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与社会美教育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9506 日期:2023-12-06 来源:论文网
提要 在中学历#21490;教学中,进行社会美教育,#19968;是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培养#23398;生爱国主义的情感; 二是挖掘理想教育的内容,引导#23398;生树立远大理想;三是挖掘#36947;德教育的内容,培养学#29983;良好的品质;四是挖 掘科学品格教育的内容,#22521;养学生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在教#23398;实施过程中,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65292;应充分运用 现代#21270;视听手段,调动学生发现美、探#32034;美的积极性;引导学#29983;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21490;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分#26512;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本#36136;,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确立为#20154;类理想社会奋斗终#29983;的观念,从而实现#31038; 会美教#32946;的根本目的。
* * *
  历史是人类生活和斗争#30340;记录。中华民族历史悠久,#26377;着几千年的文明史。#21382;史教材本身就是一部美育的 教科书。在历史#25945;学中实施美育教育的原则,既是从#23398;科特点出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38656;要,也是继承和发 扬#20013;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加强社会#20027;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跨#19990;纪人才的客观要求。
  人的社会活动#39046;域无限广阔,社会生活#26041;式多种多样,到处充满着#21487;供审美的对象。美,从形态上看#65292;通 常可以分为自然#32654;、社会美和艺术美三大类型。本文#30528;重就历史教学与社会美#30340;教育问题,谈点看法。
  社会美是指社#20250;生活中的美,经常表#29616;为各种积极肯定的#29983;活现象。马克思说过:“社会生#27963;在本质上是 实践#30340;。”社会美不仅根#28304;于实践,而且本身就#26159;实践的最直接的表现。历史学科#30340;社会美往往是以历史人物 为中心,并且通过#21382;史人物的言行举止所#26174;示出来的美。历史教学中#30340;社会美教育常常和德育结合在一#36215;,表 现为美德教育。#21476;往今来的风流人物,多#22914;繁星的民族精英,他们身上所#20307;现出来的璀灿思想和精神风貌#65292;是 我们进行社会#32654;教育的极好教材。#32467;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21382;史教科书中所包含的社会美教育的#20869;容 ,#24212;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21435;挖掘。
一、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的#20869;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
  #20154;的美包括人体美和心灵美,而起#20915;定作用的则是心灵美。爱#22269;,这是心灵美的最重要的表现,也#26159;社会 美教育最基#26412;的内容。列宁说:#8220;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24041;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28145;厚的感情。”中 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20110;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38761;命传统的民族。千百年来#65292;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解放和国家的繁荣、昌盛,#22810;少志士仁人前仆后继#65292;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30340;正气歌。从驱逐倭#23495;的戚继光 、收复台#28286;的郑成功,到虎门销烟的林#21017;徐、血洒疆场的关天培#65292;他们的民族气节是何等的#24544;贞;从与舰共存 亡的邓世昌、以身殉#22269;的丁汝昌,到甘愿为变法而捐躯的#35885;嗣同、“为天下人谋永福”而献身#30340;林觉民,他们 的爱国义举是何等的豪#22766;;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65292;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25239;战期间毅然留起了胡须#65292; 拒绝#20026;侵略者和汉奸演出#65292;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方志敏在#29425;中怀着满腔热血写下#30340;《可爱的中国》,#25104;为 后人进#34892;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25945;材。
  这些爱国者和革命者,#23613;管他们所处的时代和所代表的阶级#21033;益不同,但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中#21326;民族的 爱国主义精#31070;是一致的。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种#19981;畏强暴、不甘屈服、百折不#25376;的爱国主义精神,#20013;国才没有 #22312;历次面临的严重危机中#20129;国;正是因为有了他们#30340;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65292;才有了我们的今天;也 正是这种爱国主义#24773;感,成为我们今天实#29616;腾飞,跻身于世界强#22269;之列的精神支柱。
  同样#65292;在世界史上,无数#33521;雄人物为了民族的独立#21644;自由而奋斗不息。#20174;被法国人民誉为“奥尔良姑娘” 的抗英英雄#36126;德,到出生入死,帮助#40657;人奴隶获得自由的塔布曼#65292;从美国的开国元勋华盛#39039;、杰佛逊及其所起 草的《独立宣#35328;》,到印度国大党#39046;袖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36816;动、土耳其凯末尔党人制定的#12298;国民公约》 #65292;无不洋溢着爱国主义#30340;思想光辉,都是我们进#34892;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12290;
