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儿童#32654;术教育从70年代末起步,发展#21040;今天已将近20年。#29616;代化带来的经济繁荣和举#22269;上下重视教 育#30340;风气,以及我国的#29420;生子女政策,使这项事业得到蓬勃#36805;猛的发展。如今,全国接受业余#12289;专业等各种形 式的美术教育的少年儿童要以千#19975;计,各种美术培训班#12289;学校应运而生。然而,由#20110;儿童美术教育理论研#31350;的 相对落后和从事#20799;童美术教育的教师的素质不够高#65292;儿童美术教育中存在着#26222;遍性的偏差和误导,儿童美#26415;模 式化、成人化、需#21516;化的倾向相当严重#12290;
目前,儿童美#26415;教育中有三种教学模式比较流#34892;。第一种是“简笔画#8221;教学法。一些教师以简笔画#25945;材为 范本,将造型、#26500;图、色彩等定型化、模式化,儿童#20316;画成了被动的临摹和定型的公#24335;组合。儿童的作品犹如 一个模子倒出来#30340;,画娃娃则大都大#22823;的眼睛,小小的嘴巴,#25151;子则三角形加长方形。固定的造#22411;,规定的色 彩,千人一面,#27627;无生气和创造性。
第二种是“反复#35757;练式”教学法。教师擅长于某#19968;画种,如水墨山水,或水墨花鸟#30011;。所教的弟子则反复 训练这一技法,#20197;致于到了非常熟练的程度。培养#20102;一批和这位教师一样风格的小#30011;家,或是能画出“徐悲鸿 的马”“齐白石的虾#8221;的所谓“神童”。
第三种是“专业技#33021;训练式”教学法。这些#25945;师将专业绘画知识和技能训#32451;作为儿童学习绘画#30340;目的,就 是为了#23558;来孩子考专业院校而最终成为画家#12290;于是过早地将专业院#26657;的课程硬搬过来对付天真活泼的孩#23376;,机 械地让他们画静#29289;、画石膏、画素描,去临摹成#20154;的作品,讲一些连专业院校的学#29983;都弄不明白的绘画规#24459;和 高深理论#65292;使学生感到枯燥乏#21619;而打瞌睡。画出的作品,只#26159;功夫扎实的课堂练习,#32570;少“灵气”。以上教学 法则重点都#22312;知识技法上。
当然,我#20204;并不否定儿童在学绘#30011;时,要掌握一定的绘画#30693;识和技巧的重要性,知识#25216;法是美术课的主要 内容。但是,学习笔墨#25216;巧并不是学习绘画的唯一目#30340;和全部内容。教师如果只#25945;授知识,技法,教得再好, 充其量只能算一个#20108;流教师,所办之培训班充其量只#33021;叫做“技法培训班”,#36824;算不上儿童美术教育。既然#21483; 儿童美术教#32946;。“教育”两个字才是最重要#30340;,而这两个字所包含的#20869;容就要丰富得多,深#21051;得多。首先,教 #32946;的对象是活生生的#20154;,而不是掌握技法的工具#12290;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而不仅#20165;是灌输知识,通过教育,使儿童 得以全面#21457;展才是教育的宗旨。美国的美#26415;教育家维克多·罗思菲德在《创#36896;与心智的成长》一书中#25226;儿童的 个人成长特#24449;,分为7个观察点:#26234;慧成长、 感情成长#12289;社会成长、知觉成长、生#29702;成长、美感成长、创造性 成长。”这#23545;我们从事儿童美术#25945;育的人是很有启发的#12290;
具#20307;来讲,我认为,儿童美术教育#24212;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艺术感觉和自我#24863;觉,这是基于儿童美术#25945;育是美 #32946;、其目的不是造就几个专业技术人#21592;、画家,而是培养一批#26377;美感的,高素质的21世纪需要的人才。让他#20204; 从小学会#33021;从最平凡的事物上,见到美,#20063;懂得利用身边平凡#30340;事物,创造美。使他们#23545;生活有一种积极快乐 的态度,而不只#26159;现实的价值,更使#20182;们能以美的感受,面对人生,#20351;他们的心身得以全#38754;健康地发展。
那么,#20160;么是艺术感觉呢?艺术感觉又叫#33402;术气质,人有没有艺#26415;感觉,其差别是很大的。有人认为#33402;术 感觉主#35201;是天生的,我认为艺术感觉更重要#22312;于后天的培养,特别是从小就有意#35782;地培养。艺术感觉包括“多 情善感”“浪#28459;超脱”等等。
