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看一个#24120;见的例子。
#22312;教学人教版第五册课文#12298;守株待兔》时,一#20301;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假如你是#37027;位种田人,你在树桩边不断地等下#21435;,可能会遇到怎样不同的#32467;果?”学生立即展开讨论,有的#35828;遇到一头老狼,把它打死后,高兴#22320;扛回家;有的说由于不灰心,还真#30340;等到了第二只撞死在树桩#19978;的野兔。课堂气氛#26159;活跃的,但我们不得不深思,#36825;时,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学生#31350;竟学到了什么?
一、对语文活动教学#30340;反思
怎样发挥学生在#23398;习中的主体性,进而培#20859;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36341;能力?我们着力研究活动教学#65292;坚持“以活动促发展”,把教#23398;的目标指向学生综合能#21147;(包括学习能力)的培养,素#36136;的整体发展上。进行教学流#31243;设计时,坚持以程序性知#35782;为基本学习内容,坚持以学生主动#23398;习为基本习得方式。比如,#22312;语文课上,一般先让学生初读全文#65292;感知语言,让学生解决“#26159;什么”的问题;然后要求学生#36816;用原有的经验、方法#65292;进一步细读课文,#24324;懂“为什么”的问题;在上#36848;学习之后,学生还要在变式训#32451;中学会如何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25991;字,培养理解和运用#33021;力。然而,第一步#30340;目标,我们已达到,而第二、三#27493;,则主要还是停在理论的#20998;析研究上,为什么?因为“传统教#23398;在教学目标的选择和追#27714;上,历来重视知识的学#20064;”,“表面上是一种认识的#20559;差,但深层上却反#26144;出传统教学在实践上始#32456;没有形成一套可促进学生能力发#23637;的机制”。由于我们研究的起点很#20302;,活动教学的研究始终停留在浅层#65292;使活动教学在大面积的实施操作#23618;面上,尚远未达到展开的层次,其#31361;出的表现是活动的效率较低。
#12288; 在研究活动教学时,创新教#32946;是我们追求的至高点,但#26159;在教学实践中,可供我们应用的#20165;是心理学研究中对#21457;散思维的理论。我们也尽可能#22320;对学生思维的变通性、#27714;异性、精致性的培养。比如,#20174;教学内容上,我们对课文题目、语#21477;进行推敲,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35265;;在设计学习活动时,重视让学生#24102;着疑问去自学、讨论#65292;试图让学生在反思#25110;观摩其他同伴的学习方法的#21516;时,获取创新能力的核心——#31574;略性知识,以培养#21019;新的精神,但是,我们的目标也#22987;终未能达到。
而目#21069;,我国教育界对创新教育的#21628;声与日俱增,小学教育要一下#23376;跳到培养学生敢于打破#24120;规,能够发现问题#65292;敢于提出问题,善于解#20915;问题的创新教育这一层#38754;,我们还有相当长#30340;路要走。
二、对#28145;入研究活动教学的思考
我#20204;认为创新教育与活#21160;教学的本质是相同的,其#36861;求的目标也是一致#30340;。但是,把培养学生的创#26032;意识与实践能力作#20026;研究的总目标,我们的视野会#26356;开阔,而提高学习活动的主#35201;因素是转变教师的观#24565;,改变教师的行为。为此,我们#23545;学习活动的流程“明#30830;目标——自主学习——反馈讨#35770;——变式练习”的各个#29615;节进行分析并分别提出相应措施。#22312;教学实践中,以备课为切#20837;点,真正落实这些#25514;施,以提高活动的效益,从#32780;达到以熟读感悟、探究#35752;论、专题活动等新型学习方式#21462;代单一的教师讲学生#21548;、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废止#32321;琐的“发胖式分析”套#36335;。
(1)设计#20197;活动的目的性为根本。要高度#37325;视和认真研究学科的特点#12289;知识的属性、学习规律等,并#20197;此为根据合理设计活#21160;,使学生在活动中获#24471;综合性的发展。例如,#25945;学第七册《捞铁牛#12299;一文,其中一个学习#27963;动指向培养学生分#27573;、归纳段意的能力。那#20040;无论是教学时间的#20998;配,还是活动的展开#65292;都是以此为根据。学#20064;活动设计的成败也在于此。
另外,备课时要仔#32454;分析学生学习时可能出现的#21508;种情形,做好“剪#35009;”的准备。比如:#22914;果要问“种田人再这么等下去,会#20986;现哪些不同的结果”,#23601;要估计到学生的思维会因此怎#26679;“发散”,对哪些回答#24212;及时“剪去”,哪些回答则既#26377;利于达到原定目标,#21448;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应#21450;时鼓励他们展开,以真正实现“#27963;动促发展”。 #20813;费论文下载中心
