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拨法的精髓及课堂动作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9458 日期:2023-12-06 来源:论文网
#30001;蔡澄清先生创导的语文点拨#25945;学法,是在现代教#32946;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下,贯彻启#21457;式教学原则,灵活综合运用各种#20855;体教学方法的一种现代化和科学#21270;的教学法,是贯彻素质教育、提#39640;学生能力的有效方法#12290;点拨法的精髓,用蔡先生的话#35828;,就是“相机诱导,#36866;时点拨”。这八个字包括了三个层#38754;的含义:一是“机”和“时”,二#26159;“相”和“适”,三是“诱导#8221;和“点拨”。
#8220;机”“时”合起来说就是“时机”#65292;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什#20040;时候什么情况下所出现#30340;点拨之“机”,它是实#26045;点拨的前提和必要条#20214;。诸如学生在学习知识时遇到了难#28857;和疑点,解决不了;在学习过程#20013;出现了自卑厌学心理、焦虑烦躁心#29702;、畏难消极心理,难以自#25511;;以及思想上求通而未#36890;,想表达又无从顺畅表达等等情#20917;,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知#35782;障碍、心理障碍和思维障碍。#36825;些都给施教者提供了点拨的良机。#28857;拨法主张“当点则点,#24403;拨则拨”,有些初学者误认为点#25320;是很随意的事情,想怎么点就怎#20040;点,想怎么拨就怎么拨,其实是忽#35270;了一个“当”字。“当”字就#26159;“当口”,就是“机点”之所在,#22240;此“当点则点,当拨#21017;拨”,绝不是心中无底,盲目#20081;点,而恰恰是要求#25105;们要抓住时机点到#35201;害处,拨到关键处。

点拨时机#30340;出现,有时是稍纵#21363;逝的,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发#29616;和把握。“相”就是#21457;现,“适”就是顺应#21644;即时把握。发现时#26426;,把握时机,决非易#20107;,它要求教师具备相当敏锐的#27934;察力,做到洞幽烛微,见微知著,#20102;然于胸。而这种洞#23519;力的养成也非一日之#21151;,既要依靠长期的教学实践#32463;验,又要具备一定#30340;知识底蕴和教育学、心#29702;学的一般常识,否#21017;,即使时机出现了,也会#22833;之交臂而痛失良机。我们在#24179;时教学中不仅要培养这种发现和把#25569;时机的能力,更重要#30340;还要能创设机点进#34892;调控,做到潇洒自如,游刃#26377;余,从而显示出高超的#28857;拨艺术的魅力。

#8220;诱导”和“点拨”是具体#23454;施点拨的实质性阶段。它要#27714;我们要按照启发式#30340;教学原则,运用画龙点睛和#20030;一反三的办法,将学生逐步引入“#33258;动”(杨贤江)“自得”#65288;孟子)“发现真理”(第斯多#24800;)的学习佳境,学会在老师的#24341;导下自己去排除故障,解决疑#38590;,从而达到开启思维、发#23637;能力的目的,这正是点拨#25945;学法根本之所在。这#37324;,“诱导”有别于“牵拽”#65292;“点拨”更不同于“包办代替”#65292;由教师把现成的答案和结论硬塞给#23398;生。点拨是一门活的教学#33402;术,一个教师能做到善#8220;导”善“点”,得#24515;应手,应付裕如,#37027;就等于是迈向了教育教学的自由王#22269;。

了解了点拨法的精髓,下面#30528;重谈谈课堂运作的问题。#26377;些同志经常问到点拨法有没有规#24459;可供操作?说到规律,得引#36848;一下蔡澄清先生的一个重要观点#65292;就是“点拨无‘模#24335;’而有‘法’”。我们#26159;不主张有点拨“模式”#30340;。语文课堂教学,由于教#23398;任务与要求、教学#20869;容的特点、学生的#24046;异性以及教师本身#36816;用各种方法的技巧等等不同#32780;呈现出千差万别、纷繁复杂的#29366;态,因此统一的点拨教学模#24335;是不存在的。但这不等于说#65292;点拨没有规律可寻。任何#20107;物都是有规律的,何况点拨法是一#31181;科学的教学法,自然更不会例外#65292;只是有待我们去发现和#25484;握。我们在深入开展点拨实#39564;的过程中,发现确乎#26377;某种规律性的东西寓于其中#65292;这规律性的东西包括点#25320;教学的课堂结构以及适#24212;这一结构的具体操作方#27861;和技巧。

课堂结构是课堂教学的组合形#24335;,它包括对教学内容的安排、#25945;学的步骤环节和教学方法的#36816;用等等因素。点拨教学法#26159;一种教育思想、教学原则,又是教#23398;方法,它不但贯串#20110;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也#36143;串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根据对点#25320;课堂教学规律性的认识,我#20204;将一课(或一个单元)教学#30340;点拨实施全过程划分#25104;五个相对独立的阶段,或曰步骤#21644;环节。这五个阶段(步骤、环节#65289;,由于各自的教学#30446;的和特点不同,依次名之为导入#24615;点拨。整体性点拨、重#38590;点点拨、终结性点拨和迁移性点#25320;,统名之为“五步点拨教学”#12290;

