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江泽民主席在接#35265;全国中小学德育工#20316;会议代表时又指出:“#35201;把教师思想道德建设摆在突#20986;地位,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23450;、思想过硬、知识渊博、#21697;格高尚、精于教书、勤于#32946;人的教师队伍”。教师职#19994;道德是全社会职业道德的排头兵,#23545;其他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26377;着较大影响,具有#34920;率作用和示范作用。师#24503;永远是不断发展的、不断创#26032;的。在社会主义建设新#30340;历史时期,师德体现#20102;教师个人、教师群体与社会主#20041;事业利益的一致性,具有#19982;时俱进的时代特征。
一#12289;理念应与时俱进
当今#31038;会是信息时代,是知识剧增#30340;时代,科技兴国,关键在教#32946;。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提高国#27665;的素质是教育的根本,会做人#12289;会学习、会生活、会劳动#12289;会创造,是素质教育的基本#30446;标。所以教师的思想#36947;德理念也必须与时俱进#65306;
1、#25964;业思想要与时俱进#12290;敬业思想除包括原有的意思之#22806;,还应赋之于新的内涵。#20855;体讲,创新教育是一场深刻的教育#38761;命。面对这场革命,教师#24212;树立具有改造社会的精神,实现#29702;想社会的历程的思想。所#20197;新时代的敬业思想#65292;更多的是指教师本人是否具备了#21019;新教育的本领,在教育这个神圣#30340;岗位上是否称职。#35201;达到这种重新定位与勉励的境界,#23601;应该使每一位教师树立起“三感”#31934;神:使命感、危机感、紧迫感。#21482;有教师自身感到所从#20107;的事业不仅崇高而伟大,而且承担#30528;一种特殊的使命时,重新定位的#24605;想才会出现,随即也才#20250;有一定的危机感、紧迫感。何为#21361;机感?危机感就是认为自身随时#37117;会有被时代发展步伐所抛弃的#21361;险。紧迫感是在危机感的基#30784;上发展起来的,它是#19968;种紧跟时代,为创新教育而不懈#21162;力,增添新本领的信心#21644;决心。总之,敬业#24605;想既是一种教师自身对事业#30340;热爱与追求,更是一种对事#19994;的“重新定位与自我勉励”,两#32773;结合,才是创新教育中敬业思#24819;的真正内涵。
2、#29233;生感情要与时俱进。爱#29983;,随着时代的变化应该在内涵#26041;面不断推陈出新。创新教育的一条#38750;常重要的原则是要充#20998;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参与#24615;、民主性。要实现#36825;一目标,对学生的#20851;爱仅是基础,较强的爱生情#24863;,才是培养学生主#21160;参与学习的手段。这正如陶行知先#29983;所认为的那样:“真教育是心心相#21360;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20986;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爱#29983;情感的另一方面就是希望所有#30340;学生都成才,教师的爱又必须升#21326;成一种一视同仁、不偏不依的#29233;,做到对每一位学生负责,用#29616;代教育的手段发掘每一学生的个#20154;潜能。此外,热爱关心学#29983;必须以保护学生的#21512;法权益为基础。这不仅#26159;教师做好“育人”工#20316;的前提,也是必须遵守的教#32946;法规。
3、教师#24517;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29702;念,研究教育规律、研究#38738;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35268;律。教师要博学多#38395;,求真务实、不断学习、#21191;于探索。教师要以#23545;国家、民族和子孙后#20195;高度负责的精神,审视自己#30340;教育行为,自觉主动地执#34892;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教育思想#65292;树立素质教育观念,既#35201;教好书、又要育好人。
4、教师必须树立#24072;生平等的学生观,与学生#30340;关系是平等互助的#21516;志式的关系。教师要#19982;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信任#23398;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一方面#25945;师指导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学#29983;帮助教师教学。“以情育人,#28909;爱学生;以言导行,#35826;人不倦;以才育人#65292;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20219;”既是教师的道德行为#20934;则,又是教育的艺术。
#12288; 二、师表应与时俱#36827;
教师#24072;表形象,就是教师#30340;思想、道德、业务、作风、礼仪#31561;素质综合的外在表现,是广#22823;学生和家长对具体教师的#21360;象和评价,这是一个#32508;合的概念,既有外在的表现,又#26377;内在的内容。新时期,教#24072;要从书斋、教室、学校走出来,结#26463;那种自我封闭、自我满足、自我欣#36175;、自我陶醉的状态。#38500;具有传统的积极的师表#24418;象外,还要展示给学#29983;一种具有科学态度、#21019;新精神、合作的人际关系的师#34920;形象。
1、 科学态度。科学需要创#26032;,反之,要进行创新必须具有科#23398;的态度。创新不是蛮干,更不是对#21407;模式的改头换面。培#20859;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3601;需要教师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21644;授课模式,走理论与实践#30456;结合的路,走“认识—#8212;实践——再认识——再实践”#30340;路。这样,才能不断更新教育思#24819;,更新教育内容和方#27861;,调整教育结构,遵循教#32946;科学性和前瞻性原则,实现#21019;新教育的理想化目标#12290;总之,教育科学的态度可#20197;使人具有教育科研的#33021;力,而教育科研能力#30340;不断提高更能促使教#24072;教育科学态度的不断完善。教育科#23398;态度是教师师德的重要组#25104;部分。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2、创新精神。学#29983;的创新精神得益于教师的培养,只#26377;教师具备一定的创新#31934;神,才能影响学生#65292;学生的灵魂里才能不断#28183;透着教师创新的人格魅#21147;,血液里才能流淌着教师的创#26032;教诲。为此,魏书生同志曾响#20142;地提出“今天的我比昨#22825;的我要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新#30340;能力”。另外,创新教#32946;决定着教师的工作必#39035;具有全面的创新性,包#25324;教育思想的创新、教学目标#30340;创新、教学手段的#21019;新、教学方法的创新、#25945;学评价与管理的创新、人际关#31995;的创新等等。创新#31934;神不仅是一种精神状#24577;,更是一种智力特征、人格特征#12290;
