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知识是#20154;的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
过去,我们对#21382;史知识内容的广泛性、综合#24615;虽然有所认识,但是如何认识#23427;在全面发展教育中#30340;优势作 用#65292;却思考得比较少,#35748;识得很不够。全面#21457;展的教育首先要从具有全面的#22522;础知识开始,历史教#32946;具有全面 #25552;高学生素养的优势。
我们说,#23398;生的素质提高是指多方面的#32508;合素质而言:道德水平、文化水#24179;、健康水平、审美#24773;趣,劳动 技能以及智力和非智#21147;的心理素养等,标志着学#29983;素质的总水平。然而,在全面发#23637;的教育中,历史教育具有 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30784;作用。
首先,学习历史是深入#25506;讨其他科学的基础。历史科学它本#36523;就囊括了政治、经济、军事、法律#12289;文学、 #33402;术、教育、宗教、民族等等基本知#35782;,以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23398;内容为背景。如司马迁的《史记#12299;就有 关于天文#31639;学、水利、地理等知识;南宋郑樵#30340;《通志二十四略》,#21253;括了礼、乐、刑、艺#12289;天文、地理、食 货、灾祥以至昆虫、草木等#12290;初中教材还介绍了张仲景#30340;《伤寒杂病论》、贾#24605;勰的《齐民要术》、孙思邈的 《千金方》、沈括的《#26790;溪笔谈》、宋应星的《#22825;工开物》、徐光启#30340;《农政全书》、李时珍的#12298;本草纲目》 等科技#24040;著。高中教材则用三章的#31687;幅介绍近代自然科学#30340;兴起和发展。历史科学同其他一切#31185;学都有或近或 疏的关系:#23427;有时要借助其他科学来#35828;明某些历史现象;反#36807;来,其他科学的研究#65292;也离不开历史科学研究所 提供的资料和文献#12290;可见,历史科学同#20854;他科学有着错综交叉、相辅#30456;成的关系。搞好学校历史#25945;育,能大大 #24320;拓学生的视野,使#24605;路敏捷、思维开阔,分析问题#23601;有广阔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知识#22522;础,能增强判断力、 理解力和思维的#28145;刻性。有了背景知识,有了#32508;合运用知识的能力,#23398;生的文化素养就能得到全面协#35843;的发展 。这无论是对学习其他#31038;会科学课程,还是对学习自然#31185;学课程,都将是十分需要的#30693;识和能力基础。这#23545;全 面发展#30340;教育来说,是很重要的。这一特#28857;,是其它学科所无法取代的#12290;
历史学科教育#65292;对德育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的。在#21476;今中外的历史长河中,有多#23569;社会现象对学生进#34892;政 治和阶级观点教#32946;是极好的教材;有多#23569;仁人志士可歌可泣的事迹对#23398;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品德教育是其#20182;学科 所不能替代#30340;。至于进行思想教育#65292;那就更加明显,历史#21807;物主义的观点,渗透在全#37096;历史课程的每个课时以 至每个环节之中#12290;通过学习历史,可以使学生理#35299;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29702;,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培#20859; 学生运#29992;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35266;察、分析实际问题#30340;能力。以史育德,既#20307;现历史教学上的史论统一 ,又实现了历史在全面#21457;展教育上的德育与智育的#32479;一。
