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好基础,#30528;力构架立体的历史知识之树
历史基础知识,包括微观和#23439;观两部分,即具体#30340;知识点和系统化的知识体系。#39640;考历史问答题对历#21490;知识的考查要求,主要的是概括#24615;条理化的宏观知识。这就要求#20013;学历史教学应打好基础,强化整#29702;、归纳、概括知识能力#30340;训练,着力构架立体的知识之树#65292;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20307;系。只有掌握了概括而又系#32479;化、条理化的历史知识,在考场#19978;才能运用自如,有的放矢,适应问#31572;题对再现史实能力的考查#35201;求。
那么,#22914;何指导学生从宏观上整理知识,构#26550;立体的历史知识之树呢?①利用课#26412;目录,大事年表,熟记历#21490;分期和篇、章、节要目,#25226;握历史演进过程中#21069;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建立整体#30340;知识框架。②围绕各历史#38454;段的基本特征,组#32455;知识、展开论证,突破重点#38590;点。如围绕中国封建社会#21490;(从战国开始到鸦片#25112;争前)五个发展时期的各自特#24449;,逐一组织史实,展开论证。③理#28165;基本历史线索,带动知识的演#32462;串联。如,中国旧民主主#20041;革命史有中国人民#30340;屈辱史、抗争史和探索史三条#22522;本线索,它们贯穿着资本帝国主义#22269;家发动的五次侵华战争#12289;中国人民的三次革#21629;高潮和大批中华民族的志士仁#20154;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历史的全#36807;程。三条主线及其联#31995;的知识体系构成了中国旧民主#20027;义革命史的基本内容。④抓#31038;会主要矛盾的演变#65292;理解各种社会政治力理合乎逻#36753;的分化组全。如抓住中国新民主主#20041;革命史四个发展阶#27573;的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理解中国#20849;产党在各革命历史阶段基本政策的#30456;应变化,以及中国社会各种政治#21147;量伴随主要矛盾变化的分化#32452;合。⑤从历史基本结论出发#65292;反思历史进程,加强史论#32467;合。如从中国百余年的民#20027;革命中得出的几条基本历史经验#20986;发,反思中国近代史正反两方#38754;的经验教训,加深对四项立国#20043;本的理解。⑥专题归类#65292;纵横联系,形成主体的知#35782;体系。如:中国古代#21490;可按政治、经济、民#26063;关系,中外关系,#31185;技文化五个专题纵向整理知识,#21516;时阐明五个方面的横向相互关#31995;。世界史可按地区、国别整理知#35782;,并注意比较不同地区、不同#22269;家历史发展的同一性和差异性#12290;
二、重视唯物史#35266;教学,培养学生初步运#29992;唯物史观分析
和解#20915;历史问题的能力。
近#20960;年高考历史问答题对理论思维#33021;力的考查要求较高(如92年的第48题、93年的第42题、94年的第43题等),#33021;否初步掌握并运用唯物史观#20998;析和解决历史问题已#25104;为影响考生答题成#32489;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20013;学师生应高度重视唯#29289;史观教学,历史学科具有#36825;方面的得天独厚条件,关键#22312;于要有自觉的教学#24847;识,要善于挖掘教材的相#20851;内容,努力理解辩证唯物#20027;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概念#25110;观点。如原因和结果(#21253;括互为因果)共性和个性,形式和#20869;容,现象和本质,主要矛盾#21644;次要矛盾,继承和发展,生产力#21644;生产关系,经济基#30784;和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人#27665;群众及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等#65307;并在此基础上强化运用唯物史观#20998;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训#32451;,学会找准史论的结合点。
例如,在讲授春秋时期奴#38582;制瓦解和战国时期封建制的确#31435;时,引导学生分析#25945;材如下内容的内在关#31995;: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29992;和推广(生产力)→“井田制”#36880;步瓦解,封建剥削方#24335;产生(生产关系)→战#22269;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变法#36816;动、封建制度确立(上#23618;建筑)→战国社会#32463;济的发展(生产力);明#30830;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30340;发展,导致奴隶制解体,封建生#20135;关系产生,经过新兴地主阶#32423;领导的变法运动,确立了封建制#65292;而新兴的封建制度#30340;确立,反过来又促#36827;了战国封建经济的#21457;展。通过上述分析,使学生初步#29702;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30784;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22522;本矛盾的辩证关系及其#25512;动人类社会由低级#21040;高级发展的辩证运动。在#35762;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21040;抗日战争的兴起这段历史#26102;,启发学生根据当时中国#31038;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分析理解中国#20849;产党基本政策从“反蒋抗日#8221;到“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8221;的转变,体会社会主#35201;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12290;又如,在学习18世纪法国#22823;革命有关“拿破仑的崛#36215;”的内容时,应着#37325;向学生指出建立一个强#26377;力的政权以保障大资产阶级的#26082;得利益,是当时法国革命形势发展#30340;必然要求,而拿破#20177;的军事政治才能适应了这一必#28982;趋势,为他建立资产阶#32423;军事专政开辟了道路。说明正是#30001;于当时的历史需要才出#29616;了拿破仑式的人物,从而帮助学生#29702;解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20851;系。