具有艺术气质的人#26159;比一般人更“多情善感”。#8220;多情”就是感情丰富。感#24773;是艺术的最重要因素,没有 情就没有#33402;术,人的感情,一方面是天#29983;的,人有七情,这#26159;天性。另一方面是#21518;天培养的,特别是#19968;些崇高 、美好的感情#65292;一些社会性质的感情,是要靠情#24863;教育来培养的。比如热#29233;生活、热爱生命,热爱大自#28982;,热 爱祖#22269;,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等#31561;。通过教育、孩子由不懂到懂#65292;由感情较平淡到浓烈,更纯正,#23601;如酿酒一 般,所以#22312;美育中,教师应有意识地#36827;行情感教育,把着眼#28857;,放在培养孩子美好、健康、丰#23500;的感情上,让 他们懂得爱懂得恨,#23500;有同情心,用人类各种各样美#22909;的感情陶冶他们的情#25805;。比如教师教孩子画花,有一小 朋友就马上去摘了#19968;朵花给老师,这时#36825;位老师不仅仅是拿这朵#33457;作示范,教学生怎样画花,而且#36824;告诉小朋 #21451;,花妈妈看见自己的孩子被折断了#33151;,非常伤心,花孩子#20063;非常痛苦,不久将死去。小#26379;友受到了情感教育 ,还画了一幅花妈#22920;拥抱花孩子的画。
平时人们的感情都是#22788;于相对平静、抑制#29366;态,在美术教育中,教师#24212;有意识营造一种气#27675;,努力将孩子 的感情激发出来#65292;使之动情,冲动,激情澎湃,#26377;时甚至处于癫狂状态。好的#25945;师这时如同催化剂#65292;使学生们 兴#22859;激动起来,千万不要限制和压#25233;孩子的感情,而应该#24341;导他们去尽情表现、抒发#12289;渲泄。从某种意义上讲 ,美术教#24072;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29992;绘画的形式,来抒发,表现自#24049;的感情。
“善感”就是容易动情,容易被#24863;动。有艺术气质的人往往都感#24773;丰富,所以见到什么都能掀起#20182;心中情 感的#27874;澜,或是将感情移到别#30340;事物上,这在美学上叫移情#20316;用。小朋友的感情也较纯#30495;丰富,在他们的眼里 ,很多东西都是有生命、有#24863;情的。教师在教学中不能#22826;冷静,也应该充满激情、用高尚美#22909;的感情去感动他 们。
“善感”还有比较敏感的意思#12290;有艺术感觉的人,对美的#24863;受力特别强,能从平凡的#12289;很多人视而不见的 事物中发现美,学生#30340;感受力可以进行培养训练。感受要#38752;人的感官,教师应有意识地对学生#36827;行感官训练。 美术最#37325;要的感官是视觉,要教学生学会#35266;察,对色彩、造型、结构#31561;较敏感。除此之外#65292;听觉、嗅觉、触觉 、味觉、肤觉、#36824;有通感等等的训练也很重要。教#24072;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去听、去#25720;、去闻、去踩……然后把 自己感觉到的说出#26469;,最好能画出来。经过#36825;样的训练,学生的#24863;受力一定会比别人更细#33147;、更敏锐。
对#32654;的东西具有特殊的感受力,这#26159;美育应该达到的主要目的之#19968;。要能感受美,就要懂得#27427;赏美,所以 艺术欣赏课是必不可少的#12290;欣赏的内容应该广泛,自然#39118;景美,动物美,人体美,建筑美#65292;服饰美,生活美等 等,以及各类艺#26415;的美。至于美术这门艺术,#23427;有自己特殊的形式#65292;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美术的形式感#12290;美术方 面#30340;形式感包括空间感、均衡感、#33410;奏感、色彩感、韵律感、透视感,#24418;象的抽象,概括的#33021;力,变形和比例 的把握等等#12290;教师要有目的地训练学#29983;这些感觉,然后让学#29983;学会用这些美的形式来表达自#24049;的感情。于是新 的美,新的艺术就被创#36896;出来。“美是将情感变为有形”(#26705;塔耶纳语)。“艺术是人类情感的#34920;现性形式” (苏珊朗格语)。
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29983;对各种各样事物的#20852;趣。尤其是对儿童来#35828;,兴趣至关重要。兴趣是感受力的 基础和前提#65292;爱好多,情趣广泛#65292;艺术感觉才会好。只#26377;孩子对什么东西感兴趣#20102;,他才会注意地看、听、摸 、耐#24515;地体验观察的感受。兴趣也是#24863;情的基础。情趣情趣、情#21644;趣是分不开的,对#20160;么东西有感情,就会对 它十分感兴趣,对什#20040;东西越感兴趣,对它的#24863;情也就会越深。兴趣越广泛的#20154;感情也就越丰富。对什么都不 感兴趣,亦无所谓爱#22909;的人,是谈不上艺术感觉的。这#26679;的人生活也就没有什#20040;意思,麻木不仁,人们也不#24895; 与他交往#12290;我常听一些家长说,我#30340;孩子对绘画不感兴趣,对音乐#20063;不感兴趣,好像对什么都不感兴趣#65292;那就 随他吧。有#30340;老师也错误地认为,没有兴趣#23601;不要学。其实消极放任是很#21361;险的,将会害了孩子。应该采#21462;积 极的态#24230;,没有兴趣就更应该培养,没#26377;艺术感觉就更要培养训练,#21542;则将会成为一个没有意思的人#65292;感情淡 #28448;的人,麻木不仁的人。
