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代文主观性阅读解题指要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9877 日期:2023-12-10 来源:论文网
“现代文主#35266;性阅读”是指出现在#39640;考语文第Ⅱ卷中的现代文#38405;读。与第Ⅰ卷中更替考查的社会科#23398;类、自然科学类文章不同的是#65292;第Ⅱ卷中对现代文的考查在#20307;裁上已基本定格为散文。#20174;历年的高考评卷结#26524;看,该题一向得分较低。考生怎么#38405;读如何作答才能提高该题的得#20998;?我觉得在阅读作答时须注意#20004;个问题。一是如何解读作者的#34920;达?二是如何解读命题者的表达#65311;解读作者表达的基本方法是“披文#20837;理”、“得意忘形#8221;,解读命题者表达的基#26412;方法是“切中肯綮”、“#19968;语中的”。
  我们知道,对于作#32773;而言,某种体裁在#26576;种意义上就是作者的生命。对于#35835;者而言,小说也好,#25955;文也好,体裁只不#36807;是作者表达内在主旨的外在依托#12290;我们阅读文章的目的就#26159;透过作者表达的表层形式(#20307;裁形式、表达技巧)深#20837;到文章的内在主旨上#21435;。实现这一目的的#36807;程就是对作者的表达进行解读#30340;过程。例如,散文的特点是#8220;形散而神不散”。“形”#30340;“散”,是为作者#34920;达的需要,对于读者#65292;就成为理解作者本来意图的屏障#65307;读者只有透过作者“散#8221;的表达,体悟散文#8220;不散”的“神”,才#33267;关重要;只有体悟#20986;散文的“神”来,然后#22238;味“散”的妙处,回#21619;作者“聚神”的艺术手#27861;,对散文的评价欣赏才会#33853;到实处。“披文入理”就是#25320;开文章表达上的体裁形式与方法#25216;巧,拨开文章字面上的表层意#24605;,深入到作者试图表达的感悟、认#35782;、情感、思想中去,从#32780;解读出深埋在形式之#19979;的内在主旨。在考场上,不管散#25991;的语言多优美、多含蓄,写法多自#30001;、多灵活,作为考生,其目的相#24403;明了,那就是“入理”“得意”,#19981;受任何外在依托的干扰。“#24471;意”之后,才欣赏语言、结构、表#36798;技巧。这样“神”“形”结合,#22312;领悟中提升作者为文的艺术#24615;。
  如果说#65292;考生对作者表达进行解读是读者#19982;作者进行交流的话,那么,考生对#39064;目表达的解读则是考生与命#39064;者进行的交流。这#19968;交流主要是由考试本来的特殊#24615;决定的。命题人设#39064;的目的在于考查考生的能力水平#12290;根据《考试大纲》,试#39064;负载的考点是什么?怎样回答才能#20999;中命题者的考查意图?#29992;这种方式解读题目,说到底就是#35201;考生在审出命题人命题意图的#21516;时,思考如何依靠文中#20449;息把命题者期望的#29702;解表达出来。“切中肯綮”就是让#32771;生切中题目要求,在文中#25214;到命题者业已命中的得分点。#8220;一语中的”就是让考#29983;用切合题意的表达与命题#32773;的设题意图相吻合,做到作答#31616;洁明白。具体可以归结为#20004;点。
  一、 明确得#20998;点
  先对照2002年高考语文#20840;国卷19--21题的#38382;题与解答:
  19、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30693;音,为什么会“万分地兴奋和感#28608;”?
  答:因为俞伯牙的#29748;声变换无穷、神秘莫测,钟子期却#33021;够感应他的琴声,领略他的#24773;思。
  20、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22269;传统文化的一部分。#26681;据题意,分两点对#27492;概括说明。
  答:#65288;1)神往和渴求知音,已经成为华#22799;子孙的一种纯洁而神圣#30340;情操。(2)中国#20856;籍中多有记载、传诵。
  21、俞#20271;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在鼓琴的故事#24050;成为千古佳话,但作者为什么还#35201;“唐突地劝慰他”。根据文#24847;,简要回答。
  答:(1)#30693;音越多越好,俞伯#29273;不能因为失去钟子#26399;而不去追求更多的新知#38899;。(2)千辛万苦学得的#25216;艺不能轻易放弃,艺术的追求#24517;须不懈的坚持下去。
  如#26524;对照原文仔细阅读#20998;析,就会发现,参考答案中的加#28857;部分,就是我们试图在文#20013;明确的得分点。一般来#35828;,现代文主观性阅读题的得分点就#22312;文中。这也是命题者有意而#20026;的。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20108;、 切#21512;题意
  怎样才能在#26126;确得分点的基础上用自己整合后的#35821;言把自己对问题的解读表达清#26970;?这就关系到考生自己的表达与题#24847;相切合的问题。说到底,#35299;读题意就是解读自己的表达。在#23545;作者表达的解读与对命题#24847;图的解读中,命题者的意#22270;同答题者的理解合而为一#65292;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切合题意。为#27492;,考生还须从四个方面注意表达自#24049;对题目的理解。
  (1) 分析题目与需#31572;内容之间以及需答内容内部存在的#36923;辑关系
  如19题#65292;由审题可知,俞伯牙#20043;所以“万分地兴奋和感激”,在#25991;本中可以找到原因#65292;那么做答时,应明#30830;用表因句表达。表达形式如前面19题的参考答案。
  再如20题,“#30693;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32479;文化的一部分”显然是原文#20027;要潜在的信息之一。根据要#27714;,所答内容与这一信息#20043;间应该是说明与被什么的关系。如20题参考答案中的(1)(2)#20004;点与“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20256;统文化的一部分”就是说明与被什#20040;的关系。所答内容#20869;部,应表达为并列关系,如参考#31572;案的(1)(2)两点完全可#20197;调换。
  21题#20134;然。作者“唐突地#21149;慰”暗含作者看法上的#21407;因。所答内容与题目构成因#26524;关系。表因之中,(1)  (2)两句又构成层进关#31995;,因为原文有“更何况”#30340;字样。      
  (2)有层#27425;地做答,会让人一目了然。例如20题可答为并列关系的#20004;层,21题可答为递进关系的两层#12290;
  (3)表达语#21477;须简明,“简”即简#27905;不罗嗦,“明”即#26126;白无语病。
  (4)正确使用#36741;助性表达的工具——标点符号。
  综上所述,解答#29616;代文主观性阅读题首先要对#20316;者的表达进行解读#65292;其次要对命题者的表#36798;进行解读。解读前者的#30446;的在于理解,解读后者的目的在于#20316;答。后者以前者为基#30784;。二者的合而为一才是得高分的关#38190;。 免费#35770;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