这五步教学环#33410;,有着各自的目的、任务和性质。#20026;了更优化地实现这些目#30340;和任务,更充分有效地发挥好#27599;个环节的点拨教学功能,还要#26377;相应配套的具体方法和手段。#36825;些点拨方法和手段#65292;是指在一系列教学活动中的某#19968;个阶段、步骤下的一些具体操作#27963;动,它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36739;强的实用性。比如哪些方#27861;适用于导入,哪些方#27861;适用于整体感知课文#65292;哪些方法适用于突破重难点,哪些#26041;法适用于终结和迁移等#31561;。

#19979;面就“五步点拨教学”的具体#30446;的、任务和性质,并配以相#24212;的教法和教例,作#19968;个概要的描述。

(一)#23548;入性点拨

导入性点拨是开#22987;引入新课并引发学#29983;学习动机的一种点拨,它是上好#19968;堂课的前奏曲。苏霍姆#26519;斯基认为,好的导入是激#36215;学生学习动机的“第一个源泉,#31532;一颗火星”,诸凡#38656;要、兴趣、思想、情感等#37117;可以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26426;。明代王阳明就曾指出兴趣#23545;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他说:“#20170;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33310;,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33021;已。”教师上新课前,若能通过#26576;种精心设计,运用一定的#28857;拨方式和手段,创设出与新#35838;相适应的学习情境和氛围,就能调#21160;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高涨#30340;学习热情和强烈的#27714;知欲望,并把学生的注意力#24456;快吸引到对新知的#23398;习上来。比如上《#40065;智深拳打镇关西》,小说着#21147;表现了鲁达扶弱济困、嫉恶如仇#12289;爱打抱不平的鲜明性格,教师上课#21069;,可以放一段电视剧《水潞》#20013;的《好汉歌》:“…#8230;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28779;闯九州!”不仅直接导#20837;了课文,而且那高亢的音符、激#36234;的曲调、气壮山河#30340;歌辞,令学生听后精神振奋,血脉#36146;张,并情不自禁地随着音#20048;节拍而歌之。在这种强烈的#27675;围下,学生自会迫不及#24453;地想深入课文了解鲁达如何“出手#8221;救助金氏父女并惩治恶霸镇关西#12290;这种创设情境式的导入,发挥了点#25320;功能。 免费论#25991;下载中心

(二)整体性点#25320;

按照#29616;代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的观#28857;,特别强调对课堂教学过程和教#23398;内容的整体研究和把握。整体#24615;点拨就是教师在进#20837;新知的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从总#20307;上感知教材,了解梗概,掌#25569;整体知识的核心内容的粗线条的认#30693;结构。如小说,需大致清楚情#33410;。人物的粗略轮廓,议论文#38656;知道论点、论据以及论证的大概#36807;程,说明文则需认识说明#23545;象的特点以及一般的说明顺序和说#26126;方法等。它不仅给下一步的#28145;入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30340;基础,而且能培养学生#25972;体阅读的良好习惯,提高整体#38405;读的水平和能力。在整#20307;性点拨中,解题法#23545;某些课文来说不失为#26159;一种行之有效的好#26041;法。如上《病梅馆#35760;》,可就标题直接点#25320;,教师提出问题:“#8216;记’是古代以记叙为主#30340;一种文体,从文章标#39064;看,记了什么内容?”学生答:“#30149;梅馆。”回答虽不错,#20294;嫌笼统,还不能充#20998;实现老师整体点拨的意图。于是#36827;一步启发引导学生:从词语结#26500;分析,这三个字包含两个偏#27491;性的词语,分解并指出来。明#30830;一个是“病梅”,#19968;个是“病梅馆”。接下去让学#29983;通读课文,找出文中与“病梅”和#8220;病梅馆”相照应的段#33853;。学生默读课文后,回#31572;文章第一段记了“#30149;梅”,第二、三两段记了#8220;病梅馆”。老师再问:#20316;者建立“病梅馆”#30446;的何在?与“病梅”有#20160;么关系?明确建立病梅馆#26159;为了疗治病梅。这时老师可#35753;学生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25991;章这两部分的内容,即“#30149;梅”和“疗梅”。这样#36827;行整体性点拨,就像庙丁#35299;牛一样,动刀甚微#65292;却使文章两部分桀然而#35299;,不仅使学生很快从整体#19978;把握住了文章内容,而#19988;锻炼了他们自得自求的能力#12290;

