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50093 日期:2023-12-12 来源:论文网
[摘要]:本文#35770;述了培养学生自主#23398;习的目的、意义,并从#23398;会预习方法、注重情境创设#12289;调动学生质疑、提倡多读感#24735;、组织讨论交流、重#35270;激励评价六个方面阐述了在语#25991;教学中培养学生自#20027;学习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自主学习 语#25991;教学 新课程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29983;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25945;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20256;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20851;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20027;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22312;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23548;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31243;①。而以往长期的灌输式学习#20351;学生变得内向、被#21160;、缺少自信、恭顺…#8230;自然也就窒息了人的创#36896;性。转变学习方式就要转变#36825;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20064;状态,把学习过程变成人的主#20307;性、能动性、独立性,不#26029;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36807;程。
   叶圣#38518;先生说过,学语文要靠学#29983;自己读书、自己领悟②。#35838;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23637;自我的舞台。教师要充分#21033;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20027;战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31934;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12289;激发学生学习的内#39537;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25552;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19978;,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24320;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29420;立见解。加强学生#33258;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20182;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24418;成能力,改变过去我#20204;熟悉的“我讲,你听;我问,你#31572;;我写,你抄;我给,你收”以#21450;大量演练习题的“以教#20026;中心,学围绕教转”和“以#25945;为基础,先教后学”的课#22530;教学模式。因此,作为新#35838;程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师,我们#24517;须认真研究有助于#20419;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新方法#12290;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归纳总结#20986;了如下方法:
   一、学会预习方法,营造自主#23398;习氛围
   朱作仁教授曾在《语文#25945;学研究文集》里指出:#33258;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33258;己学习的过程,可以是预习新#35838;,巩固旧课,复习旧课,形式不一#65292;要把自学渗透到语文教学的#21508;个环节中去③。这就充分说明#20102;预习与自主学习的密切关系,#22521;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6159;预习自身固有的任务。
   小学语文义务教育教材#31532;七册至十二册每篇课例都#21253;括“预习、课文和思考练习”#19977;部分。 “预习”这一#20869;容主要是为培养学生阅读中的自#23398;能力而精心设计的,编者围#32469;学法指导和良好语文学习#20064;惯的养成这两个方面#30340;目标具体设计了丰富多#24425;的“预习”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教#24072;充分利用教材的“预#20064;”来组织预习教学,培#20859;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2290;纵观教材中的“预习”,其一#22823;特性是具有可操作性,有划重#28857;句、划疑难句、做笔记、圈#35789;语、想内容等多种形式的操#20316;。这些可操作的要求都渗透#30528;学法的指导,但学生不易#29420;立地概括发现和自觉#20064;得,需要教师在强化的改进操作#30340;过程中将学法凸现并完善之后才能#35753;学生获得。操作的强化和改进有#20004;方面的要求:一是使操作#26377;具体的步骤;二是操作#35201;可以检测。
   二、注重情境创#35774;,激发主动参与意识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23427;具有传授知识、发展能力、#21551;迪智慧、以及陶冶情感、增进#23457;美力等多种功能,小学语文包含#20102;促进儿童发展的诸多因素。“#21482;有当教学走在儿童发展前面的时候#65292;才是好的教学④。”在教学中,教#24072;应把情感带入教与学的活#21160;之中,创设和谐美好的#23398;习情境,唤醒学生潜在的主体意识#65292;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23398;过程,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24773;感、态度、价值观等#35832;方面充分发展。
   首先,要根据#25945;材重点、难点、特点去设计情境#65292;激发学生探究心理。其次,创设的#24773;境应是整体的、连续的、有效#30340;,从而强化学习动机。再#27425;,充分利用情境,凭借所创设#30340;情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三、调动学#29983;质疑,培养自主探索精神
   古人云:#8220;学贵多疑。小疑则小进#65307;大疑则大进⑤。”这句话#21578;诉我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26377;了疑问,才会开动脑#31563;,想方设法去解决。也即有疑问,#25165;有学习的内驱力。阅#35835;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23548;、启发想象,鼓励他们敢#24819;、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30097;能力的培养,进而进行发现#30340;问题教学,激励学生自主#25506;索地学习。那么,从#20309;思起?怎样思呢?