#19977;、强化阅读理解能#21147;、论证能力和文字表#36798;能力的训练
随#30528;“大跨度、高概括”的评述#39064;、“小切口、深分析”的材料#35770;证题等新题型的出现,#39640;考历史问答题对阅读理解能力、#35770;证能力和文字表达#33021;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290;培养这方面的能力需要在平时的历#21490;教学中进行长期坚持不懈#30340;针对性训练。
一是教#24072;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对学#29983;阅读理解和概括能力的培养,要有#38024;对性地设计一些启发性、概#25324;性强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概括#12290;如在学习南昌起义的意义时,要求#23398;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概括出“四个#19968;”,即:“第一枪”#12289;“一面旗帜”,“一个#33410;日”,“一个标志”。在阅读理解#36807;渡时期总路线时,可把它概括为“#19968;化三改”。在学习美国独立战争#26102;,要求理解概括独立战争中#30340;六件大事:爆发——#33713;克星顿枪声,建军——第二届大#38470;会议;建国——《#29420;立宣言》发表;转#25240;——萨拉托加大捷;#32988;利——约克镇战役;#32467;束——英美和约签#35746;。讲述甘地制定的印度#38750;暴力不合作计划的要#28857;时,在学生阅读理解非暴#21147;不合作意义的基础上,可把不合#20316;纲领的六条内容概括为六个字,即#65306;官、法、教、钱、义、货。
二是教师在课#22530;上应充分运用课本#19978;总结性、概括性的结论或历史#21807;物主义观点,对学生进行启#21457;性设问,让学生以史实加以论#35777;,培养学生的论证能#21147;。如:中国古代史《清朝巩固统一#30340;多民族国家的斗争》一节#65292;最后总结:“各族#20154;民共同为祖国的缔#36896;作出了贡献”。在复习封建#31038;会各阶段的内容时,都可以提出这#19968;观点,让学生以史实论证。再如#20013;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上可利#29992;一些总结性的话进行这样的设问#65306;①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20195;史的开端?②以本世纪20年代的#21490;实证明“自从有了中国共产#20826;,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19968;新了”。③为什么说中#22269;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④#20026;什么说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31532;二次资产阶级革命?⑤为#20160;么说第一次世界大战#26159;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8221;还可以举出很多例#23376;。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养成习惯,对#35838;本上讲的一些历史事#20214;的性质、意义等,不能只是一味地#21435;作逐条的死记硬背,而应自觉地#29992;史实去论证,以锻#28860;自己运用史实论证观点#30340;能力,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20303;要点。
三是以历年高考#38382;答题为范例,有针对性地#24378;化审题能力和解题思路的训练#12290;历史问答题的审题,首先要求#35835;懂题目,准确把握题目的#33539;围、内涵实质,明确题目对史实和#35266;点的考查;其次要求理清答题思#36335;,选准答题的突破口;#26368;后要求对题目涉及#30340;史实进行针对性的概括、提炼#12289;升华,作出文字准确、史论结合#12289;条理清楚的表述。如以93年高#32771;第44题为例进行审题#35757;练。(该题目是:简述工业革命的#21518;果,并据此指出19世纪70年#20195;以前在政治领域内世界上有哪三股#36827;步的历史潮流,从#20013;各举出两个重大的历#21490;事件)。该题的三个#35201;求明确,界定的词句有—#8212;“据此”、“19世纪70#24180;代以前”、“政治领域#8221;、“三股进步的”、#8220;各举出两个”等,对这些词句应#21152;以仔细审清;本题的难点和关键#22312;于认定三股进步的历史潮#27969;;由于题目提示了“据此指出#8221;,故应由工业革命的#21518;果延伸联想,突破解题难点,从#20013;得出三股进步的潮流,这样就找#20934;了解题切口,化难为易了。又如#20197;92年第49题、第50#39064;、93年第43题、95年第42#39064;等为例,进行文字表达能#21147;训练,使学生明确高考问答题对#20877;现史实的要求是针对性、#39640;度概括、标题式的,而非#19981;着边际、支离破碎和#32454;枝末节的,努力克#26381;叙述史实时贪多求细的不良#20064;惯,敢于大胆概括、提炼,进而升#21326;史实,养成规范凝炼答题#30340;习惯。
四、联#31995;时事政治,结合历史知识,加#28145;对重大政治生活
问题和时#20107;热点的理解。
注#37325;历史与现实重大政治生活、时事热#28857;的联系,考查史政渗透#33021;力,是近几年高考问答题能力#35201;求的又一新变化。问答题对#36825;方面能力的考查具#26377;其他题型所无法替代的优势。这#31181;考查已屡见于近几年的高考中#65292;考查内容涉及了政#27835;思想教育的诸多方面#65292;很好地体现了历史学科#21151;能。有反映重要历史#20154;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纪念年内#23481;的,如93年第43题考#27611;泽东,95年第43题考与“二战”#26377;关的内容;有反映重大政治热点#38382;题的,如93年第42题(“榷场#39064;”)考民族关系问#39064;,95年第42题考建国后农村生#20135;关系变革问题;等等,#19981;一而足。这就要求中学历史#25945;学应密切联系现实,加强#21382;史与时事政治的相互#28183;透,赋予历史学科#29616;实的生命力和强烈的时代#24863;。 免费论文下#36733;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