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概括能力的考查和培养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9541 日期:2023-12-07 来源:论文网
一、概#25324;两类型及特点
  对于历史长河中浩如烟海的史料#12289;纷繁复杂的历史现#35937;来说,中学历史教科#20070;已作了高度概括。#23427;重点突 出,#35266;点明确,以纲带目#65292;脉络清晰。而历史高#32771;中,为了有效考查学生的能力#65292;增强主观性试题的效度,#20063; 为了减少评#20998;误差,无论是材料解#26512;题还是问答题,其答案的组织都#24378;调突出重点,简洁精练、#28165;楚明了。因 此历#21490;概括的外部表现是对语#35328;文字的概括。高考主观试#39064;考查概括能力必然包#21547;对语言文字表达能#21147;的考查 。但#35821;言文字的概括总是体现着人#31867;思维的特征。历史概括的#20869;部实质当为对人类历史的概括性思#32500;——这是 #19968;种高层次的思维能力。
  人们使用概#25324;一词,习惯上有两种情况。一是#19982;分散、分析相对而言的总括#24402;纳。二是与详尽、具体相对 而言的简单扼要#12290;由于概括的内涵不同,则#27010;括的外延也有所不同。历史概括#22823;致可分为两个方面四种类型。
  从总括归纳方面#35828;,历史概括可分为归纳式概括和#28857;睛式概括两种类型。
  (一)所谓归纳式#27010;括,就是抽取历史事物(历史人#29289;、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共同属#24615;、共同特点。 它#36816;用的是归纳思维形式。属于#27492;种概括的如1996年高考47题:“概括指出#24182;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唐朝文化灿#28866; 辉煌的原因,#21776;文化的特点和历史地位”#12290;1997年高考48#39064;:“概括指出凡尔赛—#8212;华盛顿体系中协约国列强 的相互关系并举例说#26126;”。1998年高#32771;47题第一问“战后日本教育,科#23398;技术和经济发展各有什么特点?”#31561; 等。由上可知#65292;近几年来高考试题中考查归纳式概#25324;的概率很大。考查#30340;内容范围主要涉及“#29305;点”(特征) 、“历#21490;地位”、“相互关系”等#21382;史要素。此类试题#30340;一个主要的特点是要求考#29983;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事物#20013; 提取共同#30340;因素,从个性中归纳共性,从#19968;系列具体的历史事#29289;中抽象出一般性的结论。下#38754;以1997年高考48 题为例具体阐述此#31867;概括的主要特点。
  #39318;先考生必须对有关“#20961;尔赛——华盛顿体系#8221;中协约国列强的相互关系的具#20307;的也是分散的史实#33021;熟练 地联想起来#12290;对这一步要求大多#32771;生能达到。其次,需要考生对联想#21040;的那些具体史实加以分类,并从中#25277;象 出共性的一#33324;性的结论。而这一#27493;要求许多考生无法达#21040;甚至想都没想到。许多考#29983;只罗列出:巴黎和会#19978;英 国根据它的“势#21147;均衡”政策反对法国过分削弱#24503;国:巴黎和会上,帝#22269;主义互相争吵,甚至互以退会相威#32961; ,经过五个月谈判才#31614;订《凡尔赛和约》;#24052;黎和会后,英国拒绝法国的#32467;盟提议;一战前后日本在东亚#30340;扩 张,破坏了美国#25552;出的“门户开放、机会#22343;等”原则,引起美国#30340;不满,导致1921#24180;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并#22312; 该会上展#24320;了激烈的争夺等等,洋洋百言#12290;如此罗列,决不符合#24402;纳式概括的主要特点#12290;必须对上述赋有个性 #30340;史实加以分析从中提炼#20986;它们的共同属性:为分#36163;和称霸世界而互相争夺。同样,#20197;“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共 同策划对苏进行经济#23553;锁和武装干涉,巴黎和会成#20026;反苏战争的司令部;协约#22269;为了共同宰割中国签订#20102;《九 国公约#12299;”等史实抽象出它们的共同属性#65306;为了共同利益而互相勾结。而#19988;上述两个方面的关系是不可#20998;的, 相互交织的即在#21246;结中有争夺,在争夺中也有勾#32467;。
