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理论与实践关于史论教学的实验与思考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9532 日期:2023-12-07 来源:论文网
史论是相对于史料的一#20010;概念,本文强调史论教学,并非是#23545;史料的忽视,重弹“以论带#21490;”的老调,而 是因为#21490;论教学已成为基础知识#19982;能力培养、教学内#23481;与教学方法,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12289;高考选拔命题走向 与#25945;材水准相对稳定等诸多矛盾#20013;的焦点所在,这既是历史教学改#38761;的良好氛围,也反映出历史教#23398;非改不可 的态#21183;,在经过初步调查和实#39564;后,引起了对史论教学,尤#20854;是对高中史论教学的#24613;切关注与审慎思考#12290;
一、形成焦点的背景
  高考试题的影响#65292;直接把史论教学推向焦点#22320;位。随着高考历史命题社会#25928;应的扩大和对历史教学#25152;起导 向作用的加强#65292;历史教学的应变举措#20063;在不断完善、不断改#36827;。同样,高中历史教学的迅速强#21270;和提高,对命 题水准上升也具#26377;极大的推动作用,二者之#38388;原则上的同一性与相#20114;砥砺的情状,造成#25105;国史学事业中一个最 #29983;动、最有创造性和最富实#38469;效应的领域。诚然,每年以百万计#30340;教师、学生在研究高考试题#65292;年复一年,所 积累的#32463;验与智慧的合力,该有多么巨大#12290;几位命题专家要在框定的命题原则#20013;创制出一套方方面面均无言辞 的试题,其难#24230;可想而知。设想一下,百万#32771;生全力背记教材,而试题答案又全#36182;课本中寻找,这对#20110;任何命 题高手也#20250;发生“江郎才尽”的窘态。所以,#20914;破“依纲据本”的规范网#32476;,“扩大命题空间”是实际#21457;展需 要,也是命题的#24517;然要求。
  命题中用知识覆盖为#35843;剂难度的运作方式迅速向以能力#35206;盖为调剂难度的运作#26041;式进行转换,这是近几年 命题思路的重要#29305;征,命题者可贵责任心与强#28872;使命感,趋使他们执#30528;于对试题形式和内容的创意革新,#21147;求 试#39064;在科学性、艺术性方面达到#26356;高境界,他们穷心竭智,甚至不惜#29983;命(绝非危言耸听),其学识#19982;人格意 志#32463;受了充分的考验。相比之下,#22312;人们的视野里,历史基础#24037;程——教材则因保持稳#23450;的特点而显其变革频 率低,甚至坦#38706;出固执,在某些问题上呈现呆滞状#12290;前者“激进”是创作者的业#32489;,后者“保守”却并不是编 者的责任。因为创制试题#30340;应时要求与教材相#23545;稳定的原则两者之间的矛盾从某种#24847;义上说是不可避免的,依 试题观点#32771;察教材,教材内容上的疏#28431;和体系上难于克服的缺憾,给布题#30041;下许多“死角”;站在教材的#31435;场 ,试题若#31163;了教材,便会出现无依托#30340;无政府状态,无法操作。近两#24180;双方矛盾愈显突出,#30001;此引起的种种争 论#22312;所难免,历史教学的骚#21160;大多根源于这里。
  既然矛盾#24050;是不可避免的事实,#21807;有找出解决的方法才是正确出路。#37027;么关键在哪里呢?当#25105;们对教材的 编写原则与命题的#21019;制要求逐一进行比较以后,就会#21457;现在培养学生能力问题#19978;的主观一致性和客#35266;上的差异 性同时存在于两者之间,恰似#19968;个在彼岸,一个在此岸,却#21516;时呼唤着要达到一个共同目标#12290;争论本身绝不是 各自失态#65292;如果通过史论教学#26550;起沟通彼此、兼容双#26041;的桥梁,二者互补,#37027;将替史论教学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将促使历史教#23398;在各方面向自身的某种极限进#34892;挑战,建立史论教学新#35266;念、新模式的迫切任务正摆在每位 教师面前。
