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治课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9554 日期:2023-12-07 来源:论文网
当代的中#23398;生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环境中成#38271;起来的,他们整天接触的是日新月#24322;的现实生活和纷繁复 杂的社会问题#12290;他们希望政治课老师能真正从理#35770;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就#20182;们所关心的一些诸如经济体制改 革、民主政治建#35774;、国际形势的变化等重大#29702;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给他们以信#26381;的解答,希望通过政治#35838;学习 提高他#20204;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21147;。这就要求我们政治课的#35838;堂教学改革,要从#23398;生实际出发,研究学 生的需求,#25226;提高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与#23398;生的需要结合起来。这样,政#27835;课教学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12290;
  一、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22521;养的前提条件,是创设#33021;激发兴趣、启发思维#25945;学问题情境
  如果说,教学#35774;计中确定目标和内容这一环节回答#30340;是“教什么和学什么”#30340;话,那么,选择合理例题的 教学方法这一环节解决#30340;就是“怎样教和怎样#23398;”的问题。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最#33021;体现创新教育的一个途径 的就是教学问题情境的#21019;设,即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条件、#26426;遇和氛围。
  #21019;设教学情境的目的,主#35201;是为了激发兴趣和启发#24605;维,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39064;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 神。兴趣是构#25104;学习心理的动力系统中的最#27963;跃因素。思维是能力的核#24515;,启发思维是政治教学中培#20859;能力, #21457;展智力,进而提高学生素质#20851;键的一步。因此在政治课#20013;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35748;知的动力系统和智#21147;系 统处于兴#22859;状态,使学生的认识活动和#24847;向活动全身心参与#25237;入,在创设新环境中,能产生#30896;撞,开拓思路, 这#26377;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22521;养。
  #22312;政治课教学中,创设情境#20027;要通过设疑。设疑能使学生从#21407;有认知结构中产生矛盾,激#21457;思维的欲望, 这不仅能使学生在#20852;趣和成功的喜悦中较好地#25484;握新知识,还能从中#21457;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逐步形成#33391;好 的学习方法。
  针对高一经济常识劳动者#26435;利和义务与社会保障#30340;教学,设置这样一个#24773;境:小王的爸爸在其化肥厂工#20316; ,每天上班8小#26102;,月薪700元。过了一#24180;化肥厂被私人承包了,每天常常劳#21160;10小时以上,双#20241;日也常得上班 ,而又未能及时领到#24037;资,最终因经营不善,化#32933;厂倒闭,小王的爸爸下#23703;。但小王的爸爸掌握一技之#38271;,会 修理自行车,#20415;去街道摆设了一个自行车修理#38138;,恰巧此时,该镇在#20105;创全国卫生城,当地#22478;管委同志与小王 爸#29240;发生了争执……
  请问:(1)这一则材料从#36807;程上来看可分解为哪几#20010;阶段, 在不同阶#27573;中,你是如何看待小王爸爸、#21270; 肥厂领导、城管#39046;导三者关系的?(2)你阅读#20102;上述材料有何启示?
  #25945;师放开让大家争论各抒己见,使大#37096;分学生置身于思考探索#30340;气氛中,教师将学生#20316;出的各种解答方案 让全班同学评议、争辩#65292;最后教师指导学生#38405;读和小结,当一些学生看到#20102;教材中叙述的内容与自#24049;的看法基 #26412;一致并有新的见解时,脸上充满成#21151;的笑容。这就告诉我#20204;,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19968;是要向他们提 供尽可#33021;多一些创新机遇;二是要根据#25152;授的课题安排刺激思考的情#22659;,提出引起思考的问#39064;,适当地暴露、 产生、激化#23398;生认知结构上的矛盾,#20351;整个课堂充满积极创新#30340;气氛,从而激发学#29983;向上进取的精神和创造力 。
  二、重视学法指导,是#21019;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学过程#20013;,学生是学习认识活动的主#20307;。只有学生积极地、能动地参与#65292;凝聚于知识中的智力#22240;素才能 转化为个体#30340;创新能力。从学法指#23548;入手,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31243;,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强调#30340;是 解#20915;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30340;精神。这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35201;途径之一。
  学法指导的设计是#26377;层次的,以自学方法为#20363;,第一层次是预习,给#39044;习提纲,指导学生学会逐字逐句的 阅读,理解其中的关#38190;词语,然后是逐段逐节的阅读,理#35299;并归纳其中的重点内#23481;,目的是让学生学习阅读方 法;第二层次是#25351;导学生学会整理笔记、比#36739;、归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65307;根据所要学的知识,结合#31038;会实际 提出问题#65292;以培养理论联系实#38469;的能力;第三层次应该让学生学#20250;独立获取信息,并#19988;将新信息与原有知识#32467; 构结合#65292;主动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或问题解#20915;的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33021;力,独立地获取知识是学#29983;创新能力的 一个质的飞跃。 转#36148;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三、在教学中,创#26032;能力的培养与一般能力#22521;养紧密相连