  由上可知,概括出#36825;两个方面关系的过程首先是#24402;纳的过程,其次是抽象的过程;归#32435;和抽象是归纳式概 括的前提。上#36848;过程从逻辑学上讲是#19968;个归纳推理的过程。#20197;历史学上讲是符合论从史#20986;的原则的。而此题参 考答案的成文模式从逻辑学上讲#26159;一个演绎思维形式,从#21382;史学上看是一个史论结合的格式。
  还#26377;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归纳式概#25324;的定义、特点决定被概括的史实#25110;用以举例说明的史实不得少#20110;两例。
  (二#65289;所谓点睛式概括是在正确观点指导#19979;,依据大量事实,把一般#24615;特征提炼升华为普#36941;意义的发人深 思的哲理、规律(杨子坤先生#31216;此种概括为“综合式概括#8221;、“高度概括”)#12290;它运用的也是归纳思维形#24335;。 属于#27492;种概括的有:1993年新#39640;考52题“试以武昌#36215;义至二次革命的重要史实,说明#24093;国主义对待中国革命#30340; 态度。它告诉#25105;们一个什么基本原理?”1995年高考38题:指#21335;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29992;途说明了什么? ”1995年高考39题“陈启沅题”第#20108;问“综合你所列出#30340;情况,可以得出什么重要结论?”
  由上可知,高考试题考查点#30555;式概括主要集中于1993、1994、1995年。考查的内#23481;主要涉及到“思想”、 “原理”、“认#35782;”、“启示”、“说明了#20160;么”、“原则”、“实质#8221;等。此类概括的主#35201;特点是由事及理 、#30001;现象到本质;着墨不#22810;,但画龙点睛、引人深思;理#35770;要求高,哲理性、规律性强。
  点睛式概括#26159;在归纳式概括的基础上进#19968;步把考生的思维引向#28145;入,引向顶点,这是最高#35201;求的概括。所 答内#23481;已不是对历史事物本#36523;或所给定的历史材料#26412;身作出的认定;抽象#20986;的“哲理”、“规律”#12289;“认识” 已超出历史事物本身或#25152;给定的历史材料本身。但其“精神#8221;、“灵魂”与历史事物或所#32473;定的历史材料是吻 合的、一脉相承的。因#27492;,准确、全面、深刻地找出并#29702;解“从中”、“据此”的#25152;有内涵,是准确提炼“哲 理”、“规律”、“#35748;识”的前提;否则,所得“#35268;律”、“哲理”、“#35748;识”也只是牵强附会、张冠#26446;戴。
  从简单扼要#30340;方式方面说,概括又可分#20026;概述式概括和概要式#27010;括两种类型。
  (一)所谓概述式#27010;括是在叙述中,根据表达的需要#21644;题意的要求,不做过细的详写#65292;只粗略地勾勒个轮 廓,反映出历史事物#30340;广度,使历史事物显#24471;完整、全面。属于此种概#25324;的有1997年高#32771;47题“结合有关社会 背景,概述194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24037;业的兴衰过程。简要#35828;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22269;的历史地位。 ”1998年高考48#39064;“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65292;我国的文学艺术繁荣兴盛,而科#23398;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27010; 述这两种文#21270;现象的具体表现和特征,并分析形#25104;这两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因。”
  由上可#30693;,概述式概括主要#36866;用于问答题的考查#12290;从考查的内容看又#26377;两种模式。一种是对重大历#21490;事件 、历史现象基本#32447;索和兴衰过程的概述式概括,是#29992;概括的方法叙述“线”;另一种#27169;式是用概括的方法叙述 “面”——某个历史阶段的#26041;方面面或几个方面,某个历史#20154;物的方方面面或几个#26041;面,某种历史现象#30340;方方 #38754;面或几个方面(如上#36848;1998年高考48#39064;)。此类试题的主要特点是跨度#22823;或面广,系统性强,答案#20840;面完整 ,#37325;点突出,语言文字精要#65292;言简意赅。
