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实施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9436 日期:2023-12-06 来源:论文网
摘要:语言来源于生#27963;,在生活中学语文,这#26159;“大语文教学观”#30340;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35821;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25991;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27963;,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35821;文教学回归生活。同#26102;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28304;泉,是课堂教学生活#21270;的延伸。教学中,通过“访一访,#35266;察生活”、“演一#28436;、再现生活”、“学一学、#20307;验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21521;社会,走向生活。
 #12288;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35821;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12290;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21160;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31163;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35821;文教学更离不开生#27963;,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22312;语文教学。
  《全#26085;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20102;“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25991;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31995;,促进学生语文素#20859;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12290;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38656;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21069;景的综合素养。要#22521;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23637;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29983;活紧密相连。
  教学的生活化是#23558;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26223;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27963;主体参与活动的强#28872;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30340;、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20027;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20064;,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24471;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30495;正的陶冶。
一.语文教学#24212;回归生活
  以往的语文教学#21482;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35757;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29983;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23398;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30340;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23398;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25991;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25991;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35821;文教学的返朴归真。

  教材中的每一#31687;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30340;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29702;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30340;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27807;通,让教学贴近生活#65292;联系实际。这样,才能#24110;助学生更好地理解#35838;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65307;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21644;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22312;意义;才能引导学#29983;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27963;、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65292;做生活的主人。在教学中,我#20204;应做到以下几点:

1#65294;访一访,观察生活。

  课文中#30340;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29983;的时空距离有差距#65292;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65292;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30340;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27604;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24448;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23569;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20877;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27963;,扩大视野,理解#35838;文,强化语言文字的#35757;练,提高观察和理#35299;能力。

  对此,教师要可以组织学生#26597;阅相关资料,调查访#38382;,加深对课文中那#27573;生活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彭#24503;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时,可以组#32455;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红军#38271;征的书籍,也可以让学生#25198;演成小记者的身份#21435;采访一些老红军,#36825;样不仅使学生全面了#35299;了当时环境的恶劣,深刻#29702;解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36136;,而且也充实了学生的生活,#23398;生也兴趣盎然。

  如《小露#29664;》一文,小露珠对于学#29983;而言可谓司空见惯,但真正去#35266;察它的同学却不多,教师#24212;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26126;确的观察任务,并精心指导#23398;生抓住特点去观察,从#32780;知道因为有了它,植物才会#26377;变化,这样,学生#23398;习课文时就能如鱼得水,得#24515;应手了。再如《夕阳#30495;美》一文就可以指导学生去#35266;察夕阳,领略夕阳的美景;《#20113;房子》一文就可指导#23398;生去观察雨后白云的变化,#20102;解它的姿态万千,变化多端。这样#65292;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27963;,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12290;

2、演一演,再现生活。

  每#19968;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30528;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23398;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25991;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32780;获得主观感受。生#27963;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26223;化学习,“充分提供情#33410;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30340;”。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27963;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26469;一定的困难,教学时#24212;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25152;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22659;,激起学习兴趣,引#36215;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25991;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21095;,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35328;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23398;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30340;感悟。

  例如,在教学#12298;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26102;,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40年后美穗子带着#19977;个孩子专程前来中国看#26395;聂将军的情景。通过生动鲜明#30340;表演,不仅使学生#21152;深了对聂将军是活#33769;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的理#35299;,而且学生的学习#20852;趣盎然,想象力、创新能力都#24471;到了很好的锻炼。

  又如《歌唱#20108;小放牛郎》一文,教师可#20511;助多媒体,播放小英雄王二小为了#20445;卫后方机关和几千个老乡,将敌人#39046;进八路军的埋伏圈而被敌人用#21050;刀挑死的英勇场面 ,加之教师抑扬顿#25387;的表情朗读、精心剪#36753;的配乐。音乐、画面、语言、神情#33829;造出来与课文内容相匹#37197;的气氛,使学生入境动情#65292;顺利地跨越了时代的鸿沟去理解、#39046;悟二小的英雄气概#65292;同时获得情感的陶冶。

3.学一学,体验生活。

 #12288;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21619;应该去亲自尝一尝。”#21516;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22914;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65306;“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24425;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24847;识地创设教育情境,#25226;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35937;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29983;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32463;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21463;。 免费#35770;文下载中心

