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科学个性——语文素质教育思考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9427 日期:2023-12-06 来源:论文网
在众多关于素质#25945;育见仁见智的论述中,有一点似#20046;是统一的,即真正成功的素质教育#26082;应面向21世纪以适应#26410;来社会的需要,又应着眼于学#29983;个性的身心全面发展以及精神#19990;界的完美。语文素#36136;教育自然也不应例#22806;。笔者置身于中学语文教学#31532;一线,长期关注并#23398;习当今各位语文教育改革大#23478;的经验,同时也总结#28165;理自己的教学实践,深深#22320;体会到:不管采用什么#35821;文教学方法或模式,#20961;成功的语文素质教育,无不#20307;现着民主、科学与个性的教育精神#12290;
  “民#20027;、科学与个性”,当然算不#19978;是一个新鲜时髦的提法,而且自“#20116;·四”以来,其内涵与外延至今#20247;说纷纾但是,我这里#25152;理解的与语文素质教#32946;思想相联系的“民主、科学#19982;个性”,却有特定的明确含义—#8212;
#12288; 一、民主:“让每一个学#29983;都抬起头来走路!”
  “素质教育#30340;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23398;生。”这也是教育民主的真#27491;体现。比起其他学科,语文#33021;力与一个人的日常生活#32852;系得更紧密,因而语文教育更是应#35813;面向每一位学生。都#35828;语文是伴随每个人终生的#8220;工具”,那么,任何一#20301;学生都有权利掌握这个#8220;工具”;而我们的#23398;生中哪怕有一个人#27809;能较好地掌握好这“工具”,#20316;为教师,我们都应#35813;有一种失职感。德高望重的张志#20844;先生去医院看病时,面对连病#20363;都写不通顺的医生曾感到“#33080;红”:“我搞语文工#20316;搞了什么呀?号称语文工作#32773;,语言教育工作者,我干了什#20040;呀?他们不是天生写#19981;好字、写不好病例的!我们#19981;该好好反思反思吗?”———#35821;文教育家张老先生这令人#32899;然起敬的自责真该让我们每一#20301;语文教师惭愧!有了这#31181;“惭愧”,我们在教#23398;中就不会无视学生语文基础的差#24322;而“一刀切”地用高考标准去要#27714;所有学生,就不会仅仅着眼于狠#25235;“上线生”甚至“高考状元”#32780;放弃我们眼中的“差生”,就不#20250;置多数学生错字连篇、词不达#24847;的实际于不顾而去“精#24515;”培养少数几个“文学新苗”…#8230;不管我们所教的学生中#65292;有多少人在这样或那样的语文大#36187;中获得金牌银牌,如果多数学生#36830;一封信都写不好,那么,这样#30340;语文教学就没有半点民主#27668;息,也决不是真正#30340;素质教育。

  语文素质教育#20013;的“民主”,还意#21619;着教师学生之间在尊严和情感上的#24179;等关系。无庸讳言,由于种种原#22240;,中国封建专制文化的残余至#20170;还存在于我们不少教#32946;者的头脑中。在师生关系上#65292;一些善良的教师往往不知不#35273;甚至是“好心”地#25439;害着学生的尊严和感情;在#26576;些语文课堂上,不但没有#24072;生平等交流、共同研讨的民#20027;气氛,反而存在着唯师是从的#19987;制色彩。我认为,虽然就#23398;科知识、专业能力#12289;认识水平来说,教师远在学#29983;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师生之间是#22825;然平等的。民主的教#23398;态度,主要应体现为教#24072;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并#19988;把自己视为与学生一起在求知道路#19978;探索前进的朋友和同#24535;。在语文素质教育的天地中,具#26377;真诚人文情怀和博大#27665;主胸襟的教师,既能与#23398;生朋友般地交流感情———让#24515;灵体贴心灵,用尊严赢得尊严#65292;并以一颗赤诚的童心去感受每#19968;位学生的喜怒哀乐,进而把他们的#31934;神生活引向美好的境#30028;; 更能与学生同#24535;式地探求真理———尊重学生发#34920;不同看法的权利,提倡学生与#25945;师展开观点争鸣,鼓励学生公开指#27491;教师的教学错误;还应该让#23398;生参与语文教学管#29702;———训练学生语文学习的自我#31649;理能力,师生共同遵守有关教学#35201;求,甚至要求学生做到的教#24072;首先应该做到,让学生对语#25991;教学有建议、监督与评价的#26435;利。

