醒学生大胆进行逆#21521;思维,把中年闰土放到新旧#20004;种社会制度去作比较#12290;于是,我启发大家设#24819;:假如中年闰土生活#22312;今天改革开放的时代,他的思想#36824;会那么麻木、僵硬、愚昧、迷信吗#65311;学生通过逆向分析,列出几#31181;可能:其一,可能成为企业老板,#25317;有资产千万甚至亿万元,在商界#22914;鱼得水,春风得意。其二,可能是#22269;家公务员,甚至高级官员,全心#20840;意为人民服务,深得老#30334;姓爱戴。其三,可能#25104;为个体经营户,经营方法得当,#29983;意兴隆,财源滚滚#12290;其四,即使还是农#27665;,也靠他勤劳的双#25163;创造财富,吃、穿#12289;住不用愁,一家平安快乐幸福。#36825;样,学生们认识到不同的社会制度#65292;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就不同,从而#26356;加热爱新社会,热爱中国共产党,#29645;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12288;二、培养创新能力
  
  培养创新实#36341;能力,要高度重视#8220;自主、合作、探究”的教#23398;方法。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22312;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加#24378;自主的合作交流,引导他们主#21160;地获取知识,探索未知。在#24418;式上,我改变了过去教师一#20154;问,学生挨个答的填#40493;式教学,而采用合作交流的教学形#24335;进行,即以学生为主体#65292;把个人独学、同桌互帮、小组#35752;论、组间协作等形式有机地结合#36215;来,变传统的师生单向交流为师#29983;、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并组成组#20869;互助合作,组间竞争夺优的学习氛#22260;。如教学《犟龟》时,我让#23398;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35752;论,充分发表自己的#24847;见和看法。其中第二小组#26159;这样交流的:
  学生A:目标#26126;确,理想树立后,要像小乌龟那#26679;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不论#36935;到什么困难与险阻,始终不屈不#25376;,永远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
  学生B:做人要谦逊,不能#20687;蜘蛛那样傲慢、轻视#21035;人。
  学#29983;C:学习应勤奋努力,积#26497;进取,不能像壁虎那样懒#24816;,不负责任。
  学生D:#21150;事应讲求效率,不能像蜗牛那#26679;拖拖拉拉。
  学生E#65306;人生应乐观面对挫折,#19981;能像乌鸦那样消极悲观。
  学生F:人与#20154;之间应和平共处,不能像狮#29579;与老虎那样相互拼#26432;,惨不忍睹。
  接#30528;,这一小组把讨论的结果汇报给其#20182;小组,并从其他组获得新成#26524;,回原组汇报。最后各小组选择讨#35770;出的最佳答案,在全班学生#38754;前汇报。因此,学#29983;们经过自主、合作、探究,知道#35838;文故事的深刻寓意:#35201;实现理想,应坚定信#24565;,勇往直前,用百折不挠#30340;精神排除万难,最终定#33021;达到目标,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65292;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都会以#8220;犟龟”精神激励自己#65292;跟学习上的拦路虎作斗#20105;。
 #12288;培养创新实践能力,要反复训#32451;学生的读与写。初中语#25991;的创新教学,主要通过#32451;笔即写来获得提高。课文是学生#27169;仿写作的范文,教师在指导#38405;读中,应指导学生通过模仿,#25226;范文的知识转化为#33258;己的写作能力,实现“读是为#20102;写,写需要读”的目的,#25226;读写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效果。#22914;教学《回忆我的母亲》,#22914;果按照读写结合的要求学习#36825;篇课文,便不仅能弄懂作者#22914;何写母亲及回忆母#20146;时特别的感情,还能弄清作者为什#20040;要从对母亲个人的感情进一步升#21326;到对整个无产阶级劳#21160;人民的深厚感情,#20197;及如何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12290;待解决完这些问题之后,教师可以#32452;织学生也来写一写自己的#27597;亲,看看自己的母#20146;有什么伟大之处,又该怎样报答母#20146;的恩情。这样,这#31687;课文的教学就成功#20102;。
#12288; 培养创新实践能力,要把“#35828;”的活动引进写作训练课。每个#21333;元后的写作训练,主题通常#19982;本单元话题有关,学#29983;就体裁、写作内容进行讨#35770;,或口头接力完成短文等,#37117;是训练学生“说”很好的方式。“#35828;”是一种实践性和创造性都很#24378;的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23613;量给学生营造有利#20110;学习与实践的氛围#65292;在源于教材的基础上,活用教#26448;,开发身边现成资源为教学服务,#35753;学生“说”的活动贯穿教学#22987;终,培养学生创造性运用语言的#33021;力。如在教完《爱莲说#12299;后,在一次写作训练#35838;上,我引导学生也来说说具有“出#28132;泥而不染”这一崇高品质的历史#20154;物的形象。此言一出#65292;有位男同学立即举#25163;发言,他说:“我想到了曾在#20013;央一台放过的电视连#32493;剧《叶挺将军》,#37324;面的主角叶挺便属于‘出淤泥#32780;不染’的铁骨铮铮的革#21629;英雄中的硬汉”。
  “#20026;什么叶挺‘出淤泥#32780;不染’呢?”