“浪#28459;超脱”主要是一种超越现实的审#32654;态度。在现实生活#20013;,人们的态度大多是功利实用的#65292;比如市场 上有一头牛、一个牛贩#23376;,商人来了,他眼里看到的#26159;经济价值,是否能#20026;他赚钱;农民来了#65292;他注意的是牛 的筋骨是否强壮,能不能为#20182;耕地拉车;食客来了,他看到的是#32654;味的牛排,新鲜的牛肉,这些都是#23454;用功利 的态度。而艺#26415;家,具有艺术感觉艺#26415;气质的人,却可超脱#37027;些现实功利的目的,完#20840;用一种审美的眼光来看 待它。牛的毛皮是多#20040;光滑油亮,色泽是那么#32654;,牛的肌肉是多么#30340;发达,整个造型是多么伟岸,那#26159;力量的 象征#12290;牛虽然默默无言,却有一种忍辱负#37325;,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31934;神。这些,都引起了审美者内#24515;的愉悦 和情感#30340;颠动,这就是审美态度。#22914;果一个人只有现实态度而没有审美#24577;度,就不免庸俗,单调而且痛#33510;。
美#32946;的主要目的之一,就#26159;要培养学生的这种超脱#29616;实的审美态度。其实,儿童的#24515;灵是纯洁的。所谓“ #32431;洁”就是很少功利的目的,现#23454;的态度,天然就是一种超#33073;审美的态度。教师应有意识#22320;保护儿童的这种心 #24577;,千万不要用功利的色彩来污#26579;了那纯净的心灵世#30028;。很多教师不理解这一#28857;,常常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 大多是现实的理解)生#30828;地灌输给孩子,或是指导他们搞#19968;些时代,政治需要而应景#20043;作,更甚者为了参#36187;获 奖的功利#30446;的而临摹抄袭,或#26159;成人为他构思代笔。不少家长的#21151;利性也太强,我花钱送#23401;子学绘画,就是为 了将来考美术#22823;学当画家,于是为孩子#21046;订了目标,若感觉没有达#21040;或是太慢,就会横加指责。这#26679;给孩子造 成了压力和痛苦,#23401;子学习,作画完全#26159;为了成人的功利目#30340;,丧失了自我,成了被动的工#20855;,“为地主干活 的#38271;工”哪里还有半点审美愉悦。
培养艺术感觉,应该有意#35782;地与现实拉开距离,美学上称为审#32654;距离,只有拉开距离,才能以美的#30524;光看 待事物,从而#21457;现美,挖掘美,欣赏#32654;。比如现实生活中的猪又#33039;又臭,又懒又笨,看见它只会联#24819;到吃猪肉 #65292;而教师教学生画猪,却是以审#32654;的态度,给猪涂上#32654;丽的色彩,加上漂亮的花纹装饰,#29482;的神态也画得乖巧 可爱,变成了学生的#22909;朋友。这时的小朋友,对#20182;们所画的猪完全是一种审美#24577;度,加进了感情因素#65292;再不会 有谁想到要吃#29482;肉。
“浪漫超脱#8221;还表现为很容易忘掉现#23454;生活,进入角色,进入一种境#30028;。一是靠幻想,做白日梦,#36827;入自 己幻想#30340;世界。而每一个儿#31461;都有自己的童幻世界,儿童#23588;其爱幻想。教师应有意#35782;地激发他们去幻想,去#24819; 象,#20026;他们营造一个幻想的氛围#12290;用形象生动的,充满#28608;情和梦幻色彩的语言#21435;激发他们,使他们身#22312;教室, #31070;游四方,上天入地、#33258;由翱翔。
#20854;二是靠想象,进入别人#25551;绘的境界中去。入,就是#31070;游,仿佛进入了书上#65292;画中、音乐中所描绘的境界 ,如临其境,如#35265;其人。有时甚至自#24049;变成了作品中的人,去#20307;验别人的生活。入,就是感#24773;投入,与作品中 的#20154;同喜同悲,同爱同恨。这就要求我#20204;的美育教师,不但能理#35299;作品,欣赏作品美,还要有一种本#20107;,就是 用语言,用激#24773;,将学生带入作品的情#26223;中去。教师要会“引”#65292;学生才能“入”。只有#30495;正进入作品情景中 去#65292;学生才能陶醉其中,得到强#28872;的审美享受。
人生就是#20307;验。有艺术感觉及气质#30340;人,不仅能够深刻地体验自己的#20154;生,还能通过艺术作#21697;体验别人的 人生#65292;所以他们的生活特别丰富。好的演#21592;,就是能够体验各种角#33394;,然后表演各种角#33394;的艺术感觉好的人。 从事任何艺术,都#38656;要这种浪漫超脱的艺术感觉。
什么叫自我感#35273;呢?
