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49456 日期:2023-12-06 来源:论文网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技术广泛#36816;用的时代。目前,我国已经进入#2010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年代#12290;

素质教育与#20256;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素#36136;教育的实质是依据人#30340;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27714;,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36136;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21160;精神,注重开发人的#28508;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26681;本特征的教育。与传统教#32946;以教师的“教”为中心不同,素质#25945;育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其理#35770;根据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35748;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学习者要获得知识,不是#36890;过教师传授得到的,#32780;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32972;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25945;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21033;用必要的学习资料,#36890;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22240;此素质教育要求学生由被#21160;的接受者和知识的#34987;灌输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30693;识的主动的追求者。而#25945;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36755;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21161;者、促进者。由此可#35265;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师和学生的地#20301;、作用与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20102;很大变化。简而言之,#23601;是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20027;体。

师生角色的变#21270;,也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20013;应采用全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12290;现代信息技术就是一#31181;推动教育跨越发展的重要教学#25163;段。现代信息技术是以#8220;数字化为新动力”的#22810;种媒体组合技术、计#31639;机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26415;。一般学校普遍使用#30340;现代信息技术以四种方式为#20027;:单一电子、多媒体、#32593;络、多媒体网络。不管使用何#31181;方式,只要与课堂教学有#26426;地整合起来,就能在突出#23398;生自我建构意识和对信息进#34892;自主加工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更#22909;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即变讲师为#23548;师,变知识的传授#32773;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
教师#30340;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24341;导、诱导、辅导、#25351;导、教导。恰当地使#29992;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加强教#24072;的诱导作用。语文学习,特#21035;是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和#37492;赏,总离不开学生通#36807;对语言文字的接受,结合#33258;己的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联想,进入到作品的情境中,与作者发生思想的碰撞#12289;情感的交流而实现。但选入#20013;学课本的古典文学作品,由于脱离了学生的生#27963;经验,教材本身又没有提供太多可#29702;解的知识背景,学生#26080;法进入到对文本的理解中去,这时可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教#23398;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31215;累,诱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36807;程中来。例如,教材中《鲁提#36758;拳打镇关西》和《怡红院端#38451;嬉闹》两篇课文,可#21033;用已拍成电视剧的优势,根据课文#20869;容进行剪接,做成视#39057;文件,插入课件中,在学#29983;初读课文时,由于学生#32570;乏生活积累或生活积累思维呈散乱#29366;态而不能深入理解课文时播出,#25910;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强于教师用大#37327;的时间,大量的语言去转述时代#32972;景、描述人物来得更直观、形象。#24102;着在视频文件中获得的直观感受,学生再读课文,#25991;中的语言、文字就能#36716;化成鲜活的、有血有肉的#20154;物进入学生的思维中,#21442;与到学生的理解、鉴赏和#20877;创造活动中来。随后,我不失时#26426;地引导学生课后在网上搜寻与#35838;文相关的素材,为课文分析做准备(教师提供网址)。

古#20856;文学存在生活体验缺乏的问题,说明文同样存在不能理解的问#39064;。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30340;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35782;。正因为如此,大部分知识对于学#29983;而言是陌生的,难以理解#30340;。即使文章的语言再准确,也#19981;可能在每个学生的头脑中#24418;成完全相同的事物#25110;事理。这时,运用多媒体技术,教#24072;能把事物正确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0340;同时,又使学生获取#20102;准确的知识。例如:在学习《中国#30707;拱桥》一文时,老师#25773;放以课文内容为基础,#37197;以朗读和示意图的视#39057;文件,不仅让学生真正体会到#20102;赵州桥设计的科学,施工#30340;巧妙,而且纠正了学生因科技知#35782;缺乏而产生的认知不足。比如,桥长和拱长的区#21035;,桥面道路有无坡度,28道拱#22280;的走向等。之后,#25105;又组织学生通过网上查询石拱桥相#20851;资料,开展交流,获得了巩固知识#21644;拓宽知识的双重目的。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35828;多媒体技术使用粉笔在黑板上的#28034;抹,变成文字、图片、#24433;视资料在屏幕上的展示,创#35774;了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36259;,使课堂教学的内容更丰富、生#21160;,提高了课堂教学#30340;效率。那么,计算机网络技术为#25945;学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教师通过#36164;源共享,博采众长,更好地发挥了为学#29983;提供学习资源,帮助学#29983;解决学习困难的辅#23548;作用。教师在备课时,可先输#20837;关键词,从网上搜索与之相关的材#26009;,再进行分类制成一个#23436;整的课件,在指导#23398;生学习的过程中,根据#38656;要,一点鼠标,迅速调出,#26041;便快捷。资料的调用,可#20197;是老师,更可以是学生根