  爱国主#20041;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具#20307;内容。其表现可以是惊天动地的壮#20030;,也可以是默默无闻的奉 献。在今天#21644;平建设环境中,作为一名中#23398;生就是要继承和发扬爱国#20027;义的光荣传统,维护民族的团#32467;和国家 的统一,刻#33510;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24314;设有中国特色的社#20250;主义,实现四个现#20195;化贡献聪明才智。
二、挖掘理想#25945;育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远#22823;理想
  人本身的美是社会#32654;的重要表现。人的美#21644;理想是紧密相联的。理想是#20154;生的奋斗目标,或者说是对未来 的憧憬、向往#21644;追求。陶铸同志在《崇高的理#24819;》一文中指出:“理想是有社会#24615;、阶级性的。……一个人的 理想,#26159;为多数人的利益,为社会的进#27493;,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20316;用,也就是说,合#20046;社会历史发展的 规律,就是伟大的理想。”
  青少年时期正是世界观形成#26102;期。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人生观教#32946;,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起远大的革命#29702;想, 特别重要#12290;毋庸置疑,历史教学同其#20182;学科教学一样,都担#36127;着这一任务。
  中学历史教#31185;书中无数史实雄辩地说明,古往#20170;来,一切有作为的人都是具有远大#29702;想的人。马克思在中 学毕业论文《青年选择#32844;业时的考虑》中写道:#8220;我们选择职业时所应遵循#30340;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 ”毛泽东在青年#26102;代就立志以“改造中国与世#30028;”为己任。周恩来在学#29983;时代就决心“为中华的崛起”而#23398;习 。大发明#23478;爱迪生说过:“我的人生哲学是工#20316;,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并以此#20026;人类造福。”他们理想的 共同点都是#20026;民族、为人类谋幸福#65292;这是多么崇高的理想。
  共产主义理#24819;是人类最崇高最伟大的理#24819;。为了实现这一理想#65292;无数先烈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65292;他们的 光#36745;业绩,永远载入史册,激励后人#12290;
  利#29992;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理想#25945;育的内容,对青少年进行理想教#32946;,要帮助他们克服两种#20542;向,一种是片面 强调自我,#21478;一种是胸无大志,#32570;乏远大的理想。要教育他们处理好#20010;人与国家、个人与社#20250;、贡献与索取的 关系。历史教学要通#36807;大量的史实,引导学#29983;从优秀历史人物身上吸取营养,#20174;小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远#22823; 的理想。要使青少年#36880;步懂得:社会是人#30340;社会,人是社会的人,人#24635;是受社会制约的。因此,个人的#29702;想、 抱负是以#22269;家、社会的需要为基础的,#20010;人只有为社会、为国家作出应有的#36129;献,才能得到社会和国家的承认 ,才能得到应有的#23562;重,自我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三、挖#25496;道德教育的内容,培#20859;学生良好的品质
  #36947;德,是指在一定社#20250;条件下调整人们之间行为#30340;规范和准则。康德说:“#32654;是道德的象征。”俄国著名 文艺批评家别林#26031;基说:“美和道德是亲姊妹。”#30001;此可知,美和道德密切#30456;关。
  中学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65292;中华民族素有注重道德修养的传统#65292;历来强调要“苦其心志,劳其#31563;骨,饿其 体#32932;,空乏其身,行拂乱其#25152;为”,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具有#33391;好道德的人。儒家思想作为中国#23553;建社会的正统 思想,源#36828;流长,博大精深,其优秀的思想成#26524;是我们需要继承和发#25196;的。儒家历来重视修#36523;养性,孔子主张 “温、良、恭、俭、让”,#8220;克己”;孟子强调“善养浩#28982;之气”;诸葛亮重视“静以修身#65292;俭以养德”;刘 备#21017;主张“勿以恶小而为之#65292;勿以善小而不为”#31561;等。他们莫不认为注重道德#20462;养是做人之本。中国古代有许 多清官,廉洁奉公、#24551;国忧民,受到历代人民的敬仰#12290;明朝兵部尚书于谦#20004;袖清风,为官清廉;诸葛亮一#29983;“ 鞠#36524;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822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8221;;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33136;”;岳飞强 调“#25991;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等等,都#34920;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12290; 免费论#25991;下载中心
  平凡#23567;事,如赡养父母、尊师#25964;友、乐于助人、大公无私等等,#19968;旦表现出高尚的情感和#24773;操来,就极为 感人。#27491;是雷锋、朱伯儒、孔繁森等这样平#20961;而伟大的人物,他们的行为所表#29616;出的高尚情感和情操,汇成了 时代的新风尚。
  从历史的角#24230;审视,我们可知,社#20250;主义道德,是中华民族#30340;传统道德在一定历史条件#19979;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36827;步、最高尚、最美好的道德。社会#20027;义道德提倡的集体主义,它与封#24314;社会的道 德规范#8220;三纲五常”、“忠#23389;节义”,与资本主义的道#24503;规范“人不为己,天诛#22320;灭”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我 国,集体主义的原则要求是#65306;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65292;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30410;。历史教科书中道#24503;教育内 容的#28145;入挖掘,必定有利于青少#24180;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31168;道德传统,以社会主义的道德规#33539;为自己的行为 #20934;则,做一个具有良#22909;道德品质的人。
四#12289;挖掘科学品格教育的内容,#22521;养学生为科学献身的精
  神
