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试题解题思路之略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9432 日期:2023-12-06 来源:论文网
历年来,高考语文卷文言试#39064;的得分率相对其它#31867;的题而言,都是较低的。为#20160;么会出现如此观象?我想这与我们汉语的古今差异是#20998;不开的。语言障碍最终#20351;阅读者无法全面、准确地了解内容#12289;理解文意。这正如我#20204;初学外语的人一样,没有具体的#35821;言环境,也还不具#22791;较为丰富的语言文化常识,所以要#30495;正的读懂是很不容易的#12290;然而,语文卷中文言文的阅读#22312;所占分值的比重又是不可轻视的。#21367;面反映为二十分。占整个语#25991;卷的13%以上,可见#20854;重。要读懂一篇文言文#65292;对一般考生来说,确实较难。#20294;事实上,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65292;文言文题又是较容易得分#30340;,甚至得满分。
  首先#65292;改变观念,文言文不难。
  通常说古文难读、不易弄懂。这#31181;看法多数是建立在#24050;有的、传统的认识上的。我们#30693;道,古人读古人的书,一般都还是#20511;助工具书进行研究、对比,方可#23436;成。对于这一点上,我们稍加思#32034;就可以做出如此结论。如《春秋》#19968;书,后人读它很多时候还要靠诸#22914;《春秋左氏传》、《公羊传#12299;、《毂梁传》之类的为其作注#30340;书。为了方便人们阅读,也才#20986;现了“传”、“注”、#8220;疏”之类的注解用书籍,古人读古#20070;如此,今人读书也少不了这#19968;套。但就考场学生而言,我们不可#33021;令其象平时一样可以翻#23383;典、查词典,所以难。
  难就了事吗?显然不行#12290;我们的考生们还是#35201;读。不过,这种读确实是通常谈到#30340;“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所#35859;的读懂全文,方可做好每一个小题#12290;诚然,这样的做法,这样的#21151;夫,到最后,可以解决这占语文#21367;13%以上分数的难题#12290;可是,细算一下就可以明白,当你#30495;正完整地读完一段文言文时,可能#32771;场的下课铃声也将敲响了。显然,#36825;样的方法,其效率是相当#20302;的,是不可取的。
  我认为:#23436;成一些代表性的字#12289;词、句的理解,即可读懂一篇#25991;言文。在考场上,我们只要能完#25104;命题人所给出的几个包#25324;字、词形音义的掌握,句子的理#35299;,文意的把握等几个#39064;型就算可以了。完全没有#24517;要去认真仔细地把握全篇文#31456;的词句、篇章的详尽内#23481;,那样,只能浪费时#38388;,甚至毫无功用,根本谈不上#25928;率,严格说那可以不算#20316;是所谓的有阅读能力。#22312;这一点上,我还要郑重#22768;明:学生能较理想的完成文言文#21508;个选题,他完全有能力读懂文章#12290;之所以,这样主张,#19981;仅仅是为了应试,另一#26041;面,这才算作是学生文言#38405;读能力的有效提高。
  其次,让学生牢牢#25484;握古汉语特有的语言,语法#29616;象。
  我们说:“学生要在很短的#26102;间内完成一段文言文题#30340;各大小题,前提是必须在基础知识#21313;分牢固的情况下,有充#20998;的辨析能力。否则,#23601;很难达到这一点。我们通#36807;正常的文言例文的教授,让学#29983;掌握一些常见的古汉语语言、语#27861;、文化常识并非难事#12290;除了其中的一些确#23454;需要死记硬背外,多数还是有规#24459;可循的。
  那对#36825;些现象的处理,我们又#35813;如何去做呢?