据自己的需要,或#25353;照自己的兴趣去提取。这样,在真#27491;实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24615;同时,也使老师真正成为了#23398;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20363;如《藤野先生》一文的#25945;学,我在备课时,#25226;从网上搜集到的资料分成三大#22359;:课前预习资料(学生与教#24072;共同准备)、课上指导资#26009;、课后拓展资料(学#29983;课外完成)。课前预习资料有:#9312;鲁迅去日本留学时中日社会状#20917;(以中日甲午战争#20026;主),这部分资料能帮助学#29983;理解课文中日本军国主义#30427;行的时代特征和在此大背景下#34276;野先生无民族偏见的难能#21487;贵的高尚品质。②#40065;迅留学日本期间的经#21382;,这部分资料能帮助#23398;生理清文章按时空发展变化的顺序#12290;③鲁迅的文学救国思想资料。④藤#37326;先生其人其事资料。#9316;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思念资料。⑥#34276;野先生对鲁迅的回忆资料。课上#25351;导资料,主要围绕#31361;破重点、难点来选取。如我在#35838;件中附上《创造周#21002;》登载的东山《最初#20043;课》一文,让学生#36890;过对两文中日本先生#23545;中国学生截然不同的态度比较,来理解藤野先生的#39640;尚品质。又如在让学生#35752;论本文主题思想时,为了#24110;助学生掌握归纳主题的方法,我#35774;置了一个链接按纽。学生#26681;据自己的需要点击鼠#26631;,获取归纳中心的#26041;法的有关知识。课后的#25299;展资料,是对课上内容#30340;补充和延续。毕竟课堂#30340;时间是有限的,而一篇文章的#21487;学之处又很多,但#22312;有限的时间里,为#20102;突出重点、难点,教师不可能面面#20465;到。这时,学生可#26681;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从#35838;后的拓展资料中提取于自己有用的#20449;息。这样,既弥补了课堂上留有的#32570;憾,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藤野#20808;生》一文我给学生提供的拓#23637;资料有“纵深开掘,深化主题#8220;和”脉络分明,结构#20005;谨,记叙井然有序”两篇小短文#21644;三套综合练习。不仅#12298;藤野先生》如此,《鲁提辖拳打镇#20851;西》和《我的叔叔于勒》这两#31687;课文我也作过这种板#22359;尝试,都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当#28982;用多用少,没有一#23450;之规,视教学的需要而定。《记一#36742;纺车》我只在教学后,利#29992;学生能在家上网的特点,布#32622;一个课后阅读作业,给出网址和#25628;索路

径,让学生在网络#19978;找到《佛已一辆纺车〉的比喻#33402;术》一文,再一次体会文中比喻词#20351;用的巧妙。

#36890;过近一年多的改革#23454;践,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均#26377;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20027;动获取知识的自觉性有#20102;喜人的变化。(要#24863;谢我校计算机教师为配合教学,#23545;学生进行计算机技#26415;培训所作的工作)#25105;也深切体会到:

(1)把传#32479;教学与现代技术教学各自#20248;势进行有效整合是#36827;行课改的基本出发#28857;。是优化学生学习过程的重#35201;途径和方法。

(2)教师的主导作用主#35201;体现在"导"上。导#30340;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的学,使学生会学。教师是学生#23398;习的指导者、帮助者,是使学#29983;拓宽视野的引路人。

(3)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主动"上。学生在拥有大量素材#30340;条件下,才能使课堂#27963;起来、动起来。课后,#36866;当安排与教材相关的#36164;料供学生继续学习,才#33021;达到知识迁移的根本目的。

现代信息技#26415;的使用,使传统的教#23398;方法和教学手段发生了根本的#21464;革,体现了现代教学#30340;强大优势。但现代#20449;息技术运用于教学#20173;处于一种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19968;套比较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因此,处在教学#19968;线的教师,作为现#20195;信息技术的真正使用#32773;,应该敢于尝试、探索,为优化#35821;文课堂教学.,为促进素质#25945;育的改革贡献出自己的一份#21147;量。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