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历史学科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9520 日期:2023-12-07 来源:论文网
人的素质指人在工作、生活#21450;一切社会活动中所具备的自#36523;条件,即个人的内外品质的总#21644;,包括人的思想状况#12289;知识结构、能力特点、心理#22240;素、身体特征、外在#34892;为等。目前中学所开设的各门课程#65292;都有培养学生素质的责任,但就历#21490;学科来讲,却有着其他学科所#19981;能替代的特殊作用。立足现实,#20102;解过去,展望未来的学科特点#65292;决定了历史教学不仅对学生#30693;识的增长和智力的发展起着#29305;殊作用,而且对学生的性格、气#36136;、思想品德等基本#32032;质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22269;家教委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制#35746;的普通中学历史学科的教育目#26631;,也正体现了历史学科对#22521;养学生素质的基本要求#12290;其内容是:(一)培养学生用辩#35777;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22522;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33021;力。(二)利用历史教材,开#23637;对学生爱国主义、革命传#32479;教育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19977;)在学科能力方面,培养#23398;生接受知识、运用知识的#33021;力。(四)培养学生的历史感、#29616;实感和未来感。本文仅#26681;据(一)、(三)、#65288;四)三项目标所涉及#30340;部分要求谈谈历史#25945;学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及其#24847;义。
一、注#37325;历史概念的正确传授
概念#26159;事物本质的反映。中#23398;历史知识的基本概念,反映着相#24212;历史内容的本质属#24615;。历史概念可分为史事概#24565;和史论概念两大类。史事概念是对#22522;本史实的概括,史论#27010;念是对众多基本史实和史#20107;概念的理论概括,#20294;不论哪种概念,在中学历史#25945;材中并没有逐一提出来做系统、完#25972;的注释,只是通过历史#29616;象的具体描述加以说明。这就需#3520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20174;这些说明中归纳出历史#27010;念的内涵,让学生掌握一个个历史#27010;念的本质属性。这个过程本身#23601;是对学生用辩证唯#29289;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35266;点观察、分析问题#30340;素质培养。如西周“#20117;田制”这一概念,我们#21487;以依据课本的描述,用马克#24605;主义的理论概括为:#9312;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22303;地国有。②人们在生产#21171;动中所处的地位:奴隶主强迫#22900;隶集体从事劳动。③产#21697;分配方式:奴隶主完#20840;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④井田形#24335;:田野阡陌纵横,呈“#20117;”字形。其中④只是井田的形式#32780;不是井田的本质。①#9313;③才是井田这一概念的真正#20869;涵。通过这样的归纳,学生不#20165;掌握了井田制的本质含义,而且领#24735;到了分析土地制度的马#20811;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65292;即用生产关系的三要素去分析各#31181;社会形态下的土地制度的实质。这#26080;形中就培养起学生用辩证唯物#20027;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20998;析问题的素质。在世界史#25945;学中,我们可以用斯大#26519;总结的关于资产阶级民族形成#30340;五条标准去归纳美国独立战争的#36215;因:①统一的地域:北#32654;十三州。②统一的民族经#27982;:经过工人、农民和黑人奴隶的#24320;拓,北美经济发展起来。③#32479;一的市场:北美各地间经济往来频#32321;,初步形成了统一市场。④统一的#27665;族语言:英语。⑤统一的民#26063;意识:反英群众组织“自由#20043;子”、“通讯委员会”成立,#20934;备反抗英国的压榨。#36890;过这样的归纳,学生不仅深#21051;理解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内因#26159;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和民族要独#31435;、国家要解放是历史发展的#24517;然的道理,而且掌握了马克#24605;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20135;阶级民族这一概念所做的界定#12290;如果我们在教学中长#26399;地有意识地对一些历史概念进#34892;这样的归纳和讲授,不#20165;能使学生准确地掌握历#21490;概念,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21608;密性和彻底性,表#29616;出很强的理论素质#65292;还能加深教学的深度。
