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学检验课程项目化教学探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0101 日期:2023-12-12 来源:论文网
        作#32773;:魏家红 王雪平 庞宏建

#25688; 要#65306;在高职环境专业化学检验课程项目#21270;教学与实践的基础上,阐#36848;了该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24635;结项目化教学方法的经#39564;,并提出该项目化教学过程中的不#36275;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高#32844;;化学检验课程;项#30446;化教学;探讨
  引言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职业#25945;育司大力推进职业教育#25913;革、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30340;新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20915;定,我国启动了新一轮的职业教育#21270;学课程改革。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20010;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25945;学活动,其目的是在#35838;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23398;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23398;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38469;问题的综合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32937;负着向特定的行业和岗#20301;培养合格的生产或服务第一线的应#29992;型专门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32773;的使命,如何提高学#29983;的技能水平和综合#32032;质,是高等职业院#26657;一直在探索的一个具有#29616;实意义的课题。我国高等#32844;业教育起步较晚,缺乏自己的教#23398;模式,培养的学生理论和动手#33021;力都有,但是缺乏实际#23703;位的工作经验和能#21147;。为此,我们以环#22659;监测与治理2006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之一,不#26029;探索和研究适合高等职业教#23398;的模式,积极将“项目化教学#8221;的教学模式应用到高职教学中来#12290;
  1 教学实施过程
  1.1教学目标
  化学检验课程主要任务#26159;培养生产一线的化学分析#24037;,其工作任务包括:样品的#37319;集;样品的制备、保存#19982;分解;样品分析;分#26512;结果处理。课程内容是化#23398;检验岗位要完成的工作任务。课#31243;通过项目化教学,培养学生学#20250;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20998;析仪器的基本构造和操作技#33021;,能运用其知识、技能#35299;决样品分析中的实际问题,#20197;及积极进取,团结协作、实事#27714;是、用心做事的工作#24577;度。
  根据职业岗#20301;的需求,通过连续三#24180;对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行业及#20225;业专家的访谈,以及人#25165;市场的跟踪调研,明确#20102;《化学检验》的技#33021;目标、知识目标以及态度目标。
  1.1.1技能目标
  能遵守实验室卫#29983;、安全要求,学生在实验室#34892;为达到5S(整理、整顿、清#29702;、清洁、修养)管理#35201;求;分析仪器操作能够达到化学分#26512;工中级工以上的水平;能独立#36827;行样品的采集、制备#31561;;能够对一般分析仪器进行维#25252;,对滴定分析仪器进行校#27491;。
  1.1.2知识目#26631;
  #33021;讲出定量分析过程中误#24046;的来源及减免方法;能#27491;确讲述样品的采集与保存、样品#39044;处理基本知识;能正确讲述滴定#20998;析法、重量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分#26512;方法。
  1.1.3素质#30446;标
  团结协作能力;#26597;阅资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65307;职业行为能力。
  1.2#25945;学组织及教学内容
  在明确教学#30446;标的前提下,我们根据工作岗位对#19987;业知识需求及工作态度,重构#20197;项目为载体、以行动为#23548;向、以职业能力为#30446;标的课程体系,对教学内容进行#20102;有机的整合。
  以工作#36807;程为导向,以产品检测任务#20026;依托,选择典型分析项#30446;,设计了实验报告的编制、样品#30340;采集与制备、用滴定分析法对物质#36827;行测定、用重量分析法对#29289;质进行测定、用仪器分析法对物#36136;进行测定、按工作#36807;程进行样品分析实训等8个教学#39033;目,在项目的教学实施中#65292;进一步分解成21个#23398;习型工作任务。
  以实践#25945;学为先导,实验室作为教学实施#22330;所,展开教学,将理论知识讲#35299;渗透在实践训练过程#20013;,采用“边讲边练,边做边#23398;,边做边讲”,待学生#25484;握所需的技能后,再进行理论#24310;展。整个教学活动均在#23454;训室完成,实现教#12289;学、练、做一体化教学。
