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著名教育家#33487;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35758;》一书里说:“一个教师#19981;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65292;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24615;和创造力的源泉。”#23398;生生活体验深、情感丰富、#26377;话可说,就会觉得写作是一件乐#20107;,就会带着愉悦的心情进#20837;习作过程。为此,在作文教#23398;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心#29702;潜能,使其自然地记忆,#33258;由地联想,敏捷地#23637;开思路,流畅地表情达意。这#26679;不仅减轻了学生对习作#30340;恐惧感,而且也大大提高了习作#30340;成功率。
新课程标准下的作文#25945;学正是站在这样的出发点上,摒#24323;了传统教学中一系列繁文#32539;节的模式,立足培养个性和创造#24615;的人才,提供学生学习的新鲜感#21644;创造力,鼓励他们#21457;挥自己的才智、能力和个人表达方#24335;,展现每个人的表达方式的独特性#12290;
#12288; 一、命题方式求新
“好题一半文”。的#30830;,从读者的角度来说,#19968;个不落俗套的文题确能激起他#24515;中强烈的阅读欲望,在心中#21319;腾起许多疑问和好奇之后,迫#19981;及待地阅读便也是情理之中#20102;。从写作者——学#29983;的角度来看,如果所写的#39064;目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激起#33016;中的千言万语,即文#39064;要能与思维共鸣,这样就#33021;成功了一半。
1、用半命题、自由#21629;题和“问题”式命题替代传#32479;的“命题”方式,如“我能不______吗”、“我讨厌_______”、“我想……”都#32473;学生留下补充的余地。学生#26356;感兴趣的是问题式的习#20316;训练,如“迷路后怎么办”、“你#26368;喜欢什么样的主持人#8221;、“冬天来了动物#20204;怎么想”。
2、以“系列作文”#26367;代“单一作文”。#21487;以一反传统每次习#20316;孤立地写一个题、写一种体裁文#31456;的做法,有目的地组织活动,#36827;行一系列的作文训练。#25105;校是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26657;,平时经常开展一些科技活#21160;,为此,我结合作#25991;教学举行了制作信息#23567;报评比活动,具体操作如#19979;:
#12288; (1)课前搜集信息资#26009;。如查阅作者的生平、简介;查#38405;课文中涉及到的人#29289;具体情况;查阅课文的#26102;代背景;查阅课文中有关动植#29289;生长的条件等。
#12288; (2)制成资料卡,#20132;流展示。向学生分发统一资料卡,#23558;自己收集的信息资料#21046;作成文献卡片,再#23637;览在版面上。
(3)消化#12289;巩固信息资料。在早#35835;课或课余时间,让学生认真#30740;读自己所制作的资料卡,达#21040;会读、读懂的目的。学生的积#26497;性很高,课余时间就围在后面#30475;、读、说。
(4)开展#20449;息交流会。在学生充分研读#30340;基础上,利用中队活动课的时间,#20030;行信息交流会。要求学生将自#24049;搜集的资料或在后面看到的资料#65292;用自己的语言表达#20986;来。
#65288;5)评选优秀信息员#21644;优秀演说员。交流会后,再根据#19968;定的评比要求给每人#25171;分,最后评选出优秀信息#21592;和优秀演说员。
#12288;(6)组织作文训练。
#12288;以上五个活动后,#20877;组织学生进行作文训练,让学#29983;侧重于一个方面去练习#65292;题目可以是《我是怎样搜#38598;信息资料的》、《我班的信息展览#20250;》、《我当上了小小信息员》#8230;…这一系列活动激起了学生的#20889;作兴趣,丰富了他们的#20889;作材料。
二、以仿促创#27714;新
#12288;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20316;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37197;合……作文教学时,#35201;指导学生灵活运用阅#35835;中的知识和技能。#8221;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20961;是要学生写一篇新体裁的文章,都#24448;往先组织学生学一两篇范文,#25110;给学生写出个样子来,#35753;学生模仿着去写。经过反复练习#65292;学生有了自己的体会和见解,掌#25569;了,熟练了,便能从中悟#20986;规律,充分想象,逐#28176;走向“创造”这一新#22659;界。可见,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模#20223;—掌握—熟练—创#36896;的过程。例如,苏教#29256;第八册《我不是最弱小的》一文#20013;,对主人翁萨沙给蔷薇花披雨衣这#19968;细节的描写,动词用#24471;准确,把整个过程#20889;得生动具体,根据这一精彩#29255;断,我让学生在生#27963;中观察进行仿写,出现了不少#36739;好的片断。
