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初中时语文学#24471;不错的同学,一进入高中后#65292;尤其是学期考试后即对高中阶段的#35821;文教学反映出不同#31243;度的不适应现象。学生、家长和老#24072;都感到不可理解:初中会#32771;那么高的分数到了高中怎么一下#23376;降那么多。个别人甚至对#35821;文逐渐失去信心,将精力转向数#29702;化的演算。
#25105;曾教过初中,这学期#39318;次教高中语文,在短短的教学过程#20013;切实感到搞好初高中语文教学衔#25509;对于高中阶段大面#31215;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全面增强#23398;生素质具有重要意#20041;。因此,认真分析高一#23398;生语文学习困难的原因并及时采#21462;恰当的措施对高中教师#26469;说显得尤为重要。
一、 原因浅析
首先,由于初中#23646;九年制义务教育,也受学#29983;年龄
特征#31561;限制,在能力方面要求较低#12290;这就决定了初中中考语#25991;试题大部分是知识型的#65292;能力型的较少。虽然考试分数较高#65292;但科学的学习习惯未充#20998;养成,应有的能力#27809;有完全培养出来。升入高中后,部#20998;学生仍然延续原有#30340;学习方法和思维定势,过多地依#36182;老师,掌握知识以机#26800;记忆为主。如:考前才#32972;书,看课文,记解释等,。而高#20013;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考题围着高#32771;转,更加注重考查能力,加上学生#32570;乏灵活的思维迁移#33021;力,考出来的分数当然不会#24456;理想。
其次,初#20013;的考查,尤其是基础知识的考查#65292;还是以课本为依据,文言#25991;的阅读是从课本上的原文#25130;取的,这种考查形式使学生#25226;精力多放在对课本#30340;死记硬背,考前的临时突击#65292;养成了很不好的学习习#24815;,这与高中考查注重平时的#31215;累,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相#32972;离;初中的一些教学#30446;标也造成了与高中#25945;学的脱节,如初中的淡化#35821;法,中考不考,致使一些教师和#23398;生的不重视,甚至有#20123;老师根本就不讲授这一部#20998;,结果学生在学习#39640;中的文言文时遇到了很多问题#65292;影响了学生对特殊句式的分析,#32473;高中语文学习造成了许多困难。
再次,高一节#20551;日多,往往时间紧,任务#37325;。教师未处理好初高中#30340;衔接就开快车,抓进度;或者#25925;意出高难度的题给学生一个下#39532;威。这样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25387;伤其积极性,必然#20250;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不同程度的#22256;难。
最后,语文学科的性#36136;决定了语文似乎人#20154;都懂,但人人都不精通的特点#12290;学生分数往往比较稳#23450;,不像数理化那样松则一落#21315;丈,紧则扶摇直上。因此#65292;学生往往不重视语文学#20064;,随便应付。
综上所述,#23398;生升入高中后,必须针对初#20013;生的弱点,采取行#20043;有效的措施,抓好初高中语#25991;教学的衔接,激发学生#23398;习语文的兴趣,帮助和引导#23398;生解决语文学习的困难,培养#23398;生的各种语文能力#12290;
二、 措施浅谈
1#65294;前引后连,自然过渡
由初中升入高中#65292;对于学生来讲实际上是上了#19968;个新台阶,尤其是#21021;中语文学习处于中等的学生更#26159;上了一个大台阶,教#24072;有必要扶一扶,拉一拉。应针对入#23398;新生,注意适时调整教法,引导学#29983;尽快适应新教师、新教材。在教学#20013;前引后连,可以从学生学过的知#35782;内容引出新知识。如#25945;《〈呐喊〉自序》,不#22952;总复习一下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30340;七篇作品,借此对鲁迅有个全面深#21051;地认识。又如教朱自清的《荷塘月#33394;》,也可先复习《春》,以使学#29983;更充分领会不同时期不同#24605;想下“景”和“情”的关系。又如#22312;教授《烛之武退秦师》#26102;,结合初中学过的《曹刿论战#12299;进行《左传》知识点的#35762;解,将两篇课文进行比较教学,#20197;旧带新,这样给学生一种似#26366;相识的教学环境,在知#35782;衔接的同时,知识的深#24230;广度也得到发展。
2 重视实践,培养#33021;力
#8220;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8221;学生不是简单的知识容器。#21363;使靠死记硬背记住了所学内#23481;,只能说明有一定基础,往往不能#28789;活运用。作为高中语文教师#65292;应特别注意指导学生的#23398;法,培养良好的学#20064;习惯和较强的自学能#21147;。我认为,除坚持初#20013;养成的行之有效的方#27861;外,只有多读多写多说多听才#33021;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培#20859;语文能力,这也符合新课标的精#31070;。
