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使动·意动·为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9889 日期:2023-12-10 来源:论文网
在阅读文言文的#36807;程中,常会遇到一些词#31867;活用的情况,即有些#35789;类由于使用的需要,会临时改变它#30340;词性,起另一类词#30340;作用。如果不能正#30830;掌握它们的用法,理解它们的意#24605;,就不能正确地理解、翻#35793;句子。尤其是使动用法和意动#29992;法,是同学们较难区分的,#29616;在就把动词的使动#12289;意动以及为动用法放在#19968;起进行认知比较,希望对同#23398;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使动用法#12290;
  使动用法是一种特#27530;的动宾关系,是指谓语动词所表#31034;的动作不是由主语#25152;代表的人物发出,而是在主语的影#21709;下使宾语所代表的人物发出,谓#35821;动词具有“使宾语干#20160;么(怎么样)”的意思。使动#29992;法主要有四种:名词的使动用#27861;;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30340;使动用法;数词的#20351;动用法。
   (一)名#35789;的使动用法:
  表示使#23486;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29289;,或使宾语产生这个#21517;词用作动词后所表示#30340;动作。例如:
  ①域民不以封疆#20043;界。(使……定居)
  ②桓公解管仲#20043;束缚而相之。(让…#8230;做丞相)
  ③纵江东#29238;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使……做王)
  (二)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发#29983;在不能带宾语的动#35789;上。例如:
  #28937;用亡郑以陪邻?(使…#8230;灭亡)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23561;。(使……发怒)
  “#20129;”“忿恚”都不能带宾语,但因#20998;别跟了“郑”“尉”,#25104;为使动用法。
  某些可带宾语的动词也有使动用#27861;。例如:
  谨食之,时而献#28937;。(“食”,吃,这里#26159;捕蛇者“使蛇吃”即让蛇吃#19996;西,可译为喂养。“食”用作使动#24847;义后读si。)
  (三)形容词的使动#29992;法:
  形#23481;词的使动用法同动词的使#21160;用法略有区别,它的特点#26159;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20855;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24577;。例如:
  ①#20170;媪尊长安君之位。(#20351;……尊贵)
  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20351;……势力削弱)
  ③春风又绿#27743;南岸。(使……变绿)
  #9315;空乏其身。(使……受贫#22256;之苦)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22235;)数词的使动用法
  数词活用为动词后也#26377;使动用法。例如:
  籍令秦始皇长#19990;,……虽四三皇,#20845;五帝,曾不足比隆也#12290;(假若秦始皇长寿的话,……那么#21363;使是使秦始皇与三皇并列变成四#30343;,与五帝并列变成六帝,也#19981;能比拟秦始皇的隆盛)
  #25968;词的使动用法,在#20110;使事物发生数量的(如例句的“#22235;”可解释为“使…#8230;变成四个”,“六”可解释为“#20351;……变成六个”)或以数#37327;为比喻的变化。
  我们可以#24635;结出这样一条规律#65306;凡能译为“使……怎么样”的词#35821;,就是这个词语具有了使#21160;的功能,视为使动#29992;法。
  二、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也是一种#29305;殊的动宾关系,是#25351;谓语动词具有“认为(#25110;以为)宾语怎么样#8221;或者“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12290;意动用法有两种:形容词的意动#29992;法;名词的意动用法。
  (#19968;)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由形容词活用而来#30340;动词,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所表示#30340;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30340;性质或状态。例如#65306;
  ①滕#20844;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26025;。(认为其言奇,认为其貌壮#65292;可译为:认为其言出众不凡,其貌#22766;美)
  #9313;孔子登山而小鲁,登#27888;山而小天下。(认为…#8230;小,可译为:孔子#30331;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27888;山就觉得天下小了)
  (二)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35789;用作意动,是把它后#38754;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29289;看作这个名词所代#34920;的人或事物。例如:
  ①今我在#20063;,而人皆藉(欺侮#65289;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65288;把……当作鱼肉[任#24847;宰割])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65292;侣鱼虾而友麋鹿。(把…#8230;当成伴侣,把……当作朋友)
  ③#23391;尝君客我。(把…#8230;当作客人)
  使动用法#21644;意动用法在结构形式上没有区别#65292;只是所表示的意义不同#12290;使动用法是“使宾#35821;怎么样”,意动用法是主#35266;上“认为宾语怎么样#8221;。我们可以根据上下#25991;意来体会二者的区别。
  三、为动用法#12290;
  #20026;动用法是一种少见的动宾关#31995;,指谓语动词“为了#23486;语怎么样”的意思。例#22914;:
  既泣之#19977;日,乃誓疗之 #12290;(为……哭泣)
  等死,#27515;国可乎?(为……而死)
  使动、意动、为动这#19977;种活用方式在判断、理解#12289;翻译时是有一定的规律可#24490;的:凡谓语有使宾语如#20309;,以“使……为”的形式#23545;译的,属于使动用法;谓#35821;有认为宾语如何,以“以……#20026;”形式对译的叫作意动用法;#35859;语有为了宾语怎么样,以“为#8230;…”形式对译的叫作#20026;动用法。如“闻寡人之耳者”要#35793;为“让我的耳朵听#21040;的”,这是使动用法;“#22266;以怪之矣”要译为“#26412;来就认为这件事是很#22855;怪的”,这是意动用法;“死国#21487;乎”要译为“为国而死可#20197;吗,这是为动用法。
  总之,同#23398;们一定要注意积累,注#24847;比较,可以试着翻译成以#19978;三种格式,再根据语境看哪#19968;种翻译最合理,进而明确属于#21738;一种活用。 免#36153;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