(2)#35774;计合适的反馈形式。在平时的教学#20013;,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24773;形,学生带着一个综合性的练#20064;题进行了足够时间的阅#35835;思考,但教师提问时仍举#19981;起手。是学生不会吗?#19981;,多半是反馈的形式不#24688;当。这就要研究反馈的形式#12290;首先是研究反馈的形#24335;是否便于教师及时捕捉学习信息#12290;比如,学习第九册《鲸》一文时#65292;要让学生说说鲸睡觉的特#28857;,有的学生经过读#20070;思考,连课文从几个#26041;面写鲸睡觉都没弄清。他们#23398;习中的误差这么一点点积累#65292;教师巡视时却无法知道这一些,下#19968;步的指名回答也因此#23384;在较大的盲目性,接着#30340;点拨便不切实际。在#25945;学《鲸》一文时,另一位教师#35753;学生先读书,然后根据#35838;文内容摆出鲸睡觉的样子。他稍一#24033;视,发现学生摆得#35748;真,但有几位学生把鲸的#22270;片胡乱地摆成一圈,#20415;立即明白了学生对课文的理#35299;情况。他随即选一名学#29983;到实物投影上试摆#65292;要全体学生再读一读#35838;文,评一评这位同学#26159;不是根据鲸睡觉的特点进行摆#22270;。学生便立即明白了:读书要抓住#40120;的每个特点。通过独立学习,#20182;们很快摆出鲸睡觉的图#30011;,并说出鲸睡觉的两个特点:一是#20960;头聚在一起,二是头朝里#22260;成一圈。第二是反#39304;的形式便于学生创造#24615;地学习。听、说、#35835;、写,本身无所谓优劣,但#25105;们通常以指名个别学生说出学#20064;结果,老师当裁判的形式为主#65292;显然,一方面忽视#21644;影响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而#21478;一方面单一的说的形#24335;往往不是最佳的反馈形式。为#27492;,我们要思考反馈的时间、人数#12289;形式、情境等,更要考虑听#12289;说、读、写、演等的#32467;合,便于全体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20013;去,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12289;创造性。
(3)设计#31934;当的点拨。由于活动教学#30340;块状明显,问题的综合性强,所#20197;,课堂上有时出现#8220;冷场”是正常的。如果点拨得当#65292;冷场可以转变为发挥学生#23398;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大好时机。首#20808;,应尽量选择直觉式的点#25320;方式。平时,我们常见的点#25320;形式大致有两类。一#31867;是逻辑推理式的。比如教学第#20843;册《她是我的朋友》一#25991;时,学生提出这么个#38382;题:阮恒献血时心情怎#26679;?这是一个好问题,#20415;于由此理解阮恒的内心。但一位#25945;师的点拨令学生费解:①#38446;恒痛哭了几次?②他每一次痛哭的#26102;间和程度有什么变化?③他#36825;样不停地痛哭,可以看出他心#24773;怎样?其提问的严密逻辑性恰似#35299;几何证明题,其思维过程也不符合#23398;生认识的规律,其效果也就#21487;想而知--他们对每#20010;小问题的思考都存在误#24046;,终于,在回答最#21518;一个问题时败下阵来。另一种点#25320;方式是直觉式的。“这#26102;候,阮恒心情怎样?如果#19968;时说不上来,你们可以读出#26469;。”,学生便根据已有的经验和适#21512;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去#35835;读、说说,思维又活跃起#26469;。
第二,点拨应#20415;于思维的发散。一些优秀的教#24072;在学生思维将停滞#26102;毫不慌张,其出色的教学机智,在#20110;课前的精心设计,#22312;于对发散思理论的充分运用。#27604;如,一位教师上《守株待#20820;》一课时,创设了一个语#35328;情境:一位老农走过来,#20182;想劝种田人,他会怎么劝#65311;一位学生回答“这样等下去#20250;一无收获的”,他答完后#20415;再也没有人举手了。由于教#24072;在设计活动时,便注意到了点#25320;的方法。他马上鼓励说:#8220;你真像个有经验的老农,可你能再#35828;说,他为什么会一无所获吗?”#23398;生说出“遇到野兔#25758;死在树桩上的事是偶然的”#21518;,老师进一步点拨,学生还说#20986;这件事不是怎样的,想#20877;捡野兔不会怎样,会怎样等等,#23398;生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22312;这一过程中,学生#19981;仅明白了寓意,而且培#20859;了理解和运用语言#30340;能力,尤其可喜的是,学生学会#20174;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39064;,学会了学习,并树立了学#20064;的信心。
(4)设计活动性作业。现在,学#29983;上课时进行综合性的练习,课堂或#35838;外作业却是抄几遍词语,#20889;出近、反义词等单项训练#12290;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38754;的,但根本原因在于应#35797;教育的恶劣影响。为此,我们#24517;须改变作业的形式和内#23481;,采用专题作业等活动性作业#65292;让学生在作业中动起来,#26082;培养一般能力,又培养学习能力。#36825;一条做不到,要发挥#23398;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30340;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20063;会因此落空。
免费论文下载中#24515;
对设计语文学习活动的进一步思考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