  1.3#25945;学方法与手段
  《化学检验》内容多、#23454;践性强,教学实施过程中#24378;调理论密切结合实践,《化学检#39564;》主要解决的是样#21697;的采集、制备、分析方法及操作技#33021;、分析数据处理等问题,而分析检#39564;岗位工作是为了完成分#26512;项目工作任务,是重复劳动。因此#65292;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39537;动或项目导向模式组织教学#65292;通过具体、真实的分析工作任#21153;讲解,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21147;。
  教师在课#31243;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内#23481;采取“先讲后练”,“边#35762;边练”,“先练后讲”等方#27861;,增加师生互动性,#35843;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开设实#39564;项目的训练,可将学生组成项目学#20064;与训练小组,分工协作#65292;相互帮助,相互监督,按照#27599;个学生都能熟练掌握#20998;析操作技能要求进行项目活动,提#20132;任务成果。
  1.4考核与#35780;价
  《化学检验》课#31243;的考核评价按项目进行考#26680;,每个项目分为知识、技能与#24577;度三部分,分别考核,综合评价#12290;课程考核是项目考核#30340;累积。并将“化学分析工”职业技#33021;认证考核成绩与课程考核成#32489;综合评定为课程总体成绩。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1.4.1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按照项目分别考#26680;,课程考核成绩则#26159;项目考核成绩的累计。
  课程成绩中每一个项目#25104;绩从知识、技能、素#36136;三方面考核,考核依据提交的成#26524;、回答问题、作业#12289;平常表现及小组互评的#32467;果进行,考核方式可#37319;用卷面、计算机模拟和实操。
  1.4.2项目考核
  以班组为#21333;位对成员进行考核,采用操作与#31572;题的方式进行考核。每个班组#30001;组长负责小组考核,集体答#21367;,一人操作其他成员评价,然后#25353;答卷贡献大小、操作评价和#24577;度对小组成员进行成绩评定#65288;排序)。
  教师根据各组答卷成绩、操作#25104;绩和完成项目过程中的态度对#23398;生进行整体评价。#24037;作评价成绩按A(90分#65289;、B(80分)、C(70分)、D(60分)#12289;E(50分)划分为5个#31561;级。
  考核注重应用,紧扣大纲#65292;项目里重点介绍或讲#35299;的知识,就是重点考核的知识;#19981;出偏题、怪题。
  2 实施效果
  项目教学法目的明#30830;,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21160;性,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26524;。通过对校外专家、行#19994;企业专家、校内督导及学生评价,#35828;明实行了项目化教学之#21518;,尽管平时的作业上缴、单元#23454;验以及技能训练对有些学生#26469;说是被动的,但是从#23454;施的效果来看,大#22810;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25552;高。
  3 经验总结与问#39064;探讨
  实行#39033;目化教学是一个改革探索的#36807;程,在此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20174;目前实施的效果来看,《化学检验#12299;项目化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21151;。
  《化#23398;检验》项目化教学突破#20102;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解决#19968;些现实问题来实现学生对知#35782;的掌握,大大提高学生学#20064;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使#20182;们的动手能力、解#20915;实际问题能力有很大的提#39640;,这种教学模式是可取#30340;、有实际价值的。
  项#30446;化教学在实际操作中也遇到了#19968;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29616;为用项目教学法完全代替传统教学#27861;,或者在项目教学中不采用传#32479;教学手段等机械化操作现象。有时#36824;存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落实综#21512;素质培养目标的具体环节和详细#35774;置等现象。这些问题都需#35201;通过我们在今后的项目化#25945;学中不断深化改革加以解#20915;,使项目化教学不断地#24471;到完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雪平,王#21746;嵘.高职院校化学教学方式#30340;改革[J].科技资讯,2007,30.
[2]苏#24535;红.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技术课程教#23398;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8,2.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