学生在#12298;植树》中写道:“树#22353;终于挖好了,陈明走#26469;,把树苗放进坑里,#29992;双手扶直扶稳,我和王慧海就开#22987;填土了。你一铲,我一 铲,填上一层#22303;,再用脚用力踩实一层,好让#23567;树牢牢地扎根在泥土里,#19981;一会儿就把树坑填满了#12290;接着我们轮番上去#36393;,踩得实实的。拎水#27975;树的同学来了,‘哗——哗—#8212;’两桶清清的水倒进了#26641;坑里,慢慢地渗进了#27877;土中。文中动词“挖、扶#12289;填土、铲、踩、拎、浇#12289;倒、渗进”具体地写出了小#20316;者栽植树苗的过程,条#29702;清晰,真切生动。#36825;样从阅读到写作,#22312;模仿中培养了学生良#22909;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12288; 三、内容形式求新
作文#20869;容是学生对外界客观事物的所#35265;、所闻、所思、所感。它来自于学#29983;的生活实践。学生的生活#23454;践越丰富,作文内容就越充实#65307;反之,学生的生活越贫乏,作文的#20869;容也就越平淡。这正如叶圣陶先#29983;所说:“作文这件事离#19981;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20250;做成什么文字。”要使学生的作#25991;内容丰富多彩,可以通过多#31181;渠道: #20813;费论文下载中心
1、融入生#27963;
一般来说,可供学生#29454;取的观察的对象是多种多#26679;的,如五彩缤纷的自然风#20809;,扑朔离奇的动物世界,精彩#32439;呈的人物事件,色彩斑斓的学#26657;、家庭、社会生活等,学生#25509;触的事物多了,感受深了,就会#20135;生表达欲望,写起#20316;文来就会激情饱满,左#21491;逢源,得心应手。如:#21943;水池、假山、雕塑、花坛、操场#31561;校园内一切美好的设计,都#21487;以让学生认真观察#65292;再让学生把自己的所#35265;所闻用恰当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36798;出来。学生观察了喷水池后在#25991;中写道:“假山的形状真是姿#24577;万千。有的像直力的企鹅,#24428;彬有礼地站着,两只已#32463;退化了的翅膀展开来,像#26159;对我们招手致意;有的像一#22836;滑稽的小象,鼻子弯#36215;来,像是在表演节目给我#30475;;有的像一只顽皮的猴子,#19968;双圆溜溜的眼睛好#22855;地瞅着我们……正当我们被千奇百#24618;的假山所吸引的时候,忽然‘哗’#30340;一声,水喷了起来,池#20869;喷射出高达二、三米高的水柱#65292;然后散落下来,像一#24231;水晶玻璃制成的大宝塔,又像一棵#30427;开着洁白花朵的梨树。#8221;
2、亲近#33258;然
自然界的#39118;、雨、雪、霜、植物、动#29289;、太阳、月亮……都#33021;够让学生亲身去体验、去感受#65292;再用口、笔表达出来。如,去#24180;冬天下了第一场雪#65292;同学们个个兴致勃勃,在课堂#19978;就按耐不住,小眼睛不时地朝窗#22806;张望,我就顺应他们的心#29702;,让他们出去观察雪。#21516;学们快活得像只鸟,在风雪中赏#38634;,有的张开双手,让雪花飘#33853;在手掌心上,再看着它#24930;慢地融化;有的张大了#22068;巴尝雪;有的蹲下身子观#23519;雪打落在地上的样子……在作#25991;指导课上,我先让学#29983;说说有哪些词语可描写刚才的情景#65292;学生纷纷说道:“争先恐后#12289;一拥而入、纷纷扬扬、鹅毛大雪#12289;漂漂洒洒、银白世界……”#28982;后我再让他们根据#25552;供的词语写一篇作#25991;。结果许多同学写出了#20248;美的片段,如“‘下#38634;了,下雪了!’一声欢#21628;,带着全班六十二双眼睛转#31227;到窗外。老师见我们的心早已飞#36208;了,便顺水推舟说:#8216;大家一起出去赏雪吧!’我们如鱼#24471;水,争先恐后地涌出教室,蹦#21568;、叫呀……欢呼声响彻整个校#22253;。‘嘀嗒、嘀嘀嗒嗒……#8217;雪籽打在地上,好象在#28436;奏一曲欢乐的歌;落在手#19978;就像一粒粒碎冰糖,一会儿就#21270;成了水;落在同学们的#22836;上,就像戴了一顶珍珠#24125;。渐渐地,雪籽变成了雪花,#28459;天飞舞的雪花,似仙#22899;撒下的片片花瓣。我#24352;开双手,让雪花落在手里,还没等#25105;看清楚,雪花又全然不见了,好#20687;顽皮的小弟弟在跟我捉迷藏#12290;我仰起头,望着白花#33457;的雪,恨不得用舌头去#23581;尝,我尝了一口,#21834;!像糖它不甜,像盐它不咸,#30495;怪!雪,越下越大,#26406;朦胧胧像在天地之间挂起了无#27604;宽大的雪帘。”