  例如#65306;《碧螺春》一文中作者用细#33147;的笔调描绘了一幅令人陶#37257;的品茶情景:夕阳西下,明#26376;初升,朋友相聚,品茶谈心#12290;如果仅限于玩味语#35328;文字,可能学生感受不大,#19981;妨送给学生一些碧#34746;春,布置学生回家#21518;在课文描绘的情景中邀友#21697;茶,并写下自己的感#21463;。这样,不需教师多费口舌#65292;学生对这段文字的感#24735;定会像品茶那样,愈品愈#39321;,愈品愈回味无穷。

  又如在教学《#35753;我们荡起双桨》一文#26102;,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用多#23186;体展示一幅和风拂面,#20960;位同学在公园内尽情游湖,#22235;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的春景图#65292;伴着这如诗如画的意境,《#35753;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21709;起,学生一边表演,一边#40784;声欢唱,从学生优美的动作,沉醉#30340;表情可以看出:他们#25152;体验到的并不仅仅是黑#30333;的文字了,而是充满了生命活#21147;的生活世界,这样既加深了学#29983;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23545;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二#65294;生活中孕育教学

  生活是知识的#28023;洋,生活之中时时#22788;处皆学问。因此,我们#24212;当具备一双慧眼,寻找#29983;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65292;让生活成为学生学#20064;的教材。

#12288; 《学会生存》一书中#25351;出:“小学教育的共同趋势是#24517;须把理论、技巧和实践#32467;合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21147;劳动结合起来,学校不能#21644;生活脱节,儿童的#20154;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25509;触的世界——在一#20010;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20769;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19968;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27963;动来获得自我满足。”#25152;以,达到真正理解#36824;不是最终的目的,能将#25152;学运用于生活,尤其#26159;创造性地运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26631;,而实践是达到这一目#26631;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生#27963;化的延伸。我们应以课外实践为凭#20511;,引导学生走向社会,#36208;向生活。

1、联系学校#29983;活,学习语文。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35201;舞台,这座舞台上发#29983;的一些故事可以引#20837;到学生的学习中来。#20363;如:开学初,我班一名学生#36335;上拾到一位小朋友的报名费主#21160;交给老师,五年级的三#20301;同学一年四季帮助残#30142;学生上学等等,都可#20197;让学生们去说、去讲。

2、联系社会生活#65292;学习语文。

  《标准》指出:#8220;沟通课堂内外,充#20998;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36164;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21160;,拓宽学生的学习#31354;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20250;。”社会是一道广阔的#32972;景,更是学习语文一#29255;天地。例如:针对当今#31038;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大富#35946;啤酒,步步领鲜”、“#20351;用蓝天六必治,让您牙口无#28814;”等等,这一类故意偷换同音#23383;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可以让学生扮#28436;一名文字小卫士,走入社会#21435;纠正这类现象。这样#65292;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35821;言文字的知识,养成写规范字,#35828;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35757;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说服他人的#33021;力。

  学#29983;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36807;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首先是教#24072;悉心安排的有利于学生自主#30340;活动,如学了《台#28286;的蝴蝶谷》、《鸟岛》等#35838;文后,可以让学生做小导游#65292;回去向家长、朋友介绍那儿的#32654;景;又如让学生课外做一#20123;社会调查,宣传等实践#27963;动等。其次是教师#32452;织的集体活动,如参观#35775;问,与兄弟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31561;。

  另外,只要能留#24515;,就会发现校外的教#32946;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如我们#23478;乡靖江的江阴长江#22823;桥、岳王庙、刘国均故#23621;、靖江籍驻联合国#27494;器核查专家郁建兴烈士事迹……等#65292;就是一种很好的传统文化#30340;教育资源,又如到村#37324;去出黑板报、帮商家设计广#21578;词等都是一些很好的语#25991;实践活动。

3.联系家庭生活,#23398;习语文。

  家庭#26159;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25152;,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12290;在这里,儿童获得#20102;很多知识。教师可以#25235;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22937;设计语文教学。例#22914;: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服装的,则可#20197;让他设计一下服装广告;有的学#29983;家长是卖水果的,则可#20197;让他写一写介绍有关水果#26041;面的文章等等。这样一来,学生#30340;积极性高昂,家长更是倍加赞许。

  总之,#29983;活中处处有语文,也#22788;处用到语文,语文教#23398;生活化,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25945;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19988;优化了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23454;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33853;到实处。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27963;这一片沃土,才能发#33469;,开花,结果。
转贴#20110;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