自我感觉包括自信心,独立意#35782;和自主意识,这些#37117;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12290;所谓自信心,就是自#24049;认为 自己还不#38169;,有能力,自我感觉良好。儿#31461;由于不能对自己进行评判,所#20197;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特别是教#24072;和 家长的评价#65292;认可,以确定自己是否#36824;行。如果教师和家长#37117;说他不行,孩子就会产#29983;自卑感,自暴自弃,甚 至破罐子破摔而无#25152;作为。有的教师和家长#19981;懂得这一点,轻易指#36131;儿童,说孩子这不行,那不行,而#19988;往往 以成人的标准#21644;过高的要求去错误地评判他#20204;,这样做只能使他们丧失#33258;信心,说严重一些甚至会毁了#20182;们的 前#36884;。所以,教师的职责就在于保护#21644;激发他们潜在的兴趣,充分调#21160;他们的积极性。教师和#23478;长应多采用鼓 励,表扬的方法,发现#21644;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看到他#20204;的进步,使他们对自己产生自信#24515;,绝不能轻易地伤 害他们的自尊。只有在#33258;我感觉良好的状态下,人的潜#22312;能力才得以充分地发挥出来#12290;当然也不能一味地不切 实际地乱表扬,关#38190;是要掌握一个度,要把成功教育#21644;挫折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26082;要让他们树立自信心,又 要教会他们懂#24471;如何正确面对挫折,努力克服#22256;难,才能培养身心健康#30340;人。
所谓#29420;立意识就是不依赖别人。现在的#29420;生子女都比较娇气,由于家长爱之#27575;,忧之太勤,寸步不离,就 象忠实的奴仆侍侯皇帝,干#20160;么都巴不得为他代劳。这样,养成#20102;孩子的依赖性,没有大#20154;在身边就像丢了魂 ,无所适从,这样的孩子是#27809;有出息的。教师应有意识地培#20859;儿童的独立意识,要#27714;他们不依赖别人,独立完 成自己#30340;作业。要即时表扬那些#21191;敢的,不要家长帮助#30340;孩子,让那些娇气的孩子有学#20064;的榜样。有目的地训 练他们独#31435;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开手#65292;让他们自己学会走路。
自主意识也叫主体#24847;识。就是自己有自己的意愿。自己#30340;自由和有独特的个性。儿童由于幼#31258;,所以往往 处于#34987;动(受体)的地位,而#25105;国长期的以“听话”为#20054;娃娃的教育也是将儿童处于被动地#20301;进行的。孩子总 #26159;被要求应该做什么,#24212;该怎样做,无条件,无选择地接受#25945;师传授给他们的知识#25216;能,采用机械的填鸭式教 育,这是典型的应试教#32946;。
现代教育(素质教育#65289;应该以充分调动儿童的#31215;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目的#65292;充分尊重和保护他们 的个性。艺术更需要个性#65292;没有个性就无所谓艺术。教师应尊#37325;孩子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29983;活感受和不同 的表#29616;形式,方法等等,使他们形#25104;自己不同的风格,切不可强求一律#12290;艺术的魅力就在于#23457;美个性的独特性 ,越有个性的艺术#23601;越美,越能发现独特的美的人就#36234;有审美能力,越有创造力#12290;所以,在儿童美术教育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以学生为#20027;体,教师为主导,用启发的方式#65292;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21160;性。让他们的天性和#20010; 性得以自由健康#30340;发挥,得到全面的发展。注#37325;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激发#20182;们的创造欲,并教给他们具体#30340;创 造性思维方式,#35753;他们得以自由地运用。
总之,教育#19981;仅仅是教孩子一些知识,训#32451;一下他们的技能。更重要的是#20026;了育人。美育的重点应放#22312;培 养孩子的艺术感觉#21644;自我感觉上,才能造就#20840;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现#20195;新人。 #20813;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