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九#24180;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程#21644;教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32946;的转轨中,以其思想性、地#29702;性、实用性、时 代#24615;、趣味性,在教学实践中#21457;挥了作用。可持续发展,是#24403;今人类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21487;持续发展的内 涵极其丰富,涉及地理#31185;学的自然地理、人#25991;地理等众多学科,对地#29702;教育的变革,具有重要#30340;指导作用。它 对素质教育的目标提出了#26032;的要求。即不但要使学生树立正#30830;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35266;,还要有正确的持续 发展观;懂得人类#21457;展是资源、环境、人#21475;、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12290;这是当代合格的中#22269;公民的基本条件。 那#20040;,作为素质教育的#21021;中地理,进行持续发展教#32946;的内涵是什么,有必要对持续发展#24605;想的形成作一简略的 回顾。
#21487;持续发展思想自60年代出#29616;森林消失、土地退化、#20154;口增长、全球温室效应、经济无限#22686;长带来的资 源枯竭#12289;贫富不均等问题后,人类认识#21040;环境问题与发展的模式相联系。#36825;是持续发展思想的#38607;型。1972 年在#26031;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22659;会议上发布的《人类环境宣言#12299;,标志着人类环境时#20195;的开始。1980#24180;《 世界自然保#25252;大纲》给予较明确的阐述。198#65303;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的《#25105;们共同的未来》,标志 着可持续发展思想#30340;成熟,并定义为:“#25345;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20154;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自身需#35201;能力的发 展。”1992年联合#22269;环境与发展大会通#36807;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12289;《21世纪议程》等五#20221;文件和条 约,与会的#65297;83个国家一致承诺#25226;建可持续发展道路作为未#26469;长期共同发展战略。标志着可持#32493;发展战略思 想被世界上大多数组织承认#12289;接受,使可持续发#23637;战略从理论走向实践,拉开了#20154;类新发展观时代的序幕。这 是本世纪人#31867;认识的一个飞跃。持续发展成#20026;各门学科研究的焦点#12290;科学家们从经济学、社会学、生态#23398;、地 理学#12289;工程技术学角度提出了对可持续发#23637;理论的见解,各家强调的侧重点#26377;所不同,但可持续发#23637;的根本思 #24819;是一致的。持续发展主要#20869;容包括可持续发展的具#20307;战略,社会、经济和生态#30340;持续发展。其科学性含义包 括几个方面。#19968;是要控制人口的适度规模,使之#19982;地区的自然承载力相适应;二#26159;保护和永续利用自#28982;资源, 以保证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38656;要。三是要保护和改善#29615;境质量,扭转某些地区的环境恶#21270;趋势。四是促进不#21516; 类型地#21306;协调、均衡的发展,缩小#21306;际发展水平的差距。
地理学#23478;认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尺度#21253;括全球、全国乃至某个区域,只有#23454;现了区域的持续发展,才能 实现全国、全世界的持续#21457;展,因此,持续发#23637;必须着眼于区域的持续发展。研究#21306;域可持续发展基本理#35770;, 在地理教育中#26377;序地、深入地进行可持续#21457;展教育,使学生认#35782;到本乡本土得到发展,全地区、#20840;国才能得到 发展;世界各国间协调、均衡的#21457;展,乃实现全球的发展。
二
区域#21487;持续发展,是指不同尺#24230;地区,在较长一段#26102;间内,经济、社会同人口、资#28304;、环境之间保持和谐 、高效、优化、有序的发#23637;。即确保其经济和社会获#24471;持续、稳定增长的同#26102;,谋求地区人口增长得到#26377;效控 制#65292;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12289;生态环境保持良性循环发#23637;。
上述涵义可#30693;,由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20250;五个要素组成区域可持#32493;发展系统。人口子#31995;统是区域 #21457;展系统的主体和核#24515;,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人口#30340;数量和质量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23637;关键。资源子系 统是区#22495;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合理开发和#21033;用资源是经济可持续发展#30340;前提。资源永续利用的#31243;度是区域传统 #21457;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标准#12290;环境子系统是区域可持续#21457;展重要组成部份。#29615;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30340;必要条件, 恶化的环#22659;会降低人类生活质#37327;,妨碍资源利用,进而#24433;响经济的发展。故#29615;境质量的好坏成为可持续#21457;展与 非可持续发展#30340;分水岭,经济子系统是区域可持#32493;发展系统的核心内#23481;,只有经济发展才能使#20154;类摆脱贫困, 又是解决资源与#29615;境问题的根本手段,又可为#29615;境保护和资源开发提供一定资#37329;和技术,故经济发展是社会可 持续发展的根本#21069;提。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21306;域可持续发展的最高#30446;标,因此社会子系统#30340;质量是实现区 域内协调发展的充#20998;必要条件。一个具有合#29702;的政治体制,良好的社会伦理道#24503;和历史文化沉淀及稳定的社#20250; 环境等因素,是实#29616;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证#12290;这五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依#23384;,客观存在的统一整体#65292;以达到 人#19982;人、人与地的协调统一,人与地#30340;共同繁荣,实现区域可持续#21457;展的战略目标。