3#12289;合作人际关系。这是教师自我#19982;他人的关系,主要指教#24072;自我与同事之间、教师与学生#23478;长之间的关系。教育是#19968;项复杂的社会活动,#22312;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始#32456;存在着若干社会关系。在实行创#26032;教育的今天,就应该把“#22788;理好各种关系”升华为合作意识。#25945;师之间合作的方式多#31181;多样,我们所追求的#26159;合作的效益,要突出效益,就#24517;须突出三力:向心#21147;、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是#30446;标一致的意思,强调在创新教育#30340;过程中向着共同的#30446;标齐心努力,共创辉煌#65307;凝聚力是指一种合力,表#29616;在教学中它既是一#31181;互补,又是一种整合。通过长期的#20114;补与整合,达到个体自身能#21147;的不断提高;战斗力强调的#26159;个体之间能量释放的#24378;度,也就是说,合作过程不仅#35201;有明确的目标,科学的合作方法#65292;同时还要能够表现出合作的强#24230;。三者合一,就是教#24072;之间合作意识的最佳状态。合作意#35782;的另一方面是教师自#36523;与家长之间的关系#12290;对此我们所追求的目标为平#31561;尊重、协调沟通、互补共育。平等#23562;重指教师与家长处于平等的地#20301;。平等尊重是教师自身与#23478;长合作的基础。协调沟通是指在#25945;育过程中双方应对孩子共同负责#65292;决定了教师与家长合作的#23458;观要求。在两者的协调与#27807;通中,教师自身应该起主导作用。#20114;补共育是讲两者之间应共同承担教#32946;任务。总之,教师自身与家长的#21512;作意识在创新教育中具有很重要#30340;作用。新时期,我们应把教师要处#29702;好各种关系当作师表的基本组#25104;部分。
只有教师师#34920;中包含科学态度、创新精神、#21512;作的人际关系,才能培#20859;学生们科学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及#21512;作的意识。
#12288; 三、素质应与时俱进
应试教育下#30340;教师,基本上属于记忆型、传#25480;型,或知识再现型,也称应试型#12290;他们机械、呆板地把过去#20154;类科学文化知识灌输给#23398;生,妨碍了各种人才的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教师素质,既包#25324;高水平的思想政治#32032;质,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也要求#25945;师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接受培#35757;,充实和更新知识,提高水平和能#21147;,成为教书育人的#19987;家和从事教育教学#30740;究的复合型人才。
1、科学文化素质。21世纪要求教师除了具有精#28145;的专业知识,必备的现代教育#29702;论以外,还必须具有较广博#30340;现代科技知识、人文知识和#32654;学知识。教师在继续进#34892;学历教育的同时,必须与时#20195;同步,打破传统的知识结构,不#26029;调整、更新、丰富、充实,以先#36827;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33258;己的头脑,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12289;教学手段。
#12288; 2、能力素质。#26032;型教师除具有传统的#25945;学能力、教育能力和#25945;育科研能力外,首先还应具有自我#24515;理调控能力。自我心#29702;调控能力是指教师能够正#30830;地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调控#12289;自我创新,摆正自己的位#32622;,善于与他人交往等。其#27425;是创造能力,就是善于#27714;异创新,敢于对已有#30340;界定、理解、诠释提出质疑,#22312;新旧知识更替的交叉点上,把自#24049;的观察力、想象力、#21019;造力结合起来,用新知识、新#35266;念、新方面代替旧知识、旧观念#12289;旧方法。大胆改革已#32463;落后的教育教学模式,并不断地#36816;用自己的技能和机智,为每个#23398;生提供发挥创造力的环境。另外#26159;综合再现能力,就是把现代的科#23398;文化知识,结合中小学#29983;的年龄特点、知识基础、社#20250;经验、接受程度,加以综合、筛#36873;,概括性地再现出来#12290;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教育设施#21644;教学媒介,运用科学的教学#26041;法和教学艺术,让学#29983;在愉快的氛围里,自主地能动地#23398;习,促进身心的健康和谐发#23637;。
3、身心素质。新#26102;代的教师的身体和心理#24212;是和谐发展。健康的体魄是一切#32032;质的载体,有了良好的体质#12289;充沛的精力、坚韧的耐受#21147;,才能承担繁重的教#32946;学者任务。心理素质#21253;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20010;方面。在注意加强自#36523;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修养#30340;同时,教师应注意加#24378;自己的个性修养。教师的#20010;性不仅影响学生知识的学习、#26234;能的发挥,而且影响他们#21697;德的形成和人格的塑造。#33487;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精#31070;丰富、道德高尚的#25945;师,才能尊重、陶冶学生的个性#65292;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65292;他培养的学生也无任何个#24615;特色”。
师德建设,是#19968;个古老而永恒的教育课题#12290;师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36824;必然受到各种社会因素#30340;制约。时代不同,师#24503;的标准也不同。由此看来,#24072;德有其独特历史的发展性。#22312;我国市场经济不断走向深#20837;的今天,改革开放的浪潮#19981;断冲击着教育领域,使我国的教#32946;改革在近几年来以其#36805;猛的速度。只有与时#20465;进的搞好师德建设,#25165;能推进创新教育的深入#21457;展。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师德也应与时俱进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