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苏寿桐、王#23439;志审订的我国高中课本《中#22269;古代史》(选修),#25152;讲述的虽然是最基础、较浅近的中#22269; 古代历史知识,然而#23427;的内涵却非常丰富,浸#36879;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31181;精神具体地表现在中#21326;民族众多 的优秀人#29289;身上。
改造生存环境的奋#26007;精神
中华民族是勤劳的#27665;族,世世代代同大自然作斗争#65292;改造生存环境,恩惠时#20154;,造福后代。
#36828;在传说时代,黄河流域洪水泛滥,#36896;成严重灾害。舜命禹去#27835;水。禹用疏导的办法#65292;把洪水引到江河里 ,再使之流往海洋。他#27835;水认真负责,十分辛#33510;,“三过家门而不入”,花了13#24180;工夫终于把洪水控制住。
战国时#26399;,秦国的水利专家、#34560;郡守(相当于后世的县#23448;)李冰政绩卓著,功垂千古,他在#23735;江流域修建 的都江堰#65292;时至今日,2200多年来#19968;直在川西平原造福#20154;类。
西汉文帝、#27494;帝时,黄河两次决口,泛滥成灾#12290;汉武帝刘彻调集了几万民工,进行#27835;理。他亲临工地,视 #23519;工程,指挥调度。经过这次#27835;理,以后80多年里#65292;黄河没有发生过大水灾。
#29579;景是东汉时的水利家。汉明帝时,#40644;河决口,在汴渠一带泛滥#20102;60余年。公元69#24180;,王景受命治理黄#27827; 。他采取“河#27764;分流”的措施,终于收到防#27946;、航运和稳定河道等巨大效益#65292;使黄河下游两岸被淹的几十个县 的土#22320;又了良田。
以#19978;几个名人治黄修河的事#36857;,可以看作是中华民族征服大#33258;然斗争的缩影,是各族人民#23545;祖国无私奉献 的生#21160;例证。
誓死抵抗#22806;敌侵略的斗争精神
中#21326;民族富于斗争精神,#21191;于抵抗外国侵略者,誓同#22806;敌血战到底,创造出无数#21487;歌可泣的英雄功迹。#25114; 继光、郑成功#12289;康熙帝就是中华民#26063;反侵略斗争的杰出代表。
戚继光自幼痛#24680;倭寇横行,16岁时曾作诗#26126;志说:“封候非我#24895;,但愿海波平。”他编练的“戚家#20891;”, 纪律严明#65292;作战勇敢:擂鼓该进,就是前#38754;有水有火,也要奋勇前进;鸣锣#35813;退,就是前面有金有#38134;,也要坚 决退回。
1561年,他率领这#25903;反侵略军在台州附近#20061;战九捷,消灭倭寇5000余人,荡平了浙江的倭#23495;。然后,他又 与另一抗倭#21517;将俞大猷相配合,到1565年基本肃清了福建、广东的倭#23495;,成为我国永垂史册#30340;民族英雄。
#37073;成功是我国抗击荷兰殖民者的民族#33521;雄。1661 年,他率领将士25000人,由金门#20986;发,经澎湖在台湾登 陆。经过8个月的极其#33392;苦的战斗,他终于#25171;败了盘踞台湾38年的荷兰殖民#32773;。1662年二月一日,荷兰总#30563;揆一 投降,宝岛台湾#37325;回祖国怀抱。这无疑是台#28286;史也我国古代史上的一个#37325;大事件。
康熙帝是我国#23553;建帝王中比较优秀的人物。为#39537;逐沙俄侵略者,他曾亲自出巡东北#65292;视察防务,决心组织 自卫反击战。
1685和1686年,刚刚超过30岁#30340;康熙帝命令清军两#27425;进攻侵占雅克萨的沙#20420;军队,重创俄军,迫#20351;沙俄同 意通过谈判解#20915;中俄东段的边界问题。1689年,他又派遣索额#22270;等同沙俄订立了中俄#12298;尼布楚条约》,确定#20102; 中俄之#38388;东段的边界,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27743;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22312;内的广大地区是中国领土。康熙帝#20026; 祖国立下了不朽功业#12290;
反对压迫者和#21093;削者的反抗精神
我国古代史#19978;,一再爆发以农民阶级为主体#30340;人民起义。虽然这#20123;起义没有达到根本改造社会、#23436;成农民 阶级自身解#25918;的目的,但是由于提#20986;了蔑视权贵、否定#29305;权的口号,或提出了打乱封建#32479;治秩序和占有制度的 纲领,并为之#36827;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23601;充分显示了我国历代劳动#20154;民的大无畏反抗精神。前者#22914;陈胜、吴广 起义提出的“王候将#30456;,宁有种乎?”后者如黄巢起#20041;提出的“均平”,#29579;小波起义提出的“均贫#23500;”,钟相 、杨么起义#25552;出的“等贵贱,均贫#23500;”,李自成起义军提出的“均田#20813;粮”,等等,便是这#31181;反抗精神的集中 反映。
