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 #38405;读和习作是语文教学的#20027;体内容,语文是学#29983;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65292;语文教学要读写融合、创设实#36341;,提升习作素养。把随文练#31508;融入到课堂内外,使阅读与习#20316;有机结合。
[关键词] 读写融合 创设实#36341; 随文练笔 挖掘潜能 强#21270;功能 设置#24773;景
在以#31185;技为导向的知识经济时代,#38656;要教学创新与之相适应#65292;新《语文课程标准》的#20986;台顺应了时代的潮流。语文教学为#29616;代人服务,应发挥重要作用#12290;《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学#29983;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26159;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学#20064;的基础。语文教学的主体是阅#35835;和写作,这历来是广大教#32946;者研究的主体。实际#35777;明,语文教学做到读#20889;融合、创设实践,的确是#25366;掘教材内在潜能提升作文素养#30340;重要途径。
一、读写融合的作用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23398;的主体内容,也是学习其他课程#30340;工具和手段,而且携带着中国悠#20037;历史文化的重任,起着传递#25991;化,塑造人格、构造精神#30340;重要作用。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和#20511;鉴,写作是阅读的升华#21644;创造。正如《语文课#31243;标准》所说:“阅读#26159;收集处理信息,认#35782;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36807;程。”“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34892;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19990;界,认识自我,进行#21019;造性表述的过程。”阅读和写作是#35821;文学习的一体两面#65292;也有专家、学者称为“#19968;鸟双翼”或“双子座”,在语文教#23398;中是不可缺的,离了哪一#38754;,语文教学都会倾斜和失衡#12290;因此,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和#20889;作应该互渗互透,#30456;得益彰。
没有阅#35835;修养的写作,就像井底之蛙视#37326;狭窄;没有写作欲望的阅读,人#20204;潜在的创造能力就会受到抑制。#21487;以说阅读和写作分则两#20260;,和则共荣。写作能力的培养#20165;仅靠作文课上的训练是不够#30340;,有必要在语文课堂上挖掘教材#20869;在潜能,创设实践机会把阅读与#20889;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课#22530;内外结合起来,使之互相促进、共#21516;提高,从而迅速提升学生的作文#32032;养。
#20108;、读写融合的功能及实施
语文#25945;学的读是为了写,而写#26159;体现读懂的一种手段#65292;读写是密不可分的。
(一)、解读功能——随文练#31508;,加深内容理解
有些文章在#34920;现人物的精神、心里活动或#35821;言方面,能够做到恰如其分地用#19968;个词,或一句话概括,力求精炼#12290;有文学素养的人定能对那一个词#25110;那一句话进行揣摩,产生#26080;限遐想。但是对于小学生而#35328;,却难以做到这一点。因此可以用#35835;写结合的方法对文章进行解#35835;。
1、挖掘课#25991;插图内在潜能,进行练#31508;,对文章进行解读。
课文中经#24120;有一些紧扣课文内容的插图#65292;这也是练笔的好资源。深入#25366;掘教科书的这一潜能,#33021;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如教学《#25105;的战友邱少云》一课的“邱#23569;云烈火烧身”这一节时。#35753;学生仔细观察课文插#22270;,然后独立思考:你从画面中看到#20102;什么?学生说了之后,再让学生以#20004;个人或多个人为一组合作探究#12290;教师引导学生从人#29289;的外貌、神态、表情深入到心理#27963;动,进行口头练说。完成以#19978;的口头训练之后,先请学生对邱少#20113;进行外部描写,再设身处地#22320;体验邱少云烈火烧身时的感#21463;,才来描写邱少云的心理活动,#20174;而解读邱少云这样做的力量来源#20110;高度的政治觉悟。如教学#12298;卖火柴的小女孩》,小女孩见#21040;奶奶这一情景时。可让学#29983;仔细观察课文的插图#65292;然后思考问题:从画#38754;中你看到小女孩的穿着打扮#26159;如何的?说明了什么?小女#23401;的奶奶是一个怎样的奶奶?小#22899;孩见到奶奶之后表现怎样?等问题#12290;先请学生进行口头训练,然#21518;再将画意描写下来。这样,学生#30495;正知道了小女孩的悲#33510;、见到奶奶的心情,从而对#25991;章内容进行了解读。
2、读补情节,#35299;读课文