   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本身的思维#35757;练因素,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29983;布疑置难、询疑问难,释#30097;解难,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20998;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23383;词的音、形、义方面存疑;#20174;课题之处存疑;从重点#20043;处存疑;从句子的表#36798;形式存疑;从文章的内容存疑;从#30683;盾之中存疑;从联系之处存疑;#32467;合课后思考题存疑;另外,#36824;可以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标#28857;符号、写作手法,甚至是作者的#20889;作观点质疑。学生提#20986;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读书,互相议论#65292;自主探索解决。这种教学即真正#36798;到以学生的问题不断#25552;出为教学的开始,至#23398;生契而不舍地解决问题为成#21151;的归宿,教学就十分有效#21644;积极。
   四、#25552;倡多读感语,进行自主#38405;读获取。
   叶老指出:“#35821;文课以读书为目的,#32769;师引导学生俾善于读,#21017;其功至伟⑥。”由此#21487;见,读在学生的学习中有着不可替#20195;的作用。读是为了#24110;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更#22909;地掌握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古#20154;云:“书读百遍,其义#33258;见⑦。”文章的情感不是外在的东#35199;,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29983;的,只有通过反复朗#35835;,从朗读时语气的轻重缓急,#22768;调的抑扬顿挫,表#24773;的喜怒忧伤中体味情感#65292;获得与作者情感上的#20849;鸣,受到熏陶,自主地进行阅读#12290;
   1、注#24847;以情激情
   好的朗读导入语#29369;如表演的“序幕”#65292;应具有“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26354;调先有情”的效果,教师#21160;之以情,以情动人,通过语言#25551;述,渲染描摹,引起学#29983;或兴奋、激动,或悲伤、哀愁#31561;情绪。
   2、注重情境模拟
   #25945;学中,恰当地借助视听媒#20171;,创设场效应,如利用挂#22270;、投影、录像等辅助设备,化抽象#30340;文字符号为生动直观的#30011;面,配以悦耳动听的#38899;乐和声情并茂的解#35828;,模拟当时当地的情境,使#23398;生“直接”见其人、闻#20854;声、观其事、临其境#65292;尽可能地与作者达到“心情相契#21512;”。
   另外,还要注#24847;朗读的形式要多样化,加强诵#35835;的指导。如齐读、个别#35835;、小组读、男女生对读、师范读#12289;生打擂读、分角色读等等#65292;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65292;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24773;并积累语言。
   五、#32452;织讨论交流,倡导小#32452;合作学习
   明代学者顾炎武说#65306;“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65307;久处一方,则习染#32780;不自觉⑧。”讨论交#27969;的合作学习方式,能最大程度地调#21160;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19981;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35265;解,将学习的信息大容量、高频#29575;地在课内互动互补互促中共#21516;提高。
   1、讨论形式#35201;多样化
   课堂讨论是#23567;组合作学习中运用得最多的学#20064;形式。它打破了课堂上学生个体学#20064;之间的隔阂,给予他们合作#12289;交流的机会。但是,这种课堂讨论#24418;式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遇#21040;许多困难。譬如,在#35838;堂讨论的过程中,一些程度#22909;的学生常常会抢先把自己的意见说#20986;来,使得其他程度较差的学生#22833;去了独立思考、发表意见的机会。#20877;如,若课堂讨论形式过#20110;单一,学生会渐渐地对讨论产生厌#28902;情绪……为了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65292;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办法#65306;①协商法。讨论前,小组#25104;员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20998;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28982;后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这样可#20445;证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26377;思考的机会和时间。②补充法。#22312;小组中每位成员独立思考后,#25512;荐一位成员陈述自己的意见,其他#25104;员以他的意见为靶子,对他的意见#21457;表见解,在这种具有团体性质的争#35770;中,学生们更容易发现差异,发#29983;思维的碰撞,从而对问#39064;的认识更加深刻。#9314;提问法。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本的基#30784;上互相提出有价值#30340;问题来考大家。实践#35777;明,学生总期望能提出难住对方的#38382;题,他们阅读得比以往更认真,提#20986;的问题有的是已知的,有#30340;是大家都不懂的,有的问题甚#33267;可延伸到课外,很能激活学#29983;的思维,激发讨论的兴趣。#9315;动态法。在课堂讨论中,小组成#21592;不是固定不变的,#21487;采用流动的办法下位#33258;由组合。这样,不仅使学生有#26032;鲜感,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不断#22320;有机会了解更多同学的观#28857;,给每位学生提供平等发展#30340;机会。 #36716;贴于 免费论文#19979;载中心    2、#21512;作方式要注意及时调整
