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类文章要想写#24471;感人,关键有两点:(1)感悟#31215;累生活中让人感动的#20107;;(2)写好“感动点”。
一、感悟#31215;累生活中让人感动的事
我们#37117;是凡人,一生中很少遇到有关生死#25225;择、灵魂拷问的大事。面对#8220;三点一线”的生活,不少#21516;学总是苦苦的询问:我们的生#27963;这样平常,有什么感人的事迹可写#21602;?其实,平凡的生活中并非缺少#32654;,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凡人#36523;上也有感人的行为,关键是#20320;能否用心灵去仔细感#21463;。
当代中学#29983;受时代大潮的影响以#21450;是独生子女的特殊现状,#20182;们敏感的心灵更多的以自我#20026;中心,浅显地感受#29983;活。不少同学知道#33258;己的生日,却不知道父母#30340;生日;凡事为自己考虑的多,#20026;别人考虑的少。正是把心#28789;囿于“自我”的小圈子,因#32780;忽略了生活中许多感人的事。朱#33258;清《背影》中的父#20146;在车站临别给儿子买橘子,这是#19968;件看来很平常的小事,可是却让作#32773;、读者感动得泪水涟涟,为什么#21602;?抛开个人的小圈子,#20174;父亲的角度试想一下,他生活中有#37027;么多不如意的事情,可是却把它抛#22312;一边,为远行的儿子#36865;行,并且想得那么周到——为“我#8221;买橘子。他那么大岁数,#36523;体又胖,长袍马褂的,月台又#39640;,爬上爬下多不容易,可是为了孩#23376;,他那样费力地做了,这#23601;是作为父亲的无私的爱#21834;。想到这一切,你#30340;内心能不感动吗?
如果你从别人的角度体味一#19979;,你就会发现生活中#21407;来隐藏着那么多感#20154;的东西,那么多可写入#20316;文的东西。不知你是否注#24847;到父母每天那忙碌的身#24433;,是否注意到他们那#30130;惫憔悴的眼神。寒夜苦读,那#19968;声提醒你早点休息的话语是否让你#24515;动?那一杯热茶是否给#20320;孤军奋战的心灵增添了暖意?#12298;项脊轩志》中母亲深#22812;以指扣门的询问:“#20799;寒乎?欲食乎?”不也让作者、读#32773;感动不已吗?
生活#26159;平淡的,但是如果你用心去体味#65292;就会发现平淡的生活中蕴藏着无#25968;朴素的真理,无数感人的事迹。只#35201;我们注意培养自己敏#24863;的心灵,观察生活,感#24735;生活,并且养成随#26102;把自己的所感所想#35760;录下来形成文字的习惯,你就#33021;更深切地体验人生的滋味。有了#36825;样的训练,我发现我#30340;学生不再对父母周末送衣送#39277;熟视无睹,不再在#23478;信中仅仅要钱,他们学会了#20307;谅别人,关心别人。要想感动别#20154;,你首先必须感动自己#12290;有了这样浓浓的深情,#24590;么会没有素材可写#65292;怎么会写得不感人#21602;?我们班不少同学下笔写文时,常#24120;禁不住哭了,这正是由于#24179;时注意感情积累,此时往事一下#23376;涌上心头的结果。
二、#20889;好“感动点”
有了让#20154;感动的素材,这只是写好记#21465;类文章的第一步,写#22909;这类文章的另一步就是写#22909;文章的“感动点”#12290;所谓“感动点”,#23601;是在事情叙述到感人处时,必须灵#27963;运用多种描写手法,细细写人物的#19968;举一动、一言一行#65292;写出一个精彩的片段来#12290;《背影》中写父亲上下月台,#20889;得多么细腻!一下,一上#65292;再一下,一上,不厌其#28902;地写。特别是爬“那边月台#8221;,“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19978;缩,他肥胖的身子向#24038;倾斜,显出努力的样子”写得#22810;么细!这些精彩的片段就是文章#30340;“感动点”。 免#36153;论文下载中心
我们容#26131;犯的毛病,就是在#36825;种地方写得不细,感人的事情写#24471;不感人。要改掉这#31181;毛病,就要意识到“#24863;动点”是全文的重点所在,#26159;文章成败的关键。
在写作训练时,我常常运#29992;“逼问”的方式“逼”着学#29983;把“感动点”写得详细一些。#27604;如一位同学写了这样一件#20107;,棉花丰收后,父亲坚决不把棉#33457;卖给棉贩子,通过这件事表现新时#20195;农民丰收不忘国家的高#23578;情怀。素材选的很好,可是文#31456;写得不感人。在面批时#65292;我这样“逼问”他:“#20016;收后,父亲是怎样高兴的?”学生#24819;了想说:“望着十#20960;大包待售的棉花,他高兴得合不拢#22068;。叼着那杆旱烟管,一会#20799;从这包里面抓出一把看看#65292;一会儿从那包里面抓出一把闻闻#65292;高兴得不知干什么才好。”“那#20040;棉贩子又是怎样和你爸商量买棉#33457;的?”我进一步追问。“那棉#36137;子眨着精明的眼睛,凑到爸爸#36523;边,先递给爸爸一#26869;过滤嘴香烟,然后#35752;好地说:‘大叔,今年#24744;老可又发了。’‘哪里,哪里#12290;’爸爸笑眯眯地听着,很香的#25277;着烟。棉贩子又凑近#20102;一步,很神秘地压低声音#65292;‘大叔,把棉花卖给#25105;吧,我每斤比收购价多#20986;三分钱,不,五分!保证不让#24744;老吃亏。’”“爸爸又#26159;怎么回绝他的呢?”#25105;又一次追问。至此学生的思路已经#25171;开,他很快地往下说着#65306;“听了棉贩子的话,爸爸突#28982;变得严肃起来。他喷#20986;一口浓浓的烟,盯者棉#36137;子坚决地说:‘不行!做人应该#26377;点良心。现在政策好了#65292;咱们富了,富了怎#20040;能忘了国家?这棉花我一#26020;也不能卖给你!’#35828;完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堂屋。”“#36924;问”到此,学生已经明白了把“#24863;动点”扩展开,写得丰#28385;一些的诀窍。那篇文章经过修改后#22312;校报上发表,在学生中#20105;相传阅。
著名的心理#23398;家和哲学家威廉·詹姆士曾#35828;过:“播下一个行动,你#23558;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20064;惯,你将收获一种性#26684;;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31181;命运。”培学生养#20855;有敏感的心灵,多从他人角#24230;感受生活、积累素材的习惯#65307;在写作时养成步步“逼#38382;”写好“感动点”#30340;习惯,你将终生受用无穷。 #20813;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