  史论教学成为#21382;史教学改革的焦点,除了上#36848;导发原由外,还因为内在#8220;危机基因”所使然#65292;众所周知历 史学的#20004;项应用功能,一曰资政,#19968;曰教化,大凡“史学无用”或所谓#8220;史学危机”的出现,#20854;实质都是史论 的暗昧。当历史经#39564;与科学论断受到重#35270;,并作用于全体国民,特别是广#22823;青少年的时候,谁还会对历史的价 值产生怀疑呢?一#20010;对历史无知的人,根本无法管理#19968;个部门、一个地区,一个对自己历#21490;淡忘的民族只会是 行将#28781;亡的民族。史论教学担负把个体#21490;事抽象成历史概念、规律并传授#20110;人的职责,是史学应用功#33021;最重要 的体现方式。#21382;史教学中忽视史论教学,或#22312;某处发生迷茫,无异于史学工#20316;者对史学自身的发展缺乏信心#65292; 这将导致对历史#32463;验权威的动摇,“史#23398;危机”、“历史无用”论#33258;然随之漫患于社会。足见艾#24616;“危机”和 #24779;叹“无用”是我们史学工作者#33258;扰之举。我们应负的#36131;任是加强对历史结论#21450;其规律的研究、宣传#65292;一方面 为执政#32773;、管理者提供咨询,一方面#21152;强史论教学,让人们的社会生活#19982;工作从历史经验教训#20013;得到教育,感 受裨益#12290;当历史科学知识被用来作为制定#24037;作计划的参考,或从历史人物、事#20214;精神里吮吸灵魂乳液的时候#65292; 史学的#24212;用性变为可能、可懂和无可替代,#21382;史的时代感、使命感得到#20805;分体现,历史“危机”是一#23450;能克服 的。面对千#30334;万青年学生,史论教学将担当重任#20110;斯。
  史论教学成为当前历#21490;教学改革的焦点,也是史#23398;自身发展的必然。史学是#19968;门研究以往一切的科学,反 思是最主要#30340;特点。随着社会与#33258;然的进步和变迁,新的史料不断被#21457;现,形成原有历史结论#30340;条件有了变化 ,对许多史论也必然带#26469;修正、补充,甚至会有对#21407;有历史结论的否定。不少历#21490;概念不同程度地发生着这#26679; 或那样的变化#65292;史论的充实、变项、#23450;位是教学中经常的活#21160;,史学若不滞后于社会与科学的#21457;展,必须要求 自身的发展#65292;改革开放时代的历史观不能迁就闭#20851;锁国的历史观,史#35770;教学面临着空前广#27867;、深刻的时代要求 #12290;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古#32769;而发达的历史学科在与它学科竞#30456;改革的过程中,由于诸多#22806;在条件的影响, 表现得相对疲软,初中#21382;史教学的薄弱,大学生历史知#35782;的短缺都潜伏着灾难性的隐#24739;,除了对历史教学本身 的损害外,对相关学科的#25945;学也造成不利,诸如对教材的认#35782;,文科情境教学的#24320;拓发展,现代教学#25163;段的运 用……#31561;都存在不少障碍,其它学科教学#36805;速改革的态势对历史教学提出#20102;相应的要求,在教学#25913;革大潮的氛 围#20013;,史论教学的重要性、#36843;切性已成燃眉之势。
二#12289;对传统观念的挑战
  明确史论教学的重要地#20301;,加强实验与改革的力度,依#28982;有许多务虚工作,改变观#24565;首当其冲。
  对历史知识#32467;构的认识,是明晰教学#24605;路的前提。长期以来,#20256;统观念视历史知识结#26500;为具体知识和规律 性知识两大#31867;。“具体”指的是历史事件#30340;时间、地点、人物、原因#12289;结果、影响;“规律”指的#26159;历史概念 、规律之类。这种框定#21382;史知识的方针,存在着概#24565;上的模糊,如历史事件的原#22240;、经过、结果、影响均有弹 性,其烦#20854;简,其深其浅颇难言具体。有#35768;多历史规律在教材中#20854;具体性质更胜于“具体”#30693;识,规律亦有总 体的,阶段和方面的不同#12290;同时以“具体”与“规律#8221;这种视角看待历史#30693;识结构,很难反映历史学科的#29305;质 ,其它#35768;多学科知识构件中也有“具#20307;”的和“规律”的两类。所#20197;我们认为对历史知识结构的认识#24212;该建立 在#8220;史料”和“史论”的框架#19978;。这样看待历史知识结构,使#21490;料与史论之间的关系更明#30830;,从掌握史料到引 出史论是质的升华,#36825;个过程是历史思维的#20851;键所在,也是历史教#26448;的主体内容,说明该过程并达到既#23450;目标 的#23601;是历史教学。