  通过#27665;主的语文教学实践,教师#25152;收获的是教学的不断完善#20197;及教学质量理所当然的#22823;面积提高;而学生的收获#65292;除了终生受用的语文素养,还有平#31561;观念、民主意识的#26085;益增强———而这正是素质教育所#35201;培养的三个意识之一。需要特别指#20986;的是,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并尊#37325;每一个学生的精神世界,决#19981;是教育者居高临下的“亲切#20851;怀”或者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25928;果而故作姿态的“教学艺#26415;设计”,而是教师民#20027;精神与教育人道主义的真诚流#38706;:“让每一个学生都#25260;起头来走路!”

 #12288;二、科学:“‘教’都是为#20102;达到用不着‘教’。”

  所谓“科学”,通俗#22320;说,就是符合客观规律。我们讲语#25991;素质教育的科学,就是指语#25991;教学应符合语文自#36523;的学科规律,同时#21448;符合学生学习语文的认识规#24459;。这样说当然不是无的放矢——#22810;年来,我们的语文#25945;学在“科学”的旗号下,却#20570;了不少违反语文教#32946;科学的事:追求语文知识体系如数#29702;化一般的逻辑框架,无#35270;语文教材的人文性而力图进行“客#35266;”的理性“分析”#65292;“标准化考试”使教师及学生投入#30456;当多的精力进行猜谜似的“#27169;拟训练”……对语文教育的“#31185;学”,也有这样“论”,那样“#35266;”,还有“性”“#27861;”“式”等等说法,其#23454;,真理总是朴素的———叶#22307;陶先生一句“‘教#8217;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25945;’”便道出了语文教育#30340;科学精髓:“教”,着#30524;于教师的教育过程符#21512;学科规律;“用不着教”,着眼#20110;学生的学习过程符合认#30693;规律———二者统一于知#35782;与能力的有效转化:“自能读#20070;,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24453;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28857;,乃为教学之成功。”可#20197;设想,叶老所期待的境界一#26086;达到,我们的学生将会有怎样#20248;秀的素质。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关于#35821;文教学应符合学科自身怎样的#24615;质特点,近来不少专家有许#22810;精辟的见解,我倾向#20110;“工具性”与“人#25991;性”的有机统一。这二者都关#31995;到学生的综合素质———未来的社#20250;适应和人生境界。另#22806;,科学的教学观有赖于民主#30340;学生观。我们许多老师总是急于学#20064;那些优秀语文教师的教学方#27861;,可是往往画虎成猫,#19981;得要领。须知科学的教育方法不#36807;是民主的教育思想的体现——#35270;学生为具有独立人格和主#35266;能动性的人,就必然会在#25945;学中尊重学生的心灵,#36981;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开发学生的#35748;识潜能,并引导其形成语文能#21147;,提高其综合素质为己任。教#32946;者确立了这样的思想,具体的#25945;学方法以至流派完全可以也#24212;该不拘一格乃至百花齐放。比如,#21516;样是教一篇《七根#28779;柴》,钱梦龙老师#21487;能是以“三主”为特色的#23548;读,魏书生老师可能是#20197;“六步法”引导学#29983;自学,于漪老师可能是以“点#12289;线、面、体”的立体化、网#32476;化课堂教学结构去感染#12289;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宁#40511;彬老师则可能以“八字#22235;性”的教学模式训#32451;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8230;他们的教学风格各异,但都能有#25928;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65307;更重要的是,学生#31163;开了他们,都能在社会生活#20013;继续学习语文知识并自觉运#29992;语文能力。许多成功的语文教改专#23478;的实践已经证明,凡是符合学生认#30693;规律并且着眼于学生自觉#33021;力形成的语文教学,必然既是#27665;主的,也是真正科学#30340;。

