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提出文字的使用要#35268;范,为什么呢?
首先,这是政治的需要#12290;一个国家的文字是否规范,不是#19968;个小问题,而是一个政#27835;问题。学历史的人知道,秦始皇统#19968;中国以后,首先做#30340;一件重要的工作是统一#25991;字。他为了什么?为了巩固政#26435;。中国历代政府也都重视#25991;字的规范,历史上的科举#32771;试都要求写规范字。为了什么?#20063;都是为了自己政权的#38598;中统一,以防分裂#12290;新中国成立以后,公布了简化字#12290;简化字是我国的法#23450;文字。大家知道,#32852;合国在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30340;合法席位以后,所有文件的中文#25991;本,使用的都是简#21270;字。这不能搞错,搞错了#23601;是政治问题。这涉及到是承#35748;台湾,还是承认我们。前几#24180;,海峡两岸进行汪辜会谈,在很多#38382;题上达成了共识。但在会谈纪要#20351;用什么字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12290;他们要求用繁体字,我们坚持#35201;用简化字,谁也不肯让#27493;。最后是一式四份,双方各执两#20221;。一是繁体字的,一是简#21270;字的。为什么要如此坚#25345;?这关系到双方的政治地位#21644;尊严。
其#27425;,文字的规范是社#20250;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知#36947;,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而文字是#20449;息的载体。如果文字不规#33539;,会造成很多麻烦。前几#24180;,新疆生产了一种#20135;品,准备出口。哪知在#21253;装袋上把“乌鲁木齐”的“#20044;”多印了一点,成了#8220;鸟鲁木齐”。结果包
装袋全部报废,经济损#22833;18万元。这个例子#36317;离我们比较远,再举一个近的,#23601;是我们本省的。我省某县物资公#21496;跟盐城市一家木材公司签订一#20221;购销合同,总金额达260多万元。合同中有关#36829;约责任的条款这样表述:#8220;一方不按合同规定的#26465;款履行,应承担违约责任即偿
付银#34892;贷款利息。”其中#30340;“即”实际应写作“#21450;”。后来,木材公司违约,#29289;资公司只追回100万元#38134;行贷款利息,5万元的违#32422;金分文未得。另外,电子计算机里#30340;用字如果不规范,也很难使用,会#36896;成很多麻烦的。
第三,文#23383;的规范,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38656;要。文字使用是否规范,从某种#24847;义上讲,反映了这个地区或个#20154;的文明程度和文化素养。#22914;果我们写字不规范,甚#33267;写错别字、读白字,#36825;不仅影响个人的形#35937;,如果代表国家和政府,则有损#22269;家和政府的形象。有一位同志在#22269;际会议上发言,把“绚丽多彩”#30340;“绚XUAN”读成“XUN”。台下坐了不少外#22269;的汉学家,引起哗然,#24433;响很不好。再如教育#37096;门有一位领导同志,我#20204;听过他的讲话录音。他说到#27969;生问题时,把“辍学”说#25104;“缀学”。“辍”字#65292;在社会上可能是冷#20731;字,但在教
育部门,尤#20854;是在教育行政领导部门#65292;这个字可是要经常用到的#12290;再举一个例子:全国足球比赛#65292;有几场是在南京五台山体育#22330;举的。当时的江苏迈特队经#24120;输球,胜败乃兵家之常事#65292;我们不去说了。但在赛场四周的#24191;告牌上,“迈特”的“迈”全是#38169;字!走之底的左下角是#19981;交叉的,它全交叉了。#32780;这个错字出现的频率还很高#12290;这当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我#20204;南京人、江苏人的形象。
那么,社会上#29992;字混乱的原因在那里呢?原因#24403;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21407;因是,现在使用汉字的中#38738;年人,在他们小学阶段#36807;识字关的时候,正是文革#26399;间。那时侯,整个国民经济#21040;了崩溃的边缘,教育界是重灾#21306;,那时的识字教学#25928;果是可想而知的。这是很#22810;