课文作为学生的学习材#26009;,文章却是精炼含#33988;的。作者往往对某些情节#36827;行细致描写,有意布设地雷需要#23398;生在阅读中去发现,去排除#12290;教师要抓住材料的这一特点,#35753;学生补充写作。如教学《挂两支#31508;的孩子》这一课,课#25991;中写陆小亮由不挂笔到#21448;挂笔的转变过程只使用一#20010;过渡句来说明,处#29702;极妙:“后来,王老师知道#20102;他的心事,找他谈了话。”#30465;略了王老师和陆小亮的#35848;话内容及陆小亮的神态、语言。#23545;这些进行细加揣摩,可知人物#30340;好品质、作者的写作#30446;的。让学生对这一略写情节进行补#20889;,要求很简单:只要能说服陆#23567;亮又挂两支笔就行了。 学生展开合理的#24819;象、会联想出王老师可#33021;告诉他:①写错别字、知识不巩#22266;与挂两支笔没有关系;②教授#12289;作家、记者小时侯在学习期间,#20063;有写错别字的时候,知识不一#23450;全牢固掌握;③挂上笔只会#32473;学习、书写带来方便、更便#20110;帮助别人。通过这些方#38754;来描写王老师和陆小亮的#35805;,这样既提高了作文的水平,又能#22815;使学生明白作者的写作#30446;的、明确中心,解读课#25991;。 免费论文#19979;载中心
#65288;二)、挖掘课后练习潜能进行#32451;笔,对文章进行解读
现行语文教材中有#19968;些文章课后习题中会#23433;排练笔训练。这些练笔训练有#30340;紧扣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的是文#31456;内容的延伸。深入挖掘#25945;材的这一潜能,不仅能更深入地#20102;解课文主要内容、中心思想,#32780;且对学生作文水平的#25552;升也是有很大帮助的。#22914;第十一册第三课《了不起的女孩#12299;一文的课后就安排了“你从李欢身#19978;学到什么?写下你的读后#24863;。”这一练笔题。学生在完成这一#32451;笔题时,必定会对#25991;章再一次进行解读#65292;会再一次感受李欢的坚强#65292;会再一次被李欢坚强#30340;意志品质所震撼。学生在#36825;过程中,深入了解了课#25991;的主要内容,深刻体会了#20316;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36825;样不仅解读了课文,而且写出来#30340;课文是情真意切的,学#29983;被李欢感动,这对学生的意志#21697;质的建立也起到了有益的作用#12290;又如学生学习第十二册《请求#12299;一文时,对文章中语句的意思#19981;是很清楚,这就可以利#29992;课后练习“写一篇短文,向爸#29240;妈妈说说你的心里#35805;。”学生一定有非常多的心里话想#21644;爸妈说,写出来的文章一定是#34920;达自己真情实感的。作文教学的#19968;个主要目标就是要求学生写出#33258;己的真情实感。学生想对父母说#30340;话会有:①请父母#22810;给他们一些玩耍的#26102;间;②希望父母别把他们当小孩#23376;,虽然他们是小孩,但是他#20204;自己有能力、有自己能做#22909;事情的愿望等。通过写自己想要#23545;父母说的话,既提高了作文水平,#21448;能使学生了解《请求》作者对父#27597;说的话,理解了文章#30340;主要内容,解读了课文。
(三)、强化功#33021;——随文练笔实现单元目标
随文练笔,或#26377;对话,或有设置谈话情景,或#26377;人物动作、心理活动等丰富多样,#19981;拘于形式,这样对实现单元目标#26356;深,从而强化练笔功能。
抓单元提示练#31508;
《语文课#31243;标准》指出:“教材选文#20855;有典范性,文学兼美,#23500;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35009;、风格丰富多样,#38590;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课文中#26377;许多优美的词语,精彩#30340;句段、开头、结尾、过渡以及结构#23433;排是学生可以模仿#21644;借鉴的练笔资源。如现#34892;语文教材中每一单元都安排了#19968;项单元提示,平时在教学#20013;许多老师却忽视“提示”#12290;仔细分析,可见课文安#25490;的训练内容都是由浅入深、#24490;序渐进的,随文练笔能突出对#35813;项目的强化训练。如第十#19968;册第五单元制定的训练项#30446;是:“过渡句和过渡段。”学了《#23558;相和》之后,就让学生使用过#28193;句将2——3件事连起来#21453;映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进行连笔#12290;学了《庐山云雾》让学生#37319;用过渡的方法将不同的某一景#29289;不同的特征连接起来。例如:《梳#32650;角辫的小姑娘》要求学生#37319;用过渡的方法,简要地#20889;出张丽对“羊角辫”看法的转#21464;过程。又如:第七单元训练重#28857;是:“分清课文的详#30053;。”学了《劳动的开端》#31532;一次挑煤的详写和第#20108;次挑煤的略写,学生知道了详写#21644;略写的方法有突出重#28857;和中心的作用,就让学生进行连#31508;,用两、三件事来反映人物的某#19968;品质,按详略的方#27861;进行训练。
(四)、创#26032;功能——随文练笔,仿#20889;训练