3、走近实验
让学生亲#33258;参与实验,体验实验的成功与失败#65292;不仅提高他们的感#24615;认识,加深印象,而且也使作文写#24471;生动形象。学了《#20154;类的老师》一文后,为了让学生#30495;正明白鸡蛋的弓形结构承受力大#30340;原理,我们特进行了#19968;次试验,让学生站在上下#22871;有健身圈的鸡蛋上,亲#33258;感受感受。学生亲眼目#30585;了这一现象,因而作文写得非常精#24425;。学生在文中写道:今天老#24072;和我们做了一次有#36259;的实验,老师先拿出两个犹如轮#23376;上长满“刺”的健身圈,再#25226;一只生鸡蛋竖着套在两健身圈#20013;间,然后微笑着说:“谁要上#26469;试一试呀?”我们#37117;自告奋勇地举起手#26469;,老师先请了一位体重最轻的同#23398;诸葛芸上去。只见诸#33883;芸小心地把右脚踩在鸡蛋上#65292;两臂在空中晃来晃去,以保持平衡#65292;这时同学们都屏住呼#21560;,替诸葛芸捏把汗,“她会把#40481;蛋踩破吗?”“实验能成功#21527;?”看!她的左脚也缓#32531;提起,她整个人悬空了,鸡#34507;巍然不动,也没有碎。“哗……#8221;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22768;,老师又请了我们班#19978;体重最重的史佳伟来试一试,我们#24515;想:“史佳伟可有五十多#20844;斤重啊,就这么个不起眼#30340;小小鸡蛋能撑起这么重的#19968;个人吗?”有的同学说:“哈哈#65292;小鸡蛋今天你可要完蛋了#12290;”还有的同学说:“小鸡蛋呀#23567;鸡蛋,我们班上史佳伟的体#37325;可是数一数二的,他这么一踩#65292;你这小小鸡蛋不变成蛋花汤才怪呢#12290;”教室里一片寂静,#22909;像同学们都停止了呼吸,盼#26395;着最后的一刻,只#35265;史佳伟在老师的帮助下,右脚#24930;慢离开桌子,我们的眼睛一眨不#30504;地盯着鸡蛋,史佳伟稳稳地踩在了#40481;蛋上,没有听到一丝响声,#40481;蛋就像一位练过健身操的队员#23558;一座比它大几十倍的“小山”#25745;了起来,“身体”没#26377;丝毫损伤,“啊!”同学#20204;惊讶地叫起来。小小鸡蛋#26082;然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真是#31070;奇呀!
四、同中#27714;异出新
鼓励学#29983;面向社会,用自己的眼光观#23519;社会,大胆地书写社会#65292;这与当前强调的素质教育是吻合#30340;。对小学生来说,面向社会主#35201;是指在教师的指导#19979;,通过参加一些适合#23398;生年龄特点的活动,借以扩#22823;他们的视野,增长#30693;识,增加生活阅历以丰富学生习作#30340;材料库。小学生作文常见的#27611;病是人云亦云,千篇一律。对于#23567;学生来说,主要是抓不住事物#30340;特点,这就很难写出新意。#35201;改变这种状况,就需#35201;提高他们认识问题与#20998;析问题的能力。另外,要想#20351;文章有新意,还要学#20250;变换角度看问题,从逆向思维和发#25955;思维两方面入手,诱导学生学会#21516;中求“异”,通过已知#27714;得未知,从旧知导出新知,从而发#29616;新意,增强创新意#35782;。
#23398;生的作文是学生思维的#21453;映。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24605;维能力,可多选用能多#35282;度来阐述的题目,让#23398;生练习写作。如在#25351;导学生作文《课间十分钟#12299;时,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35266;察,从而确立比较#26032;颖的主题。同学们的作文,不再#26159;单一的“课间活动丰富#22810;彩”,出现了各种富有新意的#20027;题,如,“助人为乐好风尚”#12289;“课间追逐打闹要#19981;得”、“随手捡起#19968;张纸”等。特别值得一提#30340;是,有位同学确立的主题是“课#38388;播放音乐有益身心健康#8221;,这种从健康的角度观察、认识问#39064;显然是独树一帜,富有时代特#33394;。教师定期组织学生交流收#33719;,对好的材料,鼓励学生记下#32447;索。并在班级黑板报上#19987;辟“一滴栏”,意在鼓励学#29983;随时刊出自己的习作,满足其成功#27442;。让学生从成功中尝#21040;快乐,激发兴趣。
转#36148;于 免费论文#19979;载中心
在作文教学中张扬学生创新精神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