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文教学过程#20013;,我们常发现学生作文普遍存#22312;如下问题:或是无话可说,空#35805;连篇,或是假腔假调,八股气#24687;浓,或是缺乏想象力、创造#21147;。出现这些问题的原#22240;虽是多方面的。但我认#20026;,多年来“应试”教#32946;使学生脱离生活、为#20316;文而作文则是主要原因。作文教学#30001;“应试”转向“应需”这个大#36235;势,要求我们作文教学必#39035;从“应试”的泥沼中#36339;出来,回归生活。
如何引#23548;学生回归生活,路在何方?
一、阅读#12289;欣赏——让学生感#30693;生活,触摸生活
语文教学的阅读、欣赏过#31243;,实际就是作文指#23548;和写作意识的渗透#36807;程。教师通过对学生“阅读”、“#27427;赏”、“描摹”的指导,应当使学#29983;体会到文章所蕴含的生活韵味并以#20043;去感知生活,提高写作兴趣#12290;具体而言,就是使学生与作者达到#28789;性的沟通与默契,搅动积淀在学#29983;心底的生活积累,使他们#20135;生写作上的冲动,让语言的洪流宣#27844;出来。目前则是,学#29983;虽怀着崇敬的心情去#38405;读作品,而同时又觉得作#23478;的生活与他们的生活相去#29978;远,无法相比,这样,学#29983;也仅仅是一般的阅读#65292;而不能受到启发,#19981;能以之为借鉴去感知#29983;活,当然作文时只能是#36208;空洞无物的老路。
要解决这个矛#30462;,首先要求我们在#38405;读指导中帮助学生撩去那#20123;文学巨匠们的神秘面纱#65292;将作品中的生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25289;近,使他们能够站在#24040;人的肩膀上,以巨人的视野感知生#27963;。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24847;识地将“草丛中蹲着的#30707;羊、石马”(《社戏》#65289;与学生旅游中所看#21040;的景物拉近,将“那眼珠#30340;间或一轮表示她是个活物”(#12298;祝福》)与学生平时对人的#31070;态的观察拉近,将朱自清对#8220;绿”的超凡脱俗的空灵描写与#23398;生平时对自然界中的色彩认知拉#36817;。一句话,就是使学生能透过阅读#24863;知生活。
其次,运用媒#20307;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生活感知#30340;直观性。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24180;龄小、思维跳跃性大、直#35266;性强、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特#28857;,在指导阅读时,教师要自#35273;地运用录像、幻灯、图片等#29616;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29983;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对生活感悟#30340;潜在力。如在《康#26725;》的讲解过程中,为了使#23398;生能够把诗中的图画与#29616;实生活的图景重合,把诗#20013;的意境更直观地传导给学生,#25105;放了《用心灵歌唱的诗#20154;——徐志摩》录像带,#19968;下子,课文中的“青荇”#12289;“金柳”、“夕阳”变成了视觉体#39564;,增强了直观性,同时,#20877;加上播音员配合画#38754;那深情的诵读,更使学生深深体味#21040;作者的思想感情。此时#23398;生在视觉与心灵上#19982;作者达到同步。但#36825;仅仅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去感#30693;生活的第一步。为#36827;一步引导学生完成由生活#30011;面到再创造的飞跃,我#21448;请美术教师把我在水上公园西#28246;拍到的一张风景照放大成一#24133;水彩画:一池清水,池岸开着艳#20029;的鲜花,几株斜在水中的垂柳#38706;着树梢,树梢上站立两#21482;鸣叫的小鸟。然后我把这幅画挂在#40657;板上,请学生先思考,然后口头#20316;文,要求学生从自己对生活感知#20986;发,任意想象。学生#20204;思维异常活跃,兴趣#39640;涨,一节课有二十几#21517;学生作了口头作文。有几种构#24605;是颇具特色的:某地水灾严#37325;,深及树梢,借此反映#27700;之大、灾之重;池水#28072;,淹树,殃及鸟巢,两#21482;鸟为自己失去家园而悲鸣;水#28153;没了树干,而树却顽#24378;地生活下去,树枝高仰#12289;绿叶葱葱……表现#30528;一种不向恶劣环境低头的精#31070;。有的学生则把整#24133;画抽象地概括为:这是一首希望的#27468;,是一种极致的美,是诗情#30011;意的组合……
实践证明,引导学生感知生#27963;——包括学生自己的#29983;活体验,才能提高学生作文#30340;兴趣,进而提高他们#30340;写作能力。
二、观察、积累#8212;—让学生思索生活,理解生活
