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23398;理论与实践.
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历#21490;教学的三项任务之一。而在#35832;种能力之中,思维#33021;力又居于核心地位,它控#21046;并 制约其它能力#30340;发展,指挥并调节着其#23427;能力的运用,是各种#33021;力发展的基础。前苏联著#21517;教育家苏霍姆林斯 基认为:“真正的学#26657;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30001;此看来,启发思维并着力培养学#29983;的思维能力应是课堂 教学的主旋律。
一、历#21490;学科学生思维的主要特点
为了做到有目的地培养思#32500;能力,首先需明确中学生在历#21490;学科中的思维特点:
1.形式思维逐步发展并趋向#25104;熟的同时,辩证思维#24320;始形成并得到较快发#23637;。
所谓形式思维,是指在对历#21490;表象认识的基础上,通过#19968;定的思维方法来抽取史实的本#36136;属性。它所反映 的是史实的相#23545;静止性和不同史实之间的确定#30028;限。这是一种较低级#30340;思维类型。例如讲秦末农民战争时#65292;为 引导学生积极思#32500;,所提出的下述问题:秦#26411;农民战争是怎样爆发#30340;?又怎样推翻了秦的统#27835;?它在历史上有 何重要意义?#35762;三国鼎立时,要求学生#36816;用比较法分析在赤壁之#25112;中,拥有20多万#20154;马的曹操为什么败于不 到5万人#39532;的孙刘联军。
所谓辩证思维#65292;是指对史实的本质联系的对立统#19968;的反映。它不仅反映史实之间的相#20114;区别,而且反映它 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不仅#21453;映史实的相对静止#65292;而且反映它们的绝对运动。它是#19968;种较高级的思维类型。例如 有的高中学生在#23398;习中国史中常常提出这#26679;一些问题:为什么既肯#23450;元朝统一中国的积极意义#65292;又赞扬文天祥 #25239;元斗争的精神?既然郑#25104;功收复台湾意义伟大,为何又肯定#28165;军进驻台湾和清政府设置台湾府#30340;作用?为什 么说五#22235;运动后无产阶级领导的中#22269;革命,其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民#20027;革命?教师引导学生#36777;证地而不是形而 上学地去分析#12289;认识这些充满矛盾的历史现#35937;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36807;程。
2、#20877;生性思维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20063;逐步开始发展。
心理学告诉我#20204;,思维活动总是同解决#38382;题联系在一起的。根据思维#25152;要解决的问题的性#36136;的不同,可把 思维活动区分为再生性#24605;维和创造性思维。再生#24615;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是#20154;类认识已经解决了的。创造性思 维所要解决的#38382;题,则是人类认识#23578;未解决的,如要解决首创#12289;突破、发现和发明等。这两种思维#26041;式虽然不 同,但#21364;是互相联系、相互渗透的。中学#29983;学习的主要任务,是继承人类认#35782;已经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因#27492; 他们的#24605;维活动基本上是属#20110;再生性思维。如前所述师生在#35762;授和学习历史过程中,所提出#21644;解决的那些问题 ,均#26159;再生性思维的表现#12290;
但是,中#23398;生再生性思维发展的#21516;时,创造性思维也#36880;步开始发展。这里所说#30340;创造性思维,不是指学生 对史学领域提出新#35266;点、新结论等,而是指#20182;们能以探索和创造的精神对待学#20064;,以探索和创造的方#27861;进行学 习,#23545;未知史事进行有创见的思索#65292;是相对而言的。几年前,上#28023;市有些中学生在短小精悍、题#26448;广泛的学史 小论文中,充分表现出其#21019;造性思维。有的学生能提#20986;与众不同的见解,一个学生在#12298;从隋亡唐兴看人才》一 文中,阐述隋炀#24093;如何不容有才华学#35782;的人,宠信专事阿谀奉承、弄奸#34255;刁的小人;唐太宗怎样思#36132;望才、爱 护人才、善#20110;用才,最后得出结论:“从隋#26397;的快速灭亡和唐朝出现#8216;贞观之台’的盛世来看,人才对于#36741;国 安邦是多么重要!#8221;他从人才的角度分析隋灭唐兴,不#25304;于教材,表现了可#36131;的探索精神。还有的学生#33021;从历 史事件#21644;历史人物联想到今天的社会现实;#26377;的能用批判的观点看待历#21490;上争论的问题,并提出自己#30340;见解; #26377;的能从某一历史现象中悟出产生#36825;一现象的原因;有#30340;则能提出与教材的论断不同的见解#65292;且不无道理,等 等#12290;这些论述和见解,他们不#26159;从教师和教材那里获#24471;的,而是他们自己的创见,它突破#20102;作为一个中学生的 知识水平的界限和教#26448;所提供的知识范围#12290;