  三、个性:“每#20010;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30340;条件。

#12288; 柳斌同志在谈到素质教育时曾说#65306;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20027;要是通过为每个人#30340;个性发展服务来实现的。”正在审#23450;中的语文教学新大纲也第#19968;次提出了“发展个性和#29305;长”的教学目的。#25105;认为,这是我国教#32946;观念上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如果我#20204;承认语文学科的人#25991;性,那么我们就理应在语文#32032;质教育中培养学生鲜明的个性。

  但#26159;,长期以来,“个性”一#35789;因往往容易使人联想到“极#31471;个人主义”而声誉不#20339;。其实,早在19#65300;4年,毛泽东同志在致秦邦宪的#20449;中就讲过:“被束缚的个性如不#24471;到解放,就没有民主#20027;义,也就没有社会主义。”#26356;早一些,在著名的《共产党宣言#12299;中,马克思、恩格斯就已用“人#30340;自由发展”来说明共产主义革命#30340;最终目的:“在那里,每个人#30340;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26465;件。”今天,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20013;国更是明确要求我们培养#21315;百万“不断追求新知,具有#29420;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31070;”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0154;才。我们这里所说的“发#23637;个性”,不仅仅是指#8220;因材施教”之类的教学方法,更主#35201;的是着眼于发现并#21457;展学生在禀赋、气质、兴趣、#24773;
感、思维等方面#30340;潜在资质,尊重学生#30340;心灵自由和精神世界的#29420;特性,同时鼓励学生思考的批#21028;性、思维的独特性#21644;思想的创造性。既#28982;“一千个读者便有#19968;千个哈姆雷特”,可为什么我们的#23398;生对课文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只#33021;有一种理解呢?既然大#33258;然是丰富多采而又千变#19975;化的,可为什么到了我#20204;学生的作文里却只有#21315;篇一律杨朔式“欲扬先抑”的“#25176;物咏志”呢?马克思曾抨击普鲁士#30340;书报检查令:“每一滴露水在太阳#29031;耀下都闪烁着无穷无尽的色彩。#20294;是精神的太阳,无#35770;它照耀着多少个体,无论它#29031;耀着什么事物,却只准产生一种色#24425;,就是官方的色彩!”遗憾#30340;是,当我们孜孜以求#23398;生高考时的“保险文”“保险分”#26102;,他们本来最具青春活#21147;的精神花朵却统统涂抹上了教师#30340;色彩!学校不是工厂,学生不是#20135;品;工厂生产出标准#21270;的产品,是其生产的成功#65307;而学校若培养出模式化#30340;“人才”,却是教育的#22833;败!

  语文素质教育发#23637;学生的个性,主要体现#20026;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25105;们应该通过每一篇课文的教学#65292;每一回作文的训练以及每一#27425;语文活动的开展,引#23548;、鼓励学生发表正确而又新颖独#29305;的见解、构思或创意。在这方面,#23425;鸿彬老师的语文教#32946;创造性思维训练取得#20102;较为突出的成效。特别#20196;人称道的是,宁老师向学生明确#25552;出的语文课“三·三”原则,#21363;“三不迷信”(不迷信古#20154;,不迷信名家,不#36855;信教师)、“三欢迎”(#27426;迎上课随时质疑,欢迎发表与#25945;材不同的意见,欢迎提出与实验老#24072;不同的观点)和“三允#35768;”(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20445;留不同意见)。宁#32769;师以及其他优秀语文教#24072;的成功实践已经证明,比起充满#20844;式、定理的数理化,语文教#23398;在培养学生鲜明个性#26041;面更具广阔的天地。

  民主、科学与个性,当然#19981;是彼此孤立而是紧密联#31995;甚至互相渗透的,但是,在语#25991;素质教育的思想中,我认为这#19977;者各有侧重:“民主”主要体现#20026;一种学生观,“科学”更多地是与#25945;学观相联系,而“#20010;性”则反映了语文教育的人#25165;观。还应特别强调的是,#22521;养学生民主、科学与个性素质的#21069;提,是教育者本人强烈的民主#24847;识、饱满的科学精神和#40092;明的个性人格。———离开了这一#28857;,语文素质教育无异于纸上谈#20853;。

#20813;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