  科学包#25324;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12290;一般认为,在自然科学研究#39046;域要尊重规律,实事求#26159;,坚持真理。实际 #19978;,社会科学领域也同#26679;如此。
  古今中外,无#25968;思想家、科学家追求真理,献身科#23398;,促进了人类事业#30340;进步与发展,历来受到人们的尊 敬,#26159;我们学习的楷模。历史#25945;学中努力挖掘科学品格教#32946;的内容,从而培养学#29983;献身科学的精神,#20027;要体现 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热#29233;科学、刻苦求知的敬业#31934;神。马克思将自己#30340;毕生精力献给了人类的解#25918;事业,他从研究商品 入手,解剖资#26412;主义社会,写下了《资本论》这部#24040;著,为无产阶级提供了#35748;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27494;器; #21496;马迁踏遍祖国各地,历#23613;艰辛,虽受腐刑之辱却矢志不#28189;,写成了史学巨著《史记#12299;;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 ,呕心沥血27#24180;,三易其稿,写成药物学巨著《#26412;草纲目》;古罗马科学家#26222;林尼为了实地考察维苏威#28779;山而 献出了#29983;命;近代英国生物#23398;家达尔文经过长期的#35266;察和考察,创立了#31185;学进化论;居里及其#22827;人在极其艰苦 的条件#19979;,依靠简陋的实验设备,经过长期#30340;辛勤劳动,终于发现了镭,开辟#20102;科学世界的新领域。许许多多 的史实告诉我#20204;,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只有#20687;他们那样一丝不苟、孜孜以求,#20035;至献出宝贵的生命#65292;才能有 #25152;建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2290;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24322;的当今世界,我们要建设有#20013;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需要科学,需要人才,青少年一#20195;,从小就应该立志献身科#23398;,献身祖国的四个现代#21270;。
  第二,敢于坚持真理、捍卫真理#30340;无畏精神。坚持真#29702;、捍卫真理,需要勇气,有时甚至#35201;付出生命的代 价。历史上许#22810;思想家、科学家为了坚持真理#32780;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20105;。革命烈士夏明翰面对刽#23376;手的屠刀英 勇就#20041;:“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24847;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思#24819;家和科学家布鲁诺坚守“日#24515;说”,虽 被宗教#35009;判所监禁7年而毫不动摇,最后#34987;教会处以火刑,临#21009;前他在火堆上高呼:“火不能#24449;服我,未来的世 纪会知道我#30340;价值。”这是何等刚烈!#22312;探求科学奥秘、寻#25214;真理的道路上,需要这种大#26080;畏的精神。
  社会生活方式是多种多样#30340;,社会美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方面的#12290;历史教科书中所包含的社会#32654;教育的内容 也不限于以上几方面。深入挖#25496;内容,进行社会美教育,是历史教#23398;的长期任务。
  实施历史教学中的社#20250;美教育,在方法上除了应#31934;心设计课堂教学程序、优化教学#36807;程外,根据历史学科 的特点,应着重从两方#38754;入手:
  一#26159;充分利用图片、幻灯、音响#31561;现代化视听手段。历史的#29305;点是它的过去性、具体性#21644;多样性。这些特 点决定了现#20195;化视听手段的运用#22312;历史教学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2290;教师要充分挖掘、利用教科书#20013;社会美的 因素,并借助于历史图片#12289;幻灯、录音等形象化的载体,再#29616;历史场面,培养学#29983;的审美观念。如讲述红军长 征时,#25773;放一曲《过雪山草地》#65292;激发学生对红军长征艰难#21382;程的联想和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24773;。也可编制简 易#24187;灯片,再现某一历史画面,#8220;化虚为实”、“化远为近”,给学#29983;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从中得#21040;美的享受 。
  二是引导学生从具体#21490;实中认识历史规律,以实#26045;社会美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认为#65292;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 的,社会历史的发展也#26159;如此。古人强调“#20197;史为镜”、“读史明智”,就是指#35748;识和驾驭历史规律,#25351;导社 会实#36341;。历史教学,不仅要#20256;授具体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26159;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知识中#21435;认识规律,深层 次地理解历史现象#30340;本质,预测未来,指#23548;现实。如人类社会由#20302;级向高级发展,其基本#21160;因是物质资料的生 产方式,即生产力与生#20135;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24314;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决定的。英#12289;法资产阶级革命,日本明治 维新,俄国1861年#25913;革以及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21629;,究其终极原因,#26159;这些国家当时的经济生#27963;内部的矛盾冲 突#12290;其共同规律是:资本主义#32463;济的发展,要求建立与之相#36866;应的生产关系。学生懂得这一规律#65292;对资产阶级 革命或改革#30340;历史必然性,对资本主义制度最终#20195;替封建制度有了更#28145;刻的认识。同样,随着生#20135;力的高度发 展,资#26412;主义生产关系日益成为新的#29983;产力发展的桎梏,必然被新的#29983;产关系所代替,社会#20027;义战胜资本主义 是不以人的#24847;志为转移的客观规#24459;。社会美教育归根到底是为#20102;提高人本身的素质。历#21490;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 诸多史实的#24402;纳,认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并#22312;今后的实践中自觉#22320;遵循和利用历史规律改造世界#65292;创造未 来,从而#23454;现社会美教育的根#26412;目的。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