我国古代史上几乎绵#20120;不绝的人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封建#32479;治阶级和一切剥削者,使#25105;国的社会状况发生 了一定的变化:由起#20041;前的政治腐败、黑暗,土#22320;高度集中,人民流离失所、#39295;殍遍地,而变为政治比较清明 ,经济恢复和发展,#20154;民生活较为安定并略有改善#12290;
秦末农民战争结束后#65292;西汉初期的统治者注意吸取#31206;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30340;宽舒政策,到文帝、景帝 时出现了“文景之治#8221;。
绿林赤眉起义推翻了王#33725;的“新”朝的统治后,东汉的#20809;武帝刘秀调整了统治政策#65292;十多年后出现了“光 武中兴”的局面,人民#30340;人身权利也获得了较多的保#38556;。
唐朝统一中国后,#21776;太宗吸取惰亡的教训,认识到人#27665;力量的伟大,懂得了“#27700;能载舟,亦能覆舟#8221;的道 理,全面调#25972;了统治政策,使得唐朝前期先后#20986;现了“贞观之治”#21644;“开元盛世”。
在大规#27169;农民战争后建立起来的明朝和清#26397;,在其统治的初期也都注意调#25972;统治政策,使国家有#20102;不同程 度的进步和发展。
事实雄辩说明,#22312;我国历时2000多年的封建#31038;会中,只有那些阶段性发动#30340;大规模的人民起义才是#25171;击反 动统治#38454;段,扫除腐朽、邪#24694;势力,清理国家发展道路的#24378;大力量,才是推动祖国前进的#20255;大动力之一。
维护祖#22269;统一的爱国精神
中华民族,热#29233;和平,反对战争;渴望统一#65292;厌恶分裂。
#25105;国历史上虽然出现了四次长期分#35010;割据的局面,但是由于中华#27665;族的强大凝聚力,四次大分裂终为#22235;次 大#32479;一所代替:(一)秦王羸政于#20844;元前221年,结束战国时期的分#35010;局面,统一中国;(#20108;)280年,晋武#24093; 司马炎灭吴,结束三#22269;鼎立局面,统一中国;#65288;三)589年, 隋文帝杨坚灭陈#65292;结束南北朝对峙局面#65292;统一中 国;(#22235;)元世祖忽必烈于1279年消灭南宋最后一支抵抗力#37327;,结束宋金对峙局面,统一#20013;国。这四次大统一 说明,统一是祖#22269;历史发展的主流和趋势,#26159;中华民族的人心所向,上述四个帝#29579;顺应历史的潮流和人心的#24402; 向而#23436;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
这四次统一之外,清朝#30340;统一尤其具有重要意义。#28165;初,台湾的郑氏割据势力即郑#32463;、郑克爽武装集团使 海峡两岸处于分裂状态。1683年,康熙帝派清#20891;进入台湾。次年,清政府在台#28286;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65292;完 成了祖国的#32479;一大业。
另外,漠西#33945;古准噶尔部以噶尔丹为首#30340;分裂势力,公然向康#29081;帝提出“圣上君南方,我长#21271;方”的狂妄 要求,企图在沙#20420;支持下造成祖国的分裂局面。#24247;熙帝亲自带兵迎战#65292;先后于1690年和1696年分#21035;在乌兰布通 和昭莫多大败噶尔丹的#20891;队,最后消灭了这股分裂#21183;力,巩固了多民族国#23478;的统一。
#22303;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的事件#20855;有独特的历史意义。该部是#28448;西蒙古的一支,明末#35199;迁至伏尔加河下游,逐 渐被沙俄所控制。1771#24180;一月五日,27岁#30340;渥巴锡领导土尔扈特人发动了反抗#27801;俄压迫的武装起义,接着#36367;上 了重#36820;祖国的艰难征程,经#36807;半年多的不懈努力,付出#20102;牺牲后,终于回到祖国#24576;抱,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 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31456;,证明了中华祖国具有强#22823;的凝聚力。
探索发展道#36335;的改革精神