  (二)所#35859;概要式概括就是对繁杂的#21382;史事物简约化,具体的历史事物抽#35937;化,抽取重要内容的大概。这 也是#19968;种难度较大、能力要求较高的#27010;括类型。此种概括大体又#20998;为三种情形:①从#21382;史材料中抽取有关#20869;容 的#22823;概。如1997年高考44题,从四段材料中#65292;抽取李biàn@①治国方针、措#26045;、后果的大概内容#65292;并要求 表达#25104;文,还限定字数。这一题的出现#65292;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一#33268;肯定此乃成功之作,并列进#20102;98年《考试 说#26126;》之“基本题型及其考查的主#35201;能力示例”部分。1998年高考45题“根据上述材#26009;,评述中国代表团在巴 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主#35201;目标、经过、结果#12289;评价)”就属此种情形。另外98年高考46题第一问“以#29983;产资 料#25152;有制和分配方式两个方面概#25324;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38169;误及危害”也属此种情形的概括。#9313;从历史材料或教 科书中概括出有关问#39064;、有关内容的若干个基本要#28857;来。近几年高考对这种#27010;括考查的力度很大。1997年高#32771; 46题第一问“#20197;上材料中,可归纳出关于#32654;国西进运动的那些主要论#28857;?”第二问“根据材料#20108;,指出西进运 动使美#22269;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20135;生了什么重要结果。#8221;③概括历史材料的核心#24605;想,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 核心内容。如1995年高#32771;42题“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20135;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20102;哪几个步骤?每一#27493;变革或 调整的#20027;要原因,核心内容#20197;及结果如何?……”
  概要式概括#20027;要适用于材料解析题。考#26597;的内容非常广泛。它的最显著的#29305;点是简明扼要。概要式概括需 要考生具备非常#22909;的阅读理解能力,能最#22823;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36824;需考生对文字进行化#32321;为简,化具体为抽 象的改造和润色,#38656;要非常深的文字表达功#24213;。
  上面介绍了四种概括#31867;型。从上面所举高考试题看#65292;概括的对象几乎包括了所有历#21490;要素:原因、条件、 表现、措施、过程#12289;性质、特点、方式、手段、作#29992;、地位、意义、经验教#35757;、启示、原理等等;从#27010;括的信 度看,有在题问中明确提出概括#35201;求的,也有未明确规定概括要求#30340;——有一点是规律性的,那就是#39064;问中要 求#31572;性质、特点、方式、结论、#21551;示、原理等内容的,不答题#38382;中是否明确概括要#27714;,一般都要求概括地作答 。 #36716;贴于 免#36153;论文下载中心
二、概括能力的#22521;养
  明确了概括的类型和#29305;点,便于我们探寻培养#27010;括能力的方法和途径#12290;
  1.归纳#21644;抽象是概括的前提#12290;
  《考试说明》所规定的四#39033;10条学科能力,#30001;于其划分标准不一,致#20351;各项学科能力之间呈现出并列#12289;包 含、交#21449;等复杂关系。概括能力是较#39640;层次的学科能力,它总是包#21547;再认、再现、阅读理解、分析#19982;综合、归 纳#19982;抽象等学科能力,同时又离不开对#26448;料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25928;信息,运用马克思#20027;义哲学观点作指 导、史论结合、文字表达等#23398;科能力。其中归纳和抽象#26159;概括的前提。
  概括的过程,首先是#24402;纳的过程。需要概括的知识往#24448;呈现零散分布状,#36825;不利于概括。但历史知识本#36523; 又具有整#20307;性、系统性的特征,#25105;们完全可以用系统化思#32500;方式,从宏观和整#20307;的高度来认识和处理#37027;些零散 分布的知识#65292;对历史教材内容重新整合或类#21270;。行之有效的做法是重视和加强#21382;史知识结构的教学。