二、运用恰#24403;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思#32500;,要讲究教学方法,应根#25454;思维的内容、特点等运用恰当的教#23398;方法,才能有效 地发展学生的思维#33021;力。
1.激发兴#36259;
心理学认#20026;,兴趣是求知的前提,积极的#20852;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19981;可或缺的心理品质。中#23398;生 的兴趣特点是容#26131;激发起来,但却难于#32500;护稳定。历史教学激发学生#20852;趣,要结合学科特点和学#29983;年龄特征。 青少年学生都喜欢#21548;生动的故事,这是中学生,特#21035;是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之一。教#23398;中可运用生动形象的讲述 方法,或者在讲课中适当穿#25554;一些历史故事,不失为#28608;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但高中生#30001;于辩证思维能力得 到#36739;快发展,他们不满足于获得一般的#21382;史过程和历史现象#65292;他们渴望了解历史事件和现#35937;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并对许多深含哲理的历#21490;现象怀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学#20013;要做到既生动又深邃,将历史哲#29702;、历史规律 寓于感人#30340;讲述之中。
#65298;.指导阅读
针对学生不善于#35835;书,不会进行分析、概括,有的教#24072;在教学中重视指导学生读#20070;,选择典型内容说#26126;具 有重要意义#30340;问题,使学生在分析问题#21644;解决问题中进行思#32500;活动。例如,在讲授#21407;高中世界史第一章原#22987;社 会,当讲到#21407;始社会解体时,考虑#21040;它对以后讲授亚非奴隶制国#23478;形成具有普遍意义,必#39035;让学生清楚而又牢 固地掌握原#22987;社会解体时经历的变化#65292;从而形成明确的概#24565;。教师先让学生阅读#36825;一部分教材,要求学生结#21512; 阅读的内容#20998;析:由于生产力提高的影响,#27663;族公社末期发生了怎样#30340;变化?是经过哪几项大的变化最后#36208;向 解体#30340;?学生在启发诱导下,通#36807;自己的分析、综合,认识了经历过#30340;四次大变化,由此发展了学#29983;的思维能 力#24182;激发了他们的求知#27442;。
3.巧#35774;疑难
“思源于疑”,思维活动通常#26159;由疑问而产生的。只有当学生对所#23398;问题产生疑窦时,#25165;能点燃他们思维 的火#33457;。有位教师在讲授西安事变时,#25552;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8220;张学良、杨虎城拘捕蒋介#30707;以后, 该如何处#32622;?是杀、是关、还是放?#8221;初中生对这样的提问十分#24863;兴趣,从而激发了他们#30340;积极思维,顿时展 开了热烈的争论,最#21518;统一了认识,从而不仅帮助#23398;生认清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重#22823;意义,而且也锻炼了学 生的思维敏捷#24615;。还有一位高二历史#32769;师在讲辽沈战役时,提出了这#26679;的问题:“当时东北国民党#30340;军队收缩 在长春#12289;沈阳、锦州三个孤城及其附近地#21306;,人民解放军应该先打哪一个地方#30340;敌人呢?根据毛主席的指示, 首先要打锦#24030;。大家想一想,为#20160;么要先打锦州,而不先打长春和#27784;阳呢?”这个问题是要启#21457;学生理解毛主 席在#36797;沈战役中的战略思想,这是#23398;生很希望知道而教材中又没有#29616;成答案的问题。教师给学#29983;提出疑难并激 发他们急于#27714;得解决疑难的欲望,从#32780;使学生积极地思维。
4.#32437;横联系
为使#23398;生在学习中能打开#24605;路,学会全面地观察问#39064;,抓住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32852;系分析问题,进而把握 其本质,教学中#38656;注意纵横联系。这有两种#21150;法,一是以一国历史为线索、以时#38388;为纲的纵向联系,如#35762;抗日 #25112;争时期“八·一三”事变#26102;,可联系“九·一#20843;”事变、“一·二#20843;”事变、“七·七”事变,把2#65296;世纪 30#24180;代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30340;四次事变构成一个整体来讲#36848;。二是以问题为线索,将同类#38382;题或同一时间 不同#22269;家间相类似的问题进#34892;比较的横向联系。如世界#21490;讲到公元前594年雅典梭#20262;改革时,可联系同年中 国春秋时期鲁国的#21021;税亩;又如将中外历#21490;上使社会制度发生根本#21464;化的四次重要改革#32852;系起来比较分析,说 明进步的政治#25913;革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国战#22269;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与日本#30340;大化改新,使两国由奴隶社会 进入封建#31038;会;沙俄1861#24180;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使两#22269;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26412;主义社会。这样,在#32437;横 联#31995;中,拓宽了学生的思路,训练了其#24605;维的广度。