  第一#65292;能够记忆、理解常#35265;实词的意义。
  应该说,学#20064;文言文,最不好办就是实#35789;的用法掌握,因其量#22823;,且变幻复杂。这#24403;中,就要求学生能记#20303;一些常见字词的用法以及古#27721;语中特有的一些文化现象。比如,#21476;今异义现象的字词,这些就是须牢#35760;的,“江”、“河”在古文中通#24120;是指“长江”、“黄河”:一#20123;固定的特殊称法,如“孟、仲、#23395;”一般用在年月中,指某#19968;个季节的三个月,“孟春”、#8220;仲秋”、分别是指春天#30340;第一月,也就是农历第#19968;月和秋天的第二个#26376;即农历八月。如果说#8220;季年”就特指“……的末#24180;,如“视清季有加”中“清#23395;”就特指清朝末年,唯此#29702;解而已。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第二,根据汉字的#24418;体辩析词义。
  我们知道,中国文字的#36896;字法有其独特之处#65292;是其他类字母文字#25152;比不上的,汉字造字“六书”中#22235;种主要形式,我们均可从其字形#26469;辨析其词义。当然#65292;对学生我们为其介绍#19968;些常见的且行之有效的造字常识和#36776;析方法是很有必要#30340;。如,通常叫做左"ㄗ"的字其词义几乎#32773;与“阜”相关,也就是与#23665;陵相关,或相似。“阴”、“#38451;”二字,阴是指山背向太阳一#38754;,即山的北面,“阳#8221;是指山向太阳的一面,#21363;山的南面。“陛”指宫#27583;的台阶,实事上,这也就“山#8221;相关,与山形相似。又如,右“#12567;”部的字,通常与“邑”相关#65292;即与城市相关。“郭”#25105;们知道“东郭”。#8220;南郭”之说,实际上就是#19996;城边、南城边之意。“郑”是古#22320;名“祁”也指地名,都与城邑相#20851;或有一定联系。再如,字形中#26377;“足”旁的字,几乎都与#33050;相关。例句:“踵其后”三字#20013;“踵”我们知道,该#35789;的意思,在句子中“踵”要#20570;动词,所以其义只#33021;是“脚跟脚地走”。学生掌握#35832;如以上造字常识, 是大有裨益的#12290;
  第三,文言虚词的量不大#65292;但须牢车把握每一#20010;字词的具体用法。
  这当#20013;包括记住该字(词)的各种变#21270;情况如该词可做什么词(词类)。如“其#8221;可作代词,代词可用作#20960;个人称;还可作副词用,作副词时#26377;几种情况,如何辩别等等。#22312;整个中学教材中,要求学生掌#25569;的虚词量不大,仅二十多个虚词#65292;在量不大的情况下,让学生#29087;记其用法应该不是很难#30340;。
  第四,让学生牢#22266;熟练地掌握文言文的#29305;有句式。
  在古言文中“互文见义”#26159;一种常见的句式形式。古文#20013;常见的句式特点多是成对或对称#30340;出观,这种成对或对称出现的句#23376;其对应位置的字词,其#35789;义一股情况下是相同、相近或#30456;似的。如“立表下漏”#12290;这四字对一般学生来说#65292;不具备如此常识,是#24456;不容易理解的,但一旦认清其只#33021;是一个并列结构的句式时#65292;其义就容易解决了。“表”#8220;漏”是同指一类事物,“#31435;”、“下”同作动词使用#65292;且它们的构成的是动宾的并列短语#12290;从这个意义上说,此#22235;字的语义为:“设下木#34920;和漏壶。”事实上#65292;这样的理解,也就把握住了其在文#20013;的实在意义。
  第五,注意古文言#25991;中的特殊句式的固定译法。
  如倒装句中#65292;若是定语后置句,在译时,#21482;能把定语部分提到中#24515;语的前面来翻译。否则,翻译就#26159;错的。如“蚓无爪牙之#21033;”句中,利是作定语的,爪#29273;是定语“利”的中心语,它的翻#35793;只能为“蚯蚓没有锋利#30340;爪牙”,而不可译为“#34479;蚓没能爪牙的锋利”:又“甚#30691;,汝之不惠!”只可翻译成#8220;你不聪明,很严重了啊!”#20294;绝不可译成“很严重啊,你不#32874;明!”文言文中一些固定的句#24335;,其翻译也可按其固有的译法#26469;翻译。如“无乃……乎!#8221;“奈……何?”等#21477;式的翻译,其译法只能是#8220;恐怕……吧!”“#25226;……怎么办?”等情#20917;,如果译成了其它句式,多半#23601;弄错。
  以上,是#35848;的针对考场中出现的#25991;言文试题的处理办#27861;。如果我们的学生对上文所谈到#37117;能够做得很好,那文言文的#38405;读将不会是一个什么大难题,#25105;们甚至可以对学生讲,#22312;考场中,我们可以用不#21040;五分钟的时间来高质量#30340;完成这二十分的试题。虽然#65292;我们的学生要做到这一点#25110;者说要达到如此程度,#24182;非一天一时的功夫所能#22815;。对文言基础知识的踏实掌握,#23601;是我们平时所必须注意的,且#19981;可马虎半点。
  总之,上文所谈,#20165;为教学之点滴思考,或有不足#65292;贻笑大方,请勿见怪!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