  向传统观念挑战之二,#23601;是改变对教材的教条态度。#25945;材乃是教学之本,这#19968;点无可非议,中学历史#25945;材 在史学领域中还#20855;备简明、贯通两大#29305;点。论及简明,反映在史料#30340;基本可靠和史论的基本正确#19978;。唯有“简 明”二字,恰恰证明教材#20805;分吸收了史学研究最先进的成果#21644;史学界公认的精华。从某#31181;意义上考察,中学历 史教材是较任何历史专著水#20934;要高的编辑读物,从贯通程度考析#65292;就时间之绵长,空间之广#38420;未曾有某项史学 著#20316;达到了中学历史教材的程度。史#23398;贵在一个“通”字,古今中外#12289;各民族、各地域的历史主旋律和#35856;汇编 成书,涉#21450;到无数技术因素,无#30097;是一件巨大的工程。#22240;此,教材的权威性应该享有法定地#20301;。但是,据此优 越性便把教材#30475;成是“圣经”般的读物,#37027;是十分错误的。对待中学历#21490;教材,明确地说它#36824;是历史学基础部 分的#33539;文,具有鲜明的典型个性。持这#31181;态度,一方面要准确无误#22320;把握教材中的知识#20869;容,另一方面要求我 #20204;在更深的层次上把握教材#30340;水准与基本精神。换而言之,教#26448;内容不仅仅是单一的载#20110;课文上的文字表述, 它含有许多需要挖掘的新#30693;识及内在的转换机制。如#26524;视教材为“圣经”,专注教条式的#32972;记,将教材内容完 全照搬进学生#30340;头脑,把教学变成知#35782;从一个仓库转向另一个仓库的#24037;作,历史教学岂不是#36208;向了死胡同,能 #21147;从何而来,教学还有什么活力#21487;言。因此,正确对#24453;教材应是不仅遵循教#26448;还要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言#22312; 其中而意在其外#12290;教师的创造与发明是教材所有#20854;本而又未注其明的。只有摆脱对教#26448;奉为“金科玉律”的传 统观念,史论教学方可得#21040;全面的开发。 免费论文#19979;载中心
  对传统观念挑战#20043;三,是务必改变机械的教法程式。#20256;统教法在形式上已近十种,可是却#36981;守着一个唯一 #30340;套路——依教材内容进行串讲,#33509;说有什么异差的地方,那只是在对#35789;句的精雕细琢或内容讲授的艺#26415;加工 上,历史教学#20013;注重教育学、心理学一#33324;原理的运用本是完全应#35813;的,只是历史教学自#36523;的基本特征却绝不应 #23427;移。有一种现象非常值得注#24847;,仿佛什么人都可以走上历史#35838;讲台去讲授历史课,这类#21636;咄怪事的泛滥,追 本求源也是“照本#23459;科”的危害。从理性上探讨,#25105;们历史教学的水准没有规范#26631;高,或者说对历史教师应#20855; 备的素质条件没有严#26684;其标准,除了行政#25163;段助长这种混乱以外,我们#36824;应该注意传统教学#26041;法对历史学科思 维特#28857;认识不足也是很值#24471;注意的原因。任何一门学#31185;其所以成为一门独立#30340;学科,那就是有它本学科独有的 思维特质。历史教学#26041;法的核心就是要在教学中围绕历史#24605;维这个中枢来组织教#23398;对策,否则都将是看重#20102;外 在形式而忽#30053;了教学内容。历史思维过#31243;告诉我们:在选定一个个特殊的史#23454;材料后,便开始了对历史感性具 体的认识,在此#22522;础上把史实归并汇#31867;,抽出他们的普遍形式,取得由#24863;性到理性的升华,史实背后的本#36136;被 揭示出#26469;,有了这种条件我们还必须凭借#25277;象思维进行分析、比较,再#25277;出其共同点,对共同#28857;的必然的本质 的方面#20104;以综合归纳,建立起一系列概#24565;、判断,这种抽象的规定还只能反#26144;某一方面的性质或关系,对历#21490; 的具体性和统一性来#35828;不可避免都有相对的片面#24615;和孤立性,尚不能反#26144;历史事件的整个历史面貌,我#20204;要重 视复杂历#21490;的本来面貌,就必须再从#25277;象上升到具体,使历史发#23637;的具体过程、具体形式及它#20204;之间的各种具 体关系#24471;到反映。也就是把抽象的规#23450;内在地联系起来,使#23427;们丰富具体而又运动变化起来,对#37027;些在抽象过 程中撇开的种种复#26434;因素按照历史的本来联系重新综#21512;起来,形成一个多样统一的具#20307;认识——思维中的具体 即人们思维中再现出来的历史#12290;最后还需要借助形象思#32500;再现历史场面,使历史发展过程鲜#26126;生动、有血有肉 。