中学#21382;史教育、教学还有利于发展学生#30340;智力与非智力心理素质。大#23478;都知道,人的心理可以分为智力#22240; 素和非智#21147;因素两部分。智力因#32032;通常指观察力、记忆力#12289;想象力、思维力,它#20204;与智力活动的直接效#26524;有密 切#20851;系;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32032;以外的其余心理因素#65292;如情感、意志、兴趣、性格#12289;信念等,这些因素虽然 并不直接决定#26234;力活动的成果,但它们的作用,#21364;深刻地影响着智力活动的程#24230;、效率,决定着人#30340;活动的指 #21521;与成败。
学校历史教育要明#30830;地提出发展智力,培养#38750;智力心理因素的任务。
对于发展智力,历史教学的有#21033;条件,首先是历史知识的#35760;忆信息量大。我国#20197;文明古国著称于世,光是 有文字记载的史料#65292;就浩如烟海;社会生活空#21069;丰富,由此积累起来的历史知识#20043;丰富复杂,也是过去任何时 代无#27861;比拟的,这样,如何记#24518;历史知识就成了历史#25945;学中的一项基本能#21147;。我们不主张死记硬背#65292;也不主张 把#22823;脑变成信息库,我们主张在历史#25945;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有关记#24518;的心理常识,如遗#24536;规律等,并结合历 史知识特点,总结出符#21512;学生自己记忆特点的#35760;忆方法来,提高识记效率和保#25345;能力。良好的记忆力,不#20165;是 学习历史的必要条#20214;,也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必要#26465;件。
第二,#23398;习历史需要丰富的想象力#12290;学习历史的过程,也是培养想#35937;力的过程。历史教材是以文字为#20027;的 信息载体,概#25324;性的文字叙述较多#65292;如果能够依据文字#26448;料的揭示,在头脑中想象#20986;具体生动的形象,将会更 真切地感知历#21490;过程。所以,我们必须从小就要#20511;助于历史教学发展他们#30340;再想象和创造想象能力。
#21382;史教学对观察能力和思维能#21147;的培养也很有效,#30001;于篇幅所限,这里就不说#20102;。
中学历史教育也存在着培养#38750;智力心理因素的有利条件。历#21490;教育由于具有鲜明的思想性、#29983;动的故事性 、强烈的感染#21147;,并能为学生树立典范,对培#20859;学生树立远大理想#65292;效尤前人,做个品#24503;高尚和有作为的人无 疑是有积极#24433;响和作用的。
#20108;、提高历史教师的#32032;质修养,是当务之#24613;
#39318;先,历史教师必须是一个革命者,#29233;国主义者。历史上许多革命家、民#26063;英杰都得益于青少年时代的#21382; 史教诲。爱国主#20041;传统是中华民族的珍贵#21382;史遗产,是使我们国家兴旺发达#30340;巨大原动力。历史教师应当#24674;弘 民族#27491;气,振奋民族精神。 免费#35770;文下载中心
第二,心#26377;全史,胸存“底本”#65292;这是对历史教师最起码#30340;要求。历史上的一切事#20214;、人物,不是孤立的 ,都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65292;都是互有联系、互有影响#21046;约的。历史教师必须做到心#26377;全史,才能把历史讲通 、讲活、讲准。否则#65292;就会把历史讲成一些#23396;立的点的偶然聚合。#33539;文澜在《历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12299;一文中 告诫#23398;历史的人,不要自#24049;跑到禁闭室中去。不通全史,只求#19987;深,就是自我禁锢。学史#32773;不可如此,教史者 更#19981;可以这样。胸存“底#26412;”,也应引起我们#37325;视。一个好的历史教师#24515;有全史,不是靠东点#35199;戳来拼凑“全 史”的,要有一个扎实的“#24213;本”。
熟读史#31821;,驾驭史料,这是历史教师的#19987;业知识修养的一个重要方#38754;。历史要籍往往是对历史事件、#21382;史 人物的原始记载,#22240;此它是历史研究与教学的基#26412;材料。历史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引用#20108;手,甚至三手资料;而 应熟读一些中外历史的#37325;要书籍,在熟读历史要籍#30340;基础上,注意提高对各类基本史料#30340;识断能力,通晓史籍 、文献出自那种立#22330;、观念的人之手,从而能驾驭史#26009;,辨析真伪。