  所谓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学习,#23601;是要善于把大量分散的相对#23396;立的历史史实、历史概念以及历#21490;结论纳 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65292;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历史事实#21644;历史概念之间的普遍性#32852;系,揭示历史发展的基#26412; 线索和客观规律。这#19982;概括的第一种涵义以及归纳#24335;概括、点睛式概括、概#36848;式概括的要求,特点是#30456;符合的 。因此,加强历史知#35782;结构的教学,是快速提高学#29983;概括能力的有效方#27861;之一。
  概括的过程,#20854;次是抽象的过程。概括总是#22312;人们的抽象过程中并在抽象的基础#19978;进行和完成的。因#20026;概 括的结果已不是#21382;史事物、历史现象的简单#20877;现或全部罗列,而是对历史事#29289;、历史现象的更高层次的认识, 是形成一系列稳#23450;的科学的概念,是把感#24615;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36825;一结果的实现只能#36890;过抽象思维来完成。 历史事物、历史现象共#24615;或本质属性的归结,#21382;史哲理、历史规律#12289;历史基本结论的提炼#21319;华,基本要点、核 #24515;内容的得出,无一#19981;是抽象思维的结果。抽象的最#21021;结果是形成一系列比#36739;稳定的、科学的历史概念#12290;历史 概念#28304;于史实,又高于史实,是历史事#29289;的本质、全体及内部联系#22312;人们头脑中的反映#12290;历史概念的这些特点 与历史概括的涵义、特点许多#26041;面是一致的,所以我们#23436;全可以通过广泛地准#30830;地使用历史概念为历史概#25324;服 务;重视历史概念#30340;教学和运用是提高学生历史概括能#21147;的又一有效方法。
  2.史论结合#27861;是历史概括的基本方法和#20856;型形式。
  所谓“史”即客观史#23454;;所谓“论”则是从客观历史事#29289;、历史现象之中抽象出来的#24102;普遍性、规律性的 认#35782;。史论结合既是史学研究必须遵循#30340;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历#21490;高考考查的学科能力#20043;一,更是我们进行#21382; 史概#25324;的基本方法,还是#21382;史概括的典型形式。
  ①论从史#20986;是概括性思维的原则和方法。
  一般#24773;况下,对“论”的考查总是要#32467;合具体的史实才能进行的。#22914;1997年高考48题“凡尔赛—#8212;华盛顿 体系中协约#22269;列强的相互关系”#30340;答案,可以看作是对“凡尔赛—#8212;华盛顿体系”中协约#22269;列强之间关系的史 实归纳抽象出的#8220;论”。1993年新高考52#39064;得出的“基本道理”是对“#27494;昌起义至‘二次革命’有#20851;帝国主义 对待中#22269;革命的态度”的史实提炼升华的#8220;论”。归纳式概括,#28857;睛式概括出的内容#23601;是被概括史实的“论” 。由于历史史实的丰富多#24425;决定归纳式概括的“论”千差#19975;别、丰富多彩;而点睛#24335;概括的“论”大多为辩证 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20027;义原理、有关史学理论及#21382;史基本结论。如中国民主革命的#22522;本经验、基本结论是#23545;整 个民主革命历#21490;的点睛式概括;坚持四项基本原#21017;是对民主革命历史及社会主义革#21629;建设史的点睛式概括#65307;生 产关系的#21464;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状#20917;的规律是对整个人类历史点睛#24335;概括出的“论”;#21508;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友 好往来、经济#25991;化交流及民族融合#26159;民族关系的主流是对中国古代民族#20851;系史研究后高度概括出的“论#8221;。到 #24213;“论”是什么,从根本上#35762;是由史实的内容决定的#65307;论以史出,史论必须一致。特#21035;是遇到点睛式概括,#21315; 万不能把马克思主#20041;原理、有关史学理#35770;、基本结论当作教条,生#25644;硬套,到处乱贴。平#26102;要重视历史理论的 教学。一方#38754;在讲述具体史实时要高度自觉地#20197;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23613;量挖掘史实中包涵的理论因素,把 讲述内#23481;上升到应有的理论高度;另一方#38754;要有意识地逐渐培#20859;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35770;独立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把#29702;论教学落实到实处。