   学#29983;在合作的过程中,有时又会暴露出#35768;多问题,需要教师及#26102;、适当地给予指导,灵活调整学生#30340;合作方式。一次,我在让学生分组#34920;演《陶罐与铁罐》时,发现有#20004;组同学始终在那儿互#30456;埋怨,合作得不愉快。经了解#65292;一组同学中有两名同学都想演铁#32592;,都互不相让;而另一组#21516;学中又埋怨那个扮演#38081;罐的同学不能表现铁罐的傲慢无礼#12290;于是,我迅速将两组同学进行了重#32452;合,结果,两组同学都表现得#38750;常投入、认真,合作得非常成功#12290;因此,在组织合作学习的过程中#65292;教师不应该只是等待、观望,#32780;是深入到各个小组中,了#35299;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28857;、认知的进程,并在#24517;要时给予合理的指导,从#32780;灵活地调整下一环节的教#23398;。
   3、灵活#32452;织分层学习
   学生#25484;握知识的水平不同,阅读能力参#24046;不齐,如何有效地实#26045;小组合作学习,使各种水平的#23398;生都有所收获,可以采用#20998;层学习法。如教学#8220;鲸有多大”时,教师可以#35753;每个小组的4号同学#29992;数字来说明,3号同学通#36807;对比来说明,2号#21516;学另举两例分别用上“数字#35828;明法”和“对比说明法”#65292;1号同学思考这样#20889;有什么好处。这样针对#21508;小组中不同层次同学#30340;情况,由易到难,让他们既#20102;解说明事物的几种#26041;法,又认识到这样写的好处。这#26679;,差、中、优三类学生尽其所能,#21508;有收获。由于四人小组#25104;员各有其职,且职责分#26126;,因此学生都主动投入,而#19988;让不同个性、不同学#21147;的学生都能自主、自发地#21442;加学习和交流,提高了每个学生#30340;学习效率。
   六、重视激励评价,树立坚定#23398;习信心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21457;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⑨#12290;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不仅#35201;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23398;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20301;学生对文本的独特#20307;验;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24597;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23398;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24847;;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36136;疑和对自己的超越。特别#26159;对于后进生在学习#19978;的障碍,教师要千#26041;百计地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度过难#20851;,充满温情,但决不是越俎代庖。#24403;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20102;学习中的障碍时,教师及时地给予#40723;励。如赞赏的目光、亲切的话语#12289;满意的微笑,让他们为自#24049;感到骄傲,充满自#20449;。那么,在课堂上,#25945;师应如何使用激励性评价语言#21602;?
   1、要真实表达,#19981;夸大其辞。教师在课堂上,语言#35201;科学、客观、真实,#19981;能言过其实。对学生的评价,#21482;有三四分好的,不能说成#19971;八分好,更不能说成十#20840;十美,不然被评价者会认为老师是#22312;讽刺他。如,学生字写得#19981;好,老师可以这样说:#8220;字写得完全正确,如果再写工整#12289;美观一点就更好了。#8221;这样的语言,既起到了点拨引导的#20316;用,又在真实评价的基础上尊重了#23398;生。
   2、要真心欣赏#65292;不应付了事。当学生得到老师的欣#36175;与肯定后,他会充满自信,自我激#21169;,平稳地成长,健康地发展。如学#29983;读书读得好时,教#24072;真心地说:“读得真美,老师#31616;直都被陶醉了。”#24403;学生有了进步时说:“你努#21147;了,这是最大的进步,老#24072;为你感到骄傲。”当学生回答问题#20986;色时说:“你回答#24471;真精彩!真是一个才思敏#25463;的孩子,老师真佩#26381;你。”这样的评价语言,可以激#21169;学生勤于动脑,勇于创新,对学生#30340;影响会很深刻,甚至终身#38590;忘。
   3、要真#35802;宽容,不能急功近利。不苛求孩#23376;完美,能包容学生的不完美,给他#20204;反省自新的机会。当#23398;生回答出错时,老师会说:#8220;没关系,再好好想想#65292;你一定会行的。”如果学生回答问#39064;离题万里时,老师可以这样#35828;:“如果我是你,我可能会这#26679;思考……”或说“其实,#20320;很能干,比老师小#26102;候聪明多了,只不过这道题的思路#24212;该是这样……”当学#29983;感受到这份真挚的爱心#26102;,这份爱自然会化作内驱力#65292;督促学生向着教育目标#21162;力。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20013;,诚心诚意地把学生置于#25945;育的主体地位,把培养#21644;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看作是#33258;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以#27492;激起创造性地采用各种教#32946;教学的措施和方法,自#35273;地上好每一堂课,就一定#20250;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学习过程中#19981;但学会而且会学,促使学生#20581;康、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①朱慕菊主编 走进#26032;课程[M] #21271;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②叶#22307;陶著 #21494;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 教育部出版社
   ③朱作仁著 朱作仁#35821;文教学研究文集[M] 广西人#27665;出版社  
   #9315;杨金萍 在情#22659;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J]
   ⑤谭#20113;清 小#35821;“自主学习”研究[J]
   ⑥乔华 #21608;光旋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29702;论与实践[C]  
   ⑦程琼 注重#35821;感训练 提高语文素质[C]
   ⑧何新 反思与感悟----摭谈学习方式的变革[J]
   ⑨朱慕菊主编 走进新课程[M] 北京师#33539;大学出版社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