二、构筑历史概念的结构系#32479;,总结其中的规律#24615;认识
20#19990;纪以来的认知心理学提出了#32467;构主义课程论。它认为学习的主要#30446;的是建立学科的知识#32467;构。用这一观点指导历史教学,就#24212;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构筑历#21490;知识的结构系统,而不应让学生仅#20165;死记硬背一些零星散乱的历#21490;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典章制#24230;。
系统的历史#30693;识结构的最大优点是便#20110;从中得出一些规律#24615;的认识。规律是事物发#23637;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21183;,是若干基本概念,主#35201;是史论概念的有机组#21512;。但在中学历史教#26448;中没有这种组合的专门叙述,只#26159;把它体现在众多的基本史实#21644;基本概念中。教师#23601;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把#30456;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史实进行梳理#21152;工,得出一个个系统的知识结构,#28982;后才能通过分析,总#32467;规律性的认识。梳理加工#30340;方法有三条:
(#19968;)纵中找规律。就是将相关的#22522;本概念和基本史实梳理成一个纵#21521;的结构系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21490;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20174;中找出规律性的认#35782;。这种认识在中学#21382;史知识中是一种高层次#30340;理性认识,是学生历史学科高#32032;质水平的具体体现。如我们可以#25226;中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概念#26803;理成这样的纵向结构系统:西#27721;的编户制度→北魏的租调制→#21776;租庸调制→唐后期两税法→#26126;一条鞭法→清地丁银#12290;从这个结构系统中#21487;以得出如下规律性认识:①中#22269;封建社会赋税制度发展的趋#21183;是由繁到简。②人头#31246;的发展趋势是由重到轻到取消。③#20892;民对国家和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日#36235;减弱。④劳役地租和实#29289;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转变,这是商#21697;经济发展的结果。要得#20986;这样的认识,没有一定的辩证唯#29289;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27700;平和敏捷的思辩素质是#19981;可能做到的。如果我们在#24179;时的教学中长期坚持这样#30340;归纳、讲解和训练,就能不#26029;地培养提高学生这方面的素质#12290;
(二)横中寻#29305;点。就是把某一历史#20107;件或人物所处的历史背景,#26102;代的各个侧面逐项加以归纳,#26500;成一个历史横断面#30340;结构系统,通过分析#21508;个侧面和对各个侧面的综合#20998;析,找出该历史事件或人物所具有#30340;历史特点及其成因#65292;对历史事件或人物做出#21382;史的全面的公正的评#20215;。一个历史事件或#20154;物都有其所处的特定的时代和#29615;境,这就形成或造就了#35813;历史事件或人物独有#30340;特点,所以正确把握时#20195;和环境横断的各个测#38754;的全貌,是我们正确分析评价历史#20107;件或人物的根本依据,是做出正确#32467;论的基石。历史唯物主义的一#20010;基本原则就是在评价历史事件#25110;人物时,必须把它#20204;放在当时当地的具体环境中#21435;考察。掌握并会运用#36825;一原则,正是历史学科所要求#30340;最根本的素质,比如19#65305;5年历史统一高考问答题#31532;一题:指出秦始皇#27721;武帝在军事行动、#24441;使百姓和加强思想控制#19977;方面的类似之处,并说明为什么#23548;致秦亡汉兴的不同结果?此题#21069;一问并不难,但后一问则有#20102;相当难度。难就难在不#23569;考生缺乏上述素质#65292;不会从秦皇汉武所#22788;的不同历史时代和历史环境#21435;分析二人的不同个性。为#20102;更能说明问题,我们不防#25226;答案再展开一点:秦始皇攻打#21256;奴,是在秦刚统一六国之后进行的#12290;这时秦国的国力还#19981;够强大,没有力量“#23436;全解除匈奴的威协”;汉武帝则#19981;同,他所处的环境是西汉经过几十#24180;的休养生息,经济有了#24456;大发展,国力已强大到#36275;以“彻底击败匈奴”的#31243;度。秦始皇是从奴#38582;社会刚刚走过来的人#65292;必然带有奴隶主贵#26063;淫乐、奢侈的习俗,所以他役使#30334;姓很大成份是“为了#20010;人享乐”;汉武帝是封建#31038;会的皇帝,享乐的习俗比奴隶主#36149;族相对要少一些。