(三)重难点#28857;拨

任何事物都有#20027;要和次要、重点和一般之分#65292;教材也是如此。点拨#25945;学最忌在处理教材时不分主#27425;,面面俱到,巨细无遗。当我们#22312;对教材有了全面把握和#25972;体认识后,就要针对课文的重#28857;和难点,集中力量攻坚排难#12290;所谓重点,就是教材中具有#20851;键性的知识内容,它在整个教材#20013;即大量知识的相互关系中,处于主#23548;的地位,起着支配的作用。#25152;谓难点,即学生在#23398;习中存在的知识障#30861;和心理、思维障碍。这#26102;教师就要采用画龙点睛的办法#65292;点重点,拨疑难,帮助学生化难为#26131;,拨疑为悟,并以此#24102;动一般。这样既能优化#35838;堂教学过程,又能大大提高课堂#25945;学的效率和质量。如#26417;光潜先生的《谈白居易和辛弃#30142;的词四首》,文章在分析辛弃疾《#40548;鸽大》这首写景诗#26102;,提出一个重要的文艺理论#35266;点,即写出“人的活动”是“写#26223;诗的一个诀窍”,这既是文章重点#65292;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如果教#24072;运用关联法,即利用学生已有#30340;相关知识进行点拨#65292;联系一下茅盾《风景#35848;》中关于“沙漠驼#38083;”的画面描写,那连点成线的驼队#65292;那丁当和谐的驼铃,那一杆#29481;红的大旗,使单调平#26495;的大自然顿然生色,完全改观,就#33021;开阔学生的眼界和#24605;维,有助于学生对写景诗“诀窍”#30340;理解,从而收到化难为#26131;。举重若轻的点拨效果。

(四)终结性点拨

上完课#25991;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25152;学知识作进一步的归#32435;总结,使其从感性认识上#21319;为理性认识。一方面让学生#22312;更高层次的水平上认识掌握所学#30693;识的整体结构,另一方#38754;深刻理解这些知识在整个#30693;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使知#35782;在学生头脑中串珠成线#65292;前后连贯,形成系统。如巴金#30340;散文《灯》,最显著的艺术#29305;点是象征手法的运用,作家#29992;灯光象征了光明和#24076;望。总结课文时,#25945;师可利用辐射法(#36890;过辐射对所学同类知#35782;归总合并形成体系的终#32467;性点拨法)引导学生就以#19979;问题思考回答:①什么是#35937;征手法?②在《灯》一#25991;中,作家是如何运用象征#25163;法的?③我们以往还#23398;过哪些采用了象征手法的#35838;文了第一个问题要求准确诠释概#24565;,第二个问题让学生学会分析运用#65292;第三个问题则是对已#23398;的象征性课文的辐射归#24182;。这三个有序递进的问题#65292;使学生对象征手法及有关文#31456;有了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掌握。运#29992;这种方法,既锻炼了学生的发#25955;性思维,又提高了归#32435;总结的能力。

(五)迁移性点拨

现代#25945;育的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创造#22411;人才。迁移性点拨即通过#35838;堂知识的辐射和延伸#65292;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35302;类旁通,从而达到开发智力、培养#33021;力的目的。叶圣陶先生#35828;:“教材只是一个例子。”#25945;师教给学生学会这个“例子”仅#20165;是个基础,教学的根本目的还在#20110;要“教给学生借助已有#30340;知识去获取新知识”(#33487;霍姆林斯基)的本领#65292;并进一步培养起学生的创新能#21147;。如上完莫泊桑的《项链》后#65292;教师可作迁移性发问:“项链失#32780;复得之后玛蒂尔德会怎么样呢?#8221;让学生去作深入推想并讨论。有#30340;说玛蒂德尔乐极生悲,发疯了#65307;有的说玛蒂尔德用项链所卖的钱重#26032;过起了奢华的贵夫人生活;有的说#29595;蒂尔德想到自己的十年辛酸为的#23601;是这串项链,幡然#37266;悟便把项链抛入塞纳河中,依#26087;过她的清贫生活;还有的说玛蒂#23572;德把项链拿回家后重新#22312;镜子前穿戴起来,想重温那一#26202;舞会的幸福,但当她看到#38236;中的自己风韵不再,便颓然摘下#20102;项链……在此基础#19978;布置学生写一篇《项链失而复#24471;之后》的续写练笔。运用这种#32493;写迁移效果很好,既培养了学生的#21019;造性想象,又锻炼#20102;学生的写作能力。

#19978;述“五步点拨教学”是对#28857;拨课堂教学过程的规律性的认#35782;和反映,一堂课中,如果这五步教#23398;处理得好,做到了衔接自然,协#35843;有序,有机结合,就能有效地发挥#35838;堂教学结构的整体功#33021;。当然,这“五步点拨教学”#20063;不是固定的模式,大家都去#26426;械套用,而是应当根据教材内#23481;和学生特点做到灵活变通#65292;有所创新。至于具体的操作方法#21644;手段尚有很多。古#24448;今来常用的教学方法多至几十种#12289;上百种,我们的看法是,只#35201;是能起到点拨作用的,都#21487;以吸取过来为我所用。特别要#25351;出的,随着现代化教学手#27573;的增多,如多媒体的#20986;现,将会不断地创新和充实#28857;拨的教学方法,它#24517;将随着现代化教学的#21457;展而日趋丰富。
#20813;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