地#29702;科学的特点恰恰是以区域为基础,#25226;区域研究作为学科研究的阵#22320;。九年义务教育初中#22320;理教材,体 现了地理科学特点,研究内#23481;侧重层次较高区域:世#30028;——世界分区地理,中#22269;——中国分区地理。并以人地 关系为#20027;线编排教材,这是对传统地理#25945;材的重大变革。教#26448;中列举了关于资源、环境#21644;人类活动的各种事实 ,这些足#22815;的人地关系知识,对树#31435;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35266;是必要的,但未能从区域#25345;续发展观点, 揭示人口、资源#12289;环境与社会发展、经#27982;发展的相互关系,不利于树立#27491;确的人与地共同持#32493;发展观念,不利 于跨#19990;纪公民可持续发展参与能力的培#20859;。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实行区域#21487;持续发展,会出现许#22810;新问题。例如我国走可#25345;续发展道路面临着庞#22823;人口、相对短缺的资源 、生#24577;环境恶化和自然生态#22833;衡、环境污染不断加#21095;等问题。解决的办法,就是#23454;施《中国21世纪#35758;程》。 这是指导#25105;国长期经济建设和社#20250;发展的纲领性文件#12290;文件中许多内容涉及当今地理教#32946;,对中国地理教学#25552; 出了更#39640;要求。在地理教学#20013;,使学生理解、接受可持#32493;发展战略思想,增强参与观念#65292;培养学生为实施21 世纪议程#21442;与能力,是地理教#32946;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
在区域地理教#23398;中,要把人口——资#28304;——环境——发展(包括社#20250;和经济发展)作为一个整#20307;研究,对 不同区域#65292;由于有自然条件、历史发展、#25991;化背景、地理位置的差异,#21306;域可持续发展水平差别大,#35201;以区域 可#25345;续发展基本理论为指导,依据#21508;区域具体条件,采取不同的发#23637;战略。为此,在九年义务教育#21021;中地理教 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人是区#22495;可持续发展核心。人口的适度#22686;长和人口素质提高#30340;持续进行,是进行人口问题教学#30340;基本 #35201;求。人口的适度增长,指人#21475;增长的速度、人口的#25968;量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人口总#37327;超过环境的承载力 ,就会产生生存#21361;机。九义初中地理教材侧重讲述#20102;人口数量与社会、环#22659;的关系,忽略了适度的#20154;口规模与 资源和环#22659;承载力的相互关系#65292;教学中应适当增强这方面#35762;述。人口素质是可持续#21457;展人口观的重要组成,#20154; 口素质的持#32493;提高,才能发挥人的积极性#12289;创造性,既充分又合理地利用自#28982;资源,又有减少人口对资源和#29615; 境压力,为持续发展#21019;造一个宽松的环境。#20026;此,必须实行适度的人口增长,提#39640;教育、文化水平,是实现人 与地协调关系#30340;关键。
2.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29289;质条件,经济建设要利用各种#33258;然资源。持续发展强#35843;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 用,因为#19981;合理的资源开发和利用会#36896;成资源短缺、环境#27745;染,进而影响人类健康#12289;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 世界上工业发达国#23478;需要解决资源永续利用与#20854;高消费水平相协调问题,#23545;发展中国家则是在满足其最#20302;需求 时资源的合#29702;开发、利用与保护#29615;境、发展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21363;资源的开发利用以保护自然#36164;源、保护环 境为基础,经济发展与资源和#29615;境保护互为因果。#21457;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是#20154;类追求目标,它需#35201;自然资源 #21644;良好的生态环境为#20381;托,若忽视对资源、#29615;境的保护,经济发展便受到限#21046;;没有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37327; 的改#21892;,特别是最基本生长需要的满足#65292;无从谈及资源的保护。
3.《中#22269;21世纪议程》是在中#22269;地理教学中进行持续发展教育的指#23548;性文件,在教学中要突#20986;以下观 点#65306;
①可持续发展的#30446;标是保持经济(包括工业、农业、#20132;通运输业、通讯等部门)的持#32493;发展,使经济增长 有足够水平#12290;经济增长要与环境保护、#36164;源保护相协调。
②控制人口数量,#23454;现适度人口增长目标,提#39640;人口素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30340;首要举措。
③加强资源保护#19982;持续利用,建立节约型国民经#27982;体系,实行资源开#21457;与保护相结合,资源开发的#36229;前准 备与持续开#21457;相结合、资源开发与资源节约相#32467;合原则。
④环境的可持#32493;发展,重点是保护生#24577;环境。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21270;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鉴于现#23454; 存在的生态环境#21644;长远发展,以保护水资源、#22303;地资源为重点,克#26381;工业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24378;化生物多样 性保护,实现环境的可持续#21457;展。
⑤社会的可#25345;续发展,主要保持适度人口规模,#25913;善社会服务体系(卫生、教育#12289;福利、保险、防灾救灾 等),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27665;生活质量,消除贫困。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初中地理教学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