汉武#24093;还继承了高祖、文帝、#26223;帝重视农业,鼓励农耕,释放#21334;身奴隶的祖训,所以他役使百#22995;“主要是用以兴修水利”,发展#20892;业生产。秦始皇统一#20013;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封建专#21046;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国家。这在当时#26159;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很难一#26102;得到刚刚从奴隶社会制#24230;下过来,习惯了奴#38582;社会制度的人们,#29305;别是奴隶主贵族及#20854;知识分子的认同,因此遭到激#28872;反对也是情理中事。秦始皇要#24819;巩固新生的封建政#26435;,也必然要对他们进行坚#20915;镇压,而秦始皇本#20154;身上残存的奴隶主阶级的残#26292;性,就使这场镇压更具野蛮#24615;和残酷性,因而造成了“钳制思#24819;,摧残文化的恶果”;#27721;武帝所处的时代,封建社会#21046;度已被社会普遍认同,#23553;建专制中央集权业已巩固和#21152;强,儒家思想在社会上逐#28176;流布并成为多数人行为的道#24503;准则。在这种情况下,汉武帝只需#21457;生“罢黜百家,独尊#20754;术”的号召,并采取一些相应#25514;施就能得到社会的认同,没有必要#20063;不会去用秦始皇的做法。这#26159;由于历史时代、历史#29615;境的不同,造成秦皇汉武的不同个#24615;,二人的不同个性又影响了#20182;们事业成败的差异。这样从军#20107;行动,役使百姓,加强思想#25511;制三个侧面对秦始皇、汉武#24093;进行分析的方法就是横中#23547;特点的方法。在每个侧面的分#26512;过程中,又从历史渊源、历史#29615;境、人物个性等几个方面去寻根#25506;源,使分析入木三分。如果我#20204;在平时教学中经常从事这方面的训#32451;,学生评价历史事件#25110;人物的素质肯定会提高,应付#36825;道题也就不会束手无策!转#36148;于 免费论文下载#20013;心
(三)构筑纵#27178;交叉、中外结合的立体结#26500;系统,从深度和广度上研究历#21490;现象。结构主义课程论另一个要#27714;就是构筑纵横交叉全方位的知#35782;网络结构系统。这种结构系统#65292;既可对历史现象从纵#20013;找规律,横中寻特点,又可以#20174;历史现象的相互影响和制约中#36827;行深度和广度上的研究,从#38169;综复杂的历史现象中得#21040;本质性、规律性的认识。构筑这样#30340;结构系统,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65292;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19968;些这类结构系统的问题进行讲#35299;或让学生思考。我曾设计#36807;这样一个问题:从“九·#19968;”八事变到雅尔塔会议时,#32654;国对日本侵华的态度发生过怎样#30340;变化?试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和#23454;质。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从美#22269;的全球战略入手,然#21518;再从日中关系、日美关系、日德#20851;系、美德关系、美英关系、美苏#20851;系等多方面进行立体交叉分析才能#27491;确做答。基本思路为:一战后,美#22269;的全球战略是“先欧后亚”#12290;这是美国处理当时国际事务的基本#31435;足点。日本发动“九·一八#8221;事变,虽然损害了美国在#21326;的一些利益,但并未损害根#26412;利益,更未损害美国在欧#27954;的根本利益,所以#32654;国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24314;立伪“满洲国”只宣布#19981;承认而不采取实际行动。#24403;日军大举侵入中国华#21271;,企图搞“华北五省自治”时虽#28982;对美国在华利益形成较大威胁#65292;但仍未威胁到美国的欧#27954;利益,所以美国采取了支持蒋介#30707;政府抵抗日本侵华的行动。当日本#21457;动全面侵华战争,并大举进攻上#28023;和南京时,美国在华的根本#21033;益受到严重威胁,美#22269;这才做出比较强硬的反#24212;。先是对日本实行部分#31105;运,继而冻结日本在美国#30340;全部财产,但仍是用谈判#30340;方式与日本周旋,尽量避免与日本#20316;战,以使美国不致同时遭#21040;于1936年结盟的#24503;日两国的夹击。那样,美国在#21326;的利益不但难保,在欧洲的利益也#23558;毁于德国。1941年6#26376;,苏德战争爆发,美#22269;看到了足以抗击德国使自己在欧洲#30340;利益不受损失的希望,于是#22312;1941年8月与英国共同发#34920;了《大西洋宪章》#65292;表示坚决反对德日意法#35199;斯的侵略行径,并愿援助苏#32852;,借苏联之手对付德国,以便#33258;己抽出部分力量对付日本#12290;这时,美国在日美谈#21028;中态度明显变得强硬起来,提出#35201;日本从中国及印度支那#25764;军。日本当然不答应,太平洋#25112;争终于爆发。经过三年苦战,#32654;国把日本在太平洋#21344;领的各岛一一夺回。