5.分析#19982;综合
#20998;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和方法#65292;二者是相互联系的。#22312;教学中,只有对历史现象#30340;各个方面进行具 #20307;的分析,再综合起#26469;把握其整体,才能深入理#35299;历史现象的本质,掌握历史发#23637;的规律。例如高中世界史“ 1794-18#65297;4年的法国”一节教材#65292;首先应依据教材分析拿破仑#22842;取政权和建立法兰#35199;第一帝国的历史 条件,使学生认识第一帝国#30340;建立是当时法国历史发展#30340;必然。其次,要逐项分析拿破仑政#26435;对内采取的各项 政治经济政策的#20869;容,然后把他强化资产阶#32423;国家机器,制定《法典》#30830;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制,鼓励#36164;本主 义发展,镇压保#29579;党和加强对工农统治等有关#25919;策加以综合,分析#20986;拿破仑政权的资产阶级军#20107;专政的实质。 再次,分析拿#30772;仑长期对外战争的对手和#30446;的,使学生明确其早期对外战#20105;的正义性、进步性#21644;后期对外战争 的非#27491;义性、侵略性。最后,#23558;对内政策和对外战争进#34892;综合,得出结论,#24182;且对拿破仑的历史地位#20316;出科学 的评#20215;。 转#36148;于 免费论文#19979;载中心
6.比较异同
心理学的研究启迪人们:#27604;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22522;础。在教学中,可对彼此有#26576;种联系的历史现象加以 对照,确定其异同点,从#32780;使学生认识历史现象的本#36136;。比较的方法很多,#35832;如同一历史时期的同类历史#29616;象 (如进入#24093;国阶段后帝国主义国家的特征)#65292;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21382;史现象(如日本的明治#32500;新和中国的戊戌 #21464;法)一个历史事件的不同发展阶#27573;(如“五四”运动#21069;后的新文化运动),一个历#21490;事件的两个对立面(#22914; 美国内#25112;的南北双方)等都#21487;以进行比较。比较的目的是找出异#21516;,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以使学#29983;对历史现象 达到#26356;系统、更深刻的理解#12290;
7.课堂讨论
有计#21010;、有目的地组织课堂讨论,对#20110;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颇有#35048;益。通过开展讨论以至辩论,#23398; 生不仅谈论#23545;问题的见解,而且阐述自己所以#36825;样认识的理由和依据。通过#35752;论,可作到活跃思维、扩展思维 、相互启#21457;、集思广益。有位教师在#35762;初中中国近代史“中国民族资#26412;主义产生”一目时,曾#32452;织学生进行讨 论,讨论中他启发学生抓#20303;民族资产阶级对帝国#20027;义、封建主义和工人#38454;级的几种不同态度进行#20998;析对照,引 导学#29983;运用大量历史事实发#34920;意见,教师最后归#32435;总结。这样,使学#29983;对民族资产阶级为什么具有革命#24615;和妥 协性这一问#39064;加深了理解。关于民族资产阶级两#37325;性问题,既是教材#30340;重点又是难点,掌#25569;了它就会为理解以 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有#20851;问题和中国共产党对中#22269;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等问题#25171;下基础,所以对这一问题 组织讨论很有必要#12290;
8#65294;写作实践
事实证明,开#23637;学史作文及写小论文的活动,#26159;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32500;的有效途径。学生在以#21382; 史为题才#30340;作文中,展开他们思维的双#32709;,畅快地在无际的史空中翱翔#12290;许多实践表明:这种写作,#21487;充分调 #21160;他们思维的积极性,他们往往能#25552;出一些新见解,阐述某种新#35266;点,充分展现他们的才华和智慧#65292;使思维能 力的#22521;养达到一个新的高度#12290;
三、重视传授思维方#27861;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30340;一个重要课题是教#20250;学生思维,即把如何思维的方法授#20104;学生。俗话说:“#25480;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只#26377;让学生真正掌握了历史科学的#24605;维方法,才算最终有效地培养了#23398;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
