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与阅读教学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9700 日期:2023-12-08 来源:论文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21457;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引#20837;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25991;阅读教学,可以创设一个优良的情#26223;,开阔学生的视野,使#25277;象的难以理解的知#35782;具体化,实物化,变成直观、#29983;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并#37197;上文字与声音,图、文#12289;声、画并茂,全方#20301;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20351;学生的认知渠道多#20803;化;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35266;、感染力强,对于小#23398;语文教学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推#21160;作用。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36341;就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阅读教#23398;的做法试作阐述。
一#12289;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兴#36259;是最好的老师。而情景#21448;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和源泉#12290;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65292;能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20840;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小学生的#22909;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29983;学习的动机。情景导#20837;的方法很多,如情景引#20837;,悬念引入,设问引入,图画#24341;入,音乐引入,表演引入等#12290;有一位老师在上《琥珀》这#19968;课时,他采用了悬念#24341;入的方法。屏幕出现一块透#26126;的琥珀,然后问:“你#35748;识这块透明的东西吗#65311;它里面的两个小东#35199;又是什么呢?怎么会好好的躺#22312;里面呢?同学们想知道它是怎么#26469;的吗?”学生异口同声地#22238;答:“想。”。这样的情景和提问#24341;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22855;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想马上#30693;道到底是怎么回事的#23398;习动机,为学好课#25991;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2290;
又如,我在教《月光曲#12299;这一课时,采用了音乐引入#30340;方法。先用录音机播放贝多#33452;的《月光曲》。随着#38899;乐旋律的跳动,屏#24149;上出现了茫茫的大海,月亮正从#27700;天相接的地方升起#26469;。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洒满了#38134;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19968;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38754;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12290;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19968;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放#23436;音乐,我赶紧问学生:“这首曲#23376;好听吗?”学生异口同声地#22238;答:“好!”“是谁创作的呢?”#8220;贝多芬。”曲子的旋律与刚才画面#19978;的内容有什么联系呢?作#32773;贝多芬先生又是怎样把它创作#20986;来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这样#30340;情景和设问引入,#20840;方位、多角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兴#36259;,使他们产生学习动#26426;,明确学习目的,并进而#25226;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20869;容上来。
二、#21270;难为易,突破难点。
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31526;号、语言、文字、声#38899;、图像等方面具有高#36229;的能力,运用这一#29305;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65292;变动态为静态,化枯燥为#29983;动,从而化难为易#12290;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过#31243;中的障碍就是我们教学的难#28857;,运用多媒体技术#36825;一方面的功能,就能帮助学#29983;解除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35328;理解表达方面的困难,从而#38477;低难度,使教学中的难点得#20197;顺利突破。《梅花魂》是一篇借#29289;抒情的文章。文章讲在#24322;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21916;爱,反映他对祖国深深的#30519;恋,表露一位华侨#32769;人的中国心。本课是阅读课文,#24590;样指导学生自学理解体会梅花#30340;品格;在爱梅花、送梅花图#20013;寄托着外祖父爱祖国的思想感#24773;,既是教学重点,又是学#29983;学习的难点。为了在课堂#25945;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65292;我设计了三段录像#21644;一张图文片的课件,在教学中分以#19979;几步实施。
1、利#29992;“梅花傲放”的录像突出#25945;学重点:了解梅花的清高品格#12290;教学中当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体#20250;了梅花的清高的品#26684;后,教师适时地放#31532;一段录像:画面上,一朵朵梅花#22312;严寒中相竞开放,愈是寒冷#65292;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31168;气。学生在学习感悟、想#35937;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看到这#26679;富有震撼力的画面,直观地验证梅#33457;的清高品格,所配#20248;美的音乐使学生进入了一种#28608;昂向上的情景之中。接着教师再出#31034;图文片(图文片中#30340;背景部分是一幅梅花怒放#30340;情景,文字部分是描写品格#30340;句子。),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65292;学生就自然而然入情入境了#12290;
2、利用“送梅花图”#30340;录像突破难点:在送梅花图中#23492;托着外祖父爱祖国的#24605;想感情。当学生深入了#35299;梅花的品格特点后#65292;教师再播放第二段录#20687;,让学生亲眼目睹外祖#29238;郑重地送给“我”墨梅#22270;的动人情景,亲耳听到外祖父对#23567;外孙女说的话,并配上适当的#38899;乐,图、声、乐并#33538;,学生心中洋溢着#23545;外祖父由衷的敬佩。接着教师再指#23548;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外祖父#35828;的话,深入体会外祖#29238;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0813;费论文下载中心
3、利用#8220;我的中国心”录像巩固教#23398;难点,激发学生爱国之情#65292;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在#23398;生深入了解外祖父爱祖国#30340;思想感情后,教师再#25773;放第三段录像:“我#30340;中国心”这首歌。师生一起跟#30528;音乐唱,在歌声中激发#23398;生的爱国之情,渗透了爱国主#20041;教育。