多读。#21476;人说:“读书百遍,其义#33258;见。”读的方式要多样#21270; ,朗读、默读#12289;精度、略读,兼而有之#12290;读的内容也要杂,课#26412;要读,报纸要读,#31185;技文章也要读。什么#20070;籍都应有所涉猎。高中的#35821;文综合能力的提高#31163;不开广泛的阅读,特#21035;是学生的语言感悟能#21147;的提高。高中生课程紧#65292;时间紧,没有时间#21435;阅读大部头的名著#65292;老师可以推荐品位高#65292;篇幅又不长的文章给学生#65292;如余秋雨、余杰的文章,#22914;《读者》、《青年文摘》,#22521;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29983;的阅读品位,增强学生的语言感悟#33021;力。
多写#12290;据统计,一个人要#36798;到文通句顺 #33267;少要写够十万字。显然,初#20013;一期按规定写六次作文,每次#20116;百字,三年总计约两万字,即使#21152;上小学阶段作文,考试作文#31561;,写作量也是远远#19981;够的。写的方式也应#22810;样化,如日记、周记#12289;笔记、感想,小作文、大作#25991;等,鼓励学生主动的写作,学#29983;中好的习作要在班#20869;进行交流,同时要注意,作#25991;不仅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35201;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21487;互相评改,互相启发,拓宽#24605;路。
多说#12290;传统教学多强调先生#35762;,学生听。学生明#30333;了,却不能准确表达#33258;己的意思。换一篇文章,#21448;不知所云。应提倡鼓励学生#22823;胆说,大胆讲,可开#23637;课前一分钟演讲,课末#20116;分钟质疑等活动,允许学#29983;有不同的看法,对一#20123;问题,完全可以大家发表自#24049;的看法,老师不要急于下#32467;论,为学生提供说的舞台。
多听。#19981;光听教师讲,听教师泛读#65292;听课文朗诵录音,#20063;要听广播,听别人谈话#12290;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听读训#32451;,将书面阅读的形式改#20026;听读训练,老师读#19968;篇文章,学生认真#21548;,根据听到的信息,#22238;答老师提出的问题,#35757;练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的#21516;时还训练了听说能力。
生活处处皆语文#65292;语文处处皆生活。通过多读“生活#8221;,多写“生活”,多说“生活”#65292;多听“生活”,加#24378;学生实践,从中激发兴趣,培养能#21147;,语文质量自然会上#21435;。
3.及时#24635;结,调整学法。
教#26080;定法,学也无定法#12290;高一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其学#20064;语文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对不同#31243;度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作为教师#65292;应强调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及时#25351;导学生归纳、总结#12289;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31185;学的学习习惯。也可让语文#25104;绩好的同学一周介#32461;一种学法,大家讨#35770;,取长补短,从中#24418;成适合自己的学习#26041;法。另外,还要教#20250;学生分析考卷,“知己知彼,百#25112;百胜。”从考卷中#20998;析出自己的弱项,弥补之,也是#25552;高语文成绩的一条#37325;要捷径。
其实,语文知识系列是#34746;旋式上升,高中语文#30693;识大部分在初中已接触过,只不#36807;到高中更深更广更#22797;杂而已。因此,初高中#34900;接工作也不能仅仅#20572;留在高中第一学期,而应该贯穿#39640;中教学的全过程,#21482;是侧重点不同而已。我#35273;得初中教师多了解#39640;中教材,高中教师多研究初中#25945;材,如此,在前引后连的#22522;础上,注意培养学生的自#23398;能力,指导他们掌握#27491;确的学习方法,他们#19968;定会尽快适应高中语文学习,不#26029;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36716;贴于 #20813;费论文下载中心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