原因中#30340;一个重要原因,是特殊时期造#25104;的。我们的老师,任务是培养跨#19990;纪的人才,如果到了2010年,那时的专家、科#23398;家、工程师,还有我们的各#32423;领导干部,如果他们#22312;公开场合写错字、读错字,给国#23478;造成经济损失或不好的政治影#21709;,深究起来,我作为一个专门做这#39033;工作的人来说,当然脱不了干系,#22312;座的各位,恐怕多少也得承担点#20799;责任吧。有老师可能要问,我们小#23398;识字教学究竟应该以#20160;么为规范,什么是我们#30340;标准?老师们常说,看教材,教#26448;怎么说,我们就怎么教吧!#36825;话当然不错。但是,老师们注意到#27809;有,我们现在使用的苏教版教#26448;,有些字形笔顺和人教社#30340;部编教材不一致。究竟谁对?依#25454;是什么?我们说,不论是人教社#25945;材,还是省编教材,都得#20381;照国家正式公布的有#20851;规定,不能各行其#26159;。那么,国家规定的汉字规范#26377;哪些呢?下面,我想分别从形#12289;音两个方面给老师们介绍一#19979;。先介绍一下《简化字总#34920;》。我们现在使用的简化#23383;,是国家的法定文字。社会上有一#31181;误解,以为汉字自古以来都#26159;繁体字,建国以后才改成简化字。#26159;否真是这样?不是#12290;汉字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一#30452;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变。当然不是#20170;天变,明天变,而#26159;指在历史的长河中的总趋势。#20174;甲骨文,到金文、大篆、小篆、#38582;书、楷书等等,一#30452;在演变。为了适应人#20204;的使用需要,这个演变的总趋#21183;是由繁到简。但也有个别字例外,#26159;由简到繁。如“裤子”#30340;“裤”,过去右边是夸,和“纨绔#8221;的“绔”通用。后来为便#20110;区别,“裤子”的“裤#8221;右边改成了“库”。笔画虽增加了#65292;但便于使用。再如“狮#8221;字,古汉语中和“师”通用,#19981;好区别。后来在“师#8221;字的左边加了反犬旁#65292;虽然多了三笔,但使用起来方便多#20102;。 免费论文下#36733;中心
这是#20010;别现象,总的来说,汉字演变#30340;趋势还是由繁到简的。新#20013;国成立后,做了一件事,就是#25226;长期流传在民间的#20439;体字、简体字收集起来,#35831;专家进行研究整理,成#29087;以后,以法律的形式予以公#24067;,使人民群众使用#27721;字有个依据,有个规范。国家#25226;简化了的汉字从五十年代起,#20998;批进行了公布。到1964年,把#23427;合成一个表,称为《简#21270;字总表》。这个表分三部#20998;:第一表、第二表、第三表。第#19968;表中的字是不能做偏旁的简化字。#31532;二表中的字是可以#20570;偏旁的简化字,包括十几个简化#20559;旁。第三表中的字是#25454;第二表类推出来的#31616;化字。三个表合在一起有#20004;千多字。简化字中有#20960;个字特别容易写错,#35831;老师们注意。一个是金字旁的#23383;。“金”字在单写时,第#20108;笔是捺。繁体字用它做偏#26049;时,第二笔改成点。但是,简#21270;字的金字旁第二笔是#30701;横,不是点,这在《简#21270;字总表》的注释里作了说明#12290;简化的言字旁是两笔,点、横折#25552;,横折和提之间不能#26029;开,断开就成了三#31508;,错了。《简化字总表》于1986年又重新公#24067;了一次。这次公布时,将其中的#20960;个字作了调整,有两个字是我们小#23398;语文教材上要经常出#29616;的。一个是“像”#65292;1964年公布时,省去了#21333;人旁,使用时容易混淆。#29616;在作了调整,中小学教材已作了改#27491;,但有些报刊还在混用。还#26377;一个“liào”字,1964年简化成“了”。#8220;了”这个字,负担很重,既读#8220;LE”,又读“LIAO”,使用#26102;容易混淆,现在又恢复过来,还用#30446;字旁的“liào”。顺便说到#31532;二批简化字。教材#20013;没有,而社会上常出现。#23398;生识字除课堂外,还有#31038;会上的用字对孩子的影#21709;。文革后期,文改会搞了第二批#31616;化字,1977年试用,半年后#20572;止试用。为什么?因为问#39064;很多,各方面意见很#22823;。搞这批简化字时,还#26377;很多专家没有解放#20986;来,更主要的是当时人们#22836;脑中还有很多极左的东#35199;。这里举一个例子。有人提#20986;把“堂”字中间的“口#8221;简化掉。有人不同意。你#25552;不同意见当然是可以的,#21487;以进行探讨。但他#21364;说:“你把‘毛主席纪#24565;堂’的‘堂’中间的心挖掉,请问#65292;居心何在?”这个#24125;子一扣,谁吃得消!第#20108;批简化字虽然停止使用#20102;,但它在社会上还有影响,学生的#20316;文、造句有时还会不知不#35273;地用进去。老师发现#20102;要及时纠正,因为#36825;是不规范的。当然,#31532;一批简化字中,是#19981;是所有的字都完美无#32570;,第二批简化字中是不是#25152;有的字都一无是处?我#20010;人认为,也不尽如此。第一批#20013;的有些字,从美观的角度#26469;看,就不是太理想的。如“广州#8221;的“广”、“工厂”的“厂#8221;、“飞机”的“飞”,#32321;体字都是有内瓤的,现#22312;简掉了,就有不平稳的感觉。#31532;二批中的“餐”字,我个人#24863;觉,简化得还是不错的#12290;但是,个人观点归个人观点,国家#30340;规定人人都得遵守。必须明#30830;,第一批简化字是#35268;范字,要坚持使用;第二#25209;简化字是不规范字,不能#20351;用。