日本对美国在#21326;利益的威胁已经减弱。#32780;这时的欧洲战场上,苏军正不断#21521;西挺进,攻入德境,对美国的欧#27954;利益又构成了新的巨大#23041;胁,于是美国便急忙开#36767;了欧洲第二战场,又把主要力#37327;集中到根本利益的所#22312;——欧洲,中国战场在美#22269;人的心目中战略地位下降#20102;。在雅尔塔会议上,美#22269;甚至以牺牲中国利益的#25163;段去换取苏联的对#26085;作战。总之,表面看美国对日#26412;侵华的态度在步步改变,但#8220;先欧后亚”的全球战#30053;却未变。美国的每次变#37117;是为保根本利益的不变。#21464;是表面的,不变才是本质的。这#23601;是美国对日本侵华态度变化原因#30340;分析及变化实质的总结。通过#36825;样的中外历史结合和纵#27178;交叉的立体分析,就能得出一#20123;教材中看似无联系实#21017;能联系的更深层次的规律性认识#12290;这是一种历史研究#32032;质的最高层次的表现。只有具#22791;了这样的素质,才可以步#20837;创造性历史研究的殿堂。#24403;然,要培养学生这样的#32032;质,教师也要不断提高#33258;身的业务素质。
三、#22521;养学生的历史感、现实感和未来感
历史感、现实感和未#26469;感也是一个人素质的构#25104;因素。所谓历史感,就是要把#21382;史现象定位在它特定#30340;历史环境中去认识,而不能把当代#30340;观念置于历史的观念之中。关于这#19968;点,前面已有所论述#65292;不再重复。所谓现#23454;感,就是通过对历史现象的#31185;学分析,对现实社会做出比较#27491;确敏锐的认识和判断。但这并#19981;是把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做简单#30340;类比,而是要从历#21490;问题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20026;现实提供借鉴。所谓未来#24863;,就是在认识人类社会#21457;展中的历史现象和#29616;实问题基本规律的前#25552;下,对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预#35265;:这是一种比历史感和现实感更高#23618;次的素质要求,也是我们历#21490;教学和历史研究的最重#35201;的目的之一。在这方面#65292;马克思和毛泽东为我们树立了#20809;辉的榜样。马克思通过研究人类#21382;史,发现了人类历#21490;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19978;,他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23454;进行了细致入微的#20998;析研究,在肯定资本主#20041;社会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29992;的同时,又科学地预#35265;,资本主义必然灭亡,#20849;产主义终将实现!毛泽东#22312;抗日战争即将取得伟大#32988;利的前夕,针对广大人#27665;和党内许多同志对和平抱有#24187;想的现实,发表了《抗日战争胜利#21518;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的著#21517;演讲。在演讲中,#27611;泽东通过回顾国民党蒋介石发动过#21313;年内战,抗日战争中#21448;发动过三次反共高#28526;以及蒋介石—背信#24323;义的历史,英明地预#35265;到内战还将爆发的未#26469;。马克思和毛泽东这种对未#26469;的正确判断,就是历史感、现实#24863;和未来感素质的最高水平的表现。#23545;中学生来讲,用这个标#20934;要求无疑是太高太远#20102;。但这并不等于我们完全不可以在#25945;材所提供的知识范围内#36880;渐培养学生这方面的素质,为以后#36798;到这个水平奠定基础。我的一些做#27861;是:
(一)经常挑选#25253;刊、杂志上一些与现实有关的历史#35770;文、与历史有关的时事评论辅导#23398;生学习,培养学生历史感与现实感#32852;系的素质。如时事政治经常#20986;现的巴以关系问题#12290;我就给学生介绍原居住在中东的犹#22826;人怎样被罗马帝国驱散,二战中如#20309;遭到法西斯灭绝人#24615;的屠杀,二战后如何建立起以色列#22269;,从此,巴以冲突#19981;断等情况,让学生了解巴以双方的#21382;史和现状。讲明我#20204;应该承认现实,但也不能抹煞历史#30340;道理,让学生明了我国政府为什#20040;采取反对西方大国干涉,坚持#35753;巴以双方通过谈判#33258;己解决自己的问题的立场#12290;这里边既尊重历史又承认现实的#21407;则,就是如何把历史感与现实感结#21512;的原则,也是提高学生历史感、现#23454;感素质所遵循的原则之一。