结合课#25991;课堂教学,利用仿#20889;指导习作训练,虽与课文延#20280;有些相似,但对小学高段学生作#25991;的完善以及平时的作文提高作#29992;却是不容忽视的。仿写的用#24847;不在于刻意的模仿,而在于#21152;入主观感受的再创造。仿#20889;,即仿照课文句段的语言形#24335;,结合学生的生活经#39564;写一句或一段话。#22914;《采蒲台的苇》这一课#26159;以物写人,学了这篇课文#20043;后,可以让学生仿照该文以#29289;写人的方法,写“路灯、蜡#28891;、垃圾箱”等物品来反映某一人#30340;一种品质或特点,只要求学生仿#29031;这一方法,而不力#27714;语句也要和文章一样,使#23398;生有更加宽广的思维空间,从#32780;有创新。又如,学了《数鸡》#36825;一文章之后,可以让学#29983;仿写该文的第一段的对#35805;形式,从而使学生在以后的作#25991;中避免对话总是出现:你说、#25105;说、他说的形式,使学生的文#31456;有新意。在讲读课文中,教#24072;可以按课前准备的进行#25552;问:这节对话的新颖之处有哪几方#38754;?依据学生的回答,可归#32435;为:①人物语言在先、语言#30340;诉说者、动作、神态在后;②#20013;间是说者、动作、神态,两#22836;语言;③说明部分承前省略。写#23545;话、标点符号的应用也值#24471;学生重视。可先布置学生自学,#35201;求掌握文中使用标点的要决,疑#24785;之处在小组里请同学解释,也可#20197;直接向老师请教。#24453;掌握之后,布置学生在练习#26412;上抄写没有标点的原文,#28982;后离开课文添上标点,再打#24320;课文与原文校对,自行#25209;改,找出错误分析原因。这#26679;,吸取教科书的精粹,再附之相#24212;的对话练习,学生习作#20013;的对话也就相应地活了,作文看上#21435;就更灵活,作文素养也就提升了#12290;又如讲述《花潮》这一课时#65292;教师提出写景类文章要#20889;近景,也要写远景,还#35201;写出由景物生发的联想,加#28145;景物的内涵。同时,要#21892;于抓住景物的特征,运用比喻、拟#20154;、排比等一系列修辞手法将#26223;物写活。课后,让#23398;生按由远到近的顺序观察学校附#36817;的一条大河,并要求仿写一篇写#26223;文。有的学生在仿照课文的基#30784;上,写出了不少的美文,#36824;有的联想到河水哺育了两#23736;的人民,联想到大河与校园相应#25104;趣等等,在仿写的#22522;础上达到了一定的创新。
(五)、拓展功能#8212;—随文练笔,立足课内带动课外
《语#25991;课程标准》指出:“#20859;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20064;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65292;珍视个人的独特感#21463;,积累习作素材。”学生#22312;课文中,会自觉不自觉地学到#35768;多写作的知识,积累到不少的写#20316;素材。如优美的词语、#21465;事的方法、描写的高度等。#36890;过句、段、片段、篇的练笔#33021;使学生的作文水平不断提#39640;。在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学生慢#24930;地乐于写作文,于是也就时时处#22788;留心观察周围的一事一物,以#20415;以后学到某一篇文章时,可仿#20854;写法对平时的事物进行描#20889;。学了《庐山云雾#12299;,学生就对家乡的雾景特别#30041;心,平时注意观察家乡云雾的特点#65292;以及被云雾笼罩的景物,写出了#36739;多描写雾景的文章。又如#23398;了《淞坊溪的冬天》时,#21018;好是在冬天,学生被#25991;中的冬天的景物所吸引#65292;他们就在课余闲暇之#26102;观察自己家乡冬季景#29289;,观察完了后仿照课文写冬季景#29289;的写法描绘自己家乡的冬#22825;。如学生学习《三顾茅庐》一#25991;时,会对刘备、关羽、#24352;飞、诸葛亮这些三#22269;人物产生浓厚的兴趣,从#32780;去阅读有关三国故事的书籍。当他#20204;了解到一些故事之后,同学之间会#36827;行交流,这种交流就是口#22836;缩写文章,对作文#27700;平的提升是有帮助的。学生#23398;了《养花》后会交流自#24049;养花的经验、教训以及#19968;些趣事,这就是口头#20223;写作文。
读写融合式的语文课#22530;教学,学生虽然能逐一填补自#24049;在作文上的不足,但是也#27704;远满足不了写作上的需要#12290;随着写作水平的逐渐提高,自#24049;也本能地对习作有着更佳境界的#36861;求,新的疑惑、新的好#22855;,推着他们继续探求#65292;更留意周边的一言一#34892;、一事一物,自然地做起#31508;记来。不少学生定了#33258;己喜爱的书报,班级书刊也常#26377;人看,还有不少学生把自#24049;的书报与他人的对换着看#12290;资源丰富了,学生的兴趣广#32780;浓,久而久之,良#22909;风气形成,读写融合成#20026;学生的自觉行为。
在语文教学中#35835;写融合、探究教材的潜能,然后#36827;行练笔,学生在这些活动#20013;不仅积累了习作知识,还敢于习作#12289;乐于习作,这样学生的作文素#20859;就提高了。
转#36148;于 免费论文#19979;载中心
读写融合、创设实践——略谈语文教学的新思路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学科教育论文,免费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下载,中英对照学科教育论文,学科教育论文代写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