再一个字形规范标准是《第#19968;批异体字整理表》。什#20040;叫异体字?鲁迅小说《孔乙#24049;》中提到,“茴香#35910;”的“茴”字有四种写法。#20687;这样音同、义同而形不#21516;的字在我们的汉字里还有不少。为#20102;减轻大家不必要的学#20064;负担,新中国成立后,组织了一#25209;专家,把这些字收集起#26469;进行研究,选定一个流行面较广#12289;笔画数较少、左右结构、没有#26354;笔的字为规范字,这个字就叫正体#23383;或选用字。其余的就是异体字#65292;予以淘汰。现在社会上还不时#30475;到异体字,学生问起来,可以向#23398;生解释清楚。还有一个标准是《现#20195;汉语通用字表》。很#22810;年来,印刷用字的字形很#19981;统一。新中国成立以后,#28120;汰了一批旧字形。#12298;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上的#23383;形就是标准字形。不仅#23383;形以此为标准,笔顺#20063;要以此为标准。我们教材#19978;用的字形、笔顺都必须以此为#26631;准。比如“万”、“方”这两#20010;字,笔顺是什么?上面的点、横是#27809;有争议的。问题是#19979;面的撇和横折钩,究竟谁先#35841;后?有人说都可以#12290;我认为这是不对的。规范只能有#19968;个,如果说两个都可以,就#26080;所谓规范了。这个字表规定,应是#20808;写横折钩,后写撇。我们苏教#29256;教材就是依据的这#20010;表。为什么这样规定#65311;表中不可能一一说明#12290;我个人理解,“力”、“刀”#12289;“乃”等字,都是后写撇,#20197;此类推,“万”、“方”也应该后#20889;撇。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21491;边的钩都是向左钩#30340;,这样钩上去以后,顺势一撇,#26082;便于书写,又使字形美观#12290;如果是向右甩出去,那就另当别#35770;了。比如“九”字,那#23601;应先写撇。这样的例子还有#19968;些,这里就不多说了。国家在#23383;形方面,除了几个表以外,还有一#20123;规定。有些计量的用字,现在#37117;不用了。像这样的字,大约有20#20010;。还有些地名用字,国家也作了#35268;定,把有些冷僻字作了#26356;改。更改的地名都在#22806;省,没有一个是我省的。#20294;并不是说和我们就#27809;有关系,可以反过来理解,也就是#35828;,江苏的任何一个地名,都不能随#20415;乱写。连云港市有一个赣榆县#65292;常有人写成“干于”;“无锡#8221;常有人写成“无夕”。笔画是减#23569;了,但地名却写错#20102;。
下面#20877;讲一下读音的规范#12290;
课本中#29983;字的注音依据是什#20040;?是普通话的标准读#38899;。我国方言复杂,千差万别。教师#25945;学时,不能用方言#65292;必须是普通话的标准音。我#20204;这次培训班是在镇江举办#30340;。这个“镇”字是翘舌音,不#26159;平舌音;是前鼻音,不是后鼻音#12290;这都要搞清楚,不能随便#25945;。前一段时间,报纸#19978;宣传了一位英雄人物。但这#20301;英雄人物的名字各报#24320;始登的时候都不一样,有#30340;是“臣才昌”,有的是“程#25165;昌”。“臣”和“程”#26159;两个不同的读音,一个是前鼻音,#19968;个是后鼻音,千万#19981;要搞错。有些多音多义字的#35835;音,也容易读错。为什么容易读错#65311;多音字,在这个地方读这个音#65292;是正确的,换一个地方再这#20040;读,就是错的。当然,常#29992;的不会错。如“长江”的“长”#21644;“校长”的“长”,“重#35201;”的“重”和“重#24198;”的“重”,一般是#19981;会读错的。有的字长期以来读错#20102;还不知道。如“悄”字,“静悄#24708;”的“悄”读阴平,#32780;“悄然兴起”的“悄”读上声。像#36825;样的字老师们都要注意。
还有一个异读词的问题。朱家#29649;老师让我在《实验通讯#12299;上讲一下这个问题,#36825;一期《实验通讯》#22823;家都拿到了,关于四川的那场官#21496;我就不重复了。所#35859;异读词,就是一个#23383;,同样的字形,同样的意义,读#38899;却有好几个。新中国成立#20197;后,对这些读音进#34892;了规范,有关工具书也照此#21360;刷。问题是1985年12月,#22269;家对有些字的读音进行了#20462;订。由于宣传不够,很多人不知#36947;。如“自作自受”#30340;“作”过去读阴平,现#22312;除“作坊”外统读去声。“呆#26495;”的“呆”,过去读AI,现在统#35835;DAI。“荨麻疹”的“荨”,过#21435;读QIAN,现在读XUN。“成绩”的“绩”和“事迹#8221;的“迹”,过去都读阴平,现在#32479;读去声,等等。这样的字,#24120;用的大概还有几十个。以上讲的#36825;些,有些是介绍国家的有关规定,#22823;家都应该自觉遵守;有些是我个#20154;观点,仅供各位参考,#35828;错的欢迎大家批评。 免费论文下载#20013;心
谈谈汉字的音形规范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