(二)讲课时,对教材中一些#22312;史学界仍有争论的问题,尽量把争#35770;各家的观点介绍给学#29983;。现代历史学家研究历史,是#29992;现代人的价值观和#24605;想意识去反思、审视历史,这本#36523;就是现实感与历史感的有机结合。#21482;是因结合的方法和角度不#21516;,形成的观点和得出的结论也就#20986;现差异。如对孔子的#35780;价问题,有的说孔子#26159;没落奴隶主阶级的思想代#34920;,反对春秋时的社会剧烈变革#65292;想恢复“周礼”,是反动#30340;。反对者则说,孔#23376;承认历史的发展变#21270;,因为他主张不能#36731;率地抛弃已往时代的文化,而应#26377;选择地吸收其有益的成分,#26377;一定的进步性。这些观点之所#20197;不同,就是因为有的专家是站#22312;阶级分析的角度,有的则站在#24605;想分析的角度。角度#19981;同,审视的结果自然#20063;就不同。另外,孔子思#24819;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日益被重#35270;的现实,使一些专家对旧#30340;观点进行了批判和修正,也是出现#19981;同观点的原因。通过这样的介#32461;,使学生能从中学到一些#19987;家们是如何把历史#24863;与现实感有机结合起#26469;的方法,提高这方面的素质#65292;同时也拓宽了思路,提高了分#26512;问题的素质。
(三)针对教材中能与现实#26377;规律性联系的知识#65292;精心设计一些这方面#30340;问题供师生共同讨论,引#23548;学生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做一些尝#35797;性的预见,培养学生的未来#24863;素质。我曾设计过这样一个问题#65306;据有关资料统计,二#25112;后三十多年,世界上大#32422;发生了150次战争。在这些#25112;争中,发达资本主义#22269;家间直接发生的战#20105;却没有一次,原因何#22312;?将来能否会发生发达资本主#20041;国家间的战争?师生经过讨论,得#20986;的结论是:原因其一,二战前,#31038;会主义苏联势单力薄,#24093;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仍#26159;当时世界的主要矛盾;二战后,社#20250;主义阵营和帝国主义阵营#20043;间的矛盾成为世界的主要#30683;盾,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26469;反对社会主义阵营,帝国主#20041;国家间的矛盾相对缓#21644;。其二,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20027;义世界的霸主,至#20170;也没有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能#19982;之抗衡。其三,二战后殖#27665;体系瓦解,绝大多数殖民#22320;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消#38500;了帝国主义国家分割世界领土的#21487;能性。其四,第三次科技革命,#2035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和交换的国#38469;化空前发展,出现了相互#20381;存、相互渗透、相#20114;斗争的局面。其五,核武器的出#29616;,改变了传统的战争观#24565;,用军事手段解决#22269;际争端日益困难,靠侵略战争进#34892;掠夺来发展经济不仅行不#36890;,反而会给本国经济带#26469;沉重负担和破坏。其六,苏联解#20307;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21457;展,为了争取中间势#21147;,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解决矛#30462;和冲突的方式上也发生了新#21464;化,磋商取代了讨#35832;武力。预见:和平与#21457;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21457;展问题居主导地位。发达资本主#20041;国家间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65292;但战争不是不可避免的#12290;这个结论是否完全#27491;确尚在其次,主要是设计这样的#35752;论题,能引发出学生的历史感#12289;现实感和未来感的激情,#21448;经过认真讨论,训练出了这#26041;面的素质!
(#22235;)敢于引导学生向#19982;教材内容有关的当代社会的热#28857;问题进军。当今社会的#28909;点问题也正是人们积极思考亟#24453;解决的问题,而历史研#31350;的主要社会功能,就在于#20026;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借鉴,做到“#21476;为今用”。从历史的角度对一些当#20170;社会的热点问题进行思考是#26368;能培养学生历史感、现实#24863;和未来感的方法。如反腐倡廉问题#12289;禁毒问题、改革开放问题、引进#22806;资和技术问题、外商在华租地办企#19994;问题等,都可以从历史#30340;角度去进行思考、分析、讨论。
在当今社会#65292;对人类未来前途的憧憧和忧#34385;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22521;养跨世纪的具有当代历史#24847;识和未来意识素质的人#25165;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迫#20999;需要。在这方面,历史学#31185;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能在一#23450;程度上肩负起这一伟大而光#33635;的历史使命,为培养具#26377;跨世纪素质的人才做出自己#24212;有的贡献!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