中#21326;民族善于继承,但#20063;勇于改革。中国古代中#19978;,涌现出一代又一代的改革家,#36827;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改 #38761;。
春秋#26102;期,齐恒公任用政治家管仲进#34892;改革,使齐国势力大振,齐恒公#22240;而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战国时期,#31206;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20351;秦国逐渐成为七个诸#20505;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20026;秦的统一打下了 基础#12290;
北魏孝文帝#25299;跋宏(鲜卑族)进#34892;了永垂史册的改革,加速#20102;北方各族封建化的#36827;程,促进了北方各民族 的大融合。尤其是他#39041;布的均田令,是一项#24433;响深远的改革措施,直到隋唐都基#26412;上承袭了这种新的土地制度 。 #36716;贴于 #20813;费论文下载中心
北宋的王安#30707;变法在历史上虽是昙花一现,#20294;它的指导思想和所要达到的目的#21363;“富国强兵”,却是中华 民族永#36828;不能忘怀的。
我国著名的改革贯#31359;着中国古代史的始终,#31243;度不同地促进了国家的发展#12290;这种优良的改革传统为#36817;代的 先进人物#25152;继承。19世纪末,为了救亡图存#65292;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31561;人发动了戊戌变法。#22312;变法遭到封建 顽固派#38215;压的严峻时刻,伟大的#29233;国者、改革家谭嗣同挺身而出,#25298;绝流亡海外,坚持斗争到底#12290;他曾给后来 者留#19979;了掷地有声的珍贵遗言#65306;“各国变法,无不从流#34880;而成;今中国未闻因变法而#27969;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 也。有之,请自#21987;同始!”他为变法、为祖国而献#36523;的高尚精神恰恰就是我国古代历史#19978;诸多改革的必然产物 ,也是对这些改#38761;的爱国主义实质的最好说明。中国#21476;代史的改革大都具有进步性,#21453;映了中华民族的探索#31934; 神、革新意#35782;和强大的生命活力,是推动我#22269;历史向前发展的动力之一。
各#27665;族共建华夏的贡献精神
中华民族#30340;文明史是由祖国境内的各民族共同#21019;造的,50多个民族都#23545;我国古代的发展和繁#33635;作出了不可 #30952;灭的贡献。
首先,自古以来我国各#27665;族就是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12290;张骞通西域后,西域各族人#27665;辛勤培植的植物, 如葡萄、苜蓿、#26680;桃、胡罗卜等种子通过#27721;使传入了内地,丰富了汉族的生#27963;;内地汉族的铸造铁器#21644;凿井的 技术#20256;到了西域,促进了西域各#26063;的发展。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65292;北方出现了各民族大融合#19982;大交流的趋势: 各少数民族#21521;汉族学会了先进的农业生产#25216;术;广大汉族人民#20063;学到了各兄弟民族的畜牧业#32463;验。辽、宋、夏 、金时#26399;,中原的汉族与北方及西#21271;方的少数民族通过榷#22330;进行了频繁的贸易,促进了彼此的#21457;展,等等。
其次,#22312;肯定汉族主导作用的情况下,#24517;须指出的是:我国的少数民族#65292;尤其是蒙古族和女真族(满#26063;) ,对祖国的#21457;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蒙古族建立的元帝国,#21019;立了包括行省制度在内#30340;各项制度。其中行省制度对后世#30340;影响尤其巨大:第一 ,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划#20998;奠定了初步基础;#31532;二,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21306;、特别是对台湾和西藏的管辖;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19968;点,便于同处一个中央政府管#36758;之下的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交#27969;和彼此融合,加强了中 华民族的向心#21147;和内聚力。