  “(他#65289;在国际国内形势异常危#38505;复杂的情况下,作为国共两#20826;共同推荐的新四军军长,他立场#22362;定,原则性强,始终#20174;抗日的大局出发,抛弃个人利益和#20010;人恩怨,与共产党军队真诚#21512;作,顽强抗日,名垂青史。#8221; 免费论文下#36733;中心   “用什么#20856;型事例来表现叶挺立场坚定,原则#24615;强呢?”
  “#20854;一,誓死保卫孙中山大元#24069;。当时陈炯明犯上#21467;乱,炮轰总统府,而叶挺用撒钞#31080;迷惑敌人的方法,护卫孙中山摆脱#20102;敌人的追捕。”
  #8220;其二,拒绝蒋介石重#37329;高官的利诱。蒋介#30707;曾给叶挺许诺:只要叶挺#25481;头反共,帮助蒋介石消灭#20849;产党军队,就赏赐叶挺重金及#26187;升其为某集团军副司令之职。但#21494;挺不为所动,反而深刻认识了#33931;介石假抗日真反共的#38452;谋,与共产党团结#21512;作,真诚抗日”。
  “……#8221;
  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学#29983;边说边写,说和写就能紧#23494;地结合起来,运用#35821;言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培养创新#23454;践能力,要组织学生#25198;演角色。初中阶段的#23398;生好奇好动,喜欢尝试实践,在语#35328;训练过程中多组织学生扮演角色,#33021;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触动他们的#8220;兴奋点”,易于激发他们的#23398;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20027;动性。同时,扮演#35282;色具有很强的直观性#65292;对启迪创造性思维#26377;着特殊的功能。如教学《#31354;城计》有关“孔明施计,司马中#35745;”这个内容时,我往#35762;台上放一把电子琴,讲台后放#19968;张长凳,安排三位经过装扮的男#21516;学坐于长凳上,中间一位扮#28436;孔明,其余二位扮演小童;#20877;安排三位男同学分别#25198;演前军哨、司马懿#12289;司马昭,并特别交代#25198;演者应注意各自的身份、行动#21450;言语特征。表演开始,“孔明”#22352;于“城楼”上,笑容可掬,“焚香#25805;琴”。左有一“小童#8221;,手捧“宝剑”;右#26377;一“小童”,手执“麈#23614;”。“前军哨”探头探脑,发现“#20891;情”上气不接下气报告:
  “#25253;以将军,西城形势万#20998;危急。”
  “司马懿”听#27605;,眨眨眼,皱皱眉,亲自“飞马#8221;远望,果见如此,看毕#22823;疑,到达“中军”,曰:“众兵请#27880;意,后军作前军,前#20891;作后军,往北山路而退”
  “莫非‘诸#33883;亮’无军,故作此#24577;?‘父亲’何故便退兵?#8221;“司马昭”曰。
  “‘亮’#24179;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24320;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35745;也。汝辈岂知,宜速退。”“司马#25087;”曰。
#12288; 说毕,“司马懿”、#8220;司马昭”、“前军哨”等皆#36864;兵。“孔明”见“魏军”远#21435;,抚掌而笑。至此#65292;表演落下帷幕。
  这样,经过角色#30340;扮演,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21152;强了,深切体会到司马懿#30097;心病重、主观武断,老谋深算#21364;大意自负;孔明则#31070;机妙算,铤而走险,在险#22659;中走出一条平安道#65292;何等足智多谋!
  总之,社会的发#23637;和进步在于创新,#21019;新是人类生命价值和生命#24847;义的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20027;体,老师在语文教#23398;中必须根据学生身#24515;的发展和语文学习的#29305;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30340;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20043;欲,以生为本,充分激#21457;学生的创新精神,努力培#20859;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全面培养#23398;生的创新素质,加快国#23478;全面实施素质教育#30340;进程而努力。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