学生只有按照历史#23398;科自身的特点进行思维活动,才能#25552;高历史思维的品格#65292;并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21382; 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19990;界观,也是科学的#26041;法论。因此,传授思#32500;方法,首先要把历史唯物主义的#22522;本原理教 给学生#12290;有一位教师在分析法国资产阶级#38761;命中拿破仑上台的原因时说:#8220;当时法国正处于外国干涉军压#22659;之 时,国内王党分子#20063;在密切配合。大资#20135;阶级迫切要求建立一个强有力#30340;军事独裁政权,用以镇压人民#30340;反抗 ,击败外国干涉#20891;,并防止王党的复辟#12290;拿破仑了解到国内的#24418;势,认为夺取政权的时机#21040;了,于是放弃远征 计划,冒险回#22269;。大资产阶级对拿破#20177;回国予以热烈欢迎,把#20182;看作‘救星’,希望他能凭#20511;武力改组腐败无 能的督政府;#20891;火商和金融资产阶级向拿破仑提供#20102;上千万法郎的金钱;巴黎的#19968;部分军队也归附他。这样#65292; 拿破#20177;于1799年11月9日发#21160;‘雾月政变’,夺#21462;了政权,从此开始了拿#30772;仑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 的统治#12290;”教师的这段分析,贯穿#30528;历史唯物主义精神,阐明了拿破仑#8220;雾月政变”所以成功的#21382;史背景:一 方#38754;是在外国军事干涉的威胁#19979;,大资产阶级需要拿#30772;仑击败外国干涉军并#38450;止王党复辟,镇压人民的反抗; 另一方面也阐#26126;了拿破仑上台的物质条件,即#20891;火商和金融资产阶级提#20379;了金钱和部分军队。虽#28982;这段分析是 以历史唯#29289;主义为指导的,但如果到此为止#36824;不能说给学生传授了科#23398;的思维方法,而仅仅是传授了历史#30693;识 。因为这里#36824;没有明确点出“时势造英雄”这#20010;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25152;以这位教师接着应说:“#30001;此同学们 看#20986;并要记住,分析任何英#38596;人物能够做什么而不能做什么,为#20160;么获得成功或者遭到#22833;败,都要从当时的形 势或物质条件来分#26512;。这就是时势造英雄而#19981;是英雄造时势的历#21490;唯物主义的一条原#21017;。”这样,才算把分析 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30340;方法交给了学生,他们若再遇到#31867;似的问题时,就能正确地#36827;行分析或解释。
其次,在#26085;常教学活动中,要有目的有计#21010;地将历史思维的一些具#20307;方法,诸如分析法#12289;综合法、比较法 、概括法、分类法等,#32467;合有关知识的讲授#25945;给学生。这些方法一#26086;被学生所掌握,便会大大加强#20854;思维的的 科学性,使他们能更有效地#29702;解、掌握和运用所学的#30693;识,提高其主动学习的水平,诚如#36190;科夫所说:“教会 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35828;,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
#31532;三,教师在讲课时,不仅要传#25480;历史基础知识,更须向学生展示#33258;己的思维过程,说明自己分析历史#38382; 题所采用的思维方#27861;,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26102;,也掌握科学的方法#35770;。例如讲授“太平#22825;国运动、戊戌变法 运动#12289;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的特点以及#23427;们留给后人的共同历史#25945;训”这一问题,应向学生说明#65292;这一问题 并不要#27714;我们将这些历史事件进行比较,#21482;要求弄清它们各自具#26377;什么特点,“特点”一词在这#37324;含义较空泛 ,乍看起#26469;不易捉摸其具体内容#65292;如果我们运用分析法、从四个历史#20107;件的性质、目的、#20316;用、影响、意义等 方面去考虑,它#20204;各自的特点就十分清楚了:“太平#22825;国运动是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20892;民运动,是几千年中 #22269;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22362;持战斗14年,势力发#23637;到18省,沉重地#25171;击了中外反动势力#12290;戊戌变法是自上 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20854;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26412;主义,因而是爱国的、进步的。