女真族先#26159;建立了一个地处淮水、大散关一#32447;以北的地方政权“金”,后又#24314;立了统治我国达268年之久#30340; 清王朝。清王朝前#26399;是我国发展的重要阶段,我国#30340;统一得到进一步巩#22266;的加强。
上列事实说明:我#20204;伟大的祖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65292;各民族共建华夏的伟大#36129;献精神将永垂青史。
#25512;进边疆发展的奉献精神
中华民#26063;是乐于奉献的民族,在多#27665;族国家形成的过程#20013;,甘愿效劳边陲、为祖国进行奉献#30340;开拓者层出 不穷,其中最杰出的#20195;表是张骞和班超。
为了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24352;骞奉汉武帝之命于公之#21069;139 年第一次出使#35199;域。他亲历大宛、康居、#22823;月 氏、大夏等地,#20844;元前126年方才#24402;汉,在外共13年,其中被#21256;奴扣留达11年之久。#22238;到长安时,出发时的100 多人中只剩下#20182;和堂邑父二人了,其#33392;难困苦可想而知。公元前119年#65292;他又奉命第二次出使西域,#21069;往乌孙, #30452;到公元前115年#25165;由乌孙使者伴送归汉,次年病逝。#20182;把自己一生的最后20年都无私地献给了#31062;国的边陲。
张#39582;通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20803;。从此中国的古代文明开始西传、#19997;绸、冶铸、水利技#26415;都源源不 断地传播到中亚#12289;罗马和欧洲地区。张骞通西#22495;的另一个伟大作用是,为后#26469;西汉政府设置西域#37117;护奠定了基 础,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23478;的形成。
班超是继张骞之后我国又一个#22312;边陲为祖国效劳和奉献的杰#20986;人物。公元73年#65292;以效法张骞为己任、以#25237; 笔从戎著称于#19990;的班超随从窦固出击北匈奴贵#26063;,旋奉命率吏士36人赴西域。#20182;在西域整整活动了30年,巩固 了东汉在西域的统#27835;,保护了西域各族的安全和#19997;绸之路的畅通无阻。他还曾#27966;遣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22269;) ,甘英至#26465;支西海(波斯湾)而还#12290;可以说,这是中华#27665;族从陆路走向欧洲的最初尝试。102年,班超回到洛阳 ,不久病逝。他把自#24049;一生的最后30年完全献给#20102;西域——我国的西部边陲#65292;为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24418;成 和巩固#20316;出了卓绝的贡献。
张骞和班超的献#36523;边疆的精神将永远#38378;射光芒!
与亚#38750;各国共进的携手合作精神
中#21326;民族是胸襟广阔的民族,不仅#28909;爱自己的祖国,也胸怀整#20010;世界。中国古代史上出现#19981;少优秀人物, 他们走出国门,走向世界#65292;交流经济和文化,增强#21451;谊与了解,为亚非的共同发展作#20986;了贡献。
#29572;奘是唐代高僧,唯识宗的创始#20154;之一,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20026;中国佛教的三大翻译家。为#20102;解决疑难 ,#20182;不辞辛苦地去到天竺#65288;印度)学习,在那里度过了17年的时光。回到#38271;安后,他又从事了19年的翻#35793;工作 ,译成经、论75部,凡1335卷。他#25152;译的经籍,对丰富福#31062;国文化有一定贡献,并为古印度佛#25945;保存了珍贵的 典籍。
鉴真也是唐#20195;高僧。他曾六次东渡,#26368;后一次东渡成功,到达日本。#20182;先后在日本九州、奈良等地传布佛 教,成为#26085;本律宗的创始人。他还把中#22269;的建筑、雕塑、医药学知识#20171;绍到日本,为中日两国文化交#27969;作出了 卓越#30340;贡献,最后长眠日本。
郑和是我国明代#30340;伟大航海家,回族。从1405年起到1433年#27490;,在28年间他共七次#20986;海远航,到过亚非30 多个国家和地区#65292;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27839;岸地区。郑和的船#38431;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地区的友好贸易#20851;系, 加深了中国#19982;亚非各国的友好情谊,#20854;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郑#21644;下西洋是世界航海#21490;上前所未有的壮举,不仅规#27169;大,而且时间早。郑和航#28023;的最后一年比哥伦布到 达美洲之年要早59年#65292;比达·伽马绕过好望角的#19968;年要早64年。郑和#22570;称世界航海史上的伟#22823;航海家。