#19977;、创设情境,陶冶情#24863;。
情感对人的认识和行#21160;起着刺激的作用。多媒体技术无疑#20026;创设情景,陶冶学#29983;的情感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和最佳#30340;视听效果。在语文教学#20013;,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感情变化#65292;不失时机地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65292;激发和陶冶学生的情感,#20351;之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以获得#26368;佳的教学效果。《十里长街送总理#12299;一课是一篇具有浓重的感情#33394;彩的记事文章。记叙了首都#20154;民在十里长街送别#25964;爱的周总理的感人场面。当学到周#24635;理的灵车缓缓的开来,人#20204;悼念总理时,教师放一#27573;录像:夜幕中,响起了哀乐#65292;漫漫的长安街两旁挤满了前#26469;送行的男女老少,人们望着灵#36710;哭泣着,灵车缓缓前#36827;,牵动着千万人的心#65292;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奔跑。#23398;生看完人民群众悼#24565;总理的悲痛场面,对#24635;理无限崇敬和爱戴之情由然而生#12290;此时此刻,让学生带着这种感情朗#35835;课文就自然而然地#20837;情入境了。学生在有感情地#26391;读中受到感染,情#24863;的陶冶就落到了实处。
  
四、巧设质疑#65292;拓展思维。
#22810;媒体技术的运用能激发学生#30340;好奇心与求知欲,给学生以#24605;维上的启迪,触发学生思维#30340;灵感,为学生积极、主动的学#20064;
创造了条件。如《草船#20511;箭》这一课,当学到“草#33337;借箭的经过”这一部分时,#25105;放了一段录像:画面上大#38654;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19981;清。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35199;,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然#21518;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65292;一边呐喊……放完#24405;像,我问学生:“同学#20204;看完录像后有什么疑问吗#65311;”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诸葛亮为#20160;么选了大雾漫天的时候去取箭呢#65311;”,“诸葛亮为什么下令把船一#23383;儿摆开呢?这有什么妙#29992;呢?”,“诸葛亮为什么#21448;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21602;?他们不怕曹兵出#26469;反攻吗?”……我充分肯定#20102;学生的疑问,又鼓励其他同学#26469;解答这些疑问,通过由学生质疑#65292;再由学生解疑的方式,充分调动学#29983;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拓展他们#30340;思维。

五#12289;课外延伸,发散思维。
阅读教学中#65292;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30693;识,还要想方设法#24341;导学生进行学法的迁#31227;,通过发散学生思维,培养他#20204;的创新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20351;学生大大增加听和看的机#20250;;用文字、图像、声#38899;的巧妙结合,可以#22823;大增加课堂信息量,实现课内外的#27807;通,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29575;,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12290;如《海滨小城》这一课,我在总结#23567;城的风貌特点后,播放有关#23478;乡景点的录像,让学生一边看#19968;边想:我们的家乡有#20160;么特点?它与课文中的“海滨小#22478;”有什么异同?通过这样的#38382;题发散学生思维,#35753;学生分析比较,充分讨论。这样,#26082;做到了学法迁移,又培养#20102;学生的创新思维。
多媒#20307;技术是小学语文阅#35835;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25163;段。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38405;读教学,学生学习#20852;趣浓,教学效果好#12290;

免#36153;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