人的观#23519;力、敏捷的思维和创造力#65292;都是生活磨炼所赋予的#12290;生活每天都给人以启#36842;,然而生活的这种赐予却是#36716;瞬即逝的。如何捕捉并且留住它#20204;,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注意平#26102;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因为只有#31215;累,才有素材,才可能有创造。一#33324;说来,学生往往被他们所经#21382;的矛盾的生活、被他们接触的#20154;物和事件所激动,才有了写作欲望#65292;才能产生好的习作。我#29677;学生曾有一篇名为《鸟之恋》#30340;习作发表在一个刊物上。《鸟之恋#12299;的创作便是她多年通过日记积累、#35266;察生活的结果。她#22312;介绍写这篇习作过程时说:我日#35760;中有两个生活小片断,#19968;个取材于我邻居家孩子爱鸟的故事#65292;另一个是我校门口一帮中年人每#22825;捕鸟、卖鸟的故事。我把它们放在#19968;个矛盾统一体中,反映了我对生活#30340;理解与思索。这正说明,生活#30340;积累在提高学生作#25991;能力上的重要性:积累是创作的前#25552;,创作是积累的必然结果。 免#36153;论文下载中心
积累,不可缺少,但对#29983;活的真正感知更重要——#30001;此才能写出有血有肉#30340;好作文来。因此作文教#23398;要求我们指导学生要不断地观#23519;生活,去体验生活的真谛。#25105;班有一位平时很喜欢诗歌#30340;女生,在我们学完“当代诗歌”这#19968;单元之后,她也试着写了一首名为#12298;水中花》的诗。诗的#35821;言优美流畅,节奏#23500;于韵律美,从文字形式#19978;看不可谓不优美,#20294;思想内容上却有所欠缺。为此,我#20808;是引导她到自然中向#29983;活讨教,寻求答案:在#27700;上公园,她细心观察了荷花#12289;水波、水草、人群,并把#36825;些景物都细致而生动地进行了#25551;绘。由于有了细致的观#23519;,她的诗生动了许多#65292;但景物与感情之间却#36824;留有很大的断层。我又#25351;导她回忆自己的生活和经历,#24341;导她联想景与情的关系,#28608;起她对生活在美好社会#20013;的激情,于是再修改时#65292;她把景物融入欢乐幸#31119;的情感中,诗中的景、人、物、#24773;都融合在一起,表达了自己对#29983;活的独特的理解和审美意识。
三、讨论、交流——让学#29983;探究生活,表现生活
学生的生活积累#26159;有限的,这就决定了#20182;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是有#38480;的,但每个学生对生活的某#20010;侧面还是有各自不同的见解。为提#39640;学生对生活有较深刻#12289;完整的认识,这就要求我#20204;在教学过程中要组织#23398;生相互交流、批评、争鸣,#20197;便他们取长补短。
我在教学中对学#29983;作文的评分的基点就是材#26009;真不真,这是衡量学生作文的立足#28857;和出发点,尤其他们正处#22312;树立人生观、树立文风的#20851;键时期。一次,我给学生布置的#20316;文题是《校园印象》#65292;结果近半数的学生在作文中#37117;过于美化校园。我把这#20123;学生的作文打印成篇子,交#32473;所有学生。然后让#23398;生们到校园的各个地#26041;转一转,再看看这些#20316;文假在哪儿、错在哪儿,校园#30340;外貌究竟是什么样#23376;,如何看待这样的校园。回#26469;后,通过讨论,学生对真#23454;反映生活有了深刻的认#35782;。
#22312;理解“真”的基础上,我又#25226;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美”的#20107;物作为作文讲解的突破点和落脚点#12290;在《我的一家》这个命题作文中#65292;有一位新生写他们家#20154;怀着欣喜的心情把她送到#22806;语师范。但我所掌握的情况却#26159;她没有工作的父母为她能#36827;外语师范借了别人许多的钱,且#24580;了一肚子气。我在面批她的作#25991;的时候,指出作文#21482;有在生活真实的基#30784;上,才会发现“善”,才会#20135;生真情实感。后来#22905;在重写的文章中这样写道:“我#31163;家的时候父亲在家#21917;醉了酒,嚎啕大哭。#21482;有奶奶和妈妈、小妹默默地送#25105;到村口的小桥边。微风吹拂着#22902;奶的白发,夕阳映#30528;母亲那忧郁的双眼,只有#19981;经世的小妹面带笑容#19982;我轻轻挥手。当我#21363;将走上大道的时候,回#30520;远望无垠的阡陌中孤零零的三#20010;身影,眼泪不知不觉地流了下#26469;……”我将这两篇文章推荐给#22823;家,让学生们去品评、比#36739;:一个假腔假调,一个感情#21402;重、催人泪下。这#31687;作文的讲评使学生在#29702;解生活真实的基础上,#28145;刻地懂得了作文要高#20110;生活、挖掘生活中真善美的重#35201;性。
为了#35753;学生们到生活中去辨别美、谈#35770;美、提炼美、表现美,我曾带着学#29983;到操场打雪仗,到盘山空谷#24189;径中观察石缝中的小草#65292;到津美饮料公司参观。#19968;次,在状物散文教学前,#25105;领着学生在王顶堤立交桥建成前夕#21442;观这座立交桥,让学生#20174;不同观察点去发现桥#36523;的每一个美点,然后到桥上看#26085;落,远望天空淡淡的游#20113;、红彤彤的西天。此情此景,有的#23398;生说这是一种惊心动魄的美,#20063;有的学生认为这是一种#26580;媚的美;有的学生说:“此时方#25026;‘长空万里,天高云淡,残阳#22914;血’的意境。”不难理解#65292;学生写作文也必须从生活中来#65292;才有真实情感,才能对生活有#30495;的认识,才能写出好文章来。
总之,要想让学生不断提#39640;写作能力,重要的是#35753;学生去观察生活、体味生活,#38203;炼自己的思想、丰富自己的情感,#35753;笔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实践证明,#25226;握住这个大方向,学生作文水平就#20250;不断提高。 免费论文#19979;载中心
作文教学之我见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