郑和第七次航#28023;起程时年已60,回国时叶#24050;62岁,不二年即病逝。他#25226;自己的后半生毫无保留地献给#20102;祖 国的远洋航海事#19994;。
#19978;列以玄奘、鉴真、郑和为代表的#20013;华民族的优秀人物不仅属于中#22269;,也属于亚非,属于#19990;界。
为国为民的科学创造精#31070;
中华民族是勤#21171;而富有创造精神的民#26063;,在古代史上,创造出了灿烂辉#29004;的古代文化,培育#20986;了无数杰出 的科学家。
我国古代文化璀璨夺目#65292;光彩照人,举其要者有如下#36848;:商代的青铜文化和世界#19978;最早的日食、月食记录 ;春秋时期关#20110;哈雷慧星的世界最早记载;#25112;国时期产生的世界首#37096;天文学著作《甘石#26143;经》;被誉为“世界 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65307;比西方早500年提#20986;的勾股定理特例;比西#26041;早800年问世的#33647;典《唐本草》 #65307;西汉至宋代我国的四大发明——造#32440;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31561;等。这一切都是世界科技史上的#29645;奇, 其中四大发明#26159;使我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26631;志,它的西传则对西方文#26126;的发展产生了尽人皆知的#24433;响。
#25105;国古代科学家,灿若群星#65292;令世人瞩目:
东汉#31185;学张衡,创造出世界上最#26089;利用水力转动的浑天#20202;和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20202;。后者比欧洲出现的第 一台地动仪要早1700多年。他还在世界上首次正#30830;地解释了月食的成因#12290;
南#26397;科学家祖冲之,推算出圆周率兀#30340;值在3.141526和3.1415927#20043;间,成为世界上第一#20010;把圆周率的数值 准确到小#25968;点以后七位数字的科学家#12290;他提出的兀的密率355/133#35201;比欧洲早1100#22810;年。
唐代的天文学#23478;僧一行成为世界上测量#23376;午线长度的第一个人#12290;
元朝科学家郭守敬和#29579;恂、许衡等科学家共同编制了《#25480;时历》。该历同现行公历即1582年提出的格列高 利历一年的周期相#21516;,然而比后者的确#31435;早300年。
李#26102;珍是明代杰出的医药#23398;家,经过27年艰苦劳动。终于#33879;成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考订#26368;详细的药物学著 作《本草纲目》。
我国古代#31185;学家作出了卓绝的贡献。使我#22269;的传统科技直到明朝时#20026;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30340;地位。
综上所#36848;,中华民族优秀的#20195;表人物的光辉业迹表明#65306;中华民族是勤劳的民族,世代不懈#22320;同大自然作斗 争,改造着生存#29615;境;中华民族是勇敢的民族,#26377;同外国侵略者血战#21040;底的英雄气概,有同本国的压迫#32773;和剥 削#32773;殊死战斗的坚定决心;#20013;华民族是富有探索精神#30340;民族,不断地改革,不#26029;地创新,谋求着祖国的发展和 进步;中华民族#26159;忠诚祖国的民族,世代矢志#20110;国家的统一和繁荣#65307;中华民族是善于科学创#36896;和发明的民族, 几千#24180;间创造出令全世界惊奇的古代文#21270;;中华民族是乐于奉献的民族#65292;不仅为祖国效忠,#20063;对全世界作出了 无#31169;的奉献。以上诸点,就是#20013;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的内涵,也是#39640;中课本《中国古代史》(选#20462;)的精髓。有 上列诸种精神教#32946;的塑造中华民族的新#19968;代,必能使他们创造出新的更伟大#30340;辉煌。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高中课本《中国古代史》(选修)的爱国主义内涵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