  从历史思维过程中我#20204;可以了解到它的基本特点,即采#29992;历史的方法,按照#23545;象产生和发展的自然进程进 行并揭示其规律。同时又#22362;持逻辑方法,用概#24565;,判断和推理等理论形#24335;揭示对象发展规律。两种思#32500;互相统 一。在两#31181;思维学统一内,第一#65292;要求客观史事是出发点,而不#26159;某种观念;第二,将历史现象和#20135;生它的各 种条件联系起来;第三,#29992;发展的观点思考历史。#22312;教学中我们强调分析问题和#35299;决问题的能力,其主#35201;方面 就是对这样的#21382;史思维的把握和运用,所以历史教#23398;法不管采用何种形式,它的中枢#26159;历史思维的培养与训练 而不是其他。评估教#23398;、考试命题都应该把对历#21490;思维的要求放在突出的地#20301;,通过历史思维标准的提高史论 教学更需要不断#21152;强。
三、史论教学实验与改良
  有鉴于教学改革形势所逼#65292;对历史知识结构的新认识,对教材#30340;传统态度的变化以及#23545;教学法重点的迁移 ,在经过两年史论教学#30340;实验后,我们认为历史课堂教#23398;(主要是高中)形式与内#23481;应作出较大的调整。
(一#65289;关于调整原则
  1.遵照现行教#26448;的主要内容与基本体系#65292;完成基础历史知识的掌握#12289;智能培养、思想教育的任务#12290;
  2.改#21464;一节课为单位的备、#25945;、考、改的惯例,按历史知#35782;内容、依课本顺序分单元作#21333;位进行备课、授 课、训练。
  3.课堂教学由导#35835;、释疑、训练三部分组#25104;。坚持变以讲为主到以读为#20027;;突出教学过程中#23545;历史思维的 贯彻;#24378;化训练质量。
(二)关于导#35835;、释疑、训练的基本要#27714;
  1.导读部分
  课程内容的#32972;景,即历史事件发生与发展的周边#24773;境,使学生明确某历史事件是#35813;时代历史统一体中的一 个方面或一个环节;
  区分教材中史料与史#35770;各是什么;
  明#30830;本课程内史料到史#35770;或以史论指导分析史料所采用#30340;方法;
  指明单元教学内容在历史大系#12289;历史阶段、方面系#21015;,具体层面中所占#22320;位、作用:力求了解编著#32773;的意 图;
  评析#26412;次教学内容的社会影#21709;、借鉴意义。
  2.释疑部分
  疏通字#12289;词、句,解除阅读障碍;
  对#25991;物、图表等予以说明;
  相关#30340;经典作家史学观点讲释;
  涉及自然#31185;学知识介绍。
  3.训练部分
  训练范围#20998;史料、史论、史法三方面,记忆能#21147;、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表述能#21147;三部分;
  练习方式按口头、文字两种表述#26041;式进行;
  练习标高以高考#35797;题水准为水平线根据学生实际上下#28014;动;
  历史小论文写作应有计#21010;作定量安排。
  在教学实验中,我们首先#20307;会到历史教学的改#38761;应该从加强史论教学入手#65292;要求教师在史才、史识、史#24503; 上不断#21521;自我的极限提出挑战,#25299;宽施展教学才智的领域,不#26029;提高教学质量,使历史#25945;学的专业特征更鲜明 。其次,学生历史基础#30693;识不能发生缺项,应遵循#28176;进原则,尤其是初中历#21490;教学的质量保证不应#26377;任何忽视 ,没有初中#21382;史教学目标的完成#65292;高中史论教学的改进是#26080;法操作的。第三,从实验结果#30475;,史论教学的加强 ,对学生知识能力#21450;高考应试能力的提高都有良好的#25910;效,唯有史论教学改#38761;才是既尊重教材又能与高考#35201;求 接轨的基本#36884;径,史论教学活动在教材与高#32771;试题之间形成沟通#24182;因此而产生教材、教学、考试三者#38388;的协调 合力,这将对教材的改进#12289;教学改革的深入,#39640;考命题质量的提高带来极大的影响#12290;
免费论#25991;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