#36817;年来,中学历史教科书#26377;改削,而每一次增删改#34917;都引起一些历史教师的#19981;适应。究其原因,最根本#30340; 是由于#19968;部分历史教师的专#19994;知识修养尚未达到应有的高度,#20182;们心无全史,胸无“底本”,#23545;史料不熟悉。
有人采取下述程序,进行#36827;修,得到了实效。以中国古#20195;史为例:以翦伯赞#32534;的《中国史纲要》为主线, 以范文澜,蔡#32654;彪的《中国通史》或郭沫#33509;的《中国史稿》为#20027;教材,以东北师大编写的《先#31206;史》、《秦汉 魏晋南#21271;朝史》等断代史为第二教材,再选#25321;几本近年来最新科研前沿专#33879;,如赵恒烈、王铎全编的《#21382;史教 育学》#65292;周发增、张显传等合#32534;的《历史教育学新论》作为辅#21161;读物,在此基础上#65292;再究读中学教科书,一定 会有更新更#28145;的体会。
此外,如有余力,还#21487;以先读断代史、通史参#32771;资料,辅之港台专著;#36827;而读通史纲要,辅之以各种史学 期刊,最后多#28041;猎最新的科研成果及论著,#28982;后再回到中学历史教科书上#26469;,融汇贯通,启迪自己的思#24819;,激 发学生的#24819;象,从而就能使历史教学#36208;出“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8221;的怪圈,真正成为涵养素质,启#21160;思路 ,展望未来的教#23398;相长的生动课程。
第#19977;,作为一个合格的中学历史#25945;师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改革开#25918;时代,各类科学迅速发#23637;,分支学科 日#30410;增多,历史教师应尽可能涉#29454;更多的学科知识,如语言文学、#33402;术鉴赏、历史地理、#21382;史美学、历史心理 #23398;、历史统计学等等,以期多#23618;次、多侧面、多角度地研究历史#21644;讲授历史。
历史教师#19978;课要讲话,语言表达#33021;力对一个历史教师来#35828;非常主要。历史教学强调教学语#35328;的直观性,对 主要事件要叙述得鲜明、#29983;动、形象、吸引人,这都有赖于#21382;史教师的口头表达能#21147;。为什么有的历史教师讲 课水平高?除了他的理论#19982;专业方面的根底之外,语言文学#32032;养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每一个时代都有#20854;相应的哲学思想、政治学说、经济#24605;想,历史教师要讲清每个时代#30340;历史,要引导学生 学懂弄通历史,就#19981;能不掌握各个时代意识形态#39046;域中的各种思想流#27966;。这是很不容易的。不懂哲学#65292;就很难 讲清中国的“#35832;子百家”,希腊的苏格拉#24213;、柏拉图;不懂经济学,#20063;讲不清凯恩斯、罗斯福。历史教#24072;要学 哲学、学政#27835;、学经济,只有这样,才能讲#36890;一些专业史,才能将历史当科#23398;来讲授。
#21382;史教师还应该学习科#23398;技术常识,讲不清科技发展#21490;,势必讲不清当时的生产发展情况#65292;也讲不清与生 产发展相关的其他历史现象#12290;历史教师对此缺乏必#35201;的了解,就会出现#30693;识性错误,甚至闹#20986;笑话来,反之, 历史教师具备科技方面#30340;素养,将会使课讲得更生动、更#20855;体、更准确。
如讲原始社会,在讲到尖#24213;汲水瓶时,可说明虽然他们不懂#26159;重心原理,但在实践中已在运用。#21448;如讲述 鉴#30495;东渡日本六次未成功#65292;教师可结合当时还未发明#36724;承,帆是固定的,不能随#39118;向变动而改变帆的方向,#25152; 以才#23649;渡不成;依此推之,#31354;海入唐的遭遇也就#19981;言而喻了。
历史#20960;乎涉及人类活动的一切领#22495;,因此,历史教师应当有较广博#30340;知识,较高的文化素#20859;。
第四,从事教育工作的人#37117;应该具备教育理论修养,懂得#25945;育学、心理学、教学法。这是不#35328;而喻的。也 由于篇#24133;所限,在此不作赘述了。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