  ②史论结#21512;是历史概括的典型#24418;式。
  不仅任何一道主观性试题中#26377;史、论两部分组成,就是每一个要#28857;(或每一句话)多#25968;也有史、论两部分 组成。“史”要概括,主要表#29616;为历史概念的运用;#8220;论”要具体不能空洞,“论”#20174;史出。历史学科主观性 试题的答案#19981;会有生动的描写、华丽#30340;洞藻、浓厚的文学#21619;;也不会整段都是深#22885;的理论说教,浓烈的政治味 ;而#26159;具体而不繁琐,朴实而不#21051;意雕啄,有抽象但不深奥。#20363;如有些学生在解答“1941~1942年中国共产党 是怎样战胜困难巩#22266;抗日根据地的?”(#8220;面”的概述)一题时#19981;会概括作答。在回答#8220;大生产运动”这个要 #28857;时写道“在毛泽东主#24109;‘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19979;,八路军三五九旅在五#38663;的率领下雄纠纠、气昂昂 地开进杂草众生的南#27877;湾。他们挥锄如飞,汗#27969;夹背;劳动号子传遍#23665;野,欢声笑语不断。经#36807;他们辛勤开垦 ,南泥湾到处是庄稼,到#22788;是牛羊,南泥湾成为陕北的好江#21335;……”。上述文字就描#20889;三五九旅开垦南泥湾的 情景来说#35821;言已经较概括。但命题却是“#22823;生产运动”与“巩#22266;抗日根据地”的关系。南泥湾#22438;荒仅仅是“大 生产#36816;动”的一个“点”,不能以“点#8221;盖“面”,以偏概全,更不需要对#21335;泥湾垦荒这个“点”作过细#30340;描 写。#8220;大生产运动”又是那么#22810;巩固抗日根据地措施中的一个“#28857;”,在此题中对“#22823;生产运动”的情况也不 可能也没必要进行详细的叙述#12290;此要点可概括为“各敌后抗日#26681;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21490;”的概括,实际上 #26159;历史概念的运用)#65292;使抗日根据地渡过#20102;严重的经济困难,为争取抗日战争#30340;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65288;具体的 “论”,与“#29983;产运动”相统一的“论”#65289;。其余要点的概括#31867;同。
  3.训练是#25552;高学生历史概括能力的基本#36884;径。
  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必须靠平时#30340;训练逐步培养和提高,非一朝#19968;夕而成。高层次的#27010;括能力的培养更不 例外。行之有效的训练#26041;法主要有:
  ①#20511;鉴语文学科的一些概括方法加以训#32451;。
  文史不分家。一方面要#20934;确地随心所欲地表达#33258;己的历史概括性思维#25104;果需要具备相当深厚的语言文字功 底,这离#19981;开语文学科;另一方面,历史概括#24615;思维和语文概括性思维#30340;特点、要求又有许多相似之处,#22240;此 我们#23436;全可借鉴语文学科的一些概#25324;方法为历史概括所用#12290;如概要式概括可以把语文课#20013;抓关键字词,划分逻 辑层次的知识、方法迁移到历#21490;概括中来,按题目#35201;求划分材料的意思层次,妥善地抽#21462;出有关问题的答案要 点来。对于概述式概括#21487;以借鉴语文课中撰写故事梗#27010;的方法。
  ②提#39640;笔记能力是提高学生概括能力的#26368;实用的方法。通过让#23398;生课前试编单元或章节课#22530;教学提纲,课 后记录读史札记、学史心#24471;,试写历史小论文等形式的训练#65292;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概括能#21147;。
  ③以高#32771;例题作示范,明确#27010;括类型,掌握概括方法,#20877;重设题例,举一反三#65292;培养学生独立概括能力#12290;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