  创新能力#26159;在一定目的和条件下,个体可能#20135;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20154;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它与 一般能力中#20855;体能力是紧密相连#30340;。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23601;要与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36777;证思维能力和 实践能力相结合。

  (一)发现#38382;题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是从外#30028;众多的信息源中,发现自#24049;所需要的有价值的问#39064;的能 力。政治#23398;科是一门综合性课程,#20869;容非常丰富,在外部世界#20013;,存在着大量复杂的信#24687;,其中有些是常规#24615; 问题,有些#26159;创造性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去鉴别#12289;选择有关问题。但由于以往的知识#32463;验、习惯、情感以及流 行的观念#19982;见解深刻地影响人们的认识与活#21160;,人们通常获取的问题往往只#38480;于自己已有的知识范围之内,重 视常规性问题,#24573;视了对创造性问题的探#32034;。能否发现与培养#23398;生观察问题有关的信息,#23436;全取决于敏锐的洞 察#21147;。这就要求我们在课#22530;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29983;观察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从而#26469;发现问题。比如,在讲高 一经济常识三产业中的#25105;国农业这一问题时,组织学生到学#26657;附近的农村参观,培养学生观察力#65292;从而来发现 问题。具体的做法是:(1)做#22909;参观前知识准备, 教师在课上讲#28165;“农业问题”的知识点,使学生#20102;解我国 农业现状、#20892;村问题和党的农村政策以及如何发#23637;农业的途径。(2)明确提出此#27425;参观的目标。 要求学生注 意观察该村的#20892;业投入、抗灾能力、基础设施#12289;生产经营状况、农业收成、农业政#31574;、村办企业、劳动者文#21270; 素质等。方法#26159;听介绍,参观、座谈、#20010;别访问等,在各项#27963;动中,都要指明观察的重#28857;。(3 )实#22320;观察中 给学#29983;以具体的指导。(4)指导#23398;生总结观察结果。#36890;过参观, 学生#33719;得了大量的感性材料,教师要求#23398;生 用写观察报#21578;的形式总结,通过#23398;生之间的对比发现观察中#23384;在的问题,同时又#28608;发了他们热爱社会主义新#20892; 村,为建设社会主#20041;新农村而积极思考#12290;
  (二)辩证思维#33021;力的培养。辩证思#32500;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辩#35777;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引导学#29983;运用矛盾 分析方#27861;,从联系和发展的#35266;点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35268;律,坚持逻辑与历#21490;统一、理论与实践#32479;一。政治课教 学内容中直接包含了丰富的哲学#24605;想,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32500;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培养学#29983;的辩证思维能力 ,#24635;的看要坚持从实践中来,#21040;实践中去的原则。首先使#23398;生了解丰富而生动的辩证#27861;事实,通过分析、归纳 ,使学生了解任何事物#37117;是矛盾的对立统一的道#29702;。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35201;注意纠正学生从单#19968;侧面绝对看 问题的思#32500;倾向。例如,在讲#25913;革开放巨大成就时,#31616;单的说教效果往往不好,教师首先#35201;带领学生参加社会 #35843;查,然后进行课堂讨论,讨论中#65292;学生对改革开放中的成绩和问#39064;会产生不同看法。教师针对学#29983;的分歧意 见引导学生从#33258;己家乡的变化,有的从报刊#30340;数据事实,反复论#35777;观点,经过一系列的分析综合的#24605;维活动, #23398;生对改革开放20年成就形#25104;了比较统一的认识,其辩#35777;思维能力也获得很大提高。
  (三)实践#33021;力培养。所谓实践能力就是指能够#25226;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23454;际中问题的解决或对自身实践活 动的指#23548;的能力。政治课教学#20027;要培养学生在社会生活中#30340;实践创新能力,如#31038;会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21147;、 社#20250;调查能力、政治参与能力等。这里#30340;培养是要求学生运用所#23398;的知识去分析具体的社会#38382;题和解决社会问 题的能力,#20854;实是一种创新能力的培养。思#24819;支配行动。实践上的创新,先要#24605;想上的创新。实践能#21147;的培养 应#19982;思维方法的训练相结合,尤#20854;要重视与创新能力密切相关#30340;,如突破定势思考法#12289;发散求异思考法、放胆 猜测思考法、标新立#24322;思考法、追奇创新思考法等的训练#65292;只有充分发挥各种思考方法的威力#65292;才能使学生的 思维活动做到奇思妙计#65292;有如泉涌,具有极大#30340;创造性,并最终在实践活动中有所#31361;破、有所创新。
  总之,创新能#21147;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依#25454;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30340;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30340;能力 为#26681;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21644;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33021;和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26412;特征,我们应努 力追#27714;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24212;知识经济和社会经济#21457;展的需要。 转#36148;于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