#23427;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大大便利了资产阶#32423;革命思想的传播。义和团运动#26159;轰轰烈烈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23427;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 中国的迷梦,动摇了清#26397;的统治,加速了这个#33104;朽王朝的崩溃。辛亥革命#26159;一项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38454;级 民主革#21629;。它推翻了君主制度,使#27665;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使人#27665;获得政治、思想上的#35299;放,并促进了资本 #20027;义的发展。”至于其共#21516;的历史教训,则应从它们的最终#32467;果、由此说明了什#20040;问题等方面来思考和#35748;识: “#19978;述四次斗争都失败了,都#26410;能推翻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24314;主义的统治,未能改变中国沦为半#27542;民地半封 建社#20250;的命运。这说明,在近代#20013;国,无论是农民,还是资产阶级#32500;新派、资产阶级革命#27966;,都不能领导反帝 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12290;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责任只#33021;由无产阶级来承担。”
四、应注意的几个#38382;题
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30340;思维能力,提高其历史思维#30340;品格,还应切实注意#20197;下几个问题。
1.适时#36866;度
培养思维能力的#19968;个重要方面是开启学生#30340;思维器官。孔子说过:“不愤不启#65292;不悱不发。”可见#35838;堂上 只有当学#29983;出现“愤、悱”状态,即#21040;了“心求通而未得”、“口#27442;言而未能”时,就是教师对学生进#34892;“开 其#24847;、达其辞”的最佳时机,对此#25945;师要准确地把握好。此外,启发思#32500;的难度要适中、量度要适宜#65292;要恰到 好处#22320;引发学生积极思维#65292;让学生“跳一跳,摘桃#23376;”,适时适度地指挥学生的#24605;维活动。
#65298;.因人循序
教师培养#24605;维能力,应注意每#20010;学生(或每类学生)的差异性,#22240;为每个学生(每类学生)的个#24615;特征、 知#35782;结构、思维类型等是各不相#21516;的,必须因人而导(因类而#24322;)。另外,还应遵循学生的认识#35268;律、循序渐 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总#26159;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33324;、从简单到复杂的,教#24072;循其“序”而引导#26786;允寡 翁#30431;嘉疃挥薪谧喔泻吐#21586;小?
3.反馈#24378;化
教学中启发学生思#32500;时,教师要注意接受学生发出#30340;反馈信息,并及时地作出相应#30340;控制调节。这就要求 都在课堂#19978;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65292;细心倾听学生的回答和发问,#21450;时地捕获准确的反馈信#24687;。同时, 对于学生的回答和发问#65292;教师应作出评价,以强#21270;学生思维操作,充分调动其思#32500;的积极性。教师恰到好#22788;的 表扬或赞#35768;,会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得到#31215;极强化;教师恰如#20854;分的批评或否定,会#20351;学生及时改正思维过程中 的错误。
4.尊重主体
日#24120;教学或课堂讨论中,教师应多给#23398;生一点思维的主动权,给学生#21019;设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12289;提出疑问 的机会。#32780;不是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32771;,做学生思想的保姆,如#26460;勃罗留波夫(俄国#27665;主主义者)所批评的 :“教师如#26524;把科学的材料嚼得这样细,使#23398;生无须咀嚼,只要把教师所讲的吞#19979;去就行了。这样,#20174;学生中 可能#22521;养出懂知识的猿猴,而绝不是#33021;独立思考的人。”教#24072;更不能在教学中有意压制#23398;生的独立思考,不讲 教学民主,那样#23601;从根本上剥夺了学生独立思维的#26435;利。相反地,只有发扬#25945;学民主,尊重学生#30340;主体地位, 才能#20351;学生成为课堂思维